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冲(Overshoot)和振铃(Ringing)是电路中常见的信号失真现象,主要出现在开关电源、数字信号传输、通信系统以及其他涉及快速开关动作的电子设备中。它们通常与电路的瞬态响应有关,尤其是当电路受到阶跃输入或脉冲激励时。
2、非单调性(Nonmonotonicity)通常指电子电路、系统或器件的输出特性与输入之间不存在单调(单向)的变化关系,即输入信号增大或减小时,输出信号并不总是相应地单调增大或减小。非单调性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回钩、台阶、振荡、跳跃等,这些现象往往与电路的非线性特性、动态响应、控制逻辑、系统稳定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过冲和振铃
1.1、过冲(Overshoot)
过冲是指在电路响应一个阶跃输入或脉冲信号后,输出信号在达到其稳态值之前,暂时超过其最终稳态值的一种现象。形象地说,就像抛物线越过其顶点后继续上升,然后再回落到顶点下方。过冲表现为输出信号在短时间内出现一个峰值,该峰值明显高于(或低于)其预期的最终稳态值。过冲可能导致系统性能下降、设备损坏或信号失真等问题。
1.2、振铃(Ringing)
振铃是指在电路响应阶跃输入或脉冲信号后,输出信号在达到其稳态值之前,出现一系列连续的、围绕最终稳态值上下震荡的现象。振铃表现为输出信号在过冲之后并不立即稳定下来,而是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若干个周期,直至逐渐衰减至最终稳态值。振铃可能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通信误码率增加、系统稳定性变差等问题。
过冲往往伴随着振铃,或者说过冲是振铃的一部分。振铃产生的第一次峰值电压就是过冲。
1.3、过冲和振铃产生原因
过冲和振铃通常是由于电路中存在电感、电容等储能元件以及寄生参数(如PCB板上的杂散电感、电容),在开关动作或阶跃输入时,这些储能元件与电路阻抗构成谐振回路,导致能量在电感和电容之间来回振荡,产生过冲和振铃现象。此外,驱动电路的非理想特性(如上升沿/下降沿过陡峭、驱动电压过高等)也可能加剧过冲和振铃。
1.4、过冲和振铃改善措施
- 优化电路设计:合理选择电路参数(如电阻、电容、电感值),避免产生谐振;优化PCB布局,减小寄生参数影响;使用阻尼网络(如RC、RLC等)吸收多余能量,抑制振荡。
- 调整驱动信号:平滑驱动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避免过于陡峭;控制驱动电压幅度,防止过驱动。
- 使用特殊器件:如带有软启动功能的电源芯片、具有内置阻尼功能的MOSFET驱动器等,有助于减小过冲和振铃。
- 增加滤波措施:在信号路径中加入适当的滤波器(如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振荡成分,改善信号质量。
二、非单调性(Nonmonotonicity)
非单调性通常指电子电路、系统或器件的输出特性与输入之间不存在单调(单向)的变化关系,即输入信号增大或减小时,输出信号并不总是相应地单调增大或减小。非单调性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回钩、台阶、振荡、跳跃等,这些现象往往与电路的非线性特性、动态响应、控制逻辑、系统稳定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2.1、常见案例列举
1. 磁滞回线:
磁性材料(如铁芯电感、磁性传感器)在磁化过程中,其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非单调的磁滞回线。当磁场强度增加时,磁感应强度起初增长较快,随后增速放缓,当磁场强度减小时,磁感应强度并不会立即回到原来的起点,而是沿着另一条轨迹下降,形成一个封闭的回环形状。
2. 继电器触点抖动:
继电器在接通或断开瞬间,由于机械振动、电磁干扰等因素,触点间可能会出现多次短暂的接触与分离,导致输出电流或电压出现一系列快速的上下波动,形成非单调的“振铃”现象。这种非单调性可能导致电路误动作或电磁干扰加剧。
3. 开关电源的负载调整率:
开关电源在负载变化时,其输出电压并不总是单调地跟随负载增减而相应增大或减小。在某些负载范围内,由于控制环路的响应特性、补偿网络设计等因素,输出电压可能先升高后降低(或先降低后升高),形成非单调的负载调整率曲线。
4. 数字逻辑中的竞争冒险:
在数字逻辑电路中,由于信号传播延迟的差异,当两个或多个信号同时改变状态时,可能导致某些中间节点或输出出现短暂的非预期值(称为“毛刺”),表现为非单调的逻辑状态变化。竞争冒险可能导致系统功能异常或时序错误。
5. 控制系统的饱和与死区:
