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思维之熵

经常有读者问我,说:

为什么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您总能很快指出在哪篇文章里面提到过,是因为您的记忆力特别好吗?

其实不是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你经过系统训练,有意识地去获取知识的话,是应该能够把知识联系起来,连成一张网的。

那么,对你而言,每一个知识点,无非都是这张网里面的一个局部。面对任何一个知识点,你都可以知道「它在哪儿」,然后循着路径去找到它,并牵引出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很有趣的是,这恰好跟物理学里的一个概念是对应的:熵。

什么是熵?简单来说,就是无序程度的度量。熵越高,表示一个系统越混乱、越无序、越不确定。

举个简单的例子:把一句话拆成十几个词,它们彼此组合起来可以有几十种可能性,那么它们的无序程度就很高;但把它们组合成一个句子,就只能表达一个意思,那么这个句子的无序程度就非常低,而确定性就提高了。

比如:「小明」「小红」「喜欢」,这三个词就有两种可能性:究竟是小明喜欢小红,还是小红喜欢小明?但如果我们把它变成「小明喜欢小红」,从词语变成句子,它的表意就非常明确了。

在这个例子中,前者就是一个高熵的状态,而后者就是一个低熵的状态。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孤立系统,总是倾向于由低熵状态向高熵状态演化。因为高熵状态从概率上是「更可能」出现的,而低熵状态是「更不可能」出现的。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熵增」定律。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房间,正常情况下,如果不去收拾它,它一定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乱、越来越脏,这就是一个高熵的混乱状态。

那如何让它变成低熵的有序状态呢?热力学告诉我们,这就需要进行能量的交换,亦即对这个孤立系统注入能量。

在这个例子里,就是需要你主动地去收拾它、整理它,亦即注入你的时间、精力,才能使它进行「熵减」 —— 由高熵的无序状态,回到低熵的有序状态。

生命其实也是如此。

我在 感觉人生很艰难,怎么办? 里面,提到过一句话:「绝对的自由也许意味着无序,亦即无限的可能性。但生命作为熵减的有序体,这本质上就是互相对立的。」

有些同学表示不理解。其实是这样: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我们把生命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它就是通过摄取能量,把外界无序的、混乱的信息,转变为自身内部有序的信息,这么一个过程。

这就是「熵减的有序体」。

以我们为例:你每一天都在成长,那么你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 你通过进食获取能量,这些能量在基因的指导下被转化为蛋白质,用来构建和修复你的组织;

  • 你和外界产生交互,这些讯息通过大脑的记忆活动被筛选出来、沉淀下来,形成你的记忆;

  • 乃至于你产生一个想法,都是因为大脑皮层中160亿个神经元在放电,从而把各种感官信息、心理表征和记忆印记整合起来,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有序的「意识」……

这些,都是从无序到有序的「熵减」过程。

可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汲取外界的能量,让自己从「更加无序」变得「更加有序」的过程。

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科普文,所以关于熵的内容,就不讲太多了。大家对此有一个概念就好。

我主要想说的是:我们的思维,其实也是一样的。

图片

什么意思呢?

我们每一天,都在从外界摄入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来自各种渠道,表达不同的内容,激发你不同的思考……

它们本质上是无序的,都是一块块信息碎片,彼此之间可以有无数种组合的可能性。这是一种高熵的状态。

但大脑是无法处理高熵状态的。因为高熵状态的可能性(在物理学里面,叫做「相空间」)非常多,这就意味着,大脑不得不花费许许多多资源,来储存它们。

所以,如何才能把摄入的信息化为己用,让自己能够记住、理解和用上?最本质的做法,其实就是把这些信息,从高熵的无序状态,转化为低熵的有序状态。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提过一对对立的概念:「碎片化」和「体系化」。它们背后的本质,其实就是「高熵无序」和「低熵有序」。

所以,什么叫做碎片化信息?不是说你从微博、知乎、公众号看到的内容就一定碎片化,你读书、听课得来的内容就一定体系化,它最核心的点是:当这些信息进入你的大脑里面,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被你所编码和储存的。

