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M32·FreeRTOS·新建工程模板【一步到位】

目录

一、获取FreeRTOS源码

二、FreeRTOS源码简介

2.1、FreeRTOS源码文件内容

2.2、FreeRTOS内核

2.3、Source文件夹

2.4、portable文件夹

三、FreeRTOS手把手移植

3.1、FreeRTOS移植准备

3.2、FreeRTOS移植步骤

3.2.1、将 FreeRTOS 源码添加至基础工程、头文件路径等

3.2.2、添加 FreeRTOSConfig.h 配置文件

3.2.3、修改 SYSTEM 文件中的 sys.c、delay.c、usart.c

3.2.4、修改 Systick 中断、SVC 中断、PendSV 中断

3.2.5、验证移植是否成功


一、获取FreeRTOS源码

方法一:FreeRTOS 官网:freertos.orgfreertos.orgfreertos.org

方法二:正点原子官网获取,软件资料 —> FreeRTOS 学习资料

二、FreeRTOS源码简介

2.1、FreeRTOS源码文件内容

名称描述
FreeRTOSFreeRTOS 内核
FreeRTOS-PlusFreeRTOS 组件
tools工具
GitHub-FreeRTOS-HomeFreeRTOS 的 GitHub 仓库链接
Quick_Start_Guide快速入门指南官方文档链接
Upgrading to FreeRTOS-xxx升级到指定 FreeRTOS 版本官方文档链接
History.txtFreeRTOS 历史更新记录
其他其他

2.2、FreeRTOS内核

名称描述
DemoFreeRTOS 演示例程
LicenseFreeRTOS 相关许可
SourceFreeRTOS 源码
Test公用以及移植层测试代码

2.3、Source文件夹

名称描述
include包含了 FreeRTOS 的头文件
portable包含了 FreeRTOS 的移植文件
croutine.c协程相关文件
event_groups.c事件相关文件
list.c列表相关文件
queue.c队列相关文件
stream_buffer.c流式缓冲区相关文件
tasks.c任务相关文件
timers.c软件定时器相关文件

2.4、portable文件夹

FreeRTOS 操作系统归根到底是一个软件层面的东西,那 FreeRTOS 是如何跟硬件联系在一起的呢?

portable 文件夹里面的东西就是连接桥梁,由于我们使用 MDK 开发,因此这里只重点介绍其中的部分移植文件

名称描述
Keil指向 RVDS 文件夹
RVDS不同内核芯片的移植文件
MemMang内存管理文件

三、FreeRTOS手把手移植

3.1、FreeRTOS移植准备

有了 FreeRTOS 源码之后,还需要一个 HAL 库版本的实验工程作为基础工程进行 FreeRTOS 的移植

这里以正点原子的 HAL 库版本内存管理实验作为基础工程

3.2、FreeRTOS移植步骤

3.2.1、将 FreeRTOS 源码添加至基础工程、头文件路径等

Middlewares文件夹中新建FreeRTOS文件夹

Source文件夹中的FreeRTOS源码复制进去,并删除非源码文件.gitmodules

打开portable文件夹,保留KeilMemMangRVDS文件夹,其余删除

打开项目工程,点击分组管理图标,新建分组名为Middlewares/FreeRTOS_COREMiddlewares/FreeRTOS_PORT,点击OK

选择Middlewares/FreeRTOS_CORE分组,点击 Add Files,回到FreeRTOS目录,添加当前目录下的所有.c文件,点击 Add

选择Middlewares/FreeRTOS_PORT分组,点击 Add Files,回到FreeRTOS目录,打开portable/MemMang文件夹,选择heap_4.c内存管理算法,点击 Add

回到portable目录,打开RVDS文件夹,根据自己的芯片选择对应的连接桥梁,本人使用的是STM32F407的开发板,对应选择ARM_CM4F文件夹中的port.c文件,点击 Add

