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杭州云栖大会19号下午的论坛上,朱照远对边缘计算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他认为边缘计算是云计算的一部分,是对云计算边界的拓展,云和边缘、终端协同,是万物智联时代的基本形态,这一组合,将满足企业低成本低延时的计算需求。
万物智联的时代,将有百亿乃至千亿级设备的接入。朱照远说:"之前云和端二体协同的计算架构,已经不能满足物联网时代下的需求,云+边+端三体协同成为更好的解决方案,边缘计算在万物智联的时代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将无处不在。"
万物智联时代,云、边、端需要三体协同
过去20年,技术在突飞猛进,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从2G到4G,信息的媒介也从文字发展到图片、视频。但是从计算的本质来讲,这都是一种云和端二体协同的计算结构。
万物智联的时代,对计算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低时延、大带宽、高并发和本地化,因此,云、边、端三体协同就变成了唯一的解决方案。
朱照远还认为,边缘节点服务能与视频场景完美融合,他举了个例子:新零售场景下的视频监控,产生了大量的视频,这些视频传输的数据可达到上EB,如果直接传到中心,代价会非常高;通过边缘节点服务可以经过一系列处理将结构化数据发送到中心,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大幅缩短了处理时间。
边缘计算要满足六大特征
边缘计算正在拓展云计算的边界,将计算能力推进到应用和场景发生的最近距离。朱照远认为,边缘计算需要满足六大特征:低延时、自组织、可定义、可调度、高安全、标准开放。
阿里云边缘计算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产品技术矩阵。阿里云的核心系统是飞天操作系统,边缘计算同样基于将近十年飞天操作系统积累,底层是资源层,上面是服务平台。它既可以部署在运营商基础互联网里,也可以部署在客户侧的网络。
朱照远在现场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好比人类的"大脑"与"遍布全身的神经系统"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阿里云边缘计算正在通过层层前移,深入到每一个计算场景。
Link IoT Edge可以让计算就近发生,目前支持超过50种连接协议,是连接最后1公里的物联网边缘计算平台,支持包括函数计算、流式计算、规则计算等计算引擎,还可以和超过10种以上云服务建立连接和协同。
除了Link IoT Edge,朱照远还发布了连接最后10公里的边缘节点服务(ENS),它可以帮助用户将计算、转发等业务下沉至边缘,降低了计算时延和成本,例如可以把终端到边缘节点的时延缩小到5毫秒之内,终端到云的访问频次将减少80%,计算、存储、网络等成本可以节省30%以上。
边缘计算将成为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
阿里云CDN现在有120T带宽储备,在全球有超过1500个节点,覆盖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天连接的设备达到十亿级,每天传输的数据超过100 EB。
朱照远表示,未来要将阿里云的边缘计算打造成为"全球覆盖,无处不在"的通用基础设施。
原文链接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