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设计 | 如何设计高性能系统

一、引言

互联网时代,业务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用户多、请求量大。尤其在中国这样拥有庞大用户基数的环境下,不用说阿里巴巴、京东这类需要满足双十一大促时每秒几万甚至几十万订单的系统,即使是一些垂直领域的业务系统(如三甲医院的挂号系统)每天也有不小的访问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能够承受高并发负载的高性能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系统性能评估、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一些具体的设计模式等方面介绍如何设计高性能系统。

二、性能指标

要设计高性能的系统,我们首先要理解性能有哪些评价指标。

  1.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 定义:从用户发起请求到系统返回响应所花费的时间。
  • 目标:较低的响应时间通常表示更高效的系统。
  1. 吞吐量(Throughput):
  • 定义:TPS表示每秒钟处理的事务数量,涉及到业务逻辑的处理,不仅包括数据库查询,还包括其他一系列操作。
  • 衡量单位:通常以事务数/秒为单位。
  • 定义:QPS是数据库领域中常用的指标,表示每秒钟处理的查询请求数量。
  • 衡量单位:通常以查询数/秒为单位。
  • 定义: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请求数量
  • 目标:提高吞吐量意味着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并发请求。
  • 2.1 QPS(Queries Per Second):
  • 2.2 TPS(Transactions Per Second):
  1. 并发用户数(Concurrency):
  • 定义:同时处理的用户请求数量。
  • 目标:高并发性能是对系统处理多用户请求能力的一个重要评估。
  1. 资源利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
  • 定义:系统资源(CPU、内存、磁盘等)的利用率。
  • 目标:有效利用资源,避免资源瓶颈和浪费。

三、影响系统性能因素有哪些

  1. 硬件层面
  • 处理器性能: CPU的速度、核数、架构等。
  • 内存: 系统可用内存的大小和速度。
  • 存储: 硬盘或固态硬盘的速度和容量。
  • 网络: 网络带宽、延迟等因素。
  1. 软件层面
  • 算法和数据结构: 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对性能至关重要。
  • 编程语言和框架: 不同的语言和框架对性能有影响。
  • 优化和调优: 代码优化、数据库查询优化等。
  • 并发性和并行性: 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和并发编程。
  • 系统设计: 良好的系统架构可以提高性能。
  1. 网络层面
  • 网络拓扑: 网络结构的设计,例如分布式系统的节点布局。
  • 协议和通信方式: 选择合适的协议和通信方式,如RESTful、WebSocket等。
  • 负载均衡: 合理分配请求到不同的服务器,避免单点故障。
  1. 数据层面
  • 数据库性能: 数据库设计、索引优化、查询性能等。
  • 缓存: 合理使用缓存技术来加速数据访问。
  • 数据压缩和加密: 处理大量数据时,压缩和加密可能对性能产生影响。
  1. 安全和可靠性
  • 安全措施: 加密、身份验证等安全机制可能对性能有一定影响。
  • 错误处理和容错: 合理处理错误和异常,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依然可靠运行。

四、高性能设计 | 硬件层面

设计高性能系统,在硬件层面主要是考虑在有限成本下资源的合理配置。

1. 合理选择硬件配置(计算、存储、网络)

不同的业务系统对硬件配置有不一样的需求,现在知名的云厂商也会提供不同配置的硬件资源供选择:

合理选择硬件配置,可以在有限成本下提升系统性能。

带宽、存储等硬件设施也是需要合理进行选择。

2. 机房选择(就近部署)与CDN

网络传输的时间通常会影响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选择里用户较近的机房进行部署,或者使用CDN,通常可以缩短请求响应时间,提升系统性能。

3. 容器化技术充分利用资源

使用虚拟化技术或容器化技术,如VMware、Docker等,可以提高硬件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系统运行的成本,同时提高系统的弹性和可伸缩性。

五、高性能设计 | 软件层面

软件层面的性能优化是设计高性能系统需要重点考虑的方向。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设计模式

