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进程的定义
- 2.进程的组成
- 3.PCB
- 4.进程的状态
- 4.1 进程的五种状态
- 4.2 进程状态间的转换
- 5.进程控制
- 6.进程通信
- 6.1 共享存储
- 6.2 管道通信
- 6.3 消息传递
- 7.线程
- 7.1 线程的概念
- 7.2 引入线程后的变化
- 7.3 线程的属性
- 7.4 线程的实现方式
- 7.4.1 用户级线程
- 7.4.2 内核级线程
- 7.4.3 混合模式线程
- 7.5 多线程模型
- 7.5.1 多对一模型
- 7.5.2 一对一模型
- 7.5.2 多对多模型
- 8.进程同步和互斥
- 8.1 进程同步
- 8.2 进程互斥
- 8.3 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
- 9.进程互斥的软件实现方法
- 9.1 单标志法
- 9.2 双标志先检查法
- 9.3 双标志后检查法
- 9.4 peterson算法
- 10.信号量机制
- 10.1 什么是信号量
- 10.2 整型信号量
- 10.3 记录型信号量
- 11.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同步
- 12.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 12.1 问题描述
- 12.2 如何解决
- 13.多生产者多消费者问题
- 13.1 问题描述
- 13.2 问题解决
- 14.吸烟者问题
- 14.1 问题描述
- 14.2 问题解决
- 15.读者-写者问题
- 15.1 问题描述
- 15.2 问题解决
- 16.哲学家进餐问题
- 16.2 问题描述
- 16.3 问题解决
- 17.管程
1.进程的定义

2.进程的组成

3.PCB

4.进程的状态
4.1 进程的五种状态


4.2 进程状态间的转换

5.进程控制

6.进程通信


6.1 共享存储

6.2 管道通信

6.3 消息传递

7.线程
7.1 线程的概念

7.2 引入线程后的变化

7.3 线程的属性

7.4 线程的实现方式
7.4.1 用户级线程

7.4.2 内核级线程

7.4.3 混合模式线程

7.5 多线程模型
7.5.1 多对一模型

7.5.2 一对一模型

7.5.2 多对多模型

8.进程同步和互斥
8.1 进程同步

8.2 进程互斥

8.3 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


9.进程互斥的软件实现方法
9.1 单标志法

9.2 双标志先检查法

9.3 双标志后检查法

9.4 peterson算法

10.信号量机制
10.1 什么是信号量

10.2 整型信号量

10.3 记录型信号量

11.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同步

12.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12.1 问题描述

12.2 如何解决

13.多生产者多消费者问题
13.1 问题描述

13.2 问题解决

14.吸烟者问题
14.1 问题描述

14.2 问题解决

15.读者-写者问题
15.1 问题描述

15.2 问题解决

16.哲学家进餐问题
16.2 问题描述

16.3 问题解决

17.管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