ESG评级不确定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
张张张三丰de思考与感悟
论文内容总结:本文主要是关于ESG评级不确定性(也即来自三个评级机构的ESG得分差异),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且有效地区分了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创新数量的是专利数,创新质量是引用数。从本文的基准回归可以得出:ESG评级不确定性可以显著提升绿色创新数量,但却显著抑制了创新质量。也即当ESG评级不确定性较高时,企业采用“重数量轻质量”的策略性绿色创新行为,从而导致了绿色创新“泡沫”的产生。工具变量和PSM以及更换变量或更换为Tobit模型后,结果依旧稳健。
其次呢,本文基于市场压力和融资约束两个渠道,分别考察了ESG评级不确定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更具体一点,市场压力即分析师、投资者和媒体的关注,对绿色创新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了这些利益相关者后,短期内企业往往做出提高绿色创新数量的行为;融资约束渠道,即融资约束程度、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资本,对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受融资约束的企业,其绿色创新质量受显著抑制作用。)
最后呢,本文的异质性分析感觉较为新颖。区别以往传统的企业规模、企业产权性质等,本文从内外部信息环境入手,分析了ESG评级不确定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
最后的最后,本文的作者提出,未来可以继续探讨ESG分项或者从股票市场反应视角来探讨ESG评级不确定性的经济后果等。
此外,感觉,本文的传导机制做的很好,值得学习借鉴。
1.研究背景
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ESG评级不确定性与企业绿色创新数量
假设1:ESG评级不确定性提高了企业绿色创新数量
2.2 ESG评级不确定性与企业绿色创新质量
假设2:ESG评级不确定性抑制了企业绿色创新质量
3.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绿色专利申请和引用数据取自CNRDS数据库。
华证和商道融绿ESG数据取自Wind数据库
彭博ESG数据取自彭博资讯。
其余变量数据取自CSMAR数据库
对样本进行以下处理:
- 由于数据结构不同,故剔除金融保险业公司;
- 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故剔除ST公司;
- 为了捕捉ESG评级不确定性,要求每家企业每年度至少有两家评级机构提供ESG评级数据,故剔除年度内只有一个ESG评级的样本。
此外,为消除异常值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的缩尾处理。
最终共得到8791个公司-年度观测值。
3.2 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Y
绿色创新数量(GPAT) ——当年绿色专利(包含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加1的自然对数进行测度
绿色创新质量(GCIT) ——借鉴朱于珂等的方法,手工整理并匹配出企业当年申请的绿色专利自申请之日起两年内的被引用数量,加1后取自然对数来衡量。
(2)解释变量X
ESG评级不确定性(ESG_U)
本研究关注华证、商道融绿和彭博3个数据提供商的ESG数据,出于最大化利用ESG数据的考虑,只要求每个公司年度由至少两个评级机构进行评级
(3)控制变量
- 产权性质(ST,国有1,非国有0)
- 股权集中度(H5,前5位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INS,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总股数)
- 托宾Q值(TQ,(股权市值+净债务市值)/总资产)
- 盈利能力(ROA,净利润/总资产)
- 销售现金比(SCF,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
- 成长能力(GRO,(营业收入本年金额-营业收入上年金额)/营业收入上年金额)
- 资产负债率(LEV,总资产/总负债)
- 企业规模(SIZE,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此外,还包括年度虚拟变量(YE)和行业虚拟变量(IND)
3.3模型设计
4.实证结果与分析
4.1描述性统计
4.2基准回归结果
4.3稳健性检验
4.3.1工具变量法
选取ESG评级不确定性的省年度中值和省行业中值作为工具变量,并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分析。
4.3.2倾向匹配得分法(PSM)
以ESG_U的行业-年度均值为界将样本分为1-实验组和0-对照组,并将其作为因变量,以模型(2)中的控制变量为协变量,进行Logit回归得到预测值即倾向得分,倾向得分越接近则样本间的特征越接近。
按照倾向得分大小匹配样本,即使用1∶1最近邻匹配方法在对照组中找出与实验组特征相似的样本,以降低其他混杂因素的干扰,匹配结果满足平行假设。
4.3.3其他方法
5.影响机制分析
5.1市场压力渠道
5.2融资约束渠道
6.异质性分析
6.1内部信息环境
(1)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
根据会计信息可比性年度中位数将样本企业分成高低两组,检验不同会计信息可比性水平下ESG评级不确定性影响的差异。
(2)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影响
按照是否为金牌董秘将样本企业分成高低两组
6.2外部环境规制视域下的异质性分析
(1)地区环境规制
选取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环境相关词汇所占比重作为地方环境规制强度的代理变量,根据其年度中位数将样本企业分成高低两组
(2)公众环境关注度
公众环境关注度以各省每年环境类词汇的百度搜索指数为代理变量,根据其年度中位数将样本分成高低两组
7.结论与政策启示
- 相关部门需建立完善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的企业ESG披露标准和评价标准,以期客观有效地反映企业真实ESG绩效。
- 管理层应脚踏实地开展绿色创新,着力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创新“泡沫”诱因之一是管理层的短视主义,这种短视行为引发的“象征性创新”尽管可以在短期内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但长远而言注定经不起检验,甚至会损害企业长期发展动能。
- 一方面,管理层应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其费尽心思开展“面子工程”,不如踏踏实实提升创新质量;
- 另一方面,企业应充分意识到ESG评级不确定性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良影响,并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制,有效遏制管理层的道德风险。
- 同时,在ESG评级体系尚未成熟的当下,ESG评级使用者应该客观看待评级的不确定性情况,给予企业更多的信任与包容,避免因过度关注而加剧企业短视行为的发生。此外,政府应重点关注ESG评级不确定性较大的企业,适当出台助企纾困举措,帮助企业缓解融资约束与资金压力,协助企业加大实质性创新力度,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
- 监管部门应通过完善内部信息治理或强化外部环境规制来大力实施稳步化解绿色创新“泡沫”的对策。
- 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高质量会计标准体系建设、监管模式和监管力度的变更,以及通过健全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水平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进而增强企业透明度,缓解企业信息不对称,减轻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压力和融资约束程度,并抑制管理层短视动机,以期化解绿色创新“泡沫”;
- 另一方面,可以出台政策强化地方环境规制,提高环境监管效力,或者组织开展各类环保活动与宣传,增强公众环境关注度与参与度,监管并提升管理层的环保责任意识,使管理层的行为决策更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研究重点阐释了ESG评级不确定性整体上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未来还可以探讨ESG分项指标的评级不确定性与绿色创新的关系。另外,从股票市场反应视角探讨ESG评级不确定性的经济后果,也是后续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