你孤立地、碎片地去记忆它们,那就是碎片化的;反之,你能够把它们串联成一个体系,彼此之间建立联系,让知识连成一张网,那就是体系化。

只有后者,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也是能够持久记住、理解和应用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在很多文章里面,都会强调一个观点:一定要构建框架,再去学习。

为什么这样说呢?框架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元素与元素的某种固定的结合方式。当你对某个领域有了一个基本框架,你就相当于有了一张地图。你会知道:

这个知识点应该放在哪儿,这个知识点又应该放在哪儿,它跟前一个知识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就像前面所说的:把无序的「词」,组合成了有序的「句子」。

在这种情况下,你所吸收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你的积累,形成你的思维之网。

图片

很多朋友对此也许会有两个疑问。

第一:有些人会觉得:要对一个领域搭框架,是不是要很熟悉它才行?那当我还不熟悉它的时候,应该怎样去搭框架呢?

其实,框架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

举个例子:

我平时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很多关于「意识」的知识点。比如:

  • 「科学家一度认为屏状体是意识所在的区域」

  • 「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IIT 理论」

  • 「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GWT 理论」

  • 「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意识吗?」

  • 「IIT 和泛心论」

……

这些知识点零散在存放在大脑中,那么它们就是碎片化的。但是,我可以把它们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像这样:

  • 意识的定义:……

  • 意识的两大流派:

    • 「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IIT 理论」

    • 「意识的两大流派之一:GWT 理论」

  • 意识研究的最新进展:……

  • 关于意识的研究史(已被推翻):「科学家一度认为屏状体是意识所在的区域」

  • 其他学科对意识的探讨:

    • 哲学:「IIT 和泛心论」

    •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拥有意识吗?」

……

那么,这就是一个关于「意识」的整体框架。有了这个框架,我就会知道,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应该放在哪儿。同样,如果以后获取到了新的知识点,我也会知道:它可以放在哪儿,可以如何跟其他知识点构建联系。

当我需要从大脑中提取「意识」的相关内容时,我就从这个框架里面去找就好了。比起我需要费劲地去回想「我看过哪些跟意识有关的知识点?」,这种做法更加轻松、方便、毫不费力。

第二,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框架搭错了怎么办?

这压根不是一个问题。搭框架又不是考试答题,更不是盖摩天大楼,搭错了,改就好了呀。

当你发现「框架搭错了」时,一定是发现了有一些知识点,跟目前的框架是不相容的,没办法放到一起。那这个时候,就不妨结合这些新的知识点,来修补和改善原有的框架,把它们融合进来。

实际上,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应该感到开心。为什么?因为这就是认知升级的机会。知识点的获取和更新不是认知升级,知识框架的更新迭代才是。

所以,我一直说:要保持思维的开放性。什么叫开放性?就是始终不排除「如果我错了,会怎么样?」,始终让自己的知识框架保持生命力,不断迭代。

我们会看到:有些到了一定年纪的人,很容易思维固化,活在自己过去的认知里面,拒绝去接受世界的新变化。这种现象,其实就是思维缺乏开放性,知识框架固化了 —— 也就是大脑真正「衰老」的开始。

只要保持开放性,就永远不用担心「出错」。因为我们总是可以去修正它,让任何外在的冲击,都被我们吸纳进来,成为使得系统更加稳健的一环。

图片

更进一步,从框架再往前走,就是模型。

什么是模型?其实非常简单:当你遇到许许多多同类型的问题,理解和解决它们之后,你一定能够从它们中间发现很多共性。这些共性整合到一起,就可以形成你对新的同类型问题的预判,帮助你更好地入手解决 —— 这就是模型。

模型的作用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合并同类项」,把相似的问题归类起来,用同一套方式去解决,大大地节省我们大脑的认知资源。

我在以往的文章里面,也分享过不少的思维模型。最常见的有这么几个:

系统思维模型:把一个事物看作一个整体的系统,去思考组成它的各部分元素,各元素之间的联系,以及挪动一个元素时,会如何传递给其他元素,造成对系统整体的扰动……

可参见:如何思考一个陌生的领域?

