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长期股权投资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投资方通过该行为享有被投资单位的股利分配、净利润等投资收益,处理的是母公司(投资方)的个别财务报表。
只有控股合并才需要编制合并报表,意味着后续计量采用的是成本法。
合并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进行调整和抵消。
站在集团的角度,母公司和子公司本质上是“一家人”,母公司投资所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 按投资股权比例享有的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份额, 好像自己投资的同时,享有自己的挣钱带来的收益一样,不妥。
所以合并报表到底在干嘛 ?一句话,调整和抵消。
调整母公司的“长投”和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然后进行抵消。
坚持看完文章,会有惊喜。就像我坚持写完一样。
本文阅读逻辑为购买日、购买日后,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
一、购买日
(一)购买日个别财务报表的处理
- 花多少钱,记多少钱长投,即企业合并成本按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含税价)之和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含税价】
应收股利
资本公积——股本(资本)溢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方差额依次冲减】
贷:银行存款/相关资产/相关债务/股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本公积——股本(资本)溢价【贷方差额】
- 补充投资方以相关资产作为合并对价购买被投资单位股权的内容
①以存货作为合并对价(视同对外销售)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含税价】
应收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公允价值*适用税率】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②以固定资产作为合并对价(视同固定资产处置)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含税价】
应收股利资产处置损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贷:固定资产清理资产处置损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③以长期股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作为合并对价(视同出售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借: 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2. 交易过程发生的直接相关税费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佣金手续费,冲减权益性证券的溢价收入,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借:资本公积——股本(资本)溢价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银行存款
发行债务性证券支付的佣金手续费,倒挤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PS. 如果个别财务报表的处理难以理解, 可重新学习第七章《长期股权投资》,也可参考我的整理。
北派三叔:《长期股权投资的定义和初始计量》zhuanlan.zhihu.com(二)购买日合并报表的处理
不同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日需要编制三张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购买日只需要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
购买日合并报表两件事:
- 编制调整分录——调整评估增值/减值
- 编制抵消分录—— 抵权益
1. 编制调整分录——调整评估增值/减值
为什么?
非同控因为与被投资方无血缘关系,所以并不承认被投资方的账面价值,需要通过外界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确定公允价值。
个别财务报表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初始投资成本时,只调整了“长期股权投资”这一个会计科目。站在个别财务报表的角度理解,作为投资方,我只需要调整投资所涉及的科目即可,被投资方的资产负债如何不会影响投资方个别财务报表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但合并报表不同,你是站在一个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一个集团的角度,将投资方的数据以及控股被投资方的数据进行整合,需要囊括的是双方的数据,最终呈现的是双方经调整后的财务报表。
所以,被投资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同时,会影响合并报表相关资产、负债的科目,需要在合并报表中将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调整为评估后的公允价值。
怎么编?
分录如下,以资产为例,一般涉及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应收账款的评估增减值。
注意两个点:一是调整分录需要用的是报表项目而非会计科目;二是所得税的影响
亲们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购买日的评估增减值只影响资本公积~
2. 编制抵消分录—— 抵权益
评估增减值的调整是为抵消权益而服务的,因为影响到被投资方资本公积的账面价值。
同样也是两个问题
为什么需要抵消权益?
这里所指的抵消权益,抵消的是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站在集团合并角度,投资方归属于集团,被投资方也归属于集团,不存在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
但 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 编制的合并报表 同时包含了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数据。
所以需要抵消母公司的长投 和 母公司控股所享有的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
怎么编?
分录如下,注意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报表不同,同控所依赖的基础是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所以长期股权投资(如控制80%)和少数股东权益(如控制20%)所享有的份额就是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对应的控股比例,此时不会产生差额。
非同控依赖的是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 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所以会形成借方和贷方差额,即会产生商誉。
商誉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隐含在长期股权投资里,并未体现。但在合并报表中,需要单独体现商誉的价值,且后续金额一般不会变动。
如果抵销分录出现贷方差额,由于母公司购买日不编制合并利润表,故不能计入利润表项目的营业外收入。
【小结】
购买日个别财务报表花多少钱记多少钱长投;
合并财务报表调整评估增减值,抵消权益。
二、购买日后
(一)购买日后个别财务报表的处理
对于控股合并,后续计量采用的是成本法,只有涉及到子公司股利分配时,才会影响损益。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二)购买日后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
说明一点,购买日编制的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只在购买日使用,购买日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抵消分录是一个崭新的开始,需要忘掉过去的一切。
意味着购买日后编制的调整抵消分录,需要把购买日的动作再做一遍哈~
八个步骤,记下来
- 调整评估增值/减值
- 评估增值/减值的后续变动
- 调整净利润
- 调整未分配利润
- 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 计算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
- 抵权益
- 抵损益
一个一个说
1.调整评估增值/减值 & 2. 评估增值/减值的后续变动
第1年年末 (购买日当年年末)
①借:固定资产——原价/存货/无形资产等
贷:资本公积
②借: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调整后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确认DTL】
或者两个分录合二为一:
借:固定资产——原价/存货/无形资产等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本公积(倒挤)
评估增值的部分在个别财务报表上并为承认,相应也就未按照评估增值后的资产价值计提折旧摊销,所以在合并报表上每年都需要补提折旧摊销。
