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无比崇拜的厉害人,是如何建构知识体系的?
2018-04-04 六合同风
文 | Lachel 高效思维达人,知识管理专家,深度思考践行者,领英、36氪特约作家
来源 |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这是我总结的“知识体系矩阵”。它有 9 个元素,分别代表了建立知识体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9 个要素。
下面,我们一个个来探讨。
我们学什么:三种知识
通识、应用、资讯
所谓知识体系
在我的定义中,知识体系是跟碎片知识相对应的概念,指高度有序的知识集合。也就是说,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量的知识点,二是有序的结构。
那么,什么是“有序”?
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对某个领域非常精通,无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能从你的话题切入,旁征博引,将大量的原理、机制、知识点……一一娓娓道来,清晰而严谨。
这就是“有序”—— 在他脑海中,所有的知识点都链接在一起。他知道某一个知识点“应该放在哪里”,也知道“它会通向何方”。
如果说碎片知识是一张张街景的速写,那知识体系就是一副完整的地图。
那么,如何实现知识的体系化呢?
我们需要从三个层次切入,分别是通识、应用和资讯。
通识——大量的知识点
知识体系的根基,是大量的知识点。缺乏这一点,就不成其为体系。没有量的支撑,再精巧、复杂的结构,也是无意义的。
所以,建立知识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足够的基础知识 —— 我将其称为“通识”。
这一点至关重要,但许多人却往往在这一步就走错了路。好的通识,必须具备如下三个特点:
范式——某个领域的“话语体系”
这门学科是研究什么的?
用什么方法去研究?
目前有哪些普遍认可的原理?
—— 这就是范式,亦即一个领域的“话语体系”。
它可以将你的思维方式,调整到这个领域的“公认模式”。
好的通识教材,必须是具备专业范式的。它未必一定要严肃,但必须足够专业。
譬如某些艺术史,从艳情、宫闱等角度去解读名画,这就不是一个好的范式 —— 它会将你带偏。
广博——不断求“合”
任何领域在发展中,必然都会不断经历“正-反-合”的过程。
在入门初期,过多接触某个人、某个流派的观点,乃至于拥有立场,不是一个好的做法。这会束缚你的视野,让你先入为主,再也难以看到整个领域的全景。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不断地去追求“合”,寻求最新、最广博的成果。
比起读《国富论》《资本论》,读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后者会站在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前者有更准确、更深入的理解。你会知道哪些是可以吸收的,哪些是可以扬弃的。
客观——不带立场、中立
不用多解释了。带着立场和倾向的内容,会导致许多恶果——譬如故意选择有利论据,丑化和批判对立流派,以偏概全,等等。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煌煌巨著,但就是在这一点上广受诟病。包括某些教科书,也多少有不够客观的嫌疑。不展开讲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
通识是入门的必要条件,但尚未入门的人,哪里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分辨?
这确实是一个悖论。不用急,我们后面会聊。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层次:应用。
应用——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如果说通识是构成知识体系的原料,那么,应用就是让这些原料发光发热、建立有序结构的方式。
人类是由意义驱动的族群。你会发现,我们所有的知识,本质上,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存在的:艺术是为了表达,哲学是为了探索自然,历史是为了认识自己,等等。不存在没有源头、没有意义的知识。
在研究和学习上,也是一样的。我们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是问题驱动。
一定是你先有了一个问题,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你再去探索它,去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试着解决问题。
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所以,从应用层面上来说,同样有3个层次:
使命——存在的意义
这个领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
大问题——发展和演化
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哪些推动领域发展的大问题?前人们是如何思考、回答的?
以心理学为例,情绪是什么?意识是什么?大脑的机制是什么?这些,就是心理学家所面临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的大问题。
哲学的入门书,我一直推荐《大问题》和《哲学的门槛》,就是因为它们采用了这样的结构 —— 不是照搬流派和历史,而是告诉你:哲学的发展是要回答什么问题?关于这些问题,历来的哲学家们做出过什么努力?分别有了哪些进展?
这是非常好的入门方式,也是将通识“点石成金”的方法。
小问题——个人学习
小问题,则是针对个人的学习。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对哪些方面有兴趣?我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如何组织和思考这些问题?学习这个领域,是为了回答自己哪方面的疑问?解答哪些实际问题?
