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回归核心点-上
- 1、引言
- 2、逻辑回归核心点
- 2.1 定义与目的
- 2.2 模型原理
- 2.2.1 定义解析
- 2.2.2 公式
- 2.2.3 代码示例
- 2.3 损失函数与优化
- 2.3.1 定义解析
- 2.3.2 公式
- 2.3.3 代码示例
- 2.4 正则化
- 2.4.1 分类
- 2.4.2 L1正则化
- 2.4.3 L2正则化
- 2.4.4 代码示例
- 3、总结
1、引言
小屌丝:鱼哥,你说逻辑归回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小鱼:我上一篇不是写了逻辑回归的的博文嘛~
小屌丝:意犹未尽,我还想探索的更深层的。
小鱼:额… 有多深?
小屌丝:逻辑回归的核心要点有哪些?
小鱼:这个…
小屌丝:这个不可以吗?
小鱼:这个可以啊。
小屌丝: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不行呢。
小鱼:鉴于最近学习这么认真,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逻辑回归的核心要点。
2、逻辑回归核心点
2.1 定义与目的
- 定义:逻辑回归是一种广义的线性模型,用于解决二分类问题。尽管名字中包含“回归”,但逻辑回归实际上是一种分类算法,它输出的是样本属于某个类别的概率。
- 目的:逻辑回归的目的是根据给定的输入特征预测样本所属的类别。它通常用于处理二分类问题,但也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扩展到多分类问题。
- 应用场景:逻辑回归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垃圾邮件检测、疾病预测、金融风险评估等
2.2 模型原理
2.2.1 定义解析
- 线性回归部分:逻辑回归首先通过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出一个得分或线性预测值。这个值是基于输入特征和相应权重的加权和,再加上一个偏置项。
- 逻辑函数(sigmoid函数):线性预测值通过sigmoid函数转换为概率值。sigmoid函数将任何实数映射到(0, 1)区间内,使得输出可以解释为属于某个类别的概率。
- 决策边界:根据权重和偏置项,逻辑回归模型定义了一个决策边界,用于分隔不同类别的样本。这个边界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取决于特征的变换和选择。
2.2.2 公式
sigmoid函数的公式为:
[ σ ( z ) = 1 1 + e − z ] [ \sigma(z) = \frac{1}{1 + e^{-z}} ] [σ(z)=1+e−z1]
2.2.3 代码示例
便于理解,代码展示
# 使用上面定义的sigmoid函数
z = 2.0
probability = sigmoid(z)
print("sigmoid函数输出:", probability)
2.3 损失函数与优化
2.3.1 定义解析
- 对数损失函数(log-loss):逻辑回归使用对数损失函数来衡量模型预测与实际标签之间的差异。对数损失函数鼓励模型对正确类别的预测概率接近1,而对错误类别的预测概率接近0。
- 优化算法:为了最小化损失函数,逻辑回归通常使用梯度下降法或其变种(如随机梯度下降、批量梯度下降等)进行优化。这些算法通过迭代更新权重和偏置项来逐步降低损失函数的值。
- 学习率与收敛条件:在优化过程中,学习率是一个重要的超参数,它控制权重更新的步长。此外,还需要设置收敛条件来确定优化何时停止,以避免过度拟合或过早停止训练。
2.3.2 公式
对数损失函数的公式为:
[ J ( θ ) = − 1 m ∑ i = 1 m [ y ( i ) log ( h ( x ( i ) ; θ ) ) + ( 1 − y ( i ) ) log ( 1 − h ( x ( i ) ; θ ) ) ] ] [ J(\theta) = -\frac{1}{m} \sum_{i=1}^{m} [y^{(i)} \log(h(x^{(i)}; \theta)) + (1 - y^{(i)}) \log(1 - h(x^{(i)}; \theta))] ] [J(θ)=−m1i=1∑m[y(i)log(h(x(i);θ))+(1−y(i))log(1−h(x(i);θ))]]
其中,
- ( m ) 是样本数量。
- ( y^{(i)} ) 是第 ( i ) 个样本的实际标签(0或1)。
- ( h(x^{(i)}; \theta) ) 是第 ( i ) 个样本的预测概率。
- ( \theta ) 是参数向量,包括权重和偏置项。
2.3.3 代码示例
代码示例
# -*- coding:utf-8 -*-
# @Time : 2024-03-02
# @Author : Carl_DJimport numpy as np # 定义对数损失函数
def log_loss(y_true, y_pred): m = len(y_true) cost = -np.sum(y_true * np.log(y_pred) + (1 - y_true) * np.log(1 - y_pred)) / m return cost # 示例真实标签和预测概率
y_true = np.array([0, 1, 1, 0])
y_pred = np.array([0.1, 0.9, 0.8, 0.4]) # 计算对数损失
loss = log_loss(y_true, y_pred)
print("对数损失:", loss)
2.4 正则化
2.4.1 分类
