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研发效能?阿里资深技术专家提出了5组指标

阿里妹导读:新的一年,相信很多产品技术团队把研发效能提升列为重要的目标,甚至还有团队为此专门成立了项目组。然而,到底什么是好的研发效能,却很少有人能够表达清楚。标准不清晰,又何谈提升?

今天,阿里研发效能部资深技术专家何勉老师,将与大家分享他多年的思考与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本文将明确定义研发效能,并提供度量的五大指标,为研发效能的提升指明目标,并衡量提升的效果。本文也是关于研发效能提升及产品交付方法系列文章的开篇,为之后介绍的产品交付方法是否有效设立了标准。

 

效率竖井是研发效能改进的最大问题

产品交付需要前后职能(如:产品、开发、测试等)和平行部门(如:前端、后端、算法等)的协作。传统方法更多关注各个职能和部门的独立改进。然而,过度局部优化,往往导致效率竖井,反而损害整体效率。

 

什么是效率竖井呢?上图描述了传统开发方式下,产品交付面临的普遍困境——各职能和部门局部优化带来一系列问题,如:

基于局部信息的工作优先级安排,造成不同部门和职能间相互等待,让需求无法顺畅流动。比如前、中、后台对工作的优先处理不一致,进度无法对齐,让已经开始的需求不能及时交付。

批量式的工作移交,带来进一步等待。为了最大化单个环节的效率,各职能往往倾向于批量接受和移交工作,如批量的集成,批量的转测等。进一步造成需求在过程中的积压和等待。

跨部门的问题,经常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处理。公共环境的维护,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影响用户需求的顺畅交付。过程中需求跨部门的有效澄清、接口对齐、问题排查是另一些常见的公共问题,它们都会造成需求无法顺畅进展。

以上只是一部分问题,它们共同作用,结果是:站在各自的视角,每个部门都觉得自己繁忙且“高效”;然而,站在全局和业务的视角,系统对外的反应却非常迟缓。这就是所谓效率竖井。

效率竖井:由局部优化导致,表现为:各个环节和部门繁忙而“高效”,但总体的效率和响应速度却很低。它是研发效能提升的普遍症结所在。

上图的折线反映了效率竖井下,单个需求的交付过程。绿色线表示需求正在被处理,红色线则表示需求在等待中。工作量不大的需求,交付周期却很长。因为大部分时间需求都处于等待状态。各个局部一片繁忙,外部却抱怨连连,相信很多人会感同身受。

“持续快速交付价值的能力”是效能改进的核心目标

要改进研发效能,我们必须走出效率竖井。为此组织必须把改进的焦点从关注各个资源环节,转向关注整个系统。

上图反映了效能改进的关键——从以局部资源效率为核心,转变为价值流动效率为核心的改进。

资源效率指的是,各环节的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情况,如:资源的忙闲程度、使用率、代码产出和测试执行速度等。流动效率指的是,用户价值在系统中的流动速度,如:用户需求从提出到交付的时长,它越短越好;或者是过程中等待时间的占比,它越小越好。

用户价值的流动是串起整个系统,促进整体优化的不二选择。为了提高价值的流动效率,组织就必须关注用户价值在系统中端到端的流动过程,改进整个系统,而不仅仅是局部环节。以此为基础,效能改进的目标是:持续快速交付价值的能力。这也是对研发效能的基本定义。

持续快速交付价值的能力,是研发效能的核心定义。为此我们必须把改进的焦点从局部资源效率,转向价值流动效率,以保证全局和系统的优化。

研发效能的度量——五组指标回答研发效能的根本问题

以上定性的定义了研发效能。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说:“如果你不能度量它,就无法改进它”。度量帮助我们更深刻认识研发效能,设定改进方向,并衡量改进效果。

产品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但数据不是度量。好的度量的标准是:它要为回答一个根本的问题讲述完整的故事。效能度量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就是:一个组织“持续快速交付价值的能力”怎么样?

