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及产品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向企业全面渗透,运用于流程管理、支持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企业信息系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复杂程度逐步提高。
一.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就是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只是的识别,获取,分解、存储、传递、共享、价值评判和宝华,以及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在企业过程化中,企业中最大的资产,就是继资本、劳动之后脱颖而出的第三资源,即知识资源。
1.知识的分类
知识可以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凡是能以文字与数字来表达,而且以资料、科学法则及手册等形式展现者皆属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相当个人化而富弹性的东西,因人而异,很难用公式或文字来加以说明。
隐性知识有两个层面,即技术层面和认知层面。技术层面包括一些非正式的个人技巧或技艺;认知层面包括信念、理想,价值,心意与心智模式等内心深处,而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隐性知识的认知层面虽然难以明说,但却深深地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2.知识管理工具
通常,可以把知识管理工具分为知识生成工具、知识编码工具和知识转义工具三大类。
(1)知识生成工具。知识的生成工具包括产生新的想法、发现新的商业模式、发明新的生产流程、以及对原有知识的重新合成。
(2)知识编码工具。知识编码工具是通过标准的形式表现知识,是知识能够方便地被共享和交流。知识编码的工具的作用在于将知识有效地存储并且以简明的方式呈现给使用者。
(3)知识转移工具。知识转移工具最终就是要是知识能在企业内传播和分享。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和使用。
3.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
在知识管理系统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受益者,也是信息的缔造者。知识管理系统涵盖全面的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发布、分类、采集、搜索、加工等,而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只涵盖部分的信息处理功能。
六.商业智能
商业智能是指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增进对业务情况的了解,帮助人们在业务管理及发展上作出及时、正确的判断,也就是说,怎样从业务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釆用明智的行动。商业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大致可分为数据仓库产品、数据抽取产品、OLAP产品、展示产品,以及集成这几种产品的针对某个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等。
1.BI的技术应用
BI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建立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现4个主要阶段。数据预处理是整合企业原始数据的第一步,它包括数据的抽取(extraction) 、转换 (transformation) 和加载(load) 三个过程(ETL过程);建立数据仓库则是处理海量数据的基础;数据分析是体现系统智能的关键,一般采用OLAP 和数据挖掘两大技术。OLAP不仅进行数据汇总/聚集,同时还提供切片、切块、下钻、上卷和旋转等数据分析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对海量数据进行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的目标则是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通过关联分析、聚类和分类等方法建立分析模型,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将要面临的问题;在海量数据和分析手段增多的情况下,数据展现则主要保障系统分析结果的可视化。一般认为,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技术是BI的三大组成部分。
2.BI的实施步骤
BI的实施步骤如下:
(1)需求分析
(2)数据仓库建模
(3)数据抽取
(4)建立BI分析报表
(5)用户培训和数据模拟测试
(6)系统改进和完善
七.企业门户
企业门户EP已经成为企业优化业务模式、扩展市场渠道、改善服务以及提升企业形象和凝聚力的强有力手段。
1.EP的分类
按照实际应用领域,EP可以划分为4类:
(1)企业网站。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供用户或企业员工浏览。这些网站往往功能简单,注重信息的单向传送,忽视用户与企业间、用户相互之间的信息互动。这些网站面向特定的使用人群,为企业服务,因此,可以被看作是EP发展的雏形。
(2)企业信息门户
企业信息门户(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 EIP )是指在Internet 环境下,把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统一集成到EP之下,根据每个用户使用特点和角色的不同,形成个性化的应用界面,并通过对事件和消息的处理传输把用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EIP 不仅仅局限于建立一个企业网站,提供一些企业和产品/服务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求企业能实现多业务系统的集成,能对客户的各种要求做出快速 响应,并且能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统一管理。
(3)企业知识门户
企业知识门户是企业员 工日常工作所涉及相关主题内容的“总店”。
(4)企业应用门户
企业应用门户实际上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集成。它以业务流程和企业应用为核心,把业务流程中功能不同的应用模块通过门户技术集成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把E A P 看成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界面。
2.EP实时的关键问题
(1)单点登录。EP只有一个唯一入口,采用单点登录机制。
(2)业务流程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暴扣两个要素,流程和人。将这两个要素组合将得到三种过程。
(3)个性化的配置。EP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其个性化。针对不同的对象,定义不同的业务流程,提供不同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
(4)与企业应用系统的集成。EAI是EP的灵魂,能否实现对EAI进行良好的整合是EP的成功的关键。
(5)知识转化。知识管理的对象主要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八.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EC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1.电子商务的类型
电子商务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你以下几类:
(1)企业对消费者(B2C)。
(2)企业对企业(B2B)
(3)消费者对消费者(C2C)
2.点子商务的标准
(1)用户接口
(2)基本功能
(3)数据及客体
九.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DSS) 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是MIS 向更高 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系统。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 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
1.决策的分类
决策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是指对某一决策的环境及规则,能用确定的模型或语言描述,以适当的算法产生决策方案,并能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解;非结构化决策是指决策过程复杂,不可能用确定的模型和语言来描述决策过程,更无所谓最优解;半结构化决策是指介于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之间的决策。
2.DSS的功能
决策往往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迭代的过程。DSS的功能可以归纳如下:
(1)管理并随时提供与决策问题相关的企业内部信息。
(2)能以一定的方式存储和管理与决策问题有关的各种数学模型。
(3)能灵活地运用模型与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分析和预测,得出所需的综合信息与预测信息。
3.DSS基本结构
DSS基本结构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子系统,推理部分和用户接口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