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 题目
- 2. 思路及代码实现(Java)
- 2.1 双指针
- 2.2 双指针优化
1. 题目
给你一个数组 n u m s nums nums 和一个值 v a l val val,你需要 原地 移除所有数值等于 v a l val val 的元素,并返回移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仅使用 O ( 1 ) O(1) O(1) 额外空间并 原地 修改输入数组。
元素的顺序可以改变。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示例 1:
输入: n u m s = [ 3 , 2 , 2 , 3 ] , v a l = 3 nums = [3,2,2,3], val = 3 nums=[3,2,2,3],val=3
输出: 2 , n u m s = [ 2 , 2 ] 2, nums = [2,2] 2,nums=[2,2]
解释:函数应该返回新的长度 2, 并且 n u m s nums nums 中的前两个元素均为 2。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例如,函数返回的新长度为 2 ,而 n u m s = [ 2 , 2 , 3 , 3 ] nums = [2,2,3,3] nums=[2,2,3,3] 或 n u m s = [ 2 , 2 , 0 , 0 ] nums = [2,2,0,0] nums=[2,2,0,0],也会被视作正确答案。
示例 2:
输入: n u m s = [ 0 , 1 , 2 , 2 , 3 , 0 , 4 , 2 ] , v a l = 2 nums = [0,1,2,2,3,0,4,2], val = 2 nums=[0,1,2,2,3,0,4,2],val=2
输出: 5 , n u m s = [ 0 , 1 , 3 , 0 , 4 ] 5, nums = [0,1,3,0,4] 5,nums=[0,1,3,0,4]
解释:函数应该返回新的长度 5, 并且 n u m s nums nums 中的前五个元素为 0, 1, 3, 0, 4。注意这五个元素可为任意顺序。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提示:
- 0 < = n u m s . l e n g t h < = 100 0 <= nums.length <= 100 0<=nums.length<=100
- 0 < = n u m s [ i ] < = 50 0 <= nums[i] <= 50 0<=nums[i]<=50
- 0 < = v a l < = 100 0 <= val <= 100 0<=val<=100
2. 思路及代码实现(Java)
2.1 双指针
由于题目要求删除数组中等于 val \textit{val} val 的元素,因此输出数组的长度一定小于等于输入数组的长度,我们可以把输出的数组直接写在输入数组上。可以使用双指针:右指针 right \textit{right} right 指向当前将要处理的元素,左指针 left \textit{left} left 指向下一个将要赋值的位置。
-
如果右指针指向的元素不等于 val \textit{val} val,它一定是输出数组的一个元素,我们就将右指针指向的元素复制到左指针位置,然后将左右指针同时右移;
-
如果右指针指向的元素等于 val \textit{val} val,它不能在输出数组里,此时左指针不动,右指针右移一位。
整个过程保持不变的性质是:区间 [ 0 , left ) [0,\textit{left}) [0,left) 中的元素都不等于 val \textit{val} val。当左右指针遍历完输入数组以后, left \textit{left} left 的值就是输出数组的长度。
这样的算法在最坏情况下(输入数组中没有元素等于 val \textit{val} val),左右指针各遍历了数组一次。算法渐进时间复杂度与序列长度 n n n 相关,为 O ( n ) O(n) O(n),而时间复杂度为 O ( 1 ) O(1) O(1),仅保留了原数组的固定空间大小。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removeElement(int[] nums, int val) {int n = nums.length;int left = 0;for (int right = 0; right < n; right++) {if (nums[right] != val) {nums[left] = nums[right];left++;}}return left;}
}
执行用时:0 ms
消耗内存:40.91 MB
2.2 双指针优化
如果要移除的元素恰好在数组的开头,例如序列 [ 1 , 2 , 3 , 4 , 5 ] [1,2,3,4,5] [1,2,3,4,5],当 val \textit{val} val 为 1 时,我们需要把每一个元素都左移一位。注意到题目中说:「元素的顺序可以改变」。实际上我们可以直接将最后一个元素 5 移动到序列开头,取代元素 1,得到序列 [ 5 , 2 , 3 , 4 ] [5,2,3,4] [5,2,3,4],同样满足题目要求。这个优化在序列中 val \textit{val} val 元素的数量较少时非常有效。
实现方面,我们依然使用双指针,两个指针初始时分别位于数组的首尾,向中间移动遍历该序列。如果左指针 left \textit{left} left 指向的元素等于 val \textit{val} val,此时将右指针 right \textit{right} right 指向的元素复制到左指针 left \textit{left} left 的位置,然后右指针 right \textit{right} right 左移一位。如果赋值过来的元素恰好也等于 val \textit{val} val,可以继续把右指针 right \textit{right} right 指向的元素的值赋值过来(左指针 left \textit{left} left 指向的等于 val \textit{val} val 的元素的位置继续被覆盖),直到左指针指向的元素的值不等于 val \textit{val} val 为止。
当左指针 left \textit{left} left 和右指针 right \textit{right} right 重合的时候,左右指针遍历完数组中所有的元素。
其实这个方法与第一个方法的区别在于,在不开新的存储空间前提下,用数组的末尾部分,存储等于 v a l val val 的值,因为能肯定的是,等于 v a l val val 的值的数量不会大于数组长度 n n n,因此在最坏情况下,该方法两个指针总的移动次数之和为 n n n,节省了左指针在遍历时,重复对需保留元素的赋值操作。因此用大 O O O 法表示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与上述相同。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removeElement(int[] nums, int val) {int left = 0;int right = nums.length;while (left < right) {if (nums[left] == val) {nums[left] = nums[right - 1];right--;} else {left++;}}return left;}
}
执行用时:0 ms
消耗内存:40.93 MB
题解来源:力扣官方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