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计算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ae66a7f89baa381c8ea4d0b32d293807.jpeg

来源:图灵人工智能

来源:www.cnblogs.com/jackyfei/p/13862607.html

作者:张飞洪 

01 


抽象模型

庄子说过吾生有崖,知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尽的知识是很愚蠢的。所以,学习的终极目标一定不是知识本身,因为知识是表象的、不稳定、会过时。

那么我们应该学什么,什么东西才是永恒的?也许我们会有很多见解,比如学习哲学,或者叫哲科;或者学习方法论;或者学习抽象模型等等…

这些抽象模型的完美体现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数学公式,公式好比万能工具,通过它我们可以知道宇宙和自然是如何规律运转的。

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抽象模型,这些模型好比天上的繁星,有相似的,更多的是各不相同。

所以,认知结构的拓展其实就是对模型边界的拓展,我们拥有的模型越多,我们的认知越丰富。

对于计算机来说,什么是那个不变的宗呢?

02 


计算机模型

从物理角度看,晶体管的电容只有两种状态:开和关;从光传输的规律看,电压只有高低两种电压。

这对应了数字世界的0和1(量子计算除外)。这里多加一个或者多个电容,多加一条或者多个线,就有了2的4/8/16/64种状态。

而且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多核CPU的增加,5G高带宽的出现,从物理层面可以表示和传输的状态会越来越多。

不管虚拟世界多么纷繁复杂,追溯原点,从物理角度,我们可以从电容开始;从数学层面我们从二进制开始;从哲学层面,我们从阴阳开始。

计算机通电的过程很像宇宙大爆炸,接下来就是比特之旅。比特在旅途过程,从磁盘->总线->内存->CPU,不停的移动。一个比特经过一个函数工厂,可能会产生80个比特,再绕地球一圈,可能又会增加了n次方的比特。

所以,这是一个由哲学构建的稳定的底层逻辑的世界;这是一个由数学构建的有无穷状态表示法的比特世界;这是一个以波粒为基础的极致高效的世界。

03 


冯-诺伊曼体系

比如,从组成计算机的金字塔来看,该体系到现在也是稳定的,不管是PC还是移动还是正在发生的物联网架构。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还是这么几样东西: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不同的是在性能,功耗等变得更加强大。

3583db7c1e20c32667e31870e512b6f8.jpeg


04 


编译原理

如果你要了解各种计算机语言的底层原理,那么对语法分析,词法分析,语义分析,正则表达式,有限状态机的知识点是绕不开的话题,所以说编译原理其实也没有怎么变化过。

所以,不管是火热的的go,rust,还是老牌的java、c/c++、python,或者是js、c#等语言,我们其实不应该去纠结千差万别的语法,而是底层的编译方法。

不管是以后的语言如何变化,是属于脚本语言还是编译语言,无论他们的语法如何奇怪,你应该知道他们都要构造语法树,都要做词法分析,语义解析,都要把语法树翻译成二进制语言。

05 


分布式原理

分布式的存储系统他们实现数据复制的方法是完全一样的,该原理能查到的最早的出处是 1978 年 Lamport 的一篇论文《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iable Distributed Multiprocess Systems》。

1978年啊,同志们,那时候我们都还没出生呢!这么老的技术到今天仍然在被广泛地应用!无论应用技术发展的多快,实际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说是理论基础,一直是没什么变化的。

所以,你在不断学习新的应用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多思考、总结和沉淀,这样会让你学习新技术的时候更快更轻松。

不管在mysql,sqlserver关系型数据库里面,还是在redis,mongo等非关系型存储引擎里,他们都在用数据复制的状态机原理。

再比如,许多搜索引擎(比如ES)和消息队列(比如Kafka,RabbitMQ)也在互相抄作业,而且以后的作业会随着所谓的“新技术”这个伪概念的不断出现,会越抄越频繁。

06 


不可知论

爱因斯坦说宇宙就是一个怀表,里面是什么,我一无所知。不可知论的意思不应该是我们真的一无所知,而是假设Default我们一无所知,然后再重新梳理自己思想的真伪。它是一种对基点真伪的追问。

