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1.时延
1.1 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叫延迟或迟 延。单位是s。
数据到达路由器是,需要等待,产生排队时延,在路由器里面需要处理数据,包括检错和查找输出端口,产生处理时延。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排队时延+处理时延
在总时延中,究竟是哪种时延占主导地位,必须具体分析。
1.2 时延带宽积(bit)=传播时延(s)X带宽(b/s)
1.3 往返时延RTT
1)指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2)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RTT不包括传输时延。
3)在互联网中,往返时间还包括各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以及转发数据时的发送延迟。
4)往返时延与所发送的分组有关。发送较长数据块的往返时延较长。
5)在收到接收方的确认前,已经有许多比特发送到链路上了。因此,若接收方发现了差错,并告知发送方,是发送方停止发送,但是已经发送了往返时延带宽积的比特数了。
1.4 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介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开始,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1.5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1.6 处理时延:分析分组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或查找适当的路由等产生了处理时延。
1.7 排队时延: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1.8 对于高速链路,提高的仅仅是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提高了链路带宽减小了数据发送时延
2.利用率
2.1 利用率有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当信道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
3.速率
速率往往是指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非实际运行速率。
4.带宽
5.吞吐率
吞吐量更经常地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够通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