开发板芯片port.c 所在文件夹
STM32F1ARM_CM3
STM32F4ARM_CM4F
STM32F7ARM_CM7
STM32H7ARM_CM7

完成设置后的分组

打开魔术棒,点击C/C++,设置头文件包含路径如下图

3.2.2、添加 FreeRTOSConfig.h 配置文件

FreeRTOSConfig.h 是FreeRTOS 操作系统的配置文件,FreeRTOS 操作系统是可裁剪的,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对 FreeRTOS 进行裁剪,裁剪掉不需要用到的 FreeRTOS 功能,以此来节约 MCU 中寸土寸金的内存资源

FreeRTOSConfig.h 文件的获取途径有三种

1、用户自行编写(不建议新手使用)

2、在 FreeRTOS 内核文件中的 Demo 文件夹包含了 FreeRTOS 官方提供的演示工程,在这些演示工程中就包含了每个演示工程对应的 FreeRTOSConfig.h 文件

3、在正点原子 FreeRTOS 移植实验中复制

将获取到的 FreeRTOSConfig.h 文件放在 User 文件夹下

3.2.3、修改 SYSTEM 文件中的 sys.c、delay.c、usart.c

打开 sys.h 文件,将 SYS_SUPPORT_OS 宏定义修改为 1,支持os

打开 usart.c 文件,在中断服务函数中删除 OSIntEnter()OSIntExit() 函数(在 μC/OS中 会使用到,FreeRTOS 中不会)

删除前

/*** @brief       串口1中断服务函数* @param       无* @retval      无*/
void USART_UX_IRQHandler(void)
{ 
#if SYS_SUPPORT_OS                              /* 使用OS */OSIntEnter();    
#endifHAL_UART_IRQHandler(&g_uart1_handle);       /* 调用HAL库中断处理公用函数 */#if SYS_SUPPORT_OS                              /* 使用OS */OSIntExit();
#endif
}

删除后

/*** @brief       串口1中断服务函数* @param       无* @retval      无*/
void USART_UX_IRQHandler(void)
{ HAL_UART_IRQHandler(&g_uart1_handle);       /* 调用HAL库中断处理公用函数 */
}

删除以下代码(在 μC/OS中 会使用到,FreeRTOS 中不会)

打开 delay.c 文件,删除以下代码(在 μC/OS中 会使用到,FreeRTOS 中不会)

/* 定义g_fac_ms变量, 表示ms延时的倍乘数, 代表每个节拍的ms数, (仅在使能os的时候,需要用到) */
static uint16_t g_fac_ms = 0;/**  当delay_us/delay_ms需要支持OS的时候需要三个与OS相关的宏定义和函数来支持*  首先是3个宏定义:*      delay_osrunning    :用于表示OS当前是否正在运行,以决定是否可以使用相关函数*      delay_ostickspersec:用于表示OS设定的时钟节拍,delay_init将根据这个参数来初始化systick*      delay_osintnesting :用于表示OS中断嵌套级别,因为中断里面不可以调度,delay_ms使用该参数来决定如何运行*  然后是3个函数:*      delay_osschedlock  :用于锁定OS任务调度,禁止调度*      delay_osschedunlock:用于解锁OS任务调度,重新开启调度*      delay_ostimedly    :用于OS延时,可以引起任务调度.**  本例程仅作UCOSII的支持,其他OS,请自行参考着移植*//* 支持UCOSII */
#define delay_osrunning     OSRunning           /* OS是否运行标记,0,不运行;1,在运行 */
#define delay_ostickspersec OS_TICKS_PER_SEC    /* OS时钟节拍,即每秒调度次数 */
#define delay_osintnesting  OSIntNesting        /* 中断嵌套级别,即中断嵌套次数 *//*** @brief     us级延时时,关闭任务调度(防止打断us级延迟)* @param     无* @retval    无*/
void delay_osschedlock(void)
{OSSchedLock();                      /* UCOSII的方式,禁止调度,防止打断us延时 */
}/*** @brief     us级延时时,恢复任务调度* @param     无* @retval    无*/
void delay_osschedunlock(void)
{OSSchedUnlock();                    /* UCOSII的方式,恢复调度 */
}/*** @brief     us级延时时,恢复任务调度* @param     ticks: 延时的节拍数* @retval    无*/
void delay_ostimedly(uint32_t ticks)
{OSTimeDly(ticks);                               /* UCOSII延时 */
}