循环回路模型:设计一套规则,营造一个环境,施加一个外力,让一个系统能够自己运转起来,并通过运转的结果为自己提供动力,不断地循环下去,同时产生有效的产出;

可参见:一套也许是最有用的思维模型

成长系统模型:通过对问题的暴露和刺激,用新模式替代旧模式,不断去矫正和训练自己的大脑,让心智世界更接近现实世界。

可参见:一套帮助你成长的思维模型

诸如此类。

这些模型是怎么来的?其实都来自于对生活、工作、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的复盘和抽象思考。大体上,有这么几步:

  • 我遇到的是一个什么问题?我如何把它表述出来?

  •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把它的具体场景和表象去掉,它背后的结构是什么?

  • 在处理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哪些步骤?会遇到哪些障碍?

  • 借由这个问题的解决,我能够从中抽象出什么经验,为以后的问题提供参考?

我之前在文章里提到过「对解决过的问题进行建模」,指的就是这样。

这本质上就是一个熵减的过程。如果说框架,是把我们「已知的知识」变得有序,把它们结构化;那么模型,就是对于「已知的问题」和「未知的问题」进行熵减,把碎片化的问题、案例和场景,进行抽象的提炼,从更高的维度去把它们融为一炉,形成一个更加有序的整体。

它着眼的,是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方式,是如何识别、理解和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所以,可以说:一个人的知识框架,决定了「我是谁」;而一个人的思维模型,决定了「我会成为谁」。

当然,这两者是没有高下之分的。可以说,它们同等重要。知识框架就像蛋白质,构成我们稳定的自我认知;思维模型就像碳水化合物,为我们探索世界提供动力。

它们都是构成我们有序的、低熵的大脑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你的大脑越高度有序,越能够把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你也就越能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外部的世界,从而让心智世界跟外在世界更好地拟合。

图片

最后,分享一个简单有效的,可以锻炼大脑、使得思维更加「有序化」的方法:

那就是写作。

当然,这里的写作,不仅仅包括文字写作,也包括其他一切形式的输出 —— 比如视频、音频,等等。

为了方便起见,这里以文字写作来泛指一切输出。

你会发现,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熵减」的例子:把大脑中零散的、无序的思维碎片,整合成一篇高度有序的文章,从而把你的想法提炼、浓缩,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因为它会消耗你的脑力(熵减需要消耗能量)。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过程,我们才得以把摄入的信息碎片和思维碎片,整合成一个整体,构建起框架和模型。

所以,我非常建议每一位朋友,养成日常写作的习惯。不一定要发表,不一定要写给别人看,也不一定要写得多好、写得多长,哪怕是每天写两三百字,只要能够把你脑海中的思维碎片进一步整理,都是好的。

我会把写作分成两大类:写给自己的,跟写给别人看的。后者的确是一门学问,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训练,但前者不需要。只要你能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清晰、明确,不断地提升大脑的有序性,就是理想的。

所以,不用对「写给自己的写作」有太高的要求,也不用去买专门的书、学专门的课程,没有必要,写就完事了。

简单分享几个心得,希望能给你一些指引。

每种方式都有入门版和进阶版。零基础的朋友可以用入门版,有一定基础和时间的朋友,可以用进阶版。

1. 事件日记

入门版:

  • 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我看到了什么有趣的新闻?

  • 如何用尽量简短的话,描述一下每个事件的梗概?

进阶版:

  • 对于看到的这个事件,正面的立场和论据是什么,反面的立场和论据是什么?

  • 结合以上两者,我是如何看待它的?我(暂时)的结论是什么?

