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
对于具有继承关系的类,它们的类和对象构造顺序为:父类的类构造器() -> 子类的类构造器() -> 父类成员变量的赋值和实例代码块 -> 父类的构造函数 -> 子类成员变量的赋值和实例代码块 -> 子类的构造函数。
实验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Extension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SubClass();}
}class SuperClass
{{System.out.println("我是父类实例块");}static {System.out.println("我是父类类构造块");}public SuperClass(){System.out.println("我是父类构造函数块");}
}
class SubClass extends SuperClass
{{System.out.println("我是子类实例块");}static {System.out.println("我是子类类构造块");}public SubClass(){System.out.println("我是子类构造函数块");}}
结果:
我是父类类构造块
我是子类类构造块
我是父类实例块
我是父类构造函数块
我是子类实例块
我是子类构造函数块
解释:
类构造块是初始化类的时候执行的,而初始化类首先得加载类(不加载类进内存当然没法初始化)。
类实例块是放在该类构造函数最前面和父类构造函数之后执行的。因为子类的构造函数调用之前,会先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
基于上述两条规则,我们再来看执行顺序。
new SubClass()也就是要构造SubClass这个类的一个对象,而要构造这个对象,首先必须把这个类的描述、定义加载进内存(类加载)。因此要先加载这个类(不过此时还未初始化)。
加载完这个类之后,想要构造这个类的对象。但是此时这个类的静态变量还未被初始化,因此要先初始化这个类,但是初始化这个类需要先初始化它的父类,因此此时就变成了,加载父类->初始化父类(调用静态块,即类构造块)
->初始化子类(调用静态块,即类构造块)。
然后就可以构造这个类的对象了,构造这个类的对象之前,要先构造父类对象,因此会先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而调用父类构造函数之前又会先调用父类的实例块。
然后就到了子类构造函数,然而执行之前一样要先调用子类的实例块,最后才是子类的构造函数的函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