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公正对团队的好处
如何联系我
作者:鲁伟林
邮箱:thinking_fioa@163.com或vlinyes@163.com
版权声明:文章和记录为个人所有,如果转载或个人学习,需注明出处,不得用于商业盈利行为。
一、什么是公平和公正
管理者与员工的本质关系:价值互换。员工交付体力、脑力和时间,为公司创造价值和收益;公司得到价值和收益后,支付员工薪水。
高质量稳定交换最重要的原则:等价交换,等价的核心在于交换过程中的公平。
公平
公平是员工对于自己的付出,而得到结果的感觉。通俗意义上的公平分为客观的公平和主观的公平,在交换过程中,主观的公平要比客观的公平更重要。
公正
公正是一种针对过程的感觉。它指的是得到公平结果的过程,是否公开透明,执行过程是否一视同仁等。
二、公平的作用
2.1 管理者无法打破的牢笼:无法做到所有人的公平
任何管理者,都无法做到团队中每位成员主观上绝对的公平。无论制度如何制定、资源如何最大化,总会有人觉得不公平。
产生这样的本质原因是因为人类天生、不可违背的两个心理学活动
-
自我归因偏差
-
利己主机归因
自我归因偏差
心理学上,个人在描述和解释社会某种行为原因时,普遍会高估个人或内因的影响,而低估环境等外在因素的作用。
利己主义归因
人类在进行原因分析时,无法做到客观、公正,而是尽量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将积极的归因于自己,消极的归因于环境。
利己主义归因出现的原因
利己主义归因能帮助自己获得利益最大化结果
-
成功时能有效增强自信,获得到更多的收益;
-
失败时,能避免自尊心下降,开脱责任,避免被责罚;
由于利己主义归因的存在,员工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付出,而忽略身边其他人的价值付出,进而产生对与自己相关的事物都抱有乐观的预期,一旦事与愿违就触发了不公平感
2.2 公平的激励作用
疑问:为什么一定要尽力做到公平呢?
如上文所述,既然管理者无法做到所有人的公平,那为什么仍要尽力做到公平呢?
答案是,管理者与员工的本质关系:价值互换,稳定的价值互换重要的前提是等价交换。公平本身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心理学家基于比对实验来证明
实验场景
心理学家招聘100名应届毕业生,随机的分为两组实验组,每组50名应届生参加2个月的房产中介工作。
第一组:制定清晰的工资收入和规章制度,尽力营造团队工资分配公平的现象。
-
其中25名员工:实行0元工资制度,成功租出一套房工资增加1000元,卖出一套房工资增加10000元。
-
另外25名员工:实行底薪制度,每位员工底薪2000元,租出一套房工资增加500元,卖出一套房,工资增加7000元。
第二组:故意模糊工资收入和规章制度,每个工资发放时随机进行扣减增加,营造团队工资分配不公平的现象。
-
其中25名员工:实行0工资制度,成功租出一套房工资增加1000元,卖出一套房工资增加10000元。
-
另外25名员工:实行底薪制度,每位员工底薪2000元,租出一套房工资增加500元,卖出一套房,工资增加7000元。
实验结果分析
-
公平本身具有较大的激励作用。不公平感会损害团队的积极性,降低团队的收益
-
公平的环境下,收入差距越大,团队的收益越高
三、公正的作用
公正是一种过程的感觉,公正感是可以实现的。如何做到公正,可以从公司、个人两个大方向来实现
-
公司维度
-
规则的制定充分进行意见征求
-
规则的执行一视同仁,不能阴阳政策,不能给某些人特权。
-
留有申诉通道,当员工对结果公平产生质疑时,有渠道投诉和反馈
-
-
个人维度
-
充分尊重员工信息知情权。涉及其切身利益的,提前沟通
-
员工产生抱怨等情绪时,充分尊重员工,态度诚恳的沟通
-
公正的作用
公正的最大作用:改变那些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对吃亏原因的认识。这样,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员工,一般不会过度抱怨上级领导或公司,极力降低不公平场景对团队的伤害。
四、总结
公平感 | 公正感 | |
---|---|---|
功能 | 激励作用 | 维稳保健作用 |
对象 | 针对结果 | 针对过程 |
影响因素 | 客观因素:任务分配时不公,团队贡献度不同,进而产生的价值不同 主观因素:自我归因偏差和利己主义归因心理因素 | 规则制定是否充分进行意见征求 规则执行一视同仁 留有申诉通道 尊重员工 |
作用 | 起到一定激励作用 | 维护团队稳定 |
五、工作中如何运用公平和公正
-
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要极力的维护团队中的公平感。
-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公平的环境下,拉开收入差距,可有效提高团队整体收益
-
绝对的公平感是无法做到的,尽力保证过程公正,来降低出现不公平场景时对团队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