这种方式可以锻炼你的敏感度和洞察力,让你对外在世界保持更高程度的敏感。

另外,进阶版同时可以锻炼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经常有读者问我:如何培养自己的观点?我总觉得我对很多事情都「没有观点」 —— 那么,不妨试试这种方式。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过:化「碎片认知」为「连续认知」,去关注一个事件的正反面立场和连续的发展,你才能对它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认知。

同样,保持这种习惯,去理解和探索世界,你才能对这个世界,拥有「自己的判断」。

而不是人云亦云,任由自己被别人的观点和立场灌输、带跑。

2. 知识卡片

入门版:

  • 我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点?

  • 试着给它起一个名字,把它的内容记下来,并写上我对它的理解。

  • 如果有条件,可以再想一想:它可以放在我知识框架里的哪个位置?

进阶版:

  • 想象我面对着一个对此毫无了解的人,我要如何把这个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给他听,让他能够理解?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沉淀自己的信息摄入和加工。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翻出这些知识卡片,你会感到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进阶版则更进一步。这种叫做共情式写作,它要求你去体会一个人的内心,去试着思考和理解「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方面,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极大地锻炼你的表达能力。

我自己非常喜欢这种做法。比如:前阵子和一位法务朋友聊天,有了一些收获,我就会想:假如现在我有朋友要开公司,我会如何跟他普及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于是,写出来。

最近看到有些人在讨论 MCN 的问题,我又会想:如果有朋友问我相关的问题,我要怎样向他科普?于是,写下来。

诸如此类。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把我获取的信息、积累的知识体系化地整理出来,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有序;另一方面,它们也可以成为有用的素材,也许将来哪一天就用得上。

3. 观察日记

入门版:

  • 我今天去了哪些新的地方?它长什么样子,有些什么摆设和布置?

  • 我碰见过哪些人,给我留下了印象?他们的外貌是什么样的?

进阶版:

  • 试着给自己碰见的人起一个「人设」,去猜想他可能的身份、经历、故事,写一段简单的「他为何会在这里」的小故事。

这种做法,非常显然,可以锻炼你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它的作用在于,把你零散的感官信息整合起来,构建起对一些场景、地点的基本认知,以此来形成你对这个世界的框架。

而进阶版则是一种很有效的文学创作的锻炼方式。如果你有志于小说、剧本等的创作,可以试一试。

4. 灵感日记

入门版:

  • 我今天产生了什么想法,让我觉得特别有趣?

  • 我是看到什么东西,才产生这个想法的?我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它吗?如果有,可以做些什么?

进阶版:

  • 这个想法跟我已有的其他知识和想法,是否能够融合、碰撞,产生一些新的火花和结果?

这个方法可以帮你捕获每天的灵感和想法。我们每一天,可能会产生数百到数千个想法,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是有用的,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任由它们产生再消失,就像泡沫一样破裂,那就非常浪费。

不妨试着让它们「熵减」,把它们变成有序的整体,去思考,如何能够让它们落地,在以后的某一天发挥作用。

实际上,我的很多文章和课程内容,都来自于这些灵感的落地生根。它们就像一颗颗种子,可能在当下没空去处理,但播种下来,再不断去翻阅、联系、碰撞,就能生根发芽,诞生出一些真正有用的想法。

哪怕真的无法「用起来」,但积累这些灵感和想法,也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让自己感到,每一天都是充实的,都能留下痕迹。

5. 复盘日记

入门版:

  • 我今天做成了一件什么事情,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

  • 在这件事情中,我面临了什么抉择,我是如何思考并作出决策的?

进阶版:

  • 从这件事情里,我可以抽象出什么模式,可以提炼出哪些经验,可能是对以后有用的?