SysTick_Handler函数前添加extern void xPortSysTickHandler(void);代码,用于处理 FreeRTOS 系统时钟节拍

extern void xPortSysTickHandler(void);/*** @brief     systick中断服务函数,使用OS时用到* @param     ticks : 延时的节拍数  * @retval    无*/  
void SysTick_Handler(void)
{/* OS 开始跑了,才执行正常的调度处理 */if (delay_osrunning == OS_TRUE){/* 调用 uC/OS-II 的 SysTick 中断服务函数 */OS_CPU_SysTickHandler();}HAL_IncTick();
}

修改SysTick_Handler函数如下

/*** @brief     systick中断服务函数,使用OS时用到* @param     ticks : 延时的节拍数  * @retval    无*/  
void SysTick_Handler(void)
{HAL_IncTick();/* OS 开始跑了,才执行正常的调度处理 */if (xTaskGetSchedulerState() != taskSCHEDULER_NOT_STARTED){xPortSysTickHandler();}
}

修改delay_init函数

修改前

/*** @brief     初始化延迟函数* @param     sysclk: 系统时钟频率, 即CPU频率(rcc_c_ck), 168MHz* @retval    无*/  
void delay_init(uint16_t sysclk)
{
#if SYS_SUPPORT_OS                                      /* 如果需要支持OS */uint32_t reload;
#endifg_fac_us = sysclk;                                  /* 由于在HAL_Init中已对systick做了配置,所以这里无需重新配置 */
#if SYS_SUPPORT_OS                                      /* 如果需要支持OS. */reload = sysclk;                                    /* 每秒钟的计数次数 单位为M */reload *= 1000000 / delay_ostickspersec;            /* 根据delay_ostickspersec设定溢出时间,reload为24位* 寄存器,最大值:16777216,在168M下,约合0.09986s左右*/g_fac_ms = 1000 / delay_ostickspersec;              /* 代表OS可以延时的最少单位 */SysTick->CTRL |= 1 << 1;                            /* 开启SYSTICK中断 */SysTick->LOAD = reload;                             /* 每1/delay_ostickspersec秒中断一次 */SysTick->CTRL |= 1 << 0;                            /* 开启SYSTICK */
#endif 
}

修改后

/*** @brief     初始化延迟函数* @param     sysclk: 系统时钟频率, 即CPU频率(rcc_c_ck), 168MHz* @retval    无*/  
void delay_init(uint16_t sysclk)
{
#if SYS_SUPPORT_OS                                      /* 如果需要支持OS */uint32_t reload;
#endifg_fac_us = sysclk;                                  /* 由于在HAL_Init中已对systick做了配置,所以这里无需重新配置 */
#if SYS_SUPPORT_OS                                      /* 如果需要支持OS. */reload = sysclk;                                    /* 每秒钟的计数次数 单位为M */reload *= 1000000 / configTICK_RATE_HZ;            /* 根据delay_ostickspersec设定溢出时间,reload为24位* 寄存器,最大值:16777216,在168M下,约合0.09986s左右*/SysTick->CTRL |= 1 << 1;                            /* 开启SYSTICK中断 */SysTick->LOAD = reload;                             /* 每1/delay_ostickspersec秒中断一次 */SysTick->CTRL |= 1 << 0;                            /* 开启SYSTICK */
#endif 
}

