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代最具潜力和收藏价值的十大画家
当代从事绘画的人成千上万,哪些名家作品值得收藏?当前都有哪些“潜力股”,相关专家综合市场分析,纯从艺术水准上列出值得收藏的“潜力股”,供爱好书画收藏的各界人士参考。以下十位大画家作品未来潜力大,关注度高,后劲足,会引起投资者和收藏者的重视。(已过世的方增先和刘文西先生不在内,以在世为准)
一、黄永玉是当代最具传奇的画家。自幼喜爱绘画,年轻时代就以出色的木刻作品蜚声画坛,被誉为“中国三神童之一”。解放前他曾任木刻协会常务理事,曾在香港从事木刻创作,并出任香港《新晚报》画页编辑,解放后从事美术教学工作。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
艺术在黄永玉这里就是一种命运。他的一生无论在什么时候,任何情形下,他都情愿自己是艺术的主宰,艺术的创造者。只有激情尚存,信念尚存,他就不会停止与艺术对话。在他那里,任何艺术形态都具有同样的份量,并无高低之分。黄永玉没有受到系统的正规教育,这正好与他的性格相吻合。他一生中看重的如何最充分、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觉,他完全是随性情而行。他自由而大胆地进行着他的艺术创作。
二、孙其峰是当代画坛名扬京津、四海同称,引人注目的一位大家。现孙其峰的画,理法谨严、形象真实、笔墨苍健、拙巧互用、墨胜新色、章法丰富、书意强烈、熔古今于一炉,根老蕾新、古朴中见雅趣,耐人寻味。他的画不似浓妆艳抹而媚俗,不以奇形怪状而欺世,于平淡端庄中见气韵。
孙其峰绘画语言属于崇古派,但并不是泥古不化,而是推陈出新的实干者。他主张在传统上稳打稳扎,主张在传统基础上“挑肥拣瘦”、“取其精华”,他反对丢掉传统“另起炉灶”的创新方式,而主张在语言技法上探索实践。
孙其峰现为天津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院部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冷印社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天津当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普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
三、冯远的作品,其笔墨语言从传统的疏淡飘逸、逸笔草草中抽离出形态美、黑白构成关系及可变性、又借鉴了西方艺术的造型、体量、结构等美感追求,那种坦荡深沉、大气磅礴的艺术品位与艺术特色,在当代画坛尤为突出。
冯远在绘画史上,其笔墨语言从传统因素中,引人瞩目的加强了理性因素,特别是对哲学、历史、人生因素的强化,使其作品气象与诗情、结构与语言更偏于冷峻、其结果使艺术的至境氤氲着哲学的启示与理趣、成为他作品的审美取向。
冯远的中国画创作以现实主义具象写实风格为主,兼及其它,作品中的人物造型谨严传神、画风追求拙朴浑厚、笔墨苍涩遵劲。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力求传达出宏大精神的写照。
冯远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等职。
四、王明明作品题材广泛,创作有感而发,他力求通透传统,强调趣意,以文人画恬淡美与现代意识相融合,以传统笔墨精神与生活深度相融合,别具新风。他笔下的作品通过泼墨、泼色、工与写、动与静、用点、线、面肆意表现中国画笔墨,将人们带到梦幻而现实的境地之中。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画家王明明一直持开放的态度,随情随性而为。他早期就开始花鸟、山水画创作,因为很少向外界展示,人们普遍认为他的人物画出色。作为人物画之外的另一种情感抒发的方式,王明明却在放松式的不经意间画出了花鸟的精神和神韵。
作为出色的画家,王明明已被市场关注二十多年了。他一直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地推出自己的作品,鲜明的个人风格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画家画风的重要特征是“平中有奇”。所谓平,就是平实,不以表面的新奇怪异来哗众取宠,而是用自己的艺术功力来写实自己内心的感受。
王明明艺术之路是靠自学,靠临摹古人作品,后靠一些名家系统指导,细细体会和咀嚼中国画的原理,一步步探讨艺术的奥秘,终于取得今天的成就。他的“平中有奇”的艺术风格,是他个人性情的真实反映。