这一点,可以帮助你把遇见过的经历、解决掉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榨取」它们的价值,内化成你的思维模型。

从而,使得你付出的脑力和精力,以另一种形式储存起来,成为你的工具箱,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调用。

可以参阅:这篇文章,讲透「复盘」

最后,总结一下:

用有效的思考,来对抗思维之熵。

让大脑变得高度有序,

才是对抗不确定性的法宝。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651353.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华为服务器RAID5

0、BIOS默认密码 TaiShan 100服务器BIOS系统的默认密码为 Huawei12#$ TaiShan 200服务器BIOS系统的默认密码为 Admin9000 1、服务器开机选择DEL,进行设置 2、选择设备管理器进入配置页面 3、选择AVAGO MegaRAID configuration utility 进入raid配置 4、选择 Main Menu 进入主…

在线curl命令转换工具 - KGtools

KGtools提供在线curl命令转换工具,帮助您将curl命令转换为Python代码或命令行格式,将复杂的curl命令转换为可直接在Python程序中使用的代码 https://www.kgtools.cn/convert/curl

使用Transformer 模型进行时间序列预测的Pytorch代码示例

时间序列预测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受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成功启发,transformer模型也在时间序列预测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可以作为学习使用Transformer 模型的时间序列预测的一个起点。 数据集 这里我们直接使用kaggle中的 Store Sales — Time Series …

Vue3的computed和watch

目录 1、computed 2、computed完整写法 3、watch 4、watch监听对象具体属性 5、watch 监听reactive数据 1、computed 基于现有的数据计算出新的数据 <script setup >import {ref,computed} from vue const numref(1) const doubleNumcomputed(()>{return num.val…

latex表格示例(背景颜色、行距、线粗细、标题、表格长度)

导入库 \usepackage{colortbl} 代码 \begin{table}[H] \begin{center}%表格居中 \tabcolsep1.5cm%表格横向长度 \renewcommand\arraystretch{1.5}%设置表格行间距 \begin{tabular}{cc} \toprule[2pt]%设置线的宽度 %\specialrule{0em}{3pt}{8pt}%添加一条线&#xff0c;第一个…

《Linux高性能服务器编程》笔记08

Linux高性能服务器编程 本文是读书笔记&#xff0c;如有侵权&#xff0c;请联系删除。 参考 Linux高性能服务器编程源码: https://github.com/raichen/LinuxServerCodes 豆瓣: Linux高性能服务器编程 文章目录 Linux高性能服务器编程第08章 高性能服务器程序框架8.1 服务器…

docker拉取镜像时指定其OS及CPU指令集类型

前言 之前在香橙派5上安装的时候碰到过一次指定镜像的OS及cpu指令集类型的问题&#xff0c;但是当时没有记录&#xff0c;现在用到 了又想不起来&#xff0c;干脆就自己记录一下。预防后面忘掉。docker报错截图 上次时在arm的cpu中运行x86镜像&#xff0c;这次时在x86中运行arm…

C语言从入门到入坟

前言 1.初识程序 有穷性 在有限的操作步骤内完成。有穷性是算法的重要特性&#xff0c;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不论其采取什么样的算法&#xff0c;其终归是要把问题解决好。如果一种算法的执行时间是无限的&#xff0c;或在期望的时间内没有完成&#xff0c;那么这种算法就是无用…

MYSQL库和表的操作(修改字符集和校验规则,备份和恢复数据库及库和表的增删改查)

文章目录 一、MSYQL库的操作1.连接MYSQL2.查看当前数据库3.创建数据库4.字符集和校验规则5.修改数据库6.删除数据库7.备份和恢复8.查看连接 二、表的操作1.创建表2.查看表结构3.修改表4.删除表 一、MSYQL库的操作 1.连接MYSQL 我们使用下面的语句来连接MSYQL&#xff1a; my…

关于session每次请求都会改变的问题

这几天在部署一个前后端分离的项目&#xff0c;使用docker进行部署&#xff0c;在本地测试没有一点问题没有&#xff0c;前脚刚把后端部署到服务器&#xff0c;后脚测试就出现了问题&#xff01;查看控制台报错提示跨域错误&#xff1f;但是对于静态资源请求&#xff0c;包括登…