1. 使用缓存

  • 为什么需要缓存:
    • 业务系统为实现持久化存储,通常将数据存储在磁盘等存储设备上。这类设备的读写速度远远低于内存等介质。
    • 缓存采用更快速的存储介质(如内存)来存储常用的数据,从而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 缓存的应用场景:
    • 数据库查询结果缓存: 缓存常用的数据库查询结果,避免相同的查询反复执行,提高响应速度。
    • 页面缓存: 对于动态生成的页面,可以将页面的渲染结果缓存起来,避免重复的渲染过程。
    • API响应结果缓存: 缓存API的响应结果,减少对后端服务的请求,降低服务端的负载。
    • 对象缓存: 缓存对象的状态,避免频繁地创建和销毁对象,提高系统性能。
  • 如何使用缓存:
    • 选择合适的缓存存储介质: 内存缓存、分布式缓存(如Redis、Memcached)等都是常见的缓存存储介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
    • 合理设置缓存失效策略: 对于缓存中的数据,需要设定合理的失效策略,确保缓存中的数据与底层数据保持一致。
    • 使用缓存透明化: 在系统设计中,可以采用缓存透明化的方式,即业务代码无需感知是否使用了缓存,由缓存系统自动处理。

2. 无锁化设计

  • 为什么需要无锁化设计:
    • 并发编程中,多个线程或进程(甚至分布式系统中多个实例)对共享数据进行读写操作时,使用锁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然而,锁的使用可能带来性能瓶颈,特别是在高并发情境下,竞争锁可能导致线程等待,降低系统的性能。无锁化设计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能。
  • 如何进行无锁化设计:
    • CAS(Compare and Swap)操作: CAS是无锁化设计的基础,它通过比较内存中的值与期望值,如果相等,则进行更新。CAS操作是原子的,可以用于实现无锁化的数据结构。
    • 乐观锁: 采用乐观锁的方式,不立即加锁,而是在更新操作前检查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这可以通过版本号或时间戳等方式实现。
    • 无锁数据结构: 设计基于CAS操作的无锁数据结构,例如无锁队列、无锁哈希表等。这些数据结构通过原子操作来实现并发访问,避免了锁的使用。
    • 无锁算法: 采用无锁算法,例如无锁排序算法、无锁队列算法等。这些算法通过设计避免了对共享数据的串行访问,提高了并发性能。

3. 异步设计

异步设计在高性能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它能够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能、吞吐量,以及对高延迟操作的处理效率。以下是从异步设计维度介绍高性能系统设计的一些关键点:

  • 为什么需要异步设计
    • 解决阻塞问题: 传统的同步阻塞模型在等待外部资源(例如磁盘、网络请求)时会造成线程阻塞,浪费系统资源。异步设计可以在等待的时候释放线程,允许其他任务执行,提高资源利用率。
    • 提高并发性能: 异步模型通过事件驱动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并发请求,而不会受到阻塞的限制。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能。
  • 异步的应用场景
    • 网络通信: 处理大量的并发网络请求,例如 Web 服务器、消息队列。
    • 文件 I/O 操作: 异步设计适用于处理大量的文件读写操作,例如日志写入、数据存储。
    • 事件驱动系统: 异步模型适用于需要对事件做出实时响应的系统,例如 GUI 应用、游戏引擎。
    • 长时操作: 处理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的任务,例如批量处理、定时任务。
  • 如何进行异步设计
    • 回调函数: 使用回调函数作为异步操作完成后的处理机制。当异步操作完成时,系统会调用预先注册的回调函数来处理结果。
    • Promise/Future 模式: 使用 Promise 或 Future 对象来处理异步操作的结果。这种模式使得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被获取。
    • 事件驱动模型: 使用事件监听器和触发器来实现异步通信。当某个事件发生时,触发器通知监听器进行相应的处理。
    • 异步框架和库: 利用现有的异步框架或库,例如Node.js、Twisted、asyncio等,简化异步代码的编写和管理。

