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概论
- 1.CPU,负责大量运算
- 2.内存
- 3.操作系统
1.CPU,负责大量运算
1、频率是CPU 每秒可以进行的工作次数,如 3.0 GHz 的 CPU 每秒可以进行 3*10 的 9 次方次,各个组件通过南桥与北桥连接至 CPU
2、CPU 外频与倍频
- 外频:CPU 与外部组件进行数据传输/运算时的速度
- 倍频:CPU 内部用来加速工作性能的一个倍数
两者相乘才是 CPU 的频率,比如 3.0 GHz 的外频是 333 MHz,倍频就是 9 (3.0 G = 333M*9,其中 1 G = 1000M)
3、超频的概念
倍频一般出厂已锁定,所以只能调整外频的数值,从而达到频率提高,但是不稳定
4、32 位与 64 位概念
CPU 运算的数据是由内存提供的,内存与 CPU 通信速度靠外部频率,那么每次可以传送数据量的大小就是总线的功能了,每次传送的位数称为「总线宽度」,也就是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最大数据量。
目前常见的总线宽度就是 32 位与 64 位(bit)
2.内存
1、内存的双通道设计
一条内存数据宽度为 64,那么双通道则变为 64*2
2、CPU 频率与内存的关系
理论上应该一致为好,比如 CPU 外频为 333HMz,则应该选择内存外频为 333MHz 的较好
3、DRAM 与 SRAM
DRAM 就是内存,SRAM 就是把内存做到到 CPU 中,也就是常听说的 L2 缓存,由于内置在 CPU 内部,传输速度更快
4、只读存储器 ROM
BIOS 中的数据就是存储在 ROM 中的,但是需要通电才会有数据持久效果,也就是为什么在台式机主板上会有一颗纽扣电池的原因了
3.操作系统
1、系统内核(Kernel)
其实也是一组程序,这组程序重点在于管理计算机的所有活动以及驱动系统中的所有硬件
比如,你的内核不支持 TCP/IP 协议,那么无论你购买什么网卡都不能支持上网
2、系统调用(System Call)
所有的硬件由内核管理,那么开发程序就由参考硬件函数变为参考内核功能,所以操作系统通常都会提供一整组开发接口给工程师使用
操作系统就是内核和系统调用
3、内核功能
内核主要负责计算机系统相关的资源分配与管理,最重要的就是 CPU 与内存了,所以至少有以下几个功能:
①系统调用接口(System call interface)
②程序管理(Process control)
如多任务环境下,需要管理 CPU 什么时候执行哪个任务的指令
③内存管理(Memory management)
内存很重要,当内存不足时,内核一般都会提供虚拟内存的功能,使用内存交换(Swap)功能
④文件系统(Filesystem management)
例如数据的输入输出(I/O)等工作
⑤设备驱动(Device driver)
硬件的管理是内核主要工作之一,驱动程序就是需要做的事情,现在有可加载模块功能, 可以将驱动程序编写成模块,就不需要重新编译内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