王明明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北京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全国第十一届常务委员,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
五、何家英作为当代卓有成就的人物画家,他开创了一条既不失传统又具有时代审美的现代艺术之路,并以新经典的姿态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美术圈及收藏圈备受追捧。
何家英的艺术之路,不仅有老一辈名家给予的方法论,同时在经历西方艺术思潮以及大众审美变迁后,所开始对传统工美画的深度探索和横向拓展,做到中西结合,工写兼备,并以此创建出自己的一套完整语汇。但与成忠臣在继承传统上纯以书法为基础的造型方法不同,何家英以素描造型的痕迹较为明显。
何家英最大贡献在于为工笔人物画向当代性转型上,他创造性地借鉴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和西画中严谨扎实的造型技法,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点,创作出一批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作品。读他的画,会从中找到一种真诚细腻的激情和梦幻般的理想色彩。
何家英除了对传统有着独到的认识外,对中国画吸收西画营养的方式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反对那只吸收概念,只做表面文章的做法,借鉴具体方法解决问题。
何家英的探索找到了一条艺术市场的最佳结合点,从而给人以启迪。经努力开拓、不断去创新,兼融百家,自成一格,他的作品以雅俗共赏获得“双赢”。
何家英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六、王子武是中国现当代人物画家,长安画派代表人物,善人物、花鸟,偶作山水。王子武对艺术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他清醒地认定,自己是画家,不是社会活动家,不是画商,更不是当官的料,只有画画,才是本性。所以他坚持画家画好画是关键,画家的天职就是画好画。已故水墨人物画家蒋兆和就曾说:人物画要看王子武,他已超我。著名画家黄永玉也用震惊二字表达了看到王子武的作品《曹雪芹像》时的感受。
王子武长于写生人物肖像,其创作的历史人物弱化了写实性的塑造,强化了写意性的表现,艺术语言已臻纯化之境。
王子武消化了蒋兆和的艺术语言,朝着“我自为我,自有我在”的境界奔去。正如他那有些歪斜的,瘦削的,写得很慢的行书那样,他以节奏连绵不断,行笔却有些枯涩的线描营造了自己的绘画语境,有时又以环境氛围的烘托,深化人物质感和内心世界的表现。
这实际又得益于他在花鸟、山水方面下的苦功。他的花鸟画,纵肆其势,迟留其笔、变化其墨、不就古人某家某派。如果寻其来龙去脉,可以说是来自黄土高原的长安画派独造雄风对他的濡染和滋养。
王子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美协常务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深圳市文联副主席,一级美术师。
七、成忠臣是现代文人画的佼佼者,集传统绘画大成于一身。绘画理念崇尚作品说话,反对艺术界的“媚官势权”现象。他几十年从历代圣贤笔墨中找营养去修炼,其画有仙气,气息高古,直追古贤显出老气横秋的韵味,书卷气十足。其绘画从传统中一路走来,上至宋元,下至明清徐渭、陈洪绶、八大、石涛、黄慎、任伯年、虚谷、吴昌硕他都有所涉猎。他以这些先贤的名作佳构为引导,借画面笔融、设色、布局将他们的精髓与画理妙旨,融合一炉,把他们的艺术思维,化为自身笔墨风格,趋臻化境。
成忠臣几十年一直坚持传统绘画理念,重视书法用笔,笔笔写出。他反对“徐蒋体系”下的以素描代替传统中国画的绘画方式,提倡中国画线条用笔技巧,他懂得中国画的至高境界是以书卷气来衡量水准高低的,而书卷气是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除去胸中尘浊。
观成忠臣的绘画,墨色、线条、意境等构成了书画作品的语言,墨色的浓淡、变化,线条的力道、层次、意境的深浅,让我们看到了他灵魂深处的精彩。
在成忠臣画中,全由传统的真正意义上的宣纸、矿物宝石颜料组成。他的画不同于现今遍布画坛的全用化学色,而是用传统的宝石颜料借着胶汁的浮力在宣纸上向前渗化,而且“水法”也掌握的很到位,他是当今画坛为数不多的用石色高手。
成忠臣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是现代中国画坛“作品会说话”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儒释易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