4. 池化设计

池化设计是一种常见的高性能系统设计策略,它通过池(Pool)来有效地管理和重用资源,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 为什么需要池化设计
    • 资源重用: 池化设计通过维护一组资源池,避免了频繁地创建和销毁资源。资源可以在需要时从池中获取,使用完毕后放回池中,提高了资源的重用率。
    • 降低开销: 创建和销毁资源是有开销的,池化设计通过减少这些开销,降低了系统的资源消耗,提高了性能。
    • 避免资源耗尽: 池化设计可以限制同时使用的资源数量,防止系统因为过度占用资源而导致性能下降或崩溃。
  • 常见的池化设计:
    • 数据库连接池: 在数据库访问频繁的系统中,通过维护数据库连接池,可以减少连接的创建和销毁,提高数据库访问的效率。
    • 线程池: 用于管理线程资源,避免频繁地创建和销毁线程,提高系统在并发情况下的性能。
    • 对象池: 对于创建开销较大的对象,通过维护对象池,可以避免频繁地创建和销毁对象实例。
    • 缓存池: 对于需要频繁读写的数据,通过维护缓存池,可以避免频繁的IO操作,提高数据读写的性能。

七、高性能设计 | 数据层面

1. 数据模型设计

  • 规范化 vs 反规范化
    • 范式可以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一致性,但可能会导致查询性能下降。反范式可以提高查询性能,但可能会增加数据冗余和维护难度。需要根据应用场景权衡选择。
  • 数据分区
    • 通过水平分区(Sharding)或垂直分区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存储节点,可以提高数据的读写性能和系统的可扩展性。

2. 数据存储选择

  • 关系型数据库
    • 适用于需要强一致性和复杂事务支持的场景。优化索引和查询可以提高性能。
  • NoSQL数据库
    • 适用于需要高扩展性和灵活的数据模型的场景。根据数据访问模式选择合适的NoSQL类型(如键值存储、文档存储、列式存储等)。
  • 内存数据库
    • 对于需要极高读写速度的场景,可以使用内存数据库如Redis,但需要考虑数据持久化问题。
  • 数据缓存
    • 使用缓存可以显著提高数据读取性能,常用的缓存策略包括LRU、LFU等。

3. 数据访问模式

  • 读写分离
    • 通过将读操作和写操作分散到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可以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 冷热分离
    • 如果数据有冷热之分的话,可以将历史冷数据与当前热数据分开存储,这样可以减轻当前热数据的存储量,可以提高性能。
  • 异步处理
    • 对于非关键性的数据操作,可以采用异步处理来提高用户响应时间。

4. 数据一致性和持久性

  • 一致性模型
    •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一致性模型(如强一致性、最终一致性等)。
  • 事务管理
    • 合理使用事务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但过度使用可能会影响性能。
  • 备份与恢复
    • 定期备份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同时制定有效的数据恢复策略。

5. 数据索引和查询优化

  • 索引优化
    • 合理创建索引可以加快查询速度,但过多的索引会增加写入负担。
  • 查询优化
    • 优化SQL语句和使用存储过程可以减少数据库的计算负担。

八、高性能设计 | 安全和可靠性层面

在系统设计时,进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考虑,能够保证合法请求的高效处理,保障系统的性能。

不过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较为复杂的话题。此处仅做简要介绍

1. 安全性设计

  1. 数据加密
  • 传输加密:使用SSL/TLS等协议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 静态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在存储时进行加密,如使用AES等加密算法。
  1. 认证与授权
  • 强认证机制:实现多因素认证,如密码、短信验证码、生物识别等。
  • 细粒度授权: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资源。
  1. 安全审计
  • 日志记录:记录关键操作和系统事件,以便于事后审计和异常检测。
  • 监控与告警:实时监控安全事件,当检测到异常行为时及时告警。
  1. 安全更新和补丁管理
  • 定期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修补已知的安全漏洞。
  1. 输入验证和防御编程
  • 防止SQL注入、跨站脚本(XSS)、跨站请求伪造(CSRF)等攻击。
  1. 依赖和第三方组件管理
  • 定期检查和更新第三方库和依赖,以防止利用已知漏洞。
  1. 网络安全
  • 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等工具来保护网络。

