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感知是一种用于高效获取和表示信号的技术,它可以显著减少数据的采样和传输量,同时保持对信号的高质量恢复能力。在压缩感知中,信号被表示为其在一个稀疏基中的稀疏线性组合。通过仅使用少量的随机投影测量,就能够捕捉信号的大部分信息,并且可以利用优化方法恢复原始信号。
MATLAB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数值计算和科学编程工具,它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箱和函数来支持压缩感知的仿真和实现。其中一个常用的工具是l1_image软件包,它提供了一种基于l1范数最小化的方法,用于压缩感知图像恢复。
通过调用l1_image,我们可以在MATLAB环境中轻松地对压缩感知方法进行仿真和实验。l1_image提供了一系列函数来生成随机投影矩阵、计算稀疏表示、执行l1范数最小化等操作。通过使用这些函数,我们可以通过少量的测量数据恢复出高质量的原始图像。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MATLAB中的l1_image工具包来实现压缩感知图像恢复。
仿真实现
下面我们看看MATLAB如何实现
MATLAB代码
计算量太大了,仅仅选取了lena眼睛的部分,大概在([250:299],[250:299])区域内选择一块roi就好了。
具体代码如下:
【说明】本代码来源于MATLAB网站,网址在最后。
% compressed sensing example
%
%___DESCRIPTION___
% MATLAB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ssive sensing example as described in R.
% Baraniuk, Compressive Sensing, 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118],
% July 2007. The code acquires 250 averaged random measurements of a 2500
% pixel image. We assume that the image has a sparse representation in the
% DCT domain (not very sparse in practice). Hence the image can be
% recovered from its compressed form using basis pursuit.
%
%___DEPENDENCIES___
% Requires the MATLAB toolbox l_1-MAGIC: Recovery of Sparse Signals via Convex
% Programming v1.11 by J. Candes and J. Romberg, Caltech, 2005.
%
%___VARIABLES___
% x = original signal (nx1) y = compressed signal (mx1) Phi = measurement
% matrix (mxn) Psi = Basis functions (nxn) Theta = Phi * Psi (mxn) s =
% sparse coefficient vector (to be determined) (nx1)
%
%___PROBLEM___
% Invert the matrix equation y = Theta * s and therefore recover hat_x as
% k-sparse linear combination of basis functions contained in Psi. Note
% also that y = Phi * x.
%
%___SOLUTION___
% Let Phi be a matrix of i.i.d. Gaussian variables. Solve matrix inversion
% problem using basis pursuit (BP).%___CREATED___
% o By S.Gibson, 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Kent.
% o 1st May, 2013.
% o version 1.0
% o NOTES: If the max number of iterations exceeds 25, error sometimes
% occurs in l1eq_pd function call.
%
%___DISCLAIMER___
% The code below is my interpretation of Baraniuk's compressed sensing
% article. I don't claim to be an authority on the subject!%___INPUT IMAGE___
clear, close all, clc
A = imread('lenaGray.bmp');
% A = A([50:99],[50:99]);
A = A([250:299],[250:299]); % 提取图像的一个子区域
x = double(A(:));
n = length(x);%___MEASUREMENT MATRIX___
m = 1000; % NOTE: small error still present after increasing m to 1500;
Phi = randn(m,n);%__ALTERNATIVES TO THE ABOVE MEASUREMENT MATRIX___ %Phi = (sign(randn(m,n))+ones(m,n))/2; % micro mirror array (mma) e.g. single%pixel camera Phi = orth(Phi')'; % NOTE: See Candes & Romberg, l1%magic, Caltech, 2005.%___COMPRESSION___
y = Phi*x;%___THETA___
% NOTE: Avoid calculating Psi (nxn) directly to avoid memory issues.
Theta = zeros(m,n);
for ii = 1:niiek = zeros(1,n);ek(ii) = 1;psi = idct(ek)';Theta(:,ii) = Phi*psi;
end%___l2 NORM SOLUTION___ s2 = Theta\y; %s2 = pinv(Theta)*y
s2 = pinv(Theta)*y;%___BP SOLUTION___
s1 = l1eq_pd(s2,Theta,Theta',y,5e-3,20); % L1-magic toolbox
%x = l1eq_pd(y,A,A',b,5e-3,32);%___DISPLAY SOLUTIONS___
plot(s2,'b'), hold
plot(s1,'r.-')
legend('least squares','basis pursuit')
title('solution to y = \Theta s')%___IMAGE RECONSTRUCTIONS___
x2 = zeros(n,1);
for ii = 1:niiek = zeros(1,n);ek(ii) = 1;psi = idct(ek)';x2 = x2+psi*s2(ii);
endx1 = zeros(n,1);
for ii = 1:niiek = zeros(1,n);ek(ii) = 1;psi = idct(ek)';x1 = x1+psi*s1(ii);
endfigure('name','Compressive sensing image reconstructions')
subplot(1,3,1), imagesc(reshape(x,50,50)), xlabel('original'), axis image
subplot(1,3,2), imagesc(reshape(x2,50,50)), xlabel('least squares'), axis image
subplot(1,3,3), imagesc(reshape(x1,50,50)), xlabel('basis pursuit'), axis image
