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信原理——CRC校验
前言
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协议中。它通过在数据中添加冗余的校验位来检测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具有高效、简单、可靠的特点。
CRC校验原理
CRC校验原理:
- 生成多项式:CRC校验中使用一个固定的生成多项式,通常称为CRC多项式。这个多项式的选择会影响CRC校验的性能和可靠性。
- 初始化寄存器:将一个初始值加载到CRC寄存器中,通常为全1或全0。
- 数据处理:按照通信协议规定,将待校验的数据逐位与CRC寄存器中的内容进行异或操作,并根据结果更新CRC寄存器的值。
- 最终处理:在所有数据位处理完成后,对CRC寄存器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处理,通常是按位取反或者异或一个固定值。
- 校验码生成:最终CRC寄存器的内容即为校验码,将其附加到数据中传输。
- 校验:接收端按照相同的CRC算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校验,如果校验结果与接收到的校验码不一致,则说明数据传输中存在错误。
CRC校验实现过程
CRC校验实现过程:
- 初始化CRC寄存器:将CRC寄存器初始化为一个初始值。
- 数据处理:将每个数据字节逐位与CRC寄存器中的内容进行异或操作,并更新CRC寄存器的值。
- 最终处理:在数据处理完成后,对CRC寄存器的内容进行最终处理。
- 生成校验码:CRC寄存器的最终内容即为校验码。
CRC校验C语言程序代码示例
CRC校验C语言程序代码示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CRC-16校验的C语言实现示例,假设使用的是CRC-16-CCITT多项式(0x1021)。
#define CRC_POLY 0x1021 // CRC-16-CCITT多项式
#define INITIAL_VALUE 0xFFFF // CRC寄存器初始值// 计算CRC校验码
uint16_t calculate_crc(uint8_t *data, uint32_t size) {uint16_t crc = INITIAL_VALUE;for (uint32_t i = 0; i < size; i++) {crc ^= (uint16_t)data[i] << 8;for (uint8_t j = 0; j < 8; j++) {if (crc & 0x8000) {crc = (crc << 1) ^ CRC_POLY;} else {crc <<= 1;}}}return crc;
}int main() {// 待校验数据uint8_t data[] = {0x01, 0x02, 0x03, 0x04};uint32_t data_size = sizeof(data);// 计算CRC校验码uint16_t crc = calculate_crc(data, data_size);// 输出CRC校验码printf("CRC: 0x%04X\n", crc);return 0;
}
以上代码示例实现了一个简单的CRC-16校验,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多项式和初始值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