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各家保险公司都开始备战2020年的“开门红”。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开门红=全年红”,只要开门红的任务完成得好,那么今年大半年的保费就不用担心了,因此保险公司们对于这一战都十分重视。
如果说“双11”、“双12”是各家电商的节日,那么从每年的12月到春节,就是各家保险公司割韭菜的季节。
而理财险,就是每年“开门红”的重头戏。
保险公司为了短期能够获得大量的保费,往往以“储蓄”、“理财”、“高收益”、“限量抢购”等作为营销噱头,诱导客户购买大额的理财险保单。
如果你也曾在朋友圈、短信电话中被轮番轰炸过,有没有对看起来既有保障又能理财、收益又高的理财险心动呢?很多消费者想知道,理财险到底能不能买呢?今天小编就来讲一下。
什么是理财险?
理财险,顾名思义,就是“理财+保险”,是一种有投资理财功能的保险,大多是“固定年金/分红+万能险”的组合。常见的理财险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 分红险:分红险的收益一般由浮动分红+保底利率组成,收益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这种保险的投资方向一般比较保守,可获得的收益比较低。
- 万能险:万能险和分红险一样,具有保底收益,部分产品也能得到公司分红,上不封顶。万能险的缴费相对更灵活,投保者交的保费会分成保障成本、保险公司的管理费用、投资账户三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状况来调整保险金额。目前很多万能险都是作为年金险的附加险。
- 投连险:投资连结保险是人寿保险与投资的结合,是风险最高的一类理财险。投连险偏向于风险比较大的股票等投资,没有保底收益,收益与风险均由投保者自行承担。由于风险太高,投连险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该不该买理财险?
现在我们对理财险有了大概的认识,但是对于理财险该不该买,还是一头雾水。投二建议在考虑这个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01 理财收益率
消费者最容易被误导的地方还是集中在理财收益上。由于很多销售误导和夸大的宣传,导致消费者对理财险的收益有了过高的预期。
其实,保险公司的投资理财是相对保守的。理财险的投资方向一般以银行存款、债券、货币基金为主,而后者能达到的年化收益率现在也就在3%左右。
那么,为什么在很多保险公司的产品演示中,给人感觉收益率能达到5%以上,甚至更高呢?其实很多时候,区别只是在于保险公司对单利、复利的演示宣传不同。
比如说,5万元的一笔钱,我们存上30年,按照6%的利息单利计算,30年后我们能得到14万元。但是,同样是5万元的一笔钱,如果我们按照4%的利息,用复利计算,结果是30年后,我们可以得到16.2万元。因此,理财险的产品宣传动则用30年、50年来举例演示收益,投保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利率高的错觉。
而且,很多保险公司展示的是过往的收益,就算过去的利率能达到5%以上,并不代表未来始终能保持5%以上的收益。
很多万能险、投连险的浮动利率是跟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挂钩,它们的收益就更不好说了。这样一看,保险公司所宣传的高收益,也只是一个噱头罢了。
02 退保条款
在宣传介绍理财险的过程中,时常被描述成一个类银行理财的产品,有意套用“本金”、“存入”、“利息”等概念,使消费者产生理财险和银行的活期存款一样能“随取随用”的误解。
然而当投保人需要退保的时候,往往发现退保条款中规定,提前退保可能要亏损高达20%的本金,直到缴费结束后数年才能返还本金,因为这类退保产生的纠纷不计其数。
如果是因为误导购买了自己不需要的保险产品,在急需用钱的时候却无法取出,那对于很多个人和家庭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因此,在考虑购买理财险之前,一定要看清楚退保的条款。
到底要不要理财险?
了解了这么多,理财险到底要不要买,主要还是要想清楚自己所需要的用途。本质上来说,理财险是一种特殊的理财规划工具,在教育、养老等一定场景能发挥它的作用,收益也相对稳健。
但是,除了理财险,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能够进行理财,市面上的很多理财产品都能达到3%的年化收益率,并且存取更加灵活,流动性更好。
并且,无论是什么理财产品,总会伴随一定的风险,我们在购买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合约中的条款。投保这类产品之前,要先想清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如何。
优先配置保障型的产品后,再考虑理财类的保险,切莫盲目跟风地投保。而对于对理财产品的收益以及流动性有一定要求的客户,也许将保障跟理财分开,才是更佳的理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