只有采取问题导向,用这种方式去思考,才能更好地激发和活化你所学到的知识。
举个例子:时间管理有大量的基础知识、工具和方法论,学完这些之后呢?不是照搬,而是看你的背景和需求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从这些大量的方法论中,抽离出它们的精髓和骨架,重新进行组织结合,演化出一套最适合个人的管理法。
这就是一种有序的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你才能对学到的知识赋予意义和价值,让它们体系化。
一张地图画出来,不是放在那里积灰,而是要用来指引道路的。
知识也是如此。
资讯——通识和运用的更新
通识和应用,共同构造了知识体系的绝大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就是资讯。
什么是资讯?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前两者的更新——亦即一个个小的更新包。
任何一个领域都在发展之中,不断地修正之前的小错误、在某些方向进行探索。它们的形式,可能是论文、杂志、网络文章、书籍等。
重点是什么呢?知识体系不是一个静止的东西,而是需要不断迭代和完善的。必须有新的水流进来,再将沉渣冲洗掉,才能不断维持它的生机。
上个世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短时记忆可以保持7个单位左右”,这就是经典的“神奇数字7”。它是一个通识。
但21世纪初的最新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其实只有 4 ,不是7 —— 这就是一个更新包。那么你就会知道:喔,我的知识需要更新了。
现在,你去看近几年出版的心理学科普书,基本全都改过来了。这就是资讯经过时间检验,变成了新的通识。
如果你不关注这些前沿成果,不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你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你的知识已经变得陈旧,已经无法跟上时代,也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了。
所以,求知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知识不是终点,而是在路上。
我们从哪里学:三种方式
导师、输出、渠道
导师——提供“学习路径”
我在“通识”中讲过,这其实是一个悖论:要想入门一个领域,你需要好的通识材料;但尚未入门的人,又如何去分辨,什么才是好的通识材料?
这就是答案:你需要一位导师。
导师未必是老师,他可以是你的朋友、同事、名人、任何一个人。甚至,也可以不是一个人 —— 一个网站,一个服务,一个在线教育平台,都可以。
他的作用,是为你提供一条有效的学习路径(Learning Path)。
什么是学习路径?你该从什么地方入门,然后学什么,再然后学什么,接着学什么等。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书单。
列书单谁都会,但好的书单,非常难得,因为必须考虑许多因素。
梯度——层层递进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梯度:一条好的学习路径,必定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广至专的。
入门时,挑选哪些通识书籍,能最大限度地平衡趣味性和专业性?
入门后,该如何挑选不同流派、立场、观点的内容?如何引导一个人,慢慢延伸向更专业、更深入的部分?
这些,都非常考验导师的功力和积累。
难度——跨入成长区
我们知道,学习有一个舒适区理论。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舒适区),是学不到东西的,你只是在不断重复;离舒适区太远(危险区),也很难学到东西,因为你完全不懂。
最好的状态,是找到舒适区的边缘,向前一步,我们叫做成长区——既给自己一个挑战,又不至于太难。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如果你身边缺乏足够专业的人选,不妨考虑像Coursera、EDX 等专业的在线教育平台。它们往往有比较成熟的学习路径设计和延伸阅读,这些都有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输出——最好的内化方式
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输出是最好的内化方式。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更好地记住一个知识点?答案很简单:把它用你的话说出来,教给别人。
同样,如何确保100%掌握一个知识点?把它写成文章,发出来,让别人去挑刺。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太注重输入,而忽视了输出。
我们每一天刷朋友圈、看新闻、看视频、读书、看公众号、聊天,都是在输入,但输入之后呢?真正能够记住、能够纳入知识体系的,有多少?
可能10%都不到。
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少输出 —— 我们不断地用「输入」的新鲜感来刺激大脑,却一直害怕思考和付出。
这是没有意义的。
渠道——碎片化信息的来源
渠道,在这里专指信息渠道,亦即我们获取一切碎片化信息的来源。
许多人问我:您如何看待碎片化学习?它跟知识体系是不是相悖的?
其实不是。碎片化学习有其作用,但它的意义在于更新和补充,而不是建造。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对一个领域一无所知,那么,碎片化信息有害无益。因为它们往往简单、片面、直观,难以构建有效的逻辑和结构。你所得到的只是一堆砂砾,而不是一座房子。
但如果你已经有了成型的体系,那么,碎片化信息就相当有用了——它可以成为有益的补充。
看到任意一条信息,你会知道,应该把这条信息放在哪里,应该如何去批判、吸收,应该如何去溯源。
这时,你就是在将碎片信息体系化。
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对这个领域的充分认知和积累。
这方面,我常用的渠道是这些:
Google:无论任何领域、任何时刻,Google都是最好用、最全面的信息来源;
论文:国内用知网,国外用Google学术+Sci-hub,可以获取某个领域的前沿信息;
数据库:包括Useit知识库、各大咨询公司官网、官方统计部门等等,能够帮你获取足够的实证数据。
媒体:各类知名博客(如medium.com)、网络媒体(如NYT)、杂志(HBR、Fast Company)、聚合平台(Solidot、Techcrunch)等。
社群:各类行业微信群等。
回顾“知识体系矩阵”
最后,我们再看这个“知识体系矩阵”。你会发现,纵向看,它们也是一一对应的:
学什么?通识。怎么学?通过导师。什么心态?联系。
学什么?应用。怎么学?输出。什么心态?系统思维。
学什么?资讯。怎么学?信息渠道。什么心态?开放。
知识体系的本质,就在这里。
当然,从这里开始,到真正掌握和理解一个领域,还有着遥远的道路要走。
一起死磕深度思考和终身学习吧。
知识永远不在某处,知识是在路上。
本文来源于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投稿请联系QQ:371207988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shizehua-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