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编者按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向军事领域渗透,军事智能化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加强风险研究和预判,防范重大风险,已经客观而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人工智能颠覆未来战争》的作者石海明博士和贾珍珍博士一直从事军事理论研究,他们愿意借助学会这个平台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大家来说是份不可多得的福利!
在本书中,作者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与军事用途有关的人工智能问题,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理论问题、人工智能在作战应用方面的新进展、美俄等外军研发军用人工智能的新动向、科幻作品对军用人工智能的启示、军用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等等。两位作者多年来在这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本书在此基础上整理发展而成。本书所做的讨论,对帮助我们厘清人工智能发展脉络,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妥善处理好面临机遇与风险挑战的关系,科学选择发展路径,推动军事智能化科学稳步发展等方面,相信会有多方面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自2016年12月29日“上线”起,短短7天,一个名为“Master”的神秘账号在多家网络围棋平台完胜了60名世界顶尖围棋高手,其中包括柯洁、井山裕太和朴廷桓等中日韩三国最强选手,以及“棋圣”聂卫平,八冠王古力等,颇有独孤求败之势。终于,在2017年1月4日晚间,“Master”亮明了身份:它就是“阿尔法狗”(AlphaGo)。从2016年刷爆各大媒体的“世纪人机大战”,到如今Master对战职业棋手的屡屡胜出,人工智能无疑成为了时下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星”。
有人依此断言,人类进入智能时代。
军事领域是对科技前沿感知最敏锐的领域。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等相关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于其未来的潜在军事影响,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都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成立了专门的“20YY战争形态倡议小组”,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战争变革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报告,从2014年2月到2015年4月,相继发布了5份20YY研究报告,这本《20YY:机器人时代的战争》就是其中之一。
该报告由时任“新美国安全中心”首席执行官,后担任国防部常务副部长的罗伯特·沃克牵头完成,需要指出的是,沃克也负责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的相关策划,在其看来,以智能化军队、自主化装备和无人化战争为标志的军事变革风暴正在来临。为此,美军将通过发展智能化作战平台、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定向能、高超声速、仿生、基因、纳米等新型武器,到2035年前初步建成智能化作战体系,对主要对手形成新的军事“代差”。至2050年前智能化作战体系将发展到高级阶段,作战平台、信息系统、指挥控制全面实现智能化甚至无人化,更加多样的仿生、基因、纳米等新型武器可能走上战场,作战空间进一步向生物空间、纳米空间、智能空间拓展,实现真正的“机器人战争”。
事实上,由于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其正成为军事变革的重要推手,必将催生新的战争模式,改变战争制胜内在机理。因此,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虽然不在“无人区”,但一直处于前沿领域,2016年1月,NASA进行了“小行星重定向机器人任务”航天器早期设计工作;8月,DARPA启动了人机协作项目——“可解释的人工智能”(XAI),并向工业部门寻求开发人工智能自适应无线电技术;10月,美国发布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这两份文件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规划、影响及具体举措。
按照传统的思想与理解,人工智能应用于战争,无非也就是使战争更加智能化。比如说,有了人工智能技术,无人作战平台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更高,平台上的无人作战飞机、无人反潜战或反雷战潜水器,以及无人战车等武器既可以被作战人员远程遥控操作,也可以让武器按预编程序自主运作,并能要求武器系统在短时间内对威胁情况、打击手段、打击效果进行分析和研判,进而全面提升无人作战平台及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然而,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战争形态的颠覆,或许要比上述勾勒的图景更加超越人们的想象,必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智能时代,那个时代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或预见的互联网、物联网时代,而是一个脑联网时代。