为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提供怎样的一个完整故事呢?基于在天猫新零售、闲鱼、优酷、阿里健康、研发中台、阿里云等部门持续实践和探索,我们发展并验证了系统的研发效能指标体系。如上图所示,它由5组指标构成,分别是:

第一:持续发布能力。具体包含两个细分指标,分别是:

发布频率。 团队对外响应的速度不会大于其交付频率,发布频率约束团队对外响应和价值的流动速度。它的衡量标准是单位时间内的有效发布次数。

发布前置时间(也被称为变更前置时间),也就是从代码提交到功能上线花费的时间,它体现了团队发布的基本能力。如果时间开销很大,就不合适加大发版频率。

第二:需求响应周期。具体包含两个细分的指标,分别是:

交付周期时间。指的是从确认用户提出的需求开始,到需求上线所经历的平均时长。它反映团队(包含业务、开发、运营等职能)对客户问题或业务机会的响应速度;

开发周期时间。指的是从开发团队理解需求开始,到需求可以上线所经历的平均时长。它反映技术团队的响应能力。

区分交付周期和开发周期,是为了解耦并明确问题,以做出针对性的改进。其中,交付周期是最终的目标和检验标准。

第三:交付吞吐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交付需求的数量。关于这一点,常见的问题是,个数能准确反映交付效率吗?这是个问题。所以,我们更多强调单个团队的需求吞吐率的前后对比,统计意义上它足以反映趋势和问题。

第四:交付过程质量。它包含两个细分的指标,分别是:

开发过程中缺陷的创建和修复时间分布。我们希望缺陷能够持续和及时地被发现,并且在发现后尽快修复;

缺陷库存。我们希望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控制缺陷库存量,让产品始终处于接近可发布状态,奠定持续交付的基础。

交付过程质量的核心是内建质量,也就是全过程和全时段的质量。而非依赖特定的阶段,如测试阶段;或特定的时段,如项目后期。内建质量是持续交付的基础,关于其具体度量方法,下文会给出详细实例。

第五:对外交付质量。 它包含两个细分的指标,分别是:1)单位时间的故障(线上问题)数;2)故障平均解决时长。这两者共同决定了系统的可用性。

 

如上图所示,这5组指标,从流动效率、资源效率和质量三个方面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回答了组织持续交付价值的能力如何这个核心问题。其中,持续发布能力和需求响应周期这两组指标反映价值的流动效率;吞吐率反映资源效率;交付过程质量和对外交付质量这两组指标共同反映质量水平。

一个度量指标实例:缺陷趋势图

针对这些指标,云效提供了丰富的度量图表,后续云效产品团队还会进行场景化的梳理,提高其可用性。我会及时跟进,用专门的文章介绍云效的完整度量方案。在这里我先介绍一个例子——关于过程质量的度量图表。

“缺陷趋势图”是云效新设计的度量图表,它反映交付过程中缺陷发现和移除的时间分布,以及缺陷的库存趋势。

 

如上图所示,图形的横坐标是日期,横坐标上方红色竖条代表这一天发现缺陷数量;横坐标下方绿色竖条代表当天解决的缺陷数量;橙色曲线代表缺陷存量。图中左右两个部分比较了两种交付模式。

左半部分,团队属于小瀑布的开发模式。“迭代”前期,团队集中设计、编码,引入缺陷,但并未即时地集成和验证。缺陷一直掩藏在系统中,直到项目后期,团队才开始集成和测试,缺陷集中爆发。

小瀑布模式下,过程质量差,带来大量的返工、延期和交付质量问题。该模式下,产品的交付时间依赖于何时缺陷能被充分移除,当然不能做到持续交付,也无法快速响应外部的需求和变化。并且,这一模式通常都导致后期的赶工,埋下交付质量隐患。

右半部分,团队开始向持续交付模式演进。在整个迭代过程中,团队以小粒度的需求为单位开发,持续地集成和测试它们,即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缺陷库存得到控制,系统始终处于接近可发布状态。这一模式更接近持续发布状态,团队对外的响应能力随之增强。

缺陷趋势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团队的开发和交付模式。它引导团队持续且尽早发现缺陷并及时移除它们。控制缺陷库存,让系统始终处于接近可发布状态,保障了持续交付能力和对外响应能力。

缺陷趋势图是云效研发效能度量图表中的一个。后面,我会用专门的文章系统地解读这些图表的使用。

效能改进的目标设定:部分团队的2-1-1愿景

以上,我们介绍了研发效能度量。基于这样的度量体系,应该设定怎样的目标呢?我们在多个团队的实施过程中,逐渐沉淀出了可供参考的目标体系,它可以总结为三个数字——“2-1-1”。

“2-1-1”最初来自天猫新零售,其后在闲鱼和研发中台、阿里云等团队完善和采用。什么是“2-1-1”呢?