【CSS】字体效果展示

测试时使用了Google浏览器。 1.Courier New 2.monospace 3.Franklin Gothic Medium 4.Arial Narrow 5.Arial 6.sans-serif 7.Gill Sans MT 8.Calibri 9.Trebuchet MS 10.Lucida Sans 11.Lucida Grande 12.Lucida Sans Unicode 13.Geneva 14.Verdana 15.Segoe UI 16.Tahoma 17.…

【2024华数杯国际数学建模竞赛】问题B 光伏发电 完整代码+结果分析+论文框架(二)

问题B&#xff08;二&#xff09; 5.2 问题二模型的建立与求解&#xff08;二&#xff09;5.1.4基于LSTM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5.1.5 LSTM的时间序列预测结果5.1.6 多元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5.1.7 LSTM时间序列模型的性能评价 5.2 问题二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2.1基于皮尔逊系数相关性分…

【C++中STL】set/multiset容器

set/multiset容器 Set基本概念set构造和赋值set的大小和交换set的插入和删除set查找和统计 set和multiset的区别pair对组两种创建方式 set容器排序 Set基本概念 所有元素都会在插入时自动被排序。 set/multist容器属于关联式容器&#xff0c;底层结构属于二叉树。 set不允许容…

架构师的36项修炼-08系统的安全架构设计

本课时讲解系统的安全架构。 本节课主要讲 Web 的攻击与防护、信息的加解密与反垃圾。其中 Web 攻击方式包括 XSS 跨站点脚本攻击、SQL 注入攻击和 CSRF 跨站点请求伪造攻击&#xff1b;防护手段主要有消毒过滤、SQL 参数绑定、验证码和防火墙&#xff1b;加密手段&#xff0c…

java关键字概述——final及常量概述

前言&#xff1a; 打好基础&#xff0c;daydayup! final final概述 final关键字是最终的意思&#xff0c;可以修饰&#xff08;类&#xff0c;方法&#xff0c;变量&#xff09; final作用 修饰类&#xff1a;该类被称为最终类&#xff0c;特点为不能被继承 修饰方法&#xff…

智能GPT图书管理系统(SpringBoot2+Vue2)、接入GPT接口,支持AI智能图书馆

☀️技术栈介绍 ☃️前端主要技术栈 技术作用版本Vue提供前端交互2.6.14Vue-Router路由式编程导航3.5.1Element-UI模块组件库&#xff0c;绘制界面2.4.5Axios发送ajax请求给后端请求数据1.2.1core-js兼容性更强&#xff0c;浏览器适配3.8.3swiper轮播图插件&#xff08;快速实…

【笔试常见编程题01】删除公共字符串、组队竞赛、倒置字符串、排序子序列

1. 删除公共字符串 输入两个字符串&#xff0c;从第一字符串中删除第二个字符串中所有的字符。 例如&#xff0c;输入”They are students.”和”aeiou”&#xff0c;则删除之后的第一个字符串变成”Thy r stdnts.” 输入描述 每个测试输入包含2个字符串 输出描述 输出删除后的…

外包干了8个月,技术退步明显...

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xff0c;大专生&#xff0c;18年通过校招进入武汉某软件公司&#xff0c;干了接近4年的功能测试&#xff0c;今年年初&#xff0c;感觉自己不能够在这样下去了&#xff0c;长时间呆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会让一个人堕落! 而我已经在一个企业干了四年的功能测…

v43-47.problems

1.for循环 一般地&#xff0c;三步走&#xff1a; for&#xff08;初始化&#xff1b;表达式判断&#xff1b;递增/递减&#xff09; &#xff5b; ....... &#xff5d; 但是&#xff0c;如果说声明了全局变量&#xff0c;那么第一步初始化阶段可以省略但是要写分号‘ ; ’…

Java后端开发:学籍系统核心逻辑

✍✍计算机编程指导师 ⭐⭐个人介绍&#xff1a;自己非常喜欢研究技术问题&#xff01;专业做Java、Python、微信小程序、安卓、大数据、爬虫、Golang、大屏等实战项目。 ⛽⛽实战项目&#xff1a;有源码或者技术上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交流&#xff01; ⚡⚡ Java实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