- L1正则化:通过在损失函数中加入权重系数的绝对值之和,L1正则化可以产生稀疏的权重矩阵,即许多权重为0。这有助于减少模型的复杂度,并可能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 L2正则化:L2正则化通过在损失函数中加入权重系数的平方和来实现。它倾向于使权重整体偏小,但并不使它们为0。L2正则化有助于减少过拟合,提高模型的稳定性。
- 正则化系数的选择:正则化系数 (\lambda) 是一个超参数,需要手动设置。选择合适的 (\lambda) 值对于平衡模型的复杂度和拟合能力至关重要。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交叉验证等技术来选择最优的 (\lambda) 值。
2.4.2 L1正则化
L1正则化的损失函数为:
[ J ( θ ) = − 1 m ∑ i = 1 m [ y ( i ) log ( h ( x ( i ) ; θ ) ) + ( 1 − y ( i ) ) log ( 1 − h ( x ( i ) ; θ ) ) ] + λ ∑ j = 1 n ∣ θ j ∣ ] [ J(\theta) = -\frac{1}{m} \sum_{i=1}^{m} [y^{(i)} \log(h(x^{(i)}; \theta)) + (1 - y^{(i)}) \log(1 - h(x^{(i)}; \theta))] + \lambda \sum_{j=1}^{n} |\theta_j| ] [J(θ)=−m1i=1∑m[y(i)log(h(x(i);θ))+(1−y(i))log(1−h(x(i);θ))]+λj=1∑n∣θj∣]
2.4.3 L2正则化
L2正则化的损失函数为:
[ J ( θ ) = − 1 m ∑ i = 1 m [ y ( i ) log ( h ( x ( i ) ; θ ) ) + ( 1 − y ( i ) ) log ( 1 − h ( x ( i ) ; θ ) ) ] + λ 2 ∑ j = 1 n θ j 2 ] [ J(\theta) = -\frac{1}{m} \sum_{i=1}^{m} [y^{(i)} \log(h(x^{(i)}; \theta)) + (1 - y^{(i)}) \log(1 - h(x^{(i)}; \theta))] + \frac{\lambda}{2} \sum_{j=1}^{n} \theta_j^2 ] [J(θ)=−m1i=1∑m[y(i)log(h(x(i);θ))+(1−y(i))log(1−h(x(i);θ))]+2λj=1∑nθj2]
2.4.4 代码示例
# -*- coding:utf-8 -*-
# @Time : 2024-03-02
# @Author : Carl_DJimport numpy as np # 定义sigmoid函数
def sigmoid(z): return 1 / (1 + np.exp(-z)) # 定义L2正则化逻辑回归的损失函数
def logistic_regression_loss(w, b, X, y, lambda_val): m = len(y) A = sigmoid(np.dot(X, w) + b) cost = (-1 / m) * np.sum(y * np.log(A) + (1 - y) * np.log(1 - A)) regularization = (lambda_val / (2 * m)) * np.sum(w**2) return cost + regularization # 定义梯度下降优化函数
def gradient_descent(w, b, X, y, learning_rate, lambda_val, num_iterations): m = len(y) J_history = [] for i in range(num_iterations): A = sigmoid(np.dot(X, w) + b) dw = (1 / m) * np.dot(X.T, (A - y)) + (lambda_val / m) * w db = (1 / m) * np.sum(A - y) w = w - learning_rate * dw b = b - learning_rate * db J = logistic_regression_loss(w, b, X, y, lambda_val) J_history.append(J) return w, b, J_history # 示例数据
X = np.array([[1, 2], [2, 3], [3, 4], [4, 5]])
y = np.array([0, 0, 1, 1]) # 初始化参数
w = np.zeros(X.shape[1])
b = 0 # 设置超参数
learning_rate = 0.1
lambda_val = 0.1
num_iterations = 1000 # 运行梯度下降
w, b, J_history = gradient_descent(w, b, X, y, learning_rate, lambda_val, num_iterations) # 输出训练过程中的损失值
print("训练过程中的损失值:", J_history)
3、总结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的理解与吸收这些知识,小鱼分两篇来分享。
-
《【机器学习】一文掌握逻辑回归全部核心点(上)。》
-
《【机器学习】一文掌握逻辑回归全部核心点(下)。》
我是小鱼: -
CSDN 博客专家;
-
阿里云 专家博主;
-
51CTO博客专家;
-
多个名企认证讲师等;
-
认证金牌面试官;
-
名企签约职场面试培训、职场规划师;
-
多个国内主流技术社区的认证专家博主;
-
多款主流产品(阿里云等)测评一、二等奖获得者;
关注小鱼,学习机器学习领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