八、史国良的绘画风格多以写实的手法展示自己的艺术语境,他凭借着扎实的写生功底,沿袭着徐蒋一脉的绘画体系,以厚实的笔墨和写实生活的积累,成为中国人物画写实画派的代表人物。因史国良早年受蒋兆和与周恩聪的影响,追随着以写实主义构造人物画的理念观念,所以他在人物画创作上受周恩聪的强调造型能力影响比较深,如他的代表作《阿娜尔汗》等系列作品。他在绘画技法上注重了结构,在人物画上把握程度上继承了黄胃的画风,试图让人物形态生动传神,多以块面和光影变化来提升画面效果。但他以写生图式入画却少了笔墨韵味,致使人物画神态看上去欠缺自然生动,僵滞而有刻意摆布的痕迹。纵观他的艺术功力,远没有成忠臣先生那样的深厚扎实,他的人物画创作依然停留在传承阶段,缺少人物画的创造和探索性实践。
在艺术实践上,史国良先生的绘画路数虽有传承,但在传承中缺少他自己的创造语境,又无法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尤其是其在书法功力上的欠缺,即使他的写生基础扎实,熟练也会显出弱势。但史先生的人物画尽管是以色彩取性,凭借擅长的色彩运用,力图使画面显现出色彩迷人与鲜亮的美感,却无形中走进了通俗的民间格局。
公允一点讲,史先生的艺术成就,在当代书画界应算得上是比较优秀的画家,故综合评估,把史先生排在第八位。
史国良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史美院及首都师大美术系客座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九、张仁芝的画,最大感受就是山水似乎就在眼前,一片青葱扑面,坚持从生活感受出发,用笔墨表达自然之美,这是张仁芝数十年来赋予山水画创作的方法。虽然已八十多高龄,但仍然强调艺术创作的激情和新鲜感,不断到生活中寻找新鲜的生动。
看过张仁芝山水画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绘画里同时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又有东方的笔墨韵味,这与张仁芝充满历史机遇的学画经历有关。他早年由中央美院毕业进入北京画院,进入当时的中国画进修班,在老一辈大师门下继续深造中国画,在此系统学习中领悟到了构图的规律,笔墨的运用。他把对自然写生与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进行结合,这是张仁芝几十年来在创作中的研究课题。
不仅仅在山水画的创作,张仁芝还在不断地探索水墨的表现语言,所以在山水画之外,我们也看到他关于荷花系列的水墨画探索。张仁芝艺术上走的是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诗意美感,抓取鲜活感受,激发创作灵感,然后再经过酝酿意境,提炼笔墨后进入创作的路子。他是从生活中去发现有意味的形式,作品自然就带有真情实感和明显的个性色彩。总之,观他的画,有生活气息,有时代感,他一生都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蕴含的核心问题——“技与道”。
张仁芝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有《峨眉山谷》、《屹立千秋》、《早春》、《金色的年华》及《炉前》等。
十、范曾先生是当代画坛争论最大的一个人,他的大名可谓家喻户晓。他的绘画和书法如今都很受市场的欢迎,在最近几年里他的书画价值一直是全国前几名,身份更是翻番,如今累积过了十亿元了。但艺术是用作品说话的,正因为从艺术角度上去评论范先生,我们不得不把他排在第十位。
近几年来,范先生的艺术作品一直备受争议,人们质疑的是范曾的艺术价值与他的作品一样不真实,还有很多专家认为范曾的绘画就是市场泡沫作用下的产物,范曾的名气一过,他的绘画会遭受贬值,很多人认为范曾作品的高价是与市场过高炒作有关,而绘画水平被质疑主要集中在他的人物画上,认为范曾的绘画千篇一律,并没有什么新意,甚至故意把人物画放大来提高作品尺寸的嫌疑。
范曾出生在书香世家,从小受到长辈们熏陶,对传统文化有转好的先天基础。范曾先生在艺术上可以说悟性很高,成名较早。但几十年一直没有突破,在艺术高度上难以服众。观他的书法,就是一个抖字,线条质感很一般,为避免轻浮现实,用“古拙”故意增加涩感。他的绘画,大部分人认为没有传承性,几乎千篇一律。他的书法和绘画在体系之外赞颂者极少,在体系内却排名靠前,这也是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范曾是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院长、讲座教授,中国艺术研究员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