对此,我们需要沿着历史的长河溯源而上才能洞察未来。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有一条清晰的演进脉络。在人类社会进入区域帝国之前(如古罗马、中国、阿拉伯帝国等),国家与国家、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是弱关联的。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竞争的历史大幕,开启了全球经贸互联互通的新时代。比如,“在19世纪初,历史上第一次,海运、铁路、国际银行和贸易已经连接了我们星球上每一块适宜居住的大陆。”[1]1969年“阿帕网”诞生,人类社会进入了“万物相联”的互联网乃至今天人们热议的物联网时代,整个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地球村”。
展望未来,科学技术的突破必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特别是一旦生物交叉技术尤其是脑机接口技术(BCI)的发展,实现了人或动物的大脑与外界的直接信息交流。人类社会发展必将由此来到一个新的转折点,未来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充分互联互通。但是,此物非彼物,此时的“物”是人大脑的延伸,智力的延伸,更是智慧的延伸,人类社会从此进入“脑联网”的智能时代。
对于这个“脑联网”的智能时代,人类战争的面孔将会被涂抹成什么样?我们或许需要跳出原有的思维窠臼,需要一个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更新视点的审视。就某种意义而言,军事系统是社会系统的缩影,因此,与人类社会系统同步,军事系统也必将经历了一个从“物质系统”、“能量系统”、“信息系统”走向“智慧系统”的过程。
智能化战争孕育于信息化战争这一“母体”之中。早在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后不久,就有科学家预言,人工智能时代必将来临。1950年,艾伦·图灵出版《机器人与智能》一书,6年之后,美国科学家约翰·麦肯锡提出“人工智能”一词,主要涵义是指依托计算机运用数学算法模仿人类智力,让机器“学会”人类的分析、推理和思维能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迂回曲折,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快车道”,正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迈进。美国科学家雷·库兹韦尔预言:2045年将是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的“奇点”。
或许库兹韦尔的预言有夸张的成分,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的所谓“奇点”不会到来的这么早,抑或根本就没有这个“奇点”,这的确可以商榷。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必将彻底刷新我们今天所认知的战争,具体催生什么样的“脑联网”时代的战争,还只能根据未来科技的萌芽进行想象。
可以预见,伴随着军事“智慧系统”的自生成性、自组织性、自演化性不断发展,战争对垒双方已不再是用“能量杀伤”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是通过“脑”控武器来控制敌人的思想和行动。作战主体由“知识战士”向“超级战士”转化,作战平台由信息化“低智”向类脑化“高智”发展,作战样式由“体系作战”向“开源作战”演进。由此,未来战争将超越“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精确打击、联合制胜”的传统制胜机理,开启“智能主导、自主对抗、溯源打击、云脑制胜”的崭新攻防模式。总之,未来的军事系统不仅仅是“物质系统”、“能量系统”、“信息系统”,还是一个人机融合的“智慧系统”。未来战争的毁伤方式将发生变化,武器的演变主要围绕智慧的控制与反控制、摧毁与反摧毁而展开。
应对未来这样的战争,我们需要更新观念,特别是要摒弃传统机械论在军事领域的影响。按照牛顿机械论自然观,世界的缩影就是一架“时钟”,里面的因果关系非常清晰,按时摆动有秩序地运转。世界都像一架“时钟”,军事系统就更像“时钟”了,简单直接,因果明了。然而,在未来的“脑联网”时代,我们研究战争需要新视野、新思维、新范式。要真正超越牛顿机械论及奠基其上的有机论,树立复杂系统思维,要注重运用整体观、联系观、演化观等来透视战争。
著名军事专家刘戟锋将军曾指出,在“脑联网”的智能时代,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智慧彰显。在目前已知的浩瀚宇宙中,只有一个星体演化出了智慧,这个星体叫做地球。在目前已知的地球生态系统中,只有一个种群拥有智慧,这个种群叫做人类。
人类文明因智慧“善”用而进化,人类文明也因智慧“滥”用而毁灭。
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说:“在我们这些真正无所不知的人眼中,那些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就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未来科技向何处去?未来战争向何处去?
这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张亚勤、刘慈欣、周鸿祎、王飞跃、约翰.翰兹联合推荐
这是一部力图破解21世纪前沿科技大爆发背后的规律与秘密,深度解读数十亿群体智能与数百亿机器智能如何经过50年形成互联网大脑模型,详细阐述互联网大脑为代表的超级智能如何深刻影响人类社会、产业与科技未来的最新著作。
《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未来》2019年7月中信出版社出版。刘锋著。了解详情请点击:【新书】崛起的超级智能: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未来
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