colormap gray
测试结果
看下第2种的整体效果还可以,这里对源程序的观察值略做了修改。
源程序选的的250个观察值,相当于250/2500,十分之一。
这里选取了1000个,1000/2500,大概四分之一。
十分之一的效果大家可以测试一下,效果非常不好。
第一种很拉胯。
增加到2000个点的效果:
可以看到明显好了很多。
增加到2200个点的效果:
哈哈哈哈哈哈哈,2500个点,
部分注释
矩阵逆运算
s2 = pinv(Theta)*y
是一种使用广义逆运算(generalized inverse operation)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其中 pinv(Theta)
表示矩阵 Theta
的Moore-Penrose伪逆(pseudo-inverse)。这个方法是使用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 method)来估计线性方程组的解。
在给定线性方程组 y = Theta * s
的情况下,其中 y
是已知的观测向量,Theta
是系统的矩阵,s
是未知的向量,我们希望寻找一个解 s2
,使得 Theta * s2
尽可能接近观测向量 y
。然而,在实际问题中,往往无法直接求解 s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来近似求解。
求解的步骤如下:
- 计算矩阵
Theta
的 Moore-Penrose 伪逆pinv(Theta)
,它是一个满足Theta * pinv(Theta) * Theta = Theta
和pinv(Theta) * Theta * pinv(Theta) = pinv(Theta)
的矩阵。 - 将
y
与pinv(Theta)
相乘,得到近似的解s2
。
这样,s2
就是通过最小二乘法来估计线性方程组的解。它是一种经典的求解方法,在信号处理和线性代数中经常使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的问题情况下,使用其他方法可能会提供更好的结果,特别是在信号是稀疏的情况下。
求解稀疏矩阵
s1 = l1eq_pd(s2,Theta,Theta',y,5e-3,20);
这行代码是使用 L1-magic工具箱(一个专门用于解决稀疏重构问题的 MATLAB 工具箱)来求解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问题的一部分。在上述代码中,具体使用的是基于原始-对偶内点法(Primal-Dual Interior-Point Method)的L1范数最小化算法,目的是求解等式约束下的L1最小化问题。
这里是函数 l1eq_pd
的基本使用语法及含义:
s1
:是求解的稀疏信号估计值,即原始信号在稀疏域中的表示。l1eq_pd
:是L1-magic工具箱中用于解决等式约束L1最小化问题的函数名。s2
:是最小化过程的初始解,通常可以是一个零向量,但这里用的是前面得到的最小二乘解(可能是为了提供一个更好的起点,加速算法的收敛)。Theta
:是测量矩阵或传感矩阵与稀疏基的乘积矩阵。Theta'
:是Theta
矩阵的转置。y
:是已知的观测向量,也就是压缩感知中的测量结果。5e-3
:是一个正则化参数,这个参数可以平衡稀疏约束和数据保真度之间的权重,经常需要通过实验来选择一个合适的值。20
:可能是算法迭代的次数,或者是内点法中某个容忍度的设置。
这个函数将最小化以下的目标函数:
minimize ||s||_1 subject to Theta * s = y
这里的 ||s||_1
表示的是向量 s
的 L1 范数,即其所有元素绝对值的和。这种L1最小化在 s
预计是稀疏的情况下尤其有用,因为它倾向于产生只有少数非零项的解,这与压缩感知理论中的稀疏性假设相吻合。
总结来说,这个命令是尝试在给定等式约束下通过L1最小化来寻找一个解 s1
,该解中非零项的数量尽可能少,同时解应尽可能地符合原始问题的约束 Theta * s = y
。
参考资料:
1、主体程序网址:
simple compressed sensing example
2、l1_image网址:
l1_image
相关博文
理解并实现OpenCV中的图像平滑技术
OpenCV中的边缘检测技术及实现
OpenCV识别人脸案例实战
入门OpenCV:图像阈值处理
我的图书
下面两本书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OpenCV轻松入门
李立宗,OpenCV轻松入门,电子工业出版社,2023
本书基于面向 Python 的 OpenCV(OpenCV for Python),介绍了图像处理的方方面面。本书以 OpenCV 官方文档的知识脉络为主线,并对细节进行补充和说明。书中不仅介绍了 OpenCV 函数的使用方法,还介绍了函数实现的算法原理。
在介绍 OpenCV 函数的使用方法时,提供了大量的程序示例,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首先,直观地展示函数在易于观察的小数组上的使用方法、处理过程、运行结果,方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函数的原理、使用方法、运行机制、处理结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如何更好地使用函数处理图像。在介绍具体的算法原理时,本书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实例来说明问题,避免使用过多复杂抽象的公式。
本书适合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初学者阅读,包括在校学生、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图像处理爱好者。
本书第1版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朋友的喜爱,被很多高校选为教材,目前已经累计重印9次。为了更好地方便大家学习,对本书进行了修订。
计算机视觉40例
李立宗,计算机视觉40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22
近年来,我深耕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课程研发工作,在该领域尤其是OpenCV-Python方面积累了一点儿经验。因此,我经常会收到该领域相关知识点的咨询,内容涵盖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OpenCV工具的使用、深度学习的具体应用等多个方面。为了更好地把所积累的知识以图文的形式分享给大家,我将该领域内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编写了本书。希望本书的内容能够对大家在计算机视觉方向的学习有所帮助。
本书以OpenCV-Python(the Python API for OpenCV)为工具,以案例为载体,系统介绍了计算机视觉从入门到深度学习的相关知识点。
本书从计算机视觉基础、经典案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脸识别应用等五个方面对计算机视觉的相关知识点做了全面、系统、深入的介绍。书中共介绍了40余个经典的计算机视觉案例,其中既有字符识别、信息加密、指纹识别、车牌识别、次品检测等计算机视觉的经典案例,也包含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实例分割、风格迁移、姿势识别等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案例,还包括表情识别、驾驶员疲劳监测、易容术、识别年龄和性别等针对人脸的应用案例。
在介绍具体的算法原理时,本书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示例来说明问题,避免使用复杂抽象的公式来介绍。
本书适合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初学者阅读,适于在校学生、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图像处理爱好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