③借:管理费用等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注意写的是报表项】
同样的对于评估增值的存货,在对外出售时实现真正的销售,子公司确认收入结转成本。由于个别财务报表确认的成本是评估增值前的存货账面价值,故少确认的成本需要在合并报表中调整。
④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⑤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
评估增之后,存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上述确认过递延所得税负债,但存货售出,相应转回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第2年年末 或者说是 第2/3/4……n年年末
合并报表是每年都要重新编制的,一嫁误终生,
第二年的资产负债表日,
如果对应的评估增值资产仍存在,调整分录正常写相应科目,
如果不存在,用“年初未分配利润”进行替换;
对于涉及利润表项目,全部用“年初未分配利润”进行替换。
①借:固定资产——原价/存货/无形资产/年初未分配利润等
贷:资本公积——年初
②借:资本公积——年初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或者:
借:固定资产——原价/存货/无形资产/年初未分配利润等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本公积——年初(倒挤)
注:如果存货第一年已经销售,则替换为年初未分配利润
③借:年初未分配利润【第一年为管理费用】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对于第一年销售的存货,第二年资产负债表的处理
④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第一年为营业成本】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第一年为存货】
⑤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第一年销售的存货对应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转回】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本年发生的事项本年继续正常处理:
⑥借:管理费用(当年补提折旧、摊销)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若存在存货第一年未完全售出,本年售出存货,以本年已售出的存货金额为基数
⑦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⑧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
评估减值以应收账款的减值为例
3. 计算调整后的净利润
=账面净利润(子公司)±评估增值或减值对净损益的影响±因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转回而影响的所得税费用
4. 计算调整后的未分配利润
=年初未分配利润(调整后)±调整后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子公司的利润分配项目等(分配股利、提取盈余公积)
对于初学者而言看到这里会有点懵,完全不知道在干嘛,其实刚开始我也是。
我用两句话告诉你我们在干嘛,然后再接着说。
第一句话:合并报表编制的基础是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由于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投资是为了获得收益的,所以母公司关注的是“长期股权投资” 和 按投资持股比例所享有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份额。但合并报表站在集团的角度,没有投资方和被投资方,需要把上述母公司的“关注点”用调整分录抵消。
第二句话:抵消意味需要重新确定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 在集团合并报表中 所承认的份额。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包括哪些?
股本
资本公积
其他综合收益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能直接用吗?——不能,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合并报表从未承认,所以需要调整!
八步法的第一步评估增减值的动作是在调整资本公积,第二步评估增减值的后续计量会影响净利润,净利润进而影响未分配利润,所以第三、四步的计算是在调整未分配利润!
调整后的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可以用了吗?——可以!
子公司的可以了,那么,
还有什么不能用?——母公司的长投哇!
所以我们要干嘛?——继续八步法哇!
5. 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变为权益法
为什么?
合并报表不承认成本法,所以需要进行调整,按所享有的股权份额,按比例哭,按比例笑。
后续计量成本法和权益法最关键的区别是什么?——权益法有四个明细科目~
怎么做?
三补一调
- 三补——补长期股权投资的三个明细科目(损益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
- 一调——调整子公司的利润分配
这里不需要调整——投资成本,因为投资成本是一开始就已经确定了,可以直接用。
分录如下:
三补——记得是报表项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
一调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在成本法中,子公司分配股利分录为(出发点)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权益法下(目标),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故产生上述分录。
6. 计算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取得成本+调整分录涉及的长投
此时,母公司的长投可以用了嘛?——可以
7. 抵权益
所以,上面的计算只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抵权益用的是调整后的子公司净资产和调整后的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
8. 抵损益
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增加(净利润)—本年减少(提取盈余公积/股利分配)=年末未分配利润
公式变形:
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增加(净利润)=年末未分配利润+本年减少(提取盈余公积/股利分配)
子公司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在编制合并报表第7步时,已全额和母公司的长投抵消,但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是真切存在的,所以该步抵消,有两个目的:
目的一,为了计算出年末未分配利润,恢复合并报表中集团应享有的子公司收益;
目的二,计算归属于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和少数股东的投资收益
计算少数股东损益和上述第7步计算少数股东权益,实际上这和我国合并报表采用的合并理论相关,有没有想起来本章第一节学习的内容?
- 母公司理论
- 实体理论
- 所有权理论
母公司理论完全站在母公司的视角,忽视了少数股东的利益;
而我国采用的实体理论,是站在所有股东的视角,分析归属于母公司享有的利益和子公司享有的利益;
至于所有权理论是针对于合营企业持股相同的情况下,解决共同控制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最后,别忘记还有一个抵消分录,母子公司之间的利润分配是从左口袋按比例往右口袋拿钱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股利
所以讲到这里我就讲完了,彩蛋就是,
附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简单两句话就可以讲完
合并日
个别财务报表,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确认初始投资成本
合并报表,抵权益,同时恢复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
借:资本公积
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合并日后
个别财务报表,享有子公司分配股利的份额
合并财务报表,八步法的后四步
【总结如下】
【写在最后】
我一直在学习,也一直在反思,也可以说是一边在坚定,一边在迷茫。
说实话,我不知道学习CPA会给我带来什么,
我每天都不想学习,但我每天都在学习,
就好像我每天都不想运动,但我每天晚上都会锻炼一个小时。
我不知道写这些文章有什么用,读者很少,受众很少,
但我好像很喜欢书写,喜欢理清自己的逻辑,喜欢自己和自己对话。
偶尔我会收到读者的私信,他们说看到我的文章让他们
“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受益颇多”,
我很开心。
曾经阅读过一本心理学书籍,有一个“幸福理论”谈到
幸福值增长的巅峰,是某一瞬间的开悟。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给自己打了很久很久的结,有一天,被自己解开了。
最初系结的是自己,最终解结的还是自己。
喜欢轻一里的一句话:
有时候备考就好像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没洗干净,
只能一遍又一遍的洗
等到有一天屋子里的灯亮了,你穿上那件洁白如新的衣服时,
一定会感谢那段在暗夜里独自洗衣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