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过于一周发生太多事情,林林总总,有些事情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要进行回溯复盘。
主要集中于做事方式,做事方法,更多的是集中于失败的做事方式。
在认知层面,要通过做事的结果,来反向推导做事的整个过程,以结果来确定整个行为。
从结果上反推:
- 明确自己的边界,主要是能力的边界
- 如果是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那么责任的边界就开始模糊了。但是现在的能力,能撑起这个责任的范围吗?
- 如果能力无法撑得起来,那即时是将责任揽了过去,结果也必定是因为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导致将事情搞砸。
- 这块存在一个能力的成长性的问题,如果是非常专业的能力,需要学习成本就会更大,也就是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但是事情的完成都有截止日期。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这个成长吗?
- 所以一旦超出自己的能力,就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在截止日期内,完成了这个学习成本,将事情做成,那是应该的。一旦在截至日期内,因为超出能力,事情没有做成,就是极端的灾难。对信誉是个非常巨大的破坏。在关键的地方,也不会有人给第二次机会。
- 这方面遇到甩手掌柜更是灾难性的,表面上看是所谓放权,但是其实是在推卸责任,将责任直接 推卸。
- 如果是遇到甩手掌柜,自己的责任,能承接住跑过来的所有东西吗? 如果不能,就需要沟通了,这块也是非常需要技巧的。
- 甩手掌柜首先就预设了一个责任范围,将自己全部摘了个干净,所以也不会想知道事情的具体细节,事情的难度也不会想要知道,更不想知道过程。只想要个结果。
- 第一种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劝这大神换个更合适的人去做。这样虽然丢脸点,承认自己无能,但是避免了自己将事情做砸。
- 第二种是没办法,硬着头皮,卖苦力,博同情,然后大神看到这么辛苦,结果也不好,那出于同情,也知道这个事的难度。但是,关键是,事情是被搞砸了。
- 但是,如果处于自己的事业来说,就无法通过将事情推卸给其他人了,可能是因为成本负担不起,可能是现在时间上来不及找到合适的人,那做法就是,逼着自己尽快的做出来。但是要非常小心,这个过程消耗的精力极大,不可持续。如果持续这种状态,很快植物神经系统就会因为精力的损耗问题开始混乱,如果这个时候使用咖啡因和糖来亢奋的做,那么对植物神经的破坏是更快速,更不稳定。这样就非常容易在应激状态,开始进行逃避和回避。表现出来就是对做的事情的抗拒,时间增长,表现就是精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