修改delay_us函数

修改前

/*** @brief     延时nus* @note      无论是否使用OS, 都是用时钟摘取法来做us延时* @param     nus: 要延时的us数* @note      nus取值范围: 0 ~ (2^32 / fac_us) (fac_us一般等于系统主频, 自行套入计算)* @retval    无*/
void delay_us(uint32_t nus)
{uint32_t ticks;uint32_t told, tnow, tcnt = 0;uint32_t reload = SysTick->LOAD;        /* LOAD的值 */ticks = nus * g_fac_us;                 /* 需要的节拍数 */#if SYS_SUPPORT_OS                          /* 如果需要支持OS */delay_osschedlock();                    /* 锁定 OS 的任务调度器 */
#endiftold = SysTick->VAL;                    /* 刚进入时的计数器值 */while (1){tnow = SysTick->VAL;if (tnow != told){if (tnow < told){tcnt += told - tnow;        /* 这里注意一下SYSTICK是一个递减的计数器就可以了 */}else{tcnt += reload - tnow + told;}told = tnow;if (tcnt >= ticks) {break;                      /* 时间超过/等于要延迟的时间,则退出 */}}}#if SYS_SUPPORT_OS                          /* 如果需要支持OS */delay_osschedunlock();                  /* 恢复 OS 的任务调度器 */
#endif }

修改后

/*** @brief     延时nus* @note      无论是否使用OS, 都是用时钟摘取法来做us延时* @param     nus: 要延时的us数* @note      nus取值范围: 0 ~ (2^32 / fac_us) (fac_us一般等于系统主频, 自行套入计算)* @retval    无*/
void delay_us(uint32_t nus)
{uint32_t ticks;uint32_t told, tnow, tcnt = 0;uint32_t reload = SysTick->LOAD;        /* LOAD的值 */ticks = nus * g_fac_us;                 /* 需要的节拍数 */told = SysTick->VAL;                    /* 刚进入时的计数器值 */while (1){tnow = SysTick->VAL;if (tnow != told){if (tnow < told){tcnt += told - tnow;        /* 这里注意一下SYSTICK是一个递减的计数器就可以了 */}else{tcnt += reload - tnow + told;}told = tnow;if (tcnt >= ticks) {break;                      /* 时间超过/等于要延迟的时间,则退出 */}}}
}

修改delay_ms函数

修改前

/*** @brief     延时nms* @param     nms: 要延时的ms数 (0< nms <= (2^32 / fac_us / 1000))(fac_us一般等于系统主频, 自行套入计算)* @retval    无*/
void delay_ms(uint16_t nms)
{#if SYS_SUPPORT_OS  /* 如果需要支持OS, 则根据情况调用os延时以释放CPU */if (delay_osrunning && delay_osintnesting == 0)     /* 如果OS已经在跑了,并且不是在中断里面(中断里面不能任务调度) */{if (nms >= g_fac_ms)                            /* 延时的时间大于OS的最少时间周期 */{delay_ostimedly(nms / g_fac_ms);            /* OS延时 */}nms %= g_fac_ms;                                /* OS已经无法提供这么小的延时了,采用普通方式延时 */}
#endifdelay_us((uint32_t)(nms * 1000));                   /* 普通方式延时 */
}

修改后

/*** @brief     延时nms* @param     nms: 要延时的ms数 (0< nms <= (2^32 / fac_us / 1000))(fac_us一般等于系统主频, 自行套入计算)* @retval    无*/
void delay_ms(uint16_t nms)
{uint32_t i;for (i = 0; i < nms; ++i){delay_us(1000);}
}

修改公共头文件

修改前

/* 添加公共头文件 ( ucos需要用到) */
#include "os.h"

修改后

/* 添加公共头文件 (FreeRTOS 需要用到) */
#include "FreeRTOS.h"
#include "task.h"

3.2.4、修改 Systick 中断、SVC 中断、PendSV 中断

打开stm32f4xx_it.c文件,引入sys.h头文件

采用宏定义的方式屏蔽SystickSVCPendSV函数的定义

/*** @brief  This function handles SVCall exception.* @param  None* @retval None*/
#if (!SYS_SUPPORT_OS)
void SVC_Handler(void)
{
}
#endif/*** @brief  This function handles Debug Monitor exception.* @param  None* @retval None*/
void DebugMon_Handler(void)
{
}/*** @brief  This function handles PendSVC exception.* @param  None* @retval None*/
#if (!SYS_SUPPORT_OS)
void PendSV_Handler(void)
{
}
#endif/*** @brief  This function handles SysTick Handler.* @param  None* @retval None*/
#if (!SYS_SUPPORT_OS)
void SysTick_Handler(void)
{HAL_IncTick();
}
#endif

