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五看到朋友圈转发包云岗老师就Matlab被禁后在某论坛的发言,在阅读的当时就很有感触,本想当晚就写点东西,不曾想拖到了现在。
包老师的梳理的几个点,是结合教学和应用来谈的。在IC教育培训方面,我对这些观点也深以为然。
我在过去的几年间,虽然一直在高校客座讲授芯片验证的课程,但是看到工程技术类的课程与其它理论性的课程,依然是割裂的。学生们在选修验证课程之前,并不知道这门课程学完以后,可以用来做什么,也不知道它与数字设计课程之间的联系。如果说,教数字设计、嵌入式等课程在大学里与发表论文的数量没有直接联系,那么就更不用说芯片验证课程了。换句话说,大学缺这门课的原因是这是一门纯工程应用型的课程,数字设计虽然发表论文很艰难,但芯片验证发表(被SCI/EI收录)论文就更难了,往往能参与的是诸如DVCon这类的工程行业会议。
我在这里并不想提IC界的论文派别和工程派别的鄙视链,毕竟这种存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这里想表达的是,IC界的这两种旗帜鲜明的派别,会阻碍大学和企业之间的产学融合。谈到产学融合,浅一点的层面,我们可以做到邀请工程行业的工程师去大学客座授课,而且,现在也有一些企业把项目搬到大学,跟着教授和学生们一起做。同时,也有一些大学主动联系企业,把学生送到企业岗位上去实习,提前适应环境。这些都是在向好的标志。
那么,产学融合是否可以做到更深一个层面?大学的教授可以到企业中任职,实际参与项目,或者企业中的资深工程师,也能够到大学中任教?这种在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完成人才流转的现象,并不是没有,就拿与EE近一点的CS来说,这些年AI领域国外大学和企业间人才流动相当频繁,而IC领域,从以往的故事来看,往往是国内大学流向企业容易,企业流向大学常常受阻。
目前大学的岗位设立越来越多样化,思路也是从在从科研到教学两边坐标轴上按照不同的比重,设立对应的岗位,有既要教研也要教学的岗位,也有专注科研的岗位,还有属于科研队伍的编外岗位等等,但在微电子专业,偏向教育的岗位基本没有,归根结底还是跟国内大学现行的评价机制不匹配。
在最近几年,知乎上面经常会调侃一些“天坑”专业,这其实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学校的评价体制和某一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就业情况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我不反对大学应该是综合培养学生的一个优育平台,但是在当今大学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民基础教育配置的情况下,我们的思路也需要转变,大学的教育不但应该全面,也应该着眼解决就业的实际问题。如果一所大学,在这方面还不够积极主动,那么,就应该由这所大学的学生自己想办法了。
这一变化,实际上也是从学硕和工硕的区别,包括这几年呈现扩大化趋势的学博和工博的区别上面,可以看到国家的教育成果的政策导向的。我们要实现现代化,无论在基础科学领域、还是在工程领域,都应该输送大量的人才。可问题是,不少专业的学生都自学或者接受软件培训去了,为什么我们在喊着IC人才输出跟不上?
这其实就是我同意包老师谈话中的一个观点,要做好长久准备,不应该把教学当做负担。但凡是IC专业的朋友,都认同一个地方,IC无论兴衰与否,都不能抹平IC岗位要求的起点高。这个起点并不是一开始在认学历,而是从受教育的年限、开设IC专业课程的高校专业评价为参考,才在招聘时以认学历而为大家所认知。
这一限制,也反映除了几个问题,当前学校的教育,尤其是面向大多数步入IC企业工作的同学而言,是不够的,并不能充当好一个桥梁,让他们完成职前教育。而本应该出现在职前工程教育的老师们,又大量缺席。目前这个问题,暂时依靠参与产学结合教育的支持企业一侧。
我在做教育和培训的这几年,经常需要对接企业的用人需求,继而完善路科的课程,在解决企业用人与学员求职之间的岗位需求矛盾时,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
- 对于非电子类专业的毕业生,即便背景满足(985/211硕士以上),也会引起一些企业的顾虑,即我们讲到到行业对用人门槛的老观点。
- 对于转岗的社招人员,也是在背景满足的情况下,他们希望转岗的人员可以快速上岗、快速出活。
- 对于科班的毕业生,企业的用人要求在涨薪的情况下也一起提高,需要候选人能够有一些相关的项目经历。
- 完整的IP级验证流程(从计划到量化、从结构到测试、从回归到分析)。
- 底层验证IP的实现能力。
- 开发自研的测试平台自动化工具,完成测试环境的快速构建。
- 测试场景的抽象、翻译、移植,下一代验证方法(PSS便携激励)的应用。
- 从模块到系统级的验证环境复用以及测试用例复用。
- 多种验证工具(形式、仿真、语义)的交叉使用。
- 初创团队从零构建项目环境、搭建标准化验证流程的策略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