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主从延迟

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由单台MySQL作为独立的数据库是完全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无论是在安全性,高可用性以及高并发等各个方面

因此,一般来说都是通过集群主从复制(Master-Slave)的方式来同步数据,再通过读写分离(MySQL-Proxy)来提升数据库的并发负载能力进行部署与实施

总结MySQL主从集群带来的作用是:

  • 提高数据库负载能力,主库执行读写任务(增删改),备库仅做查询。

  • 提高系统读写性能、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 数据备份与容灾,备库在异地,主库不存在了,备库可以立即接管,无须恢复时间。

图片

说到主从同步,离不开binlog这个东西,先介绍下binlog吧

biglog

binlog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用于记录数据库执行的写入性操作(不包括查询)信息,以二进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中。可以简单理解为记录的就是sql语句

binlog 是 mysql 的逻辑日志,并且由 Server层进行记录,使用任何存储引擎的 mysql 数据库都会记录 binlog 日志

在实际应用中, binlog 的主要使用场景有两个:

  • 用于主从复制,在主从结构中,binlog 作为操作记录从 master 被发送到 slave,slave服务器从 master 接收到的日志保存到 relay log 中。

  • 用于数据备份,在数据库备份文件生成后,binlog保存了数据库备份后的详细信息,以便下一次备份能从备份点开始。

日志格式

binlog 日志有三种格式,分别为 STATMENT 、 ROW 和 MIXED

在 MySQL 5.7.7 之前,默认的格式是 STATEMENT , MySQL 5.7.7 之后,默认值是 ROW

日志格式通过 binlog-format 指定。

  • STATMENT :基于 SQL 语句的复制,每一条会修改数据的sql语句会记录到 binlog 中

  • ROW :基于行的复制

  • MIXED :基于 STATMENT 和 ROW 两种模式的混合复制,比如一般的数据操作使用 row 格式保存,有些表结构的变更语句,使用 statement 来记录

我们还可以通过mysql提供的查看工具mysqlbinlog查看文件中的内容,例如

mysqlbinlog mysql-bin.00001 | more

binlog文件大小和个数会不断的增加,后缀名会按序号递增,例如mysql-bin.00002等。

主从复制原理

图片

可以看到mysql主从复制需要三个线程:master(binlog dump thread)、slave(I/O thread 、SQL thread)

  • binlog dump线程: 主库中有数据更新时,根据设置的binlog格式,将更新的事件类型写入到主库的binlog文件中,并创建log dump线程通知slave有数据更新。当I/O线程请求日志内容时,将此时的binlog名称和当前更新的位置同时传给slave的I/O线程。

  • I/O线程: 该线程会连接到master,向log dump线程请求一份指定binlog文件位置的副本,并将请求回来的binlog存到本地的relay log中。

  • SQL线程: 该线程检测到relay log有更新后,会读取并在本地做redo操作,将发生在主库的事件在本地重新执行一遍,来保证主从数据同步。

基本过程总结

  1. 主库写入数据并且生成binlog文件。该过程中MySQL将事务串行的写入二进制日志,即使事务中的语句都是交叉执行的。

  2. 在事件写入二进制日志完成后,master通知存储引擎提交事务。

  3. 从库服务器上的IO线程连接Master服务器,请求从执行binlog日志文件中的指定位置开始读取binlog至从库。

  4. 主库接收到从库的IO线程请求后,其上复制的IO线程会根据Slave的请求信息分批读取binlog文件然后返回给从库的IO线程。

  5. Slave服务器的IO线程获取到Master服务器上IO线程发送的日志内容、日志文件及位置点后,会将binlog日志内容依次写到Slave端自身的Relay Log(即中继日志)文件的最末端,并将新的binlog文件名和位置记录到master-info文件中,以便下一次读取master端新binlog日志时能告诉Master服务器从新binlog日志的指定文件及位置开始读取新的binlog日志内容。

  6. 从库服务器的SQL线程会实时监测到本地Relay Log中新增了日志内容,然后把RelayLog中的日志翻译成SQL并且按照顺序执行SQL来更新从库的数据。