“2"指的2周的交付周期,85%以上的需求可以在2周内交付;

第一个“1”指的是1周的开发周期,85%以上的需求可以在1周内开发完成;

第二个“1”指的是1小时的发布前置时间 - -提交代码后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发布。[1]

 

达成“2-1-1”的愿景并不容易。1小时的发布前置时间,需要持续交付流水线,产品架构体系和自动测试、自动部署等能力的提升。1周的开发周期,涉及更多的能力和实践,如:需求的拆分和管理,开发团队的分工协作模式,以及持续集成和持续测试实践;最困难的则是2周的交付周期,首先它要以另外两个指标为基础,同时还涉及整个组织各职能和部门的协调一致和紧密协作;

“2-1-1”的目标都是关于流动效率的,你可能会问,那资源效率和质量呢?我们专注于流动效率,是因为它是组织效能改进的抓手,能够触发深层次的和系统性的改进。就像上面分析的,为达成“2-1-1”目标,团队需要技术、管理、协作等方面的全面实践升级,而这些实践的落地,必然会带来资源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并体现到相应的度量指标上。

当然,“2-1-1”是源自特定的团队,并非所有团队都要使用同样的值,比如对于涉及硬件开发的团队,两周的交付周期通常过于挑战。组织应根据自己的上下文设定恰当的目标,重要的是,它要指明改进的方向。

总结

本文定义了研发效能,它指的是一个组织持续快速交付价值的能力,可以从流动效率、资源效率和质量三个方面来衡量。其中流动效率是改进研发效能的核心抓手,它带来系统和全局的改进。

 

如上图所示,研发效能最终为组织效能服务,必须体现到利润、增长、客户满意度等组织效能上;同时,研发效能的提升要落实到具体技术和管理的实践中,才可能发生。

定义和度量是提升研发效能的基础,相信你更关心提升研发的具体实践和方法。后续,何勉老师将综合多个团队的实践,介绍可操作的实践体系和落地方法,还请持续关注“阿里技术”公众号,我们将尽快为你送上。

 

原文链接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519779.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官宣!2020年,这5类程序员要过苦日子!网友:明年咋活?!

2020年就要来了,有人说:经历了2019年的“市场变革”后,未来这一年将会至关重要,是决定各自命运的定型年。那么对于程序员来说,明年的风向标是如何?哪些编程语言会持续大热,哪些要做好被“淘汰”…

Perseus-BERT——业内性能极致优化的BERT训练方案【阿里云弹性人工智能】

一,背景——横空出世的BERT全面超越人类 2018年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最具爆炸性的一朵“蘑菇云”莫过于Google Research提出的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作为一种新型的…

Kubernetes的共享GPU集群调度

问题背景 全球主要的容器集群服务厂商的Kubernetes服务都提供了Nvidia GPU容器调度能力,但是通常都是将一个GPU卡分配给一个容器。这可以实现比较好的隔离性,确保使用GPU的应用不会被其他应用影响;对于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的场景非常适合&#…

华为云WeLink正式发布,这是更懂企业的智能工作平台一枚!

今日,华为云在京发布智能工作平台WeLink。 对此,华为云副总裁、联接与协同业务总裁薛浩表示:“华为云WeLink源自华为数字化转型实践,是更懂企业的智能工作平台,具备智能高效、安全可靠、开放共赢三大核心优势&#xff…

一致性协议浅析:从逻辑时钟到Raft

前言 春节在家闲着没事看了几篇论文,把一致性协议的几篇论文都过了一遍。在看这些论文之前,我一直有一些疑惑,比如同样是有Leader和两阶段提交,Zookeeper的ZAB协议和Raft有什么不同,Paxos协议到底要怎样才能用在实际工…