因为世界是动态的,五官是不可靠的,固有的知识是有漏洞的,但是我们又喜欢用经验来衡量和决策。所以,如果能彻底怀疑过往的一切,假设我们的思想都是错的,那么对真理的追求会更近一步。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随着业务膨胀和并发的增加,我们通过修修补补的方式以及无法抵抗日益腐烂的代码,那么唯有重新审视底层架构,甚至推倒重来才能暂时解决当前的业务需要。至于未来系统会如何演化,不可知。

不可知应该是站在不可知的角度去追求可知,是一种虔诚的学习态度。

53b975cb7bb4b65ef15c4f9e0c73364a.jpeg

07 


普遍怀疑

这里的普遍怀疑不是为了怀疑而故作高深,因为宇宙是浑然一体的,是混沌的,分科命名不是永恒的名(名可名非常名)。所以,当分科作为一个角度,必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你怎么可能是永恒的呢?

普遍怀疑把本我和思想进行脱钩,对被思想占领的肉体和思想本身进行分别求真。

笛卡尔说肉体是无法被证明存在(bing),我们怎么能确定自己不是活在虚拟世界里呢,也就是说我们怎么能知道到底自己是梦里的蝴蝶变的还是我们变成梦里的蝴蝶呢?但是,这个梦却是真实的,只有思想者是真实的,最后他提出了那句我思我在(i think,therefore i am)的名言。

普遍怀疑其实就是给自己的思想洗澡,把思想的苹果全部倒出来,包括烂苹果和好苹果,然后重新梳理和归类。爱因斯坦把牛顿的苹果倒出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不适应微观世界,最后提出相对论。可见普遍怀疑是破解集体信念和创新的重要工具。

08 


思想≠我

当我们被批判的时候,我们会本能的情绪化,因为我们把自己和思想视为一体,对我们观念的不认可就是对于自己的不认可,所以我不爽了!

试想,我就是思想吗?李善长老师说:“不是我拥有思想,而是思想占有了我。”,我的理解是我们的思想不过是先人智慧的影子,我们长期使用后和身体融化一体罢了。

所以问题来了,我们到底要为自己辩护,还是为自己的思想辩护?如果是为自己的思想辩护,为什么要情绪化呢?如果自己的认知本身是有问题的,不应该“闻过则喜”吗?

当我们因为别人的不认可而情绪化,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把思想和我等同起来,这对于学习和进步是一种巨大的禁锢,因为思想不等于我们的肉体。

09 


独立思考

谈到独立思考,我们先从智人演化过程的从众心态讲起。在远古社会,从众的目的是为了安全感,刚开始可能是为了抵御猛兽,后面是为了族群的认同。

从众的负面效应是一种非理性的无知,集体无意识的盲从。因为追求安全和族群的认可,会违背自我的思想扭曲,从而失去了独立判断的能力。

虽然这种后果是很可怕的,但直到现在,这种抱团盲从的现象还会随处可见,因为对于安全感的需求在组织当中还是存在的。如果不能深刻得认识这种现象,那么自己的思考也是危险。

独立思考是痛苦的。很多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思考;王兴说:很多人为了不去思考,可以做任何事情。

个人认为,这里的思考是指体系化、模型化、抽象化、理性化的逻辑思考,并不是指我们日常的感性思维或者形象思维。

代表计算机世界的思维方式,更切确的说应该是数学思维,是对万事万物进行数字建模后的一种面向产业和应用的计算,所以数感、数学思维是计算机学习的内功,虽然当下并不明显。

10 


总结

所以,从学习目标来看,我们应该要学习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抽象的知识模型,好比那把万能钥匙,模型可以打开各自知识的锁头;

从学习的方法来看,我们可以使用普遍怀疑、不可知论,思想和本我的脱钩、去除盲从惯性来思考,对思想本身进冲洗,对逻辑思维本身进行审视和质疑。

借用巴菲特的那句话:“如果哪一年我没有破坏一个我以前特别相信的观念,这一年我算白过了”。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大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大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每日推荐范围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学习型文章。目前线上平台已收藏上千篇精华前沿科技文章和报告。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5aad13c1a1e9531791e34d3b14d4b0b5.jpeg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481539.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中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发PRL,量子力学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FUTURE | 远见选编:FUTURE | 远见 闵青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力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黄运锋等人与西班牙理论物理学家合作,实验验证了基于局域操作和共享随机性(LOSR, Local operat…

