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折巧剪
一、教学目标
1.
感受剪纸艺术的美,进一步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学习巧用折剪法进行剪纸创作。
2.
通过折与剪的方式,用对称剪纸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张好看的剪纸作品。
3.
感受剪纸的趣味和美感,激发对剪纸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用对折法折剪出各种对称图形。
2.
难点:学习巧用折剪进行剪纸创作。
三、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长方形彩纸、课本中5幅名家作品打印的图片、剪刀、固体胶。
2.学具:剪刀、固体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秀一秀(预计用时3分钟)
1.教师活动:准备长条形两种不同规格的彩纸,课前在每个学生的桌上随意放置一种彩纸。请学生在3分钟内利用桌上的这张小纸折剪出一个图案。
2.教师活动:板书:竖着写出课题中“折”“剪”两个字。
3.学生活动:动手折剪,完成后汇报如何折剪出来的,用了哪些剪纸纹样。
4.教师活动:欣赏作品,听取学生发言,总结学生已学的折剪方法。“今天我们要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剪纸艺术,所以今天的课的题目叫《巧折巧剪》(在原来的板书中添加“巧”字)。如何做到“巧”呢?接下来请大家跟我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几张作品。”
板书:折
剪
对折
月牙纹
连续折
水滴纹
中心点折——四分折法
锯齿纹
(设计意图:通过“秀一秀”这个环节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的剪纸技能,即便于学生后面的深入学习探究,又使得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剪纸学习基础做有效的了解。)
(二)瞧一瞧(预计用时5分钟)
1.
教师活动:课件放映一组都采用对称折方式剪出的学生剪纸作品,请学生说说这些作品好不好看,喜欢哪张作品?觉得哪里剪得最巧妙?作品中有几张是抓髻娃娃,重点引导学生欣赏:(1)利用左右对折的方式可以剪出一个或一对的形象。(2)利用上下对折法可以剪出物体的倒影。(3)合理运用剪纸纹样,把形象的特点表现出来。
2.
学生活动:欣赏评述。
3.
教师活动:总结:对称性是剪纸艺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把一张纸对折后再剪,是表现对称性的最简单做法。可以折剪出一个形象或图案,也可以剪出一对同样的形象或图案,或上下对称,或左右对称。最简单的对折,配上合理的剪纸纹样可以剪出有趣生动的剪纸作品。
(设计意图:利用对折法能剪出一个形象或图案,是本课教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一定要掌握的知识。接下来的剪纸创作环节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来的。先选用同龄人作品来欣赏也是基于课的教学理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此这个环节的教学节奏可以慢一些,要让学生真正静下心来欣赏,不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
4教师活动:当堂示范,利用对折法剪出一个A大小的抓髻娃娃剪纸作品,根据“想一折—画—剪”这几个步骤依次进行。在示范过程中,注意跟学生交流想法,多问问“你们有什么建议?这个地方怎么剪比较好?要注意些什么?”让学生参与其中,带领学生参与完成。
5教师活动:设问:“刚才老师利用对折剪法完成来一个抓髻娃娃,请结合黑板上其他的折
法,你还能剪出怎样的抓髻娃娃?他们可以是手拉手的吗?他们可以是围成圈的吗?还可以怎么样?你们知道是怎么折的吗?”
6教师活动:视频播放《四分折法和六分折法》,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两种折法的介绍。
7教师总结:折法有大折、小折,横折、竖折。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云纹、水纹……
板书:先要剪出轮廓线;再剪出点和面;巧折巧剪点线面。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示范环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一幅剪纸作品如何从构思设想到着手制作、最后呈现作品,这一完整创作的过程。教师可以边剪边说,更能让学生生现场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通过设问帮助学生拓宽设计思路,提醒他们如何巧妙利用剪发设计形象。)
(三)想一想(预计用时2分钟)
教师活动:开展一场头脑风暴,说说你有什么好创意?想怎么折剪?每个学生的发言必须要别人不一样,每个小组轮流发言。
(设计意图:头脑风暴又称智力激励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教学手段,能有效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帮助学生打开创意思维的天窗,让画面更丰富、更有趣。)
(四)品一品(预计用时3分钟)
1教师活动:将课前打印好的5幅作品的图片,分别发给五组学生,共同欣赏探究,时间2分钟。完成后请各组派一名代表总结汇报。
2学生活动:分组欣赏探究。
3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发言并补充说明。
(1)剪纸与绘画的不同:概括——剪纸艺术是以刀代笔,要求形象高度的概括和夸张。
对称——剪纸艺术最基本的造型特点,对称给人带来平衡的美感。
复数——形象的复数性,具有节奏的美感。
(2)折剪法的巧妙利用:
折——a一幅作品可以包含几种不同折法:如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的组合,对称折与中心点折的组合等。B巧妙利用折,创造有趣的图案,如利用上下能折能剪出物体的倒影。
剪——a能巧妙利用剪纸纹样表现出对象的特点。B运用黑白灰的美术美感把握剪纸作品的整体效果。
(设计意图:对名家作品的赏析评鉴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了解艺术底蕴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学生动手创作之前,通过本环教学为学生能创作出更优秀的剪纸作品拓宽视野。)
(五)试一试(预计用时20分钟)
1教师活动:巧用折剪法,剪一个好看的图案或形象。
注意:合理利用不同折法进行创作,根据想一个折一画一剪的步骤依次进行;巧妙利用不同的剪纸纹样表现对象的特征。
2学生活动:动手操作。
3教师活动: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美术学习,动手操作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不管是临摹抄写也好,创作创新也罢,都会让学习者的美术能力得到提高。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梯度进行,主要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动起手来。
(六)拓展(预计用时2分钟)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做平,并总结本课的重要知识和技法,建议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机会去剪纸博物馆和展览馆看一看、学一学。同时再介绍剪纸艺术在当今生活的运用。
(设计意图:用40分钟的一节美术课来介绍剪纸艺术确实太过仓促,要想全面了解剪纸艺术的风采需要学生课后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