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看见-腾讯财经(ID:qqckj2017)
概要: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成为“独角兽”甚至是“超级独角兽”,就意味离成功只有几步之遥。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成为“独角兽”甚至是“超级独角兽”,就意味离成功只有几步之遥。
根据CVSource&CBInsights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球“超级独角兽”公司共有16家,分别为Uber、蚂蚁金服、滴滴出行、小米、Airbnb、Palantir Technologies、陆金所、美团大众点评、WeWork、SpaceX、今日头条、Pinterest、大疆创新科技、Infor、Flipkart、Dropbox。
从国家分布来看,16家“超级独角兽”公司中8家是美国公司,7家中国公司,1家印度公司。
从行业领域来看:
硬件行业有3家,分别是小米、SpaceX、大疆创新科技;
汽车交通行业有2家,分别是Uber和滴滴出行;
企业服务行业有2家,分别是Palantir Technologies和Infor;
金融行业有2家,分别是蚂蚁金服和陆金所;
旅游行业有1家,Airbnb;
本地生活有1家,美团大众点评;
房产服务有1家,WeWork;
文化娱乐有1家,今日头条;
社交有1家,Pinterest;
电子商务有1家,Flipkart;
工具软件有1家,Dropbox。
通过分析发现,企业服务行业中的“超级独角兽”公司都是美国公司,在企业服务领域,美国公司远超中国公司。
中国现在已经有一批企业服务行业的上市或者初创公司,但能跻身100亿估值的企业服务初创企业基本为零。
在中国的这7家“超级独角兽”公司中,蚂蚁金服比较特殊,成立1年时间就估值450亿美元,主要是因为蚂蚁金有个“富爸爸”阿里巴巴,刚成立就囊括了支付宝、支付宝钱包、芝麻信用、网商银行和蚂蚁金融云业务。
其他6家公司能成为“超级独角兽”公司,是因为他们都抓住了所在行业的风口期。例如滴滴出行抓住了共享经济的风口,小米抓住了互联网手机的风口,美团、大众点评抓住了O2O落地的风口,今日头条抓住了大数据及内容分发的风口,大疆抢占了无人机的风口等。
除了抓住了所在行业的风口期外,这些公司能成为“超级独角兽”,也少不了资本的助力。
例如滴滴在与快的合并(2015年2月)之前,已经有了4轮融资,约融资8亿800万美元。2015年9月,滴滴出行 E轮融资30亿美元,估值达165亿美元。
小米则经历了A轮融资4100万美元,B轮融资9000万美元,C轮融资2.16亿美元,D轮融资上亿美元后,估值超过100亿美元。
未来,
哪些行业可能产生独角兽?
规模庞大的国内市场包含众多细分领域,这些领域都有可能诞生独角兽企业,但只有拥有长远发展空间的行业才有可能成为独角兽企业。
从近几年每年的消费数据来分析,我国的消费能力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向往高质量的生活。
另一方面,“互联网+”计划的深度开展,带动了许多传统行业的发展,比如金融行业、医疗行业、传统教育行业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创新了服务方式,提高了用户黏度。
如今的创新也不同于以往,很多初创企业将聚焦于技术型创新,这种技术创新亦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因此,未来最有可能催生独角兽的行业有:
人工智能行业,例如AI+金融 AI+家居 AI+教育 AI+医疗等。
企业服务行业,网络安全、大数据分析及预测、客户体检管理SaaS等。
医疗健康行业,例如精准医疗、基因检测技术等。
汽车交通行业,例如新能源、无人车、智能驾驶与出行等。
物联网行业,例如智能物流、智能家庭等。
消费升级行业,例如体育、文娱、新销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