  7. 从库在relay-log.info中记录当前应用中继日志的文件名和位置点以便下一次数据复制。

并行复制

在MySQL 5.6版本之前,Slave服务器上有两个线程I/O线程和SQL线程。

I/O线程负责接收二进制日志,SQL线程进行回放二进制日志。如果在MySQL 5.6版本开启并行复制功能,那么SQL线程就变为了coordinator线程,coordinator线程主要负责以前两部分的内容

图片

上图的红色框框部分就是实现并行复制的关键所在

这意味着coordinator线程并不是仅将日志发送给worker线程,自己也可以回放日志,但是所有可以并行的操作交付由worker线程完成。

coordinator线程与worker是典型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模型。

图片

不过到MySQL 5.7才可称为真正的并行复制,这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slave服务器的回放与主机是一致的即master服务器上是怎么并行执行的slave上就怎样进行并行回放。不再有库的并行复制限制,对于二进制日志格式也无特殊的要求。

为了兼容MySQL 5.6基于库的并行复制,5.7引入了新的变量slave-parallel-type,其可以配置的值有:

  • DATABASE:默认值,基于库的并行复制方式

  • LOGICAL_CLOCK:基于组提交的并行复制方式

下面分别介绍下两种并行复制方式

按库并行

每个 worker 线程对应一个 hash 表,用于保存当前正在这个worker的执行队列里的事务所涉及到的库。其中hash表里的key是数据库名,用于决定分发策略。该策略的优点是构建hash值快,只需要库名,同时对于binlog的格式没有要求。

但这个策略的效果,只有在主库上存在多个DB,且各个DB的压力均衡的情况下,这个策略效果好。因此,对于主库上的表都放在同一个DB或者不同DB的热点不同,则起不到多大效果

图片

组提交优化

该特性如下:

  1. 能够同一组里提交的事务,定不会修改同一行;

  2. 主库上可以并行执行的事务,从库上也一定可以并行执行。

具体是如何实现的:

  1. 在同一组里面一起提交的事务,会有一个相同的commit_id,下一组为commit_id+1,该commit_id会直接写到binlog中;

  2. 在从库使用时,相同commit_id的事务会被分发到多个worker并行执行,直到这一组相同的commit_id执行结束后,coordinator再取下一批。

更详细内容可以去官网看看: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5.7/en/replication-options-slave.html

 

下面开始介绍主从延时

主从延迟

主从延迟是怎么回事?

根据前面主从复制的原理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时间的数据不一致,也就是所谓的主从延迟。

我们来看下导致主从延迟的时间点:

  • 主库 A 执行完成一个事务,写入 binlog,该时刻记为T1.

  • 传给从库B,从库接受完这个binlog的时刻记为T2.

  • 从库B执行完这个事务,该时刻记为T3.

那么所谓主从延迟,就是同一个事务,从库执行完成的时间和主库执行完成的时间之间的差值,即T3-T1。

我们也可以通过在从库执行show slave status,返回结果会显示seconds_behind_master,表示当前从库延迟了多少秒。

seconds_behind_master如何计算的?

  • 每一个事务的binlog都有一个时间字段,用于记录主库上写入的时间

  • 从库取出当前正在执行的事务的时间字段,跟当前系统的时间进行相减,得到的就是seconds_behind_master,也就是前面所描述的T3-T1。

 

主从延迟原因

为什么会主从延迟?

正常情况下,如果网络不延迟,那么日志从主库传给从库的时间是相当短,所以T2-T1可以基本忽略。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从库消费中转日志(relaylog)的时间段,而造成原因一般是以下几种:

1、从库的机器性能比主库要差

比如将20台主库放在4台机器,把从库放在一台机器。这个时候进行更新操作,由于更新时会触发大量读操作,导致从库机器上的多个从库争夺资源,导致主从延迟。

不过,目前大部分部署都是采取主从使用相同规格的机器部署。

2、从库的压力大

按照正常的策略,读写分离,主库提供写能力,从库提供读能力。将进行大量查询放在从库上,结果导致从库上耗费了大量的CPU资源,进而影响了同步速度,造成主从延迟。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一主多从,分担读压力;也可以采取binlog输出到外部系统,比如Hadoop,让外部系统提供查询能力。

3、大事务的执行

一旦执行大事务,那么主库必须要等到事务完成之后才会写入binlog。

比如主库执行了一条insert … select非常大的插入操作,该操作产生了近几百G的binlog文件传输到只读节点,进而导致了只读节点出现应用binlog延迟。

