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OSPF协议3类LSA的标识是什么?
A: OSPF协议中的三类LSA标识如下:
- Type 1 LSA:Router LSA,路由器LSA,由每个路由器生成,描述了直连到该路由器的网络。
- Type 2 LSA:Network LSA,网络LSA,由Designated Router (DR)生成,描述了该网络内的所有路由器。
- Type 3 LSA:Summary LSA,摘要LSA,由Area Border Router (ABR)生成,用于向其他区域汇总路由信息。
2、Vlink用于哪些场景?使用上有哪些限制?
A:Vlink用于连接两个不直接相邻的OSPF区域,通常在虚拟链路上设置,主要用于解决非连续区域间的连接需求。使用上的限制包括:
- 虚拟链路必须在直接相邻的区域之间建立。
- 需要保证路径上的MTU一致性。
- 虚拟链路两端的OSPF进程号必须一致。
3、OSPF区域内路由防环机制?OSPF区域间防环机制?
A:OSPF区域内防环机制通常通过水平分割和毒性逆转来实现。OSPF区域间防环机制则通过防止LSA反复传输来避免环路的形成。
4、ABR会将哪些路由信息转换成3类LSA?
A:ABR会将来自其他区域的路由信息转换成Type 3 LSA(Summary LSA)。
5、区域间路由的下一跳和COST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A:区域间路由的下一跳和COST值是由ABR计算出来的,通常根据到达目的网络的最短路径来计算。
6、OSPF的5类LSA的cost-type1和cost-type2选路的特点是?
A:Type 1按实际开销计算,同时考虑内部开销和外部开销;
Type 2只按照外部开销计算,忽略内部开销,因此可能选择较长的内部路径到达ASBR。
7、OSPF的外部路由的优先级默认为多少?
A:OSPF的外部路由的优先级默认为150
8、OSPF的5类LSA是路由信息还是拓扑信息?4类LSA是路由信息还是拓扑信息?
A:OSPF的5类LSA是路由信息,描述的是自治系统外部路由;4类LSA也是路由信息,描述的是ASBR(Autonomous System Boundary Router)的可达性
9、OSPF的外部路由引入的默认COST值为多少?默认TAG是多少?
A:
OSPF的外部路由引入的默认COST值为1,默认TAG是0
10、写出5类LSA的主要参数的意义?写成4类LSA的主要参数的意义。
5类LSA
A:
- Network Mask:目标网络的子网掩码。
- Metric:到达外部网络的开销。
- Forward Address:下一跳的IP地址(如果有的话)。
- External Route Tag:外部路由的标签,用于区分不同的外部路由来源。
11、写成外部路由的COST和下一跳的计算规则?和ASBR同一个区域的路由器以及不和ASBR在同一个区域的路由器。
A:
- 与ASBR同一个区域的路由器的COST等于外部路由的COST加上到ASBR的COST;
- 不与ASBR在同一个区域的路由器的COST等于到达ASBR的COST。
12、写出OSPF特殊区域的类型,以及它们的特点?
A:末节区域 stub
- 不允许5类LSA在该区域泛洪
- 该区域不产生4类LSA
- 该区域的ABR产生一条3类的缺省路由,用于访问外部网络
- 通过3类的LSA用于访问区域间路由
- 区域视图下default一cost修改缺省路由开销
- 该区域的所有路由器以及该区域的ABR都要配置成末节区域
- 不能有ASBR
完全末节区域 Totally stub
- 该区域不产生3类LSA
- 该区域的ABR产生一条3类的缺省路由,用于访问区域间网络
- 其他与Stub区域一致
NSSA(次末节区域)区域
- 允许本区域的ASBR引入外部路由,7类的LSA方式引入
- 不允许其他的ASBR产生的5类LSA泛洪,不产生4类LSA
- NSSA区域的ABR产生一条7类缺省路由,用于访问其他区域引入的外部路由。
- 7类LSA只能NSSA进行泛洪,不能泛洪到其他区域。
- NSSA区域的ABR将7类的LSA转成5类LSA泛洪到其他区域,如果有多个ABR,则routerid大的ABR去做7转5
完全NSSA区域
- 允许本区域的ASBR引入外部路由,7类的LSA方式引入
- 不允许其他的ASBR产生的5类LSA泛洪,不产生4类LSA
- 不产生3类LSA,由NSSA的ABR产生一条3类缺省LSA,用于访问区域间路由。
- NSSA区域的ABR产生一条7类缺省路由,用于访问其他区域引入的外部路由。
- 7类LSA只能NSSA进行泛洪,不能泛洪到其他区域。
- NSSA区域的ABR将7类的LSA转成5类LSA泛洪到其他区域,如果有多个ABR,则routerid大的ABR去做7转5.
- 优先用3类缺省
13、特殊区域的不足?
A:
- 会产生次优路径
- 不能建立虚链路
- 区域0不能是特殊区域
14、OSPF的路由如何进行汇总?
A:区域间路由汇总
- 只能在ABR上执行
- 只能对直连区域的路由做汇总(即对区域内的路由)
- 汇总的默认开销继承明细路由中开销最大的。
- 明细全部失效,汇总路由也会失效,增强的网络的稳定性。
- 如果区域有多个ABR,所有ABR都要执行汇总否则失去汇总效果。
外部路由汇总
- 只能在ASBR上执行
- 汇总路由的开销类型继承明细路由的开销类型,如果明细路由开销类型不一致,则开销类型为type2
- NSSA区域的外部路由汇总可以在ASBR上执行,也可以在NSSA区域的ABR上执行。
15、OSPF的更新机制有哪些?写出你对链路状态的理解?
A:定时更新:默认情况下,产生这条LSA的路由器每隔1800S会更新自身产生的LSA,
seq+1,chksum重新计算,Is age置0
触发更新:当产生这条的路由器发现这条LSA状态发生了变化,会产生触发更新的行为
seq+1,chksum重新计算,Is age置0
16、OSPF认证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A:区域认证:在属于这个区域的所有接口上启用认证。
接口认证:仅在该接口上启用认证
接口认证优先于区域认证
认证模式:
NULL:即不做认证,auth type0
明文:只要密码一致,则认为认证通过,auth type1无法实现数据完整性保护,聊胜于无,无法防护款骗攻击和纂改攻击。
MD5:要求Key id要一样,key要一样,认证才能成功
要求
认证的模式要一致
ospf authentication-mode null 命令,将接口从区域认证中排除掉,做空认证。
如果做了area 0认证,并且存在vlink,那么vlink也要做认证
17、数据的安全性包括哪3方面?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数据的安全性包括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机密性指数据只能被授权方访问,完整性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数据的不可抵赖性:不能否认你做过/或者你没做过。
18、OSPF协议如何删除一条LSA
A:LSA包含了一个老化时间(Age)字段,随着LSA在网络中的传播和路由器对其的维护,该字段逐渐增加。当LSA的老化时间达到其最大老化时间(Max Age,通常是3600秒,即1小时)时,任何接收到它的路由器都会认为这条LSA已经过期,并从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中删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