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本科2018年4月课件.ppt
二、路由选择 5、常用静态路由选择算法的基本内容 6、常见的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7、常用动态路由选择算法的基本内容 8、移动主机的路由选择 9、广播路由选择 10、多播路由选择 第五章 网络层 * 三、拥塞控制 1、拥塞现象定义 2、拥塞控制的必要性 拥塞会造成网络吞吐量、网络性能的下降,必须进行控制 3、拥塞发生的原因 :分组过多,路由器处理缓慢 4、拥塞控制的通用原则 (1)拥塞控制问题解决的方案 :开环的、闭环的 (2)开环控制的方案 (3)闭环控制的方案 5、拥塞预防策略 数据链路层策略、网络层策略、传输层策略 第五章 网络层 * 三、拥塞控制 6、虚电路子网中的拥塞控制 准入控制 谨慎地选择路由,使所有新的虚电路都绕开有问题的区域 进行资源预留 7、数据报子网中的拥塞控制 警告位 抑制分组 逐跳(hop-by-hop)抑制分组 第五章 网络层 * 四、服务质量 1、集成服务 2、区分服务 3、标签交换 4、MPLS ----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 第五章 网络层 * 五、网络互连 1、网际互连的目的 2、网间连接器的分类: (1)转发器(Repeater):是一种低层次设备,实现网络物理层的连接。 (2)网桥(Bridge):提供数据链路层上的协议转换,在不同或相同的局域网之间存储和转发帧。 (3)路由器(Router):作用于网络层,提供网络层上的协议转换,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和转发分组。 (4)网关(Gateway):提供传输层及传输层以上各层间的协议转换,又称协议转换器。 第五章 网络层 * 五、网络互连 3、网桥(Bridge)的作用 4、网桥基本工作原理 5、网桥的分类 透明网桥 、源路由选择网桥 6、网络互连协议 (1)路由信息协议RIP (2)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链路拓扑 :点到点网络 、广播网络 、非广播方式的网络 OSPF协议过程 第五章 网络层 * 五、网络互连 6、网络互连设备 (1)网桥 (2)路由器 路由器和网桥的区别 路由器的主要服务功能 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网关 第五章 网络层 * 六、因特网的互连层协议 1、IP协议 (1)互连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的功能 主要用于负责IP寻址、路由选择和IP数据包的分割和组装。 (2)IP的基本任务 (3)IP数据报头 2、ARP协议 :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网络地址 3、反向地址转换协议RARP:将物理网络地址转换为IP地址 4、互连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5、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 第五章 网络层 * 一、传输层基本概念 1、传输实体 2、网络地址与传输地址的关系 (1)网际层地址是IP地址,即可以到达主机的地址; (2)传输层地址是主机上的某个进程使用的端口的地址。 3、传输层使用的两者传输服务 面向连接服务 和非连接服务 4、传输协议的要素 (1)寻址 传输地址:按照IP地址找到的目标主机再根据主机端口号确定该进程的端口。 编址方式 :分级结构 、平面结构 第六章 传输层 * 一、传输层基本概念 4、传输协议的要素 (2)建立连接 采用一种称为三次握手的算法,并增加某些条件来解决最后确认问题。 (3)释放连接 5、传输层的主要目的 6、传输层所处的地位 7、传输层的主要功能 第六章 传输层 * 二、传输控制协议 1、TCP提供的服务主要特征。 2、TCP的段结构 。 3、TCP端口号 TCP段结构中端口地址是16比特,可以有从00 000~65 535范围的端口号。 (1)端口号小于256的定义为常用端口,服务器一般都是通过常用端口号来识别的。 (2)客户端通常对他所使用的端口号并不关心,只需保证该端口号在本机上是唯一的就可以了。 (3)大多数TCP/IP实现给临时端口分配1 024~5 000之间的端口号。 (4)大于5 000的端口号是为其他服务器预留的(Internet上并不常用的服务)。 第六章 传输层 * 二、传输控制协议 4、TCP连接管理 :建立、维护和释放连接的过程。 5、TCP滑动窗口控制 (1)TCP中的滑动窗口管理的特点 (2)TCP中的滑动窗口的管理 6、TCP重传策略 (1) TCP重传策略 (2)重传策略的关键技术 ----定时器初值的设定。 7、TCP拥塞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