2. 可靠性设计

冗余设计

  • 数据冗余:通过多副本、分布式存储等方式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 服务冗余:使用集群、负载均衡等技术实现服务的高可用性。

故障转移和灾难恢复

  • 自动故障转移:当系统组件失败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系统或组件。
  • 灾难恢复计划:制定并定期测试灾难恢复计划,以确保在重大故障后能迅速恢复。

数据备份

  • 定期备份数据,并确保备份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系统监控

  • 实时监控系统性能和健康状况,包括硬件、软件、网络和服务。

容错设计

  • 优雅降级:在某些组件失效时,系统仍能提供核心功能。
  • 限流和熔断:在流量高峰或组件故障时,通过限流和熔断机制防止系统崩溃。

数据一致性

  • 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尤其是在分布式系统中,需要合理选择一致性模型(如CAP定理中的CP或AP)。

测试和验证

  • 单元测试:确保代码质量和功能正确性。
  • 集成测试:确保组件间的交互符合预期。
  • 压力测试:模拟高负载情况下的系统表现。

版本控制和变更管理

  • 使用版本控制系统管理代码变更,并通过严格的变更管理流程部署更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704034.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考前冲刺

常考选择填空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2、协议的定义:协议是网络通信实体之间在数据交换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或约定 3、协议的3个要素 (1) 语法: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格式与结构,或…

设计模式六:策略模式

1、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使每个算法可以相互替代,使算法本身和使用算法的客户端分割开来,相互独立。 策略模式的角色: 策略接口角色IStrategy:用来约束一系列具体…

第一次开机开机动画结束后闪白屏

开机动画结束会闪下白屏,再进入launcher 思路 : 分析下从开机动画结束到launcher起来之间的流程步骤 从ZygoteInit.java开始分析 : SystemServer起来后会启动一些核心服务 attachApplication方法中主要创建了Application和Activity 接下里RootActivityC…

快速搭建网站原型!8款网站原型软件推荐

现在,基于云的软件已经逐渐成为主流,网站原型设计工具也不例外。与桌面版本相比,在线原型工具具有独特的优势,无论您使用Linux,Mac 或者Windows,都不需要安装就可以使用这些工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8款非…

c++入门学习⑧——模板

目录 前言 基本介绍 什么是模板? 作用 特点 分类 函数模板 语法 使用方式 注意事项 函数模板和普通函数区别 普通函数和函数模板的调用规则 局限性 类模板 语法 类模板的成员函数创建时机 类模板实例化对象 类模板实例化对象做函数参数 类模板成…

Node.js_基础知识(fs模块 - 文件操作)

写入 文件操作 流式写入:fs.createWriteStream(path[, options]) 可以减少打开关闭文件的次数适用于:大文件写入、频繁写入参数说明: path:文件路径文件夹操作: 调用mkdir方法:fs.mkdir(./a/b/c, err => {}) 递归创建文件夹:加参数recursive fs.mkdir(./a/b/c, {recu…

普中51单片机学习(LCD1602)

LCD1602 1602液晶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的点阵型液晶模块。它是由若干个5x7或者5x10的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用显示一个字符,每位之间有一个点距的间隔,每行之间也有间隔&#…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29期|day60 任务以及具体安排

第九章 动态规划part17 647. 回文子串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countSubstrings(String s) {char[] chars s.toCharArray();int len chars.length;boolean[][] dp new boolean[len][len];int result 0;for (int i len - 1; i > 0; i--) {for (int j i; j < le…

【Spring连载】使用Spring Data的Repositories----存储库查询返回类型

【Spring连载】使用Spring Data的Repositories----存储库查询返回类型 支持的查询返回类型 支持的查询返回类型 下表列出了Spring Data存储库通常支持的返回类型。但是&#xff0c;有关支持的返回类型的确切列表&#xff0c;请参阅特定存储的文档&#xff0c;因为此处列出的某…