编译项目工程(报错不用管),打开 FreeRTOSConfig.h 文件,找到如下宏定义转跳到定义

4U修改成4

3.2.5、验证移植是否成功

点击全编译

编译完成后显示零错误零警告,工程模板创建完毕!!!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835719.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基于Matplotlib的模型性能可视化工作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科技考古墓葬识别工作的中间过程&#xff0c;因为需要大量复用所以另起一章好了。 主要涉及到数据读取、数据可视化和少量的数据处理过程。 二、相关知识 PandasMatplotlib 三、实验过程 1. 数据探索性分析 1.1 准备工作–导入模块 import pandas…

用python写个控制MicroSIP自动拨号和定时呼叫功能(可用在小型酒店叫醒服务)MicroSIP定时拨号

首先直接上结果吧&#xff0c;MicroSIP 助手&#xff0c;控制MicroSIP自动拨号&#xff0c;定时呼叫的非常实用小工具&#xff01; 在使用MicroSIP 助手之前&#xff0c;我们需要了解MicroSIP是什么&#xff0c;MicroSIP是一个SIP拨号软件&#xff0c;支持注册任意SIP平台实现拨…

【xxl-job | 第三篇】SpringBoot整合xxl-job

文章目录 3.SpringBoot整合xxl-job3.1定时任务服务配置3.1.1导入maven依赖3.1.2yml配置3.1.3XxlJobConfig配置类3.1.4定时任务类 3.2xxl-job配置3.2.1新增执行器3.2.2新增任务3.2.3执行任务3.2.4查看日志3.2.5查看任务后台日志 3.3小结 3.SpringBoot整合xxl-job 3.1定时任务服…

AppBuilder低代码体验:构建雅思大作文组件

AppBuilder低代码体验&#xff1a;构建雅思大作文组件 ​ 在4月14日&#xff0c;AppBuilder赢来了一次大更新&#xff0c;具体更新内容见&#xff1a;AppBuilder 2024.04.14发版上线公告 。本次更新最大的亮点就是**新增了工作流&#xff0c;低代码制作组件。**具体包括&#x…

区块链链底层架构,IPFS,DAPP

目录 区块链链底层架构 IPFS,DAPP等去中心化应用实现机制和运行原理 DApp到底在哪运行,举例说明

Python梯度下降算法

梯度下降&#xff08;Gradient Descent&#xff09;是机器学习中用于最小化损失函数的优化算法。在Python中&#xff0c;可以通过手动实现或使用现有的库&#xff08;如scikit-learn&#xff09;来应用梯度下降算法。以下是手动实现简单线性回归问题的梯度下降算法的示例&#…

聚合工程搭建、工程依赖导入

上一章讲了自动化云测平台的一些环境的准备 如果还未完成云服务器的环境搭建和本地环境的搭建&#xff0c;请点击左侧 -> 传送门 那么正式开始这一章的内容 聚合工程搭建 创建项目 我们先给项目命个名&#xff1a;xxx-meter&#xff0c;构建系统&#xff0c;我们选择M…

前端开发指导

前端开发指导 本文介绍了配置前端开发环境需要的软件、配置项等,指导如何开始进行UDM部门前端开发的全流程。本文以Windows系统下在Microsoft Virtual Studio Code中开发为基础。 一、综述 目标:零基础或者新员工依照此文档,能够完成开发环境的搭建及熟悉测试环境的搭建。…

VBScript字符串赋值注意事项

VBScript中字符串是用双引号来包裹。 单引号在VBScript里是注释符&#xff0c;不过如果要放在字符串里的话&#xff0c;直接写在双引号的字符串里就可以&#xff0c;跟其他字符比起来&#xff0c;并不特殊。 双引号如果要放在字符串里&#xff0c;则需要处理一下&#xff0c;可…

代码审计平台sonarqube的安装及使用

docker搭建代码审计平台sonarqube 一、代码审计关注的质量指标二、静态分析技术分类三、使用sonarqube的目的四、sonarqube流程五、docker快速搭建sonarqube六、sonarqube scanner的安装和使用七、sonarqube对maven项目进行分析八、sonarqube分析报告解析九、代码扫描规则定制十…