论文阅读课2-Inter-sentence Relation Extraction with Document-level (GCNN,句间关系抽取,ACL2019

文章目录abstract1.introduction2.model2.1输入层2.2构造图2.3 GCNN层2.4MIL-based Relation Classification3.实验设置3.1 数据集3.2 数据预处理3.3 基线模型3.4 训练3.5结果4.相关工作4.1 句子间关系抽取4.2 GCNN5. 结论相关博客Sahu, S. K., et al. (2019). Inter-sentence …

量子并不总意味着小尺度,量子物理学家用它探索系外行星生命

来源:机器之心除了量子计算,量子物理学的应用范畴还很广。近日,美国东北大学物理学教授 Gregory Fiete 探讨了量子研究的广泛应用。量子物理学家研究的世界与普通人每天生活的世界是同一个,唯一的区别是它被科学家「缩放」到了无法…

论文阅读课3-GraphRel: Modeling Text as Relational Graphs for(实体关系联合抽取,重叠关系,关系之间的关系,自动提取特征)

文章目录abstract1.Introduction2.相关工作3.回顾GCN4.方法4.1第一阶段4.1.1 Bi-LSTM4.1.2 Bi_GCN4.1.3 实体关系抽取4.2 第二阶段4.2.1 构建关系权图4.3训练4.4 inference5.实验5.1 settings5.1.1数据集5.2 baseline and evaluation metrics5.3 Quantitative Results5.4 细节分…

大脑是如何编码外界各种信息的?

来源:知乎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2956044/answer/2494267009大脑将外部信息编码成心智模型。编码方式分为三种神经链接、语言逻辑和数学。心智模型理论是成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认知科学理论,代表人物就是著名学者史蒂芬平克…

论文阅读课4-Long-tail Relation Extraction via Knowledge Graph Embeddings(GCN,关系抽取,2019,远程监督,少样本不平衡,2注意

文章目录abstract1.introduction2.相关工作2.1 关系提取2.2 KG embedding2.3 GCNN3. 方法3.1符号3.2框架3.2.1 Instance Encoder3.4 Relational Knowledge Learning through KG Embeddings and GCNs.3.5 knowledge-aware attention4.实验4.1 数据集4.3 result4.4 长尾关系的处理…

用机器学习建立的数字「鼻子」表明,我们的嗅觉既反映了芳香分子的结构,也反映了产生它们的代谢过程...

来源:ScienceAI编辑:萝卜皮Alex Wiltschko 十几岁时就开始收集香水。他的第一瓶是 Azzaro Pour Homme,这是他在 T.J. Maxx百货的货架上发现的一款永恒的古龙水。他从《Perfumes: The Guide》中认出了这个名字,这本书对香气的诗意描…

论文阅读课5-DocRED: A Large-Scale Document-Level Relation Extraction Dataset(大规模文档集关系提取数据集

文章目录abstract1.Introduction2.数据收集3.数据分析4.基线设置5.实验Yao, Y., et al. (2019). DocRED A Large-Scale Document-Level Relation Extraction Dataset. Proceedings of the 57th Annual Meeting of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基线docRED数据…

74位图灵奖得主背景显示:大多数没有主修计算机专业,也并非高引用计算机科学家...

来源:中小学信息学竞赛计算机科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图灵奖作为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项,一直被誉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截止20…

Meta最新款VR头显体验者亲述:Quest Pro更漂亮、更有趣,但戴久了,脑袋疼!