C++面试:死锁的危害、出现原因、解决方法

目录 死锁的危害 死锁出现的原因 死锁的解决方法 死锁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xff0c;特别是在多线程、并发编程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领域中。下面是关于死锁的危害、出现原因和解决方法的基础概述&#xff1a; 死锁的危害 资源浪费&#xff1a;死锁导致系统…

设计模式:模版模式

模板模式&#xff08;Template Pattern&#xff09;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xff0c;它定义了一个操作中的算法骨架&#xff0c;将一些步骤的具体实现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模式使得子类可以在不改变算法结构的情况下重新定义算法的某些步骤。 在模板模式中&#xff0c;将算法的…

C++ 高频考点

1. C/C内存有哪几种类型&#xff1f; C中&#xff0c;内存分为5个区&#xff1a;堆(malloc)、栈(如局部变量、函数参数)、程序代码区&#xff08;存放二进制代码&#xff09;、全局/静态存储区&#xff08;全局变量、static变量&#xff09;和常量存储区&#xff08;常量&…

Python Sanic 异步 Web 框架

Sanic 是一个基于 Python 3.6 的异步 Web 框架&#xff0c;它使用了 Python 的 async/await 语法来实现高效的非阻塞 IO 操作。 Sanic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快速、轻量级的方式来构建异步 Web 服务&#xff0c;适用于处理大量并发请求的场景。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

YOLOv9来了!实时目标检测新SOTA

先上一把网上的测试效果对比: YOLOv9架构图 速度论文 代码&#xff1a;GitHub - WongKinYiu/yolov9: Implementation of paper - YOLOv9: Learning What You Want to Learn Using Programmable Gradient Information 论文&#xff1a;[2402.13616] YOLOv9: Learning What You…

每日coding 7. 整数反转 69. x 的平方根

7. 整数反转 给你一个 32 位的有符号整数 x &#xff0c;返回将 x 中的数字部分反转后的结果。 如果反转后整数超过 32 位的有符号整数的范围 [−231, 231 − 1] &#xff0c;就返回 0。 假设环境不允许存储 64 位整数&#xff08;有符号或无符号&#xff09;。 示例 1&am…

HTTP/HTTPS协议

什么是HTTP协议 HTTP被称为超文本传输协议(里面不仅仅可以是字符串,还可以是图片,特殊字符等),这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应用层协议. HTTP协议诞生于1991年,现在是最主流使用的一种应用层协议.它从诞生到现在为止迭代了多个版本. 但目前最主流使用的还是HTTP1.1和HTTP2.0. HTTP协…

Java数据结构---初识集合框架

目录 一、什么是集合框架 二、集合框架的重要性 三、背后涉及的数据结构及算法 1.什么是数据结构 2.容器背后对应的数据结构 3.相关的Java知识 4.什么是算法 一、什么是集合框架 Java 集合框架 Java Collection Framework &#xff0c;又被称为容器 container &#xff0…

Unity编辑器内工程文件重命名|Project视图文件名修改

Unity编辑器内文件重命名 前言大项内容一使用方法代码展示 总结 前言 本文代码可以一键更改Project视图的文件名字 在当前文件名的状态下增加一段字符区分文件。 大项内容一 功能是因为在给其他人导入项目资源时有重复的资源的时候&#xff0c;资源会产生覆盖的问题。所以直…

RabbitMQ——消息应答和持久化

文章目录 RabbitMQ——消息应答和持久化1、消息应答1.1、概念1.2、手动应答示例 2、持久化 RabbitMQ——消息应答和持久化 1、消息应答 1.1、概念 概念 消息应答机制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消息后向 RabbitMQ 确认&#xff08;acknowledge&#xff09;已经成功处理了消息。 这个机…

家用办公主机需要多少钱?推荐主机选购攻略!!

1.头部部分 本文将长期保持更新&#xff0c;您可以保存并随时查看。 过去推荐的 主持人推荐 以下家庭办公主机均采用性能强劲的12/13代i5配置&#xff0c;可以完美应对日常办公、平面设计、编辑等使用场景。 主机价格在4K左右&#xff0c;自带显示器&#xff0c;并附有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