因此,DBA经常会提醒开发,不要一次性地试用delete语句删除大量数据,尽可能控制数量,分批进行。

4、主库的DDL(alter、drop、create)

1、只读节点与主库的DDL同步是串行进行,如果DDL操作在主库执行时间很长,那么从库也会消耗同样的时间,比如在主库对一张500W的表添加一个字段耗费了10分钟,那么从节点上也会耗费10分钟。

2、从节点上有一个执行时间非常长的的查询正在执行,那么这个查询会堵塞来自主库的DDL,表被锁,直到查询结束为止,进而导致了从节点的数据延迟。

 

5、锁冲突

锁冲突问题也可能导致从节点的SQL线程执行慢,比如从机上有一些select .... for update的SQL,或者使用了MyISAM引擎等。

6、从库的复制能力

一般场景中,因偶然情况导致从库延迟了几分钟,都会在从库恢复之后追上主库。但若是从库执行速度低于主库,且主库持续具有压力,就会导致长时间主从延迟,很有可能就是从库复制能力的问题。

从库上的执行,即sql_thread更新逻辑,在5.6版本之前,是只支持单线程,那么在主库并发高、TPS高时,就会出现较大的主从延迟。

因此,MySQL自5.7版本后就已经支持并行复制了。可以在从服务上设置 slave_parallel_workers为一个大于0的数,然后把slave_parallel_type参数设置为LOGICAL_CLOCK,这就可以了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lave_parallel%';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slave_parallel_type    | DATABASE |
| slave_parallel_workers | 0        |
+------------------------+----------+

怎么减少主从延迟

主从同步问题永远都是一致性和性能的权衡,得看实际的应用场景,若想要减少主从延迟的时间,可以采取下面的办法:

  1. 降低多线程大事务并发的概率,优化业务逻辑

  2. 优化SQL,避免慢SQL,减少批量操作,建议写脚本以update-sleep这样的形式完成。

  3. 提高从库机器的配置,减少主库写binlog和从库读binlog的效率差。

  4. 尽量采用短的链路,也就是主库和从库服务器的距离尽量要短,提升端口带宽,减少binlog传输的网络延时。

  5. 实时性要求的业务读强制走主库,从库只做灾备,备份。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535368.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16张图带你吃透高性能 Redis 集群

现如今 Redis 变得越来越流行,几乎在很多项目中都要被用到,不知道你在使用 Redis 时,有没有思考过,Redis 到底是如何稳定、高性能地提供服务的? 你也可以尝试回答一下以下这些问题: 我使用 Redis 的场景很…

Redis与MySQL双写一致性如何保证

谈谈一致性 一致性就是数据保持一致,在分布式系统中,可以理解为多个节点中数据的值是一致的。 强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级别是最符合用户直觉的,它要求系统写入什么,读出来的也会是什么,用户体验好,…

weblogic忘记console密码

进入 cd /sotware/oracle_ldap/Middleware/user_projects/domains/base_domain/security/ 目录 执行 java -classpath /sotware/oracle_ldap/Middleware/wlserver_10.3/server/lib/weblogic.jar weblogic.security.utils.AdminAccount weblogic(账号) weblogic123(密码) . …

Mysql高性能优化技能总结

数据库命令规范 所有数据库对象名称必须使用小写字母并用下划线分割 所有数据库对象名称禁止使用mysql保留关键字(如果表名中包含关键字查询时,需要将其用单引号括起来) 数据库对象的命名要能做到见名识意,并且最后不要超过32个…

Redis的AOF日志

如果 Redis 每执行一条写操作命令,就把该命令以追加的方式写入到一个文件里,然后重启 Redis 的时候,先去读取这个文件里的命令,并且执行它,这不就相当于恢复了缓存数据了吗? 这种保存写操作命令到日志的持久…