来源:AI前线作者:Rachel Metz编译:核子可乐、冬梅价值一万多块的 VR 头显设备,你会买吗?声明:本文为 InfoQ 翻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当地时间 10 月 11 日,元宇宙公司 Meta 召开了一…

文献阅读6-Entity-Relation Extraction as Multi-turn Question Answering(实体关系联合抽取,层次标签依赖关系,multi-turn QA)

文章目录abstract1.Introduction3.相关工作2.2MRC(机器阅读理解)2.3 非QA->QA3.数据集和任务3.1别人的数据集3.2我们建立的数据集RESUME4.Model4.1概述4.2生成问题4.3通过MRC来获取答案范围4.4 强化学习5.实验5.1RESUME结果5.2 其他结果6 Ablation Studies6.2问题…

论文阅读课7-使用句子级注意力机制结合实体描述的远程监督关系抽取(APCNN+D)2017

文章目录abstract1. Introduction2.方法3.训练4.实验4.1数据集4.2 评价指标4.3实验结果和分析4.3.1参数设置4.3.2 baseline4.3.3 conclusion5.相关工作5.1监督学习5.2远程监督学习Ji, G., et al. (2017). Distant Supervision for Relation Extraction with Sentence-Level Att…

Cell经典回顾:机器学习模型揭示大脑怎样整合空间记忆与关系记忆

导语人类等高等动物能够做出复杂推理、整合新知识以控制行为,其神经机制离不开海马-内嗅系统对于空间记忆和关系记忆的调控。来自牛津大学的学者于2020年在Cell杂志发表文章,通过分解和重组的方法构建了一套框架(TEM模型)&#xf…

论文阅读课8-Chinese Relation Extraction with Multi-Grained Information and External Linguistic Knowledge

文章目录Abstract1.Introduction2.相关工作3. 方法3.1 输入3.1.1 字符级别表示3.1.2单词级表示3.2encoder3.2.1 base lattice LSTM encoder3.2.2 MG lattice LSTM encoder3.3 关系分类器4.实验4.1数据集4.1.2 评估4.1.2 超参数设置4.2lattice的作用4.3词义表示的影响4.4最终结果…

黑客帝国「缸中之脑」真的可以,这100万个「活体人脑细胞」5分钟学会打游戏...

来源:FUTURE | 远见 闵青云 选编既然生物神经元如此高效,为什么不拿来用呢?最新版本的《黑客帝国》还有两天才会上映,但最近的一些科技进展总让我们觉得,导演描述的世界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其中一个进展来自前段时间…

Nature发布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了基因与身高的关系

来源:生物通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已经确定了超过12000个影响一个人身高的基因变异。这项发表在10月12日《自然》杂志上的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使用了来自281项贡献研究的500多万人的DNA。它填补了我们在理解基因差异如何导致身高差异方…

论文阅读9-Fine-tuning Pre-Trained Transformer Language Models to(远程监督关系抽取,ACL2019,GPT,长尾关系,DISTRE)

文章目录abstrac1.Introduction2 Transformer Language Model2.1 Transformer-Decoder2.2 Unsupervised Pre-training of Language Representations3 Multi-Instance Learning with the Transformer3.1 Distantly Supervised Fine-tuning on Relation Extraction3.2input repre…

Meta半年亏损57.7亿美元也要搞元宇宙,听听扎克伯格自己是怎么说的

来源:科技智谷编辑:Light"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烧钱的梦。元宇宙就是未来,VR就是下一代PC。2022年10月12日,全球VR巨头Meta召开一年一度的Meta Connect大会2022。本次大会, Meta发布了旗下最新的虚拟现实头显——Ques…

文献阅读课10-Neural Relation Extraction for Knowledge Base Enrichment(提取+嵌入+消歧+规范化联合模型,实体已知,仅关系抽取,多词实体)

文章目录Abstract1.Introduction2. 相关工作2.2 Entity-aware Relation Extraction3.提出的模型3.1 Solution Framework3.1 data collection module3.3 Joint Learning of Word and Entity Embeddings3.4 N-gram Based Attention Model训练3.5 Triple Generation4.实验4.1 超参…

张益唐被曝已证明黎曼猜想相关问题,震动数学界

来源:金磊 Alex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Breaking News!网传数学家张益唐,已经攻克了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Landau-Siegel Zeros Conjecture)。而这则消息,据说是张益唐在参加北京大学校友Zoom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