在PID控制器或其他控制系统中,当输入信号过大导致控制器输出达到其物理极限(饱和)或在两个控制状态之间存在切换死区时,系统的输出响应可能呈现非单调性。例如,当控制器输出达到上限后,即使输入信号继续增大,输出也无法继续增大,反而可能在达到饱和后保持不变或出现台阶状变化。
2.2、非单调性的回钩和台阶
绝大多数非单调性都是由复杂的信号拓扑造成的。在一个CPU或DSP的本地总线上,非单调性问题最常见。非单调性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种:回钩和台阶,前者表现为响应曲线的滞后效应,后者表现为输出的不连续跃变。
(1)、回钩(Hysteresis)
回钩是非单调性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通常指系统响应在输入变量改变时呈现出滞后或记忆效应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输入变量改变时,系统的输出并不立即跟随输入变化,而是保持一段时期内的旧状态,直到输入变量达到某个阈值(正向或负向)后,输出才会突然跳变到新的状态。这种现象如同在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之间存在一个“回环”,系统需要跨越这个回环才能完成状态转换。回钩现象常出现在磁性材料(如磁滞回线)、电子开关(如继电器、半导体开关)、控制系统(如PID控制器的抗积分饱和设置)以及某些物理现象(如材料的屈服行为)中。
在电路设计中,回钩现象可能出现在含有磁性元件(如变压器、电感)的电路中,当电流或电压变化时,磁性元件的磁化状态并不立即跟随变化,而是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形成回环状的响应曲线。
(2)、台阶(Step or Level Jump)
台阶是非单调性另一种表现形式,指系统输出在特定条件下突然发生不连续的跃变,如同在原有输出曲线上出现了一个或多个“台阶”。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系统受到某种外部扰动或内部状态变化时,导致输出在短时间内从一个稳定值跳变到另一个稳定值。
台阶现象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 电路状态突变:如电源电压突然变化、负载突然增减、保护电路触发等,导致电路工作点发生跳跃式改变。
- 控制逻辑切换:在含有多个工作模式或状态机的控制系统中,当满足特定条件时,系统会从一个工作模式切换到另一个工作模式,输出特性随之发生阶跃变化。
- 饱和效应:在放大器、比较器等电路中,当输入信号达到一定幅值,器件进入饱和区,输出不再线性跟随输入变化,而是保持在饱和电压水平,形成台阶状响应。
- 锁存现象:在含有锁存器、触发器等数字逻辑电路的系统中,当输入信号满足特定条件时,输出状态会发生一次性的翻转,形成台阶状变化。
2.3 改善措施
(一)、回钩问题的解决措施
- 优化磁性元件设计:对于由磁性元件(如电感、变压器)引起的回钩,可以通过选择磁滞回线较窄、磁化曲线平缓的材料,或者优化磁芯结构、绕组设计,减少磁化过程中的滞后现象。
- 增加反馈控制:在控制系统中,通过引入适当的负反馈机制,如PID控制器,可以有效抑制回钩现象。通过调整控制器参数(如比例、积分、微分系数),优化系统动态响应,减少滞后。
- 使用回环消除技术:在某些应用中,如磁通观测器、磁链观测器等,通过数学建模和信号处理技术,实时估计并补偿磁性元件的磁通或磁链变化,消除回环效应。
- 软件算法优化:对于由软件算法引起的回钩,如数字滤波器、控制器算法等,可以通过调整算法参数、优化滤波器阶数、采用自适应算法等方式,减小算法的非线性效应,改善回钩现象。
(二)、台阶问题的解决措施
- 避免工作点进入饱和区:对于由放大器、比较器饱和引起的台阶,可以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如增益、偏置电压),确保工作点远离饱和区。或者使用具有更大动态范围的器件,避免饱和现象的发生。
- 增设缓冲电路:在电源电压、负载突变等可能导致工作点跳跃的场合,增设缓冲电路(如LC滤波器、阻尼电阻等),平滑输入/输出变化,减少台阶效应。
- 改进控制逻辑:对于由控制逻辑切换引起的台阶,优化状态机设计,确保状态切换时输出平滑过渡。或者采用模糊逻辑、滑模控制等智能控制策略,实现平滑的状态切换。
- 使用锁存消除技术:在数字系统中,通过锁存消除电路、同步化技术等方法,避免因时钟沿、数据竞争等原因导致的锁存现象,减少输出的不连续跃变。
参考链接:
过冲、振铃,非单调性https://www.cnblogs.com/chenman/p/3649343.html如何消除MOS管GS波形振铃?详解MOS管GS波形-KIA MOS管http://www.kiaic.com/article/detail/3722.html【鼎阳硬件智库荐文︱高速串行总线之测试测量 】分析解决测试着色难题https://zhuanlan.zhihu.com/p/9311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