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sk [options] device
常用选项有:
d删除一个分区
n创建一个分区
p显示分区信息
t修改分区的系统id
w保存分区表并推出
q退出不保存
创建分区时,如果分区数目大于4个,就要建立扩展分区,如果没有把全部磁盘容量给扩展分区,那么剩余的磁盘容量将不能使用。所以要把所有的容量都给扩展分区。
在分区完成后,需要让内核重新读取分区表,
RHEL5:partprobe DEVICE
RHEL6:partx -a [partition] DEVICE
貌似可以自动监测新加的分区。
partx
�a添加指定分区或加载所有分区
-d删除指定分区或所有分区
可以通过cat /proc/partitions来查看加载情况.
分区之后,再对分区进行格式化,以创建文件系统,注意,扩展分区不能格式化。格式化使用命令mkfs
mkfs�t fstype /dev/partition
格式化命令中功能最强大的是mke2fs,例:
mke2fs
-t(ext2|ext3|ext4)(RHEL5是-T,RHEL6是-t)
-b (1024|2048|4096)byte
-L设定卷标
-m设定保留给root的空间百分比
-r设置保留给root的block的个数
-E设定文件系统的扩展属性
格式化完成后,用blkid partition检查:
UUID:全局唯一标识号,用于区别其他设备。
创建swap分区:
mkswap partition
swapon partition启用指定swap分区
swapon -a启用所有swap分区swapoff partition 禁用此swap分区
swapoff -a 禁用所有swap分区
查看磁盘块大小等属性可用tune2fs -l partition
mke2fs有相关配置文件,可以设置默认的格式化类型等。是/etc/mke2fs.conf。
tune2fs有调整卷标,预留空间等功能
-L调整卷标
-m调整保留给root的空间比率。
-r调整保留给root的block的个数
-E调整文件系统的扩展属性
-o设定挂载默认选项
-O调整文件系统的扩展属性
e2label可以用来查看、调整卷标:
e2label /dev/sdb1显示/dev/sdb1的label
e2label /dev/sdb1 data设置/dev/sdb1的label为data
挂载:把磁盘分区与根文件系统关联
mount [-t fstype ] partition Mount_point
mount [-t fstype] LABEL=”卷标” mount_point
mount [-t fstype] UUID=”ID” mount_point
mount�o
ro,rw此分区为只读(ro),或是可读写(rw)
async,sync此分区为同步写入(sync)或是异步(async),默认为async
auto,noauto允许/不允许此分区被mount -a自动挂载
dev,nodev是否允许此分区上可以建立装置文件,dev为允许
suid,nosuid是否允许此分区含有suid/sgid属性的文件
exec,noexec是否允许此分区上含有可执行的binary文件
user,nouser是否允许此分区上让user执行mount命令,默认时只有root可以mount,如果启动这个,则一般用户也可以mount
defaults默认值为rw,suid,dev,exec,auto,nouser,async
remount重新挂载,这在系统出错,或重新更改挂载参数时很方便
noatime关闭更新访问时间
loop本地回环设备
umount Mount_point | partition
fuser Mount_point查看正在访问此挂载点的进程
fuser �km Mount_point强制kill此时访问挂载点的进程
如果不加-t选项时,mount会根据blkid查询得出的文件系统类型来确定。挂载之后,原目录中的文件会被隐藏,因此不能使用系统重要目录进行挂载。
磁盘设备自动挂载,靠/etc/fstab文件定义
1、挂载的设备,可以是设备文件、卷标、UUID;
2、挂载点;
3、文件系统类型,ext2、ext4……
4、挂载选项:defaults表示使用默认选项,逗号分隔;
5、转储频率,0:从不备份,1:每日备份,2,隔日备份;
6、自检次序,0:不检测,1:第一个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