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上篇文章发布后,我收到了被拿来举反例的网友小哥的抗议~~~
讲道理,最后他拿到的Offer还是十分不错的,从此以后我的朋友圈又多了一位第一手保真瓜主,他好我也好~
那么本期《职业规划喂饭式指南》来喽!
坦白说,一篇文章不可能适用于每个人,也不可能讲的多深入,但至少可以把最基础的部分教给你。
01 知彼,了解职业大盘
找工作当然要先了解有什么工作能找,具体来说,这里要分两步走,横向了解行业分类+纵向了解职业端域。
通过求职网站定期发布的各类报告,可以全面统览各行业近况。通常这类报告都是以薪酬排名形式展现,有助于你迅速了解什么行业“未来有得做”。
筛选出意向的行业后,进行一波简单的企业搜索与分析:
Step1 搜索以下几类企业:①行业内TOP10-20的企业 ②学长学姐所在的企业 ③你期望进入的企业
Step2 了解以上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你以为的不一定是你以为的)
Step3 总结企业近期招聘渠道和需求(重复:你以为的不一定是你以为的)
认认真真做完这三步,你应该会得到一个初步的表格:
接下来,就可以纵向去看职业端域了。
每个行业都有前端、中部、后端之分,拿各位一定最熟悉的网游行业举例,获客岗(如产品经理、广告媒介)就属于业务型前端职业;消化岗(如客户服务、数据分析师)就属于服务型中部职业;支持岗(如原画师、HR、法务)则属于垂直型后端职业。可以看到,这种划分标准和大学院系的分类并不对等,职业端域更多是从岗位实际作用出发,和个人优势技能的判断结合的更紧密。
根据你锁定的端域,我们来进一步完善这个求职表格:
02 知己,科学测量自我
在工作这件事上,你够了解自己吗?性格外向不代表擅长客户沟通,有记账习惯也不等于对数据敏感。性格和能力要在“职场”的帽子下思考,不要凭直觉想当然,我们拿数据说话。
STEP1 职业性格测试:
MBTI、霍兰德这类专为职场打造的性格测试,不仅会给出详细的性格分析,还会提出相关职业发展的具体建议。但我发现,很多朋友在测试结果的使用上存在两大误区:映射范围过大or期待值过高。
【映射范围过大】
当发现自己是INFP,立刻映射到日常生活中,认定自我情绪消极、多愁善感、抗压能力差,未来也将一事无成,这就是映射范围过大的表现,请记住这个测试只针对职业性格,并不能对人格定性。
【期待值过高】
当发现自己是INTJ,立刻对自我逻辑能力充满信心,觉得未来一定与金融、策划类工作挂钩,这就是期待值过高。MBTI只能帮助个人进行自我定位,而非直接指明发展道路。想象一个场景,当HR问“你为什么觉得自己适合这个职位?”,你能回答她“因为MBTI分析我逻辑独立性强,对专业要求高”吗?
所以,在实际审视这类测试结果时,请耐下心来,结合自我认识思考适用于自己的结论吧。
STEP2 能力评分:
除了性格、兴趣,你的上级、HR最关注的当然还是能力。个人能力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专业应用能力、基础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看的是硬功底,而基础能力就相对是软实力了。针对各个行业通用的基础能力量化评估,盘点优势正视短板,在求职阶段十分必要。可以学着列类似下方的评分表:
它能帮助你更好的认知自己在各项基础能力上的优势与劣势,着重分析自己的劣势部分,寻找动因、自我意愿和解决方案。
03 匹配时刻
做完了以上工序后,恭喜你终于进入到最关键的匹配时刻。
将期望行业+端域+公司求职要求与自我认知进行匹配并审视,从而得出你目前应聘这份工作的成功率。通过这套操作,你也完全能够同步认知到自身与意向工作的核心差异点,以此为依据我们可以在简历、面试准备上有所倾斜。
无论匹配结果是否光明,都必须恭喜你,这是一份完整并成功的职业规划。因为,职业规划并不是解决方案,它是开启职业道路的指向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完这步,让我们继续聊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