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基础概念
- VSCode常用插件和快捷键
- VSCode常用插件
- VSCode常用快捷键
- 常用标签和属性
基础概念
网页和网站:
- 网页:网站中的一页,通常是HTML格式的文件。网页是由网页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用HTML标签描述,然后通过浏览器进行解析。网页文件的后缀是
.htm
或.html
。 - 网站:在因特网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HTML等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相关的网页集合。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用来描述网页的一种语言。该语言不是一种编程语言,而是一种标记语言,具有一套标记标签。超文本是指可以放入除了文本之外的其他内容(例如图像、视频、音频等),还可以用于存放超链接。
国际常用浏览器:IE浏览器、火狐浏览器、谷歌浏览器、Safari浏览器、Edge浏览器和Opera浏览器。
目前,谷歌浏览器占据了世界大约一半的使用份额,因此学习前端开发最好使用谷歌浏览器。
浏览器内核:也被称为渲染引擎,用于读取网页内容,整理讯息,计算网页的显示方式。常用的浏览器内核如下:
- Trident内核:IE浏览器、猎豹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百度浏览器等均使用该内核。
- Gecko内核:火狐浏览器的专属内核。
- Webkit内核:苹果浏览器专属内核。
- Blink内核:谷歌浏览器、Opera浏览器的内核。该内核实际上是Webkit内核的分支。
目前国内的浏览器,大多采用Webkit或Blink内核进行开发,例如360安全浏览器、QQ浏览器和搜狗浏览器等。
Web标准:由W3C组织(万维网联盟)和其他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的集合。这些标准包括结构、表现和行为三部分:
- 结构:用于对网页元素进行分类和整理,主要基于HTML。
- 表现:设置网页元素的版式、颜色、大小等样式,主要指CSS。
- 行为:网页模型的定义和交互的编写,主要是JavScript(JS)。
HTML中的标签:
- 标签分类:标签可以分为单标签和多标签,大部分的标签都是单标签。
- 标签包含:标签可以互相包含。
VSCode常用插件和快捷键
VSCode常用插件
在VSCode左边侧栏中即可下载各种插件。
- Chinese 插件:将VSCode中的所有内容修改为中文;
- Auto Rename Tag 插件:每次修改其中一个双标签中的一个时,另一个标签的名称会自动跟随修改。
- Open in browser 插件:编写完成的代码可以在浏览器中进行预览。
- Live Server 插件:使用Open in browser时,会需要每次写完都要重新打开一次浏览器,比较不方便;但是Live Server只要代码保存后都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看到而无需刷新。
- Easy Less 插件:自动将LESS文件自动变为CSSS文件。
- VSCode icons 插件:对于不同类型的文件,会显示不一样的图标方便区别;
VSCode常用快捷键
- Shift+Alt + ↓:复制当前的一行;
- Ctrl + D:选择所有指定的单词;
- Ctrl + H:进行查找替换的快捷键;
- Ctrl + G:快速跳转到某一行;
- Ctrl + /:进行单行注释。
常用标签和属性
-
HTML标签:所有HTML文件都必须要带有的标签,被称为根标签。表达为
<HTML>...</HTML>
-
HEAD标签:HTML文档头部标签,所有HTML文件都必须对title标签进行设置。表达为
<head>...</head>
。 -
TITLE标签:文档标题标签,也就是网页的标题,该标题显示在文件的标题栏中。表达为
<title>...</title>
。 -
BODY标签:文档的主体部分,也就是网页的主要内容。表达为
<body>...</body>
。 -
<!DOCTYPE>标签:文档类型声明标签,告诉浏览器使用的HTML版本是HTML5。该标签必须写在HTML文件的第一行,并不属于HTML标签的一部分。
-
lang
:作为HTML标签的属性。定义当前文档显示的语言。如果是en
则表示英语,如果是zh-CN
则表示是中文。简单来说,en
表示英文网页,zh-CN
表示中文网页。其实,中文文档仍然可以显示英文,英文文档仍然可以显示中文,该属性的作用是指给浏览器提供参考(例如浏览器会询问是否需要进行翻译)。 -
charset
:设置方式为<meta charset="编码类型">
。常用的编码类型有GB2312、GBK和UTF-8等,其中UTF-8
是最常用的编码类型,也被称为万国码。一般情况下,能够使用UTF-8编码就使用该编码。如果不定义使用的编码类型,则打开的HTML文件代码可能出现乱码。 -
标题标签
<h>
:分为<h1>
到<h6>
,数字越小,标题级别越高,字体越大。每一个标题都是独占一行的。 -
段落标签
<p>
:用<p></p>
表示。在HTML页面中只有通过该标签才能进行分段。文本在一个段落中会根据浏览器窗口的大小自动换行,段落和段落之间会保持一定空隙。 -
换行标签
<br/>
:单标签。行与行之间的间距没有像采用段落标签那样那么大。 -
加粗标签
<strong></strong>
:用于对指定区域的文本进行加粗。另外,<b></b>
标签也可以实现这个效果。 -
倾斜标签
<em></em>
:用于设置指定区域内文本的斜体。另外,<i></i>
标签也可以实现这个效果。 -
删除标签
<del></del>
:用于对指定文本设置删除线。另外,<s></s>
标签也可以实现这个效果。 -
下划线标签
<ins></ins>
:用于设置文本的下划线,也可以使用<u></u>
实现这个效果。 -
<div>
标签:分区标签。盒子标签的一个,但是一行只能放一个<div>
,可以被视为一个大盒子。 -
<span>
标签:分区标签。盒子标签的一个,一行可以有多个<span>
标签。可以理解为一个小盒子。 -
图像标签
<img>
:单标签。其必需属性scr
表示图像的路径和文件名。其他属性如下,各个属性之间不分先后顺序。alt
:图像显示不了时进行替换的文本;title
:当鼠标移动到图像上的提示文本;width
:设置图像的宽度;height
:设置图像的高度;border
:设置图像的边框的宽度。
(宽度和高度一般设置一个即可,另一个属性会自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