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M Config_db机制使用总结与源码解析
- UVM Config_db机制介绍
- UVM Config_db 机制引入的背景
- 基本介绍
- 使用方法
- 优缺点:
- UVM Config_db机制使用示例:
- UVM Config_db使用高阶规则
- Config_db资源优先级
- UVM Config_db 源码解析
UVM Config_db机制介绍
UVM Config_db 机制引入的背景
在Systemverilog搭建的验证平台中,需要对各组件进行参数配置,但是配置各组件必须得在各组件实例化之后才能配置参数,例如test中必须得执行env = new();才能配置env.i_agt.drv.pen_num = 10;。再比如接口指针,需要就需要为每个组件设定设定set_interface();方法,非常繁琐。为解决此问题,UVM提出了解决办法,即UVM Config_db机制。
UVM提供的config_db机制可在组件实例化前就设定好配置信息,这样就可在tb的initial块中就进行设定了。真正将这些配置信息落实在各component,是在testbench运行过程build_phase中。
基本介绍
config_db的作用
UVM提供了uvm_config_db配置类以及几种方便地变量设置方法来实现仿真的环境控制
uvm_config_db类的使用方式包括:
- 传递virtual interface 到环境中
- 设置单一变量值,例如int、string、enum等
- 传递配置对象(config object)到环境
使用方法
set与get函数的参数:
config_db机制用于在UVM验证平台间传递参数,set()是寄信,get()是收信
uvm_config_db#(T)::set(uvm_component cntxt, string inst_name, string field_name, T value);
uvm_config_db#(T)::get(uvm_component cntxt, string inst_name, string field_name, inout T value);
T:是传递信息的类型
cntxt:是一个uvm_component实例的指针,cntxt+inst_name组成目标路径
inst_name:是相对此实例的路径
field_name:变量名set和get的第三个参数必须一致
value:表示的就是要存放的数据本身了。它可以用某一个变量或者句柄来表示具体的数据对象,也可以是直接给一个常数。这里需要注意,value的数据类型就是前面已经配置的my_type类型,如果不一致会引入错误。
优缺点:
优点:
用户只需要按照set、get方法要求,就能基本上完成testbench中virtual interface传递;
缺点:
源代码复杂;
UVM Config_db机制使用示例:
仿真结果如下:
UVM Config_db使用高阶规则
Config_db资源优先级
当不得已需要在环境中的多个地方,对相同数据对象,通过config_db进行配置的时候,就需要关心到这些资源的优先级,即在get时实际上会get到哪一个值或句柄。在config_db这一层(指的是不深入到uvm_resource_db这一层实现上),大概有以下几点需要关注。
第一点是get的优先级。get的机制比较简单,根据cntxt,inst_name,filed_name来找到全局资源池中所有匹配到的资源,并构成资源数组,然后返回该资源数组中优先级最高的资源。这里的优先级(precedence)跟上面提到的name、type、scope和value一样,是每个资源对象拥有的属性。如果优先级一样,就返回排在资源数组最前面的资源!
第二点是非build_phase时的set。不在build_phase函数中set的资源,优先级是一样的(default_precedence),但后set的资源会排在资源数组的最前面!
第三点是build_phase时的set。在build_phase函数中set的资源,优先级会根据cntxt的级数降低(default_precedence - cntxt.get_depth())。也就是理想使用情况下(这里的理想使用情况指的是在顶层时cntxt参数用null,在其他层cntxt参数用this的情况),越靠近顶层set的资源的优先级更高。
UVM Config_db 源码解析
(等待补齐)
本文仅用作学习总结,转载自以下,特此感谢!
SystemVerilog | UVM | Config_db机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