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对高考志愿填报有点执念,毕竟是第一次真正重大的抉择,以后每年都会看看高校录取情况,加上今年刚找工作,对互联网企业的选人标准比较了解,所以斗胆来提提建议。
核心观点,多看看985的分校区,比如哈工大威海/深圳,北邮宏福(今年不了解情况),电子科大沙河。
回答两个问题:1.分校区在毕业证,认可度上有无区别?答:毫无区别,大胆填报。2.分校区的软件工程是不是不如计算机?答:完全一样,至少就业上不存在cs高于se的情况。软工的学费一般稍贵,可以理解为用钱买分,多出几万换来高考分数,有多划算相信经历过高考的都懂。
既然如上所言,那么为什么分校区分数低?很简单,因为别人不知道上面说的情况,填报会有顾虑(本人当年就是),实际上企业只看学校不看校区的。看到这个帖子的话,请好好利用这个信息优势。
另外说说对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和对兴趣的理解。在我看来,高中对专业的兴趣是一个没太多参考价值的东西。高中生觉得自己喜欢数学,物理,英语,大部分是因为在这个科目做的题比较好罢了,你们真的了解这些学科的学习内容嘛?我觉得至少到竞赛层次才能勉强体会到学术意味着什么,勉强可以把对此的喜爱称之为对一个专业的兴趣。
所以我想说,少考虑点兴趣,多考虑点就业。大部分人真的可以考虑计算机。自律能吃苦的去bat,再有点天赋的可以去外企,实在发现不喜欢计算机的去国企银行,需求也很大,且一般作为甲方,不用亲自编程。从个人的经历来看,只有两种人不建议学计算机:1.高中对物理很不感兴趣,这种人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一般不适合从事计算机专业。2.过于好动,社交属性无法抑制。对这种人或许金融法学更适合。但是如果高中觉得自己数学物理学得还可以,有点数理思维和逻辑思维,且不是过于好动,那么比较推荐选择计算机作为自己的工作。
另外一点建议,如果有志从事所学专业(不单指计算机),大学务必努力,大学努力的性价比真的比高中高太多太多了。计算机专业而言,大学看看ACM+leetcode,就业时相当于高考多考几十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