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传输数据使用的两种链路:
- 点对点链路:两个相邻的节点通过一个链路相连,没有第三者。应用:PPP协议,常用于广域网。
- 广播式链路:所有主机共享通信介质。应用:早期的总线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常用于局域网。典型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逻辑总线型)。
点对点的链路因为没有第三者,所以不会有通信互相干扰的情况,但是广播式链路,如果通信双方想要通信通常会被互相干扰,所以需要设置一定的访问控制。
介质访问控制:
介质访问控制的内容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两对节点之间的通信不会发生互相干扰的情况。
介质访问控制的分类:
介质访问控制分为静态划分信道,动态划分信道。
静态划分信道
称为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分为:
- 频分多路复用 FDM
- 时分多路复用 TDM
- 波分多路复用 WDM
- 码分多路复用 CDM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将使用介质的每个设备与来自同一信道上的其他设备的通信隔离开,把时域和频域资源合理地分配给网络上的设备
多路复用技术:
把多个信号组合放在一条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使得多个计算机或终端设备共享信道资源,提高信道利用率。把一条广播信道,逻辑上分成几条用于两个节点之间通信的互不干扰的子信道,实际就是把广播信道转变为点对点信道。
频分多路复用
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频率带宽)资源。
优点
充分利用传输介质带宽,系统效率比较高,由于技术比较成熟,实现也比较容易。
时分多路复用
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所有用户轮流占用信道。
改进的时分复用 --- 统计时分复用STDM
每一个STDM帧中的时隙数小于连接在集中器上的用户数,各用户有了数据就随时发往集中器的输入缓存,然后集中器按顺序依次扫描输入缓存,把缓存中的输入数据放入STDM帧中,一个STDM帧满了就发出。STDM帧不是固定分配时隙,而是按序动态分配时隙。
波分多路复用
波分多路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多路复用,在一根光纤中传输多种不同波长(频率)的光信号,由于波长(频率)不同,所以各路光信号互不干扰,最后再用波长分解复用器将各路波长分解出来。
码分多路复用
码分多址(CDMA)是码分复用的一种方式。一个比特分为多个码片/芯片(chip),每一个站点被指定一个唯一的m位的芯片序列。(也就是说不同节点发送0或1时,会指定其发送不同的序列,比如A站点发送1时会要求其发送:+1,-1,+1,+1,-1,-1,-1,+1)
发送1时站点发送芯片序列,发送0时发送芯片序列反码(通常把0写成-1,之前举的例子中比如A要发送0,那就要求其发送:-1,+1,-1,-1,+1,+1,+1,-1)。
如何不打架:
多个站点同时发送数据的时候,要求各个站点芯片序列相互正交(假如A站点的序列是向量,也就是之前说的[+1,-1,+1,+1,-1,-1,-1,+1],站点B的芯片序列是向量,站点C的芯片序列是向量,要求各个站点的芯片序列相互正交,也就是...= 0.).
如何合并:
各路数据在信道中被线性相加。(也就是+ ...发送)
如何分离:
合并的数据和源站规格化内积。 (也就是向量各位乘积相加,除以总位数)
动态分配信道
分为:
-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令牌传递协议
- 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分为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 CSMA/CA协议
也称为动态媒体接入控制/多点接入
特点:
信道并非在用户通信时固定分配给用户。
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所有用户可随机发送信息,发送信息时可占全部带宽。
aloha协议
CSMA协议
CSMA/CD协议
CSMA/CA协议
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也称为轮询访问MAC协议,轮流协议,轮转访问MAC协议,既要不产生冲突,又要发送时占用全部带宽。主要包括轮询协议以及令牌传递协议。
轮询协议
主节点轮流“邀请”从属节点发送数据。
轮询协议的问题:
- 轮询开销
- 等待延迟
- 单点故障
令牌传递协议
令牌:
一个特殊格式的MAC控制帧,不包含任何信息。控制信道的使用,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结点独占信道。令牌环网无碰撞。
每个结点都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令牌持有时间)获得发送数据的权利,并不是无限制地持有令牌。
问题:
- 令牌开销
- 等待延迟
- 单点故障
应用:
应用于令牌环网(物理星型拓扑,逻辑环形拓扑)。采用令牌传送方式的网络常用于负载较重,通信量较大的网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