Redis 核心技术与实战

目录 开篇词 | 这样学 Redis,才能技高一筹 01 | 基本架构:一个键值数据库包含什么? 02 | 数据结构:快速的Redis有哪些慢操作? 键和值用什么结构组织? 为什么哈希表操作变慢了? 有哪些底层数…

redis核心技术与实战(二)缓存应用篇

1.《旁路缓存:redis 在缓存中工作原理》 1.缓存的两个特征 1.什么是缓存,有什么特征? 磁盘->内存->cpu 之间读写速度差异巨大,为了平衡他们之间的差异,操作系统默认使用了两种缓存; CPU 里面的末级…

redis核心技术与实战(三) 性能篇

影响redis性能主要有以下部分: Redis 内部的阻塞式操作; CPU核和NUMA架构 Redis关键系统配置 Redis内存碎片 Redis缓冲区 下面一个个来介绍这些地方 1.《redis 有哪些阻塞点?》 redis实例主要交互的对象有以下几点,我们依据下面这…

redis核心与实战(一)数据结构篇

1.《redis数据结构概览》 1.数据结构概览 数据模型:一共5种,String(字符串)、List(列表)、Hash(哈希)、Set(集合)和 Sorted Set(有序集合&#xf…

redis核心技术与实战(四)高可用高扩展篇

1.《redis架构组成》 1.redis学习维度 2.一个基本的键值型数据库包括什么? 1.访问框架 redis通过网络框架进行访问,使得 Redis 可以作为一个基础性的网络服务进行访问,扩大了redis应用范围; 过程:如果客户端发送“pu…

tomcat监控脚本

#!/bin/sh# func:自动监控tomcat脚本并且执行重启操作# 获取tomcat进程ID(其中[grep -w .....]中的.....需要替换为实际部署的tomcat文件夹名,如下) TomcatID$(ps -ef |grep tomcat |grep -w /usr/local/tomcat/apache-tomcat-8.5.31|grep -v…

weblogic命令行操作

启动和停止子节点: [rootoud bin]# cd /sotware/oracle_ldap/Middleware/user_projects/domains/base_domain/bin/ [rootoud bin]# ./startManagedWebLogic.sh Server-0 http://192.168.63.129:7001 -Dweblogic.management.usernameweblogic -Dweblogic.management…

Ansible系列--Copy模块

copy模块 copy模块在ansible里的角色就是把ansible执行机器上的文件拷贝到远程节点上。 与fetch模块相反的操作 常用参数 参数名是否必须默认值选项说明srcno 用于定位ansible执行的机器上的文件,需要绝对路径。如果拷贝的是文件夹,那么文件夹会整体…

ANSIBLE--handlers的概念

handlers可以理解成另一种tasks,handlers是另一种’任务列表’,handlers中的任务会被tasks中的任务进行”调用”,但是,被”调用”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执行,只有当tasks中的任务”真正执行”以后(真正的进行实际…

ansible--- tags

tags可以帮助我们对任务进行’打标签’的操作,当任务存在标签以后,我们就可以在执行playbook时,借助标签,指定执行哪些任务,或者指定不执行哪些任务。在实际的使用中,我们应该让tags的值能够见名知义。 当…

ANSIBLE---变量

注册变量 ansible的模块在运行之后,其实都会返回一些”返回值”,只是默认情况下,这些”返回值”并不会显示而已,我们可以把这些返回值写入到某个变量中,这样我们就能够通过引用对应的变量从而获取到这些返回值了&…

inux中限制用户进程CPU和内存占用率

#!/bin/sh PIDStop -bn 1 | grep "^ *[1-9]" | awk { if($9 > 50 || $10 > 25 && id -u $2 > 500) print $1} echo $PIDS for PID in $PIDS dorenice 10 $PIDecho "renice 10 $PID" done

按月拆分数据库表--oracle

生产有一张日志表,数据量很大,需要按月进行存储,存储过程如下: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NEWLOG4_SUB_TABLE IStable_name1 VARCHAR2(50);create_table_sql VARCHAR2(4000);insert_data_sql VARC…

plsql定时器

Oralce中的任务有2种:Job和Dbms_job,两者的区别有: 1. jobs是oracle数据库的对象, dbms_jobs只是jobs对象的一个实例, 就像对于tables, emp和dept都是表的实例。 2. 创建方式也有…

PL/SQL批处理语句:BULK COLLECT 和 FORALL

PL/SQL程序中运行SQL语句是存在开销的,因为SQL语句是要提交给SQL引擎处理,这种在PL/SQL引擎和SQL引擎之间的控制转移叫做上下文却换,每次却换时,都有额外的开销 请看下图: 但是,FORALL和BULK COLL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