【Python 常用脚本及命令系列 1.2 -- python 判断串口是否已经打开】

请阅读【嵌入式开发学习必备专栏】 文章目录 判断串口是否打开 判断串口是否打开 要在Python中打印串口的波特率并检查特定的串口&#xff08;例如COM19&#xff09;是否已经打开&#xff0c;你可以使用pyserial库。这个库提供了跨平台的串口通信功能。首先&#xff0c;确保安…

python之异常机制处理

1.异常机制 1_1 try和except&#xff1a; 异常&#xff1a;程序无法继续执行了&#xff0c;例如&#xff1a;字符串和数字相加&#xff0c;除以0&#xff0c;对None进行操作 中断当前程序执行&#xff0c;然后打印出红字 Exception error 捕捉异常的方式&#xff1a;关键…

【数据分析】 JupyterNotebook安装及使用简介

各位大佬好 &#xff0c;这里是阿川的博客 &#xff0c; 祝您变得更强 个人主页&#xff1a;在线OJ的阿川 大佬的支持和鼓励&#xff0c;将是我成长路上最大的动力 阿川水平有限&#xff0c;如有错误&#xff0c;欢迎大佬指正 在数据分析中&#xff0c;一般用Pycharm编辑代…

codeforces round 149 div2(a,b,c,d)

手速场&#xff0c;可惜我傻逼卡 c c c了 题目链接 A #include<bits/stdc.h>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int long long #define PII pair<int,int>void solve() {int n,k;cin>>n>>k;if(n<k){cout<<1<<\n;cout<<n<<\n;}…

VSCode:设置顶部文件标签页滚动条的宽度

使用VSCode打开多个文件后&#xff0c;顶部的文件标签可以通过滚动条进行滚动&#xff0c;但是缺点是该滚动条太窄了&#xff0c;不好选择。 可以通过如下方法修改改滚动条的宽度&#xff1a; 1.点击设置 2.选择工作台->编辑管理->Title Scrollbar Sizing->Large 3.可…

书生浦语训练营第四次课作业

基础作业 环境配置 拷贝internlm开发机内的环境 studio-conda xtuner0.1.17# 激活环境 conda activate xtuner0.1.17 # 进入家目录 &#xff08;~的意思是 “当前用户的home路径”&#xff09; cd ~ # 创建版本文件夹并进入&#xff0c;以跟随本教程 mkdir -p /root/xtuner0…

无需关注---使用docker-compose部署你的springboot框架的java项目

version: ‘3’ services: springboot: image: openjdk:11-jre-slim ports: - “20221:20221” volumes: - ./2022.jar:/app/2022.jar working_dir: /app command: [“java”, “-Xmx256m”, “-Xms128m”, “-jar”, “2022.jar”] # 调整堆内存大小 restart: always environm…

专项技能训练五《云计算网络技术与应用》实训8-1:建立基于OpenvSwitch的GRE隧道

文章目录 建立基于OpenvSwitch的GRE隧道1. 使用VMware安装2个CentOS 7虚拟机&#xff0c;安装时记得都开启CPU虚拟化&#xff0c;第一台命名为“Docker”&#xff0c;第二台命名为“KVM”。2. 安装完虚拟机后&#xff0c;进入虚拟机&#xff0c;修改网络配置&#xff08;onboot…

进程间通信(二)

共享内存 当进程A和进程B有一块共享的内存空间时&#xff0c;这两个进程之间的数据交互就会变的很简单&#xff0c;只需要像读取自己内存空间中的元素一样去读取数据即可。实现共享内存进行数据交互的一般步骤&#xff1a; 创建/打开共享内存内存映射数据交换断开与共享内存的…

任务:单域,域树的搭建

一、单域&#xff1a; 搭建所需的系统&#xff1a;win2016 sever&#xff0c;win10 1.在创建域前&#xff0c;先设置静态ip 先查看win2016 sever的IP&#xff0c; ip&#xff1a;192.168.154.133 网关&#xff1a;192.168.154.2 DNS服务器&#xff1a;192.168.154.2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