PMP 随堂笔记

CPi挣值管理 临界比值 不属于挣值管理 临界比值 1为分界点 党校与1时,差 大于1时为好 成本激励由有3种场景: 第一种场景:超出目标费用 目标10w 利润1w 分摊比例70/30 实际成本12w 也就是多花了(12w-10w(目标费用)2w 甲方罚乙方利润费用&…

Objective-C中的associated object释放时机问题

如果对象A持有对象B,B作为A的associated object,并且表面上B没有其他被强引用的地方,那么对象A被释放时,对象B一定会同时释放吗?大部分情况下是,但真有不是的时候。最近实现代码的时候不小心就碰到了这样的…

开放共赢,华为云WeLink生态联盟正式成立!

今日,华为在京发布了“更懂企业”的智能工作平台华为云WeLink,并携手合作伙伴成立华为云WeLink生态联盟。其中首批加入华为云WeLink生态联盟的伙伴主要包括(排名不分先后):金山办公、中软国际、致远互联、罗技、华为商…

指明方向与趋势!2019开发者技能报告出炉!!!

近日国外开发者平台 HankerRank 发布了 2019 年开发者技能调查报告,该报告根据对71,281开发者的调查得出。 2018 年最受欢迎的开发语言  经过调查,2018年的所有开发语言中,JavaScript是最受欢迎的语言,2017年最受欢…

阿里研究院入选中国企业智库系统影响力榜

2019年2月1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2018年中国智库影响力评价与排名》。阿里研究院入围三项排名榜单,位居企业智库系统影响力榜单第2位,中国智库社会影响力榜单第13位,中国智库综合影响力排名榜单第42位。 阿里研究院…

如何给女朋友解释什么是3PC?

戳蓝字“CSDN云计算”关注我们哦!一顿愉快的小火锅之后,悠哉悠哉的回家了,于是只能开始新一轮的家庭科普了。分布式一致性幸好在《漫话:如何给女朋友解释什么是2PC(二阶段提交)?》中介绍过关于2…

Tensorflow源码解析1 -- 内核架构和源码结构

1 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对比 当今的软件开发基本都是分层化和模块化的,应用层开发会基于框架层。比如开发Linux Driver会基于Linux kernel,开发Android app会基于Android Framework。深度学习也不例外,框架层为上层模型开发提供了强大的多语言接…

基于 Kubernetes 实践弹性的 CI/CD 系统

大家好,我是来自阿里云容器服务团队的华相。首先简单解释一下何为 Kubernetes 来帮助大家理解。Kuberentes 是一个生产可用的容器编排系统。Kuberentes 一方面在集群中把所有 Node 资源做一个资源池,然后它调度的单元是 Pod,当然 Pod 里面可以有多个容器…

35岁真的是一个坎吗?听完35岁码农的话,我放心了!

戳蓝字“CSDN云计算”关注我们哦!之前看过一个有关程序员从刚入职到中年状态的一个视频,刚入职的程序员激情澎湃,一心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想创业,就想拉拢身边的程序员同事一起创业,可是身边的同事就一…

开年巨制!千人千面回放技术让你“看到”Flutter用户侧问题

导语 发布app后,开发者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交付后的用户侧问题的还原和定位,是业界缺乏一整套系统的解决方案的空白领域,闲鱼技术团队结合自己业务痛点在flutter上提出一套全新的技术思路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透过系统底层来捕获ui事件流…

苹果或推出Windows版Safari浏览器;微软正“取下”Chromium版Edge浏览器的Beta标签;亚马逊申请新专利……...

关注并标星星CSDN云计算 速递、最新、绝对有料。这里有企业新动、这里有业界要闻,打起十二分精神,紧跟fashion你可以的!每周两次,打卡即read更快、更全了解泛云圈精彩newsgo go goSK海力士将于CES推出新款SSD:128层4D …

Tensorflow源码解析2 -- 前后端连接的桥梁 - Session

1 Session概述 Session是TensorFlow前后端连接的桥梁。用户利用session使得client能够与master的执行引擎建立连接,并通过session.run()来触发一次计算。它建立了一套上下文环境,封装了operation计算以及tensor求值的环境。 session创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