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fill | 张益唐:虽未实现大海捞针,但摸透了整个海底的情况

1cacd0f61610e00428bb4c67954c5193.jpeg

来源:IDG资本

#i-Refill

欢迎回到本周的i-Refill! 

我们知道,黎曼猜想是当代数学领域内最重要的待解决问题之一,很多深入和重要的数学及物理结果都将在它成立的大前提下得到证明。

10月中,我们围绕数学家张益唐承认已攻克黎曼猜想的弱形式: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Landau-Siegel Zeros Conjecture)做了相关推送(点击这里回顾😄),也在文中提到相关论文将在11月发表。

终于,在11月5日,张益唐教授题为《离散平均数估计和朗道-西格尔零点》(Discrete mean estimates and the Landau-Siegel zero)的论文在预印本网站arXiv公开发布(论文正文共18个小节,111页,同时公布了两个定理)。

我们找来了论文原文下载链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阅读👇:

https://arxiv.org/abs/2211.02515

昨天(11月8日)上午,张益唐教授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作了同题学术报告。走进今天的推送,了解黎曼猜想这座不倒的山峰如何被攻克,以及数学家们如何坚韧地、长久地做难而正确的事。

希望为有创业想法或正在创业的朋友带来启发。

昨天,张益唐教授现身北大,在B站直播平台给广大网友带来了一堂大师级数学课,对自己证实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问题的论文做了全面解析。全程40分钟,无废话无尿点,硬核知识拉满,信息密度极大——最感人的是,为了顾及所有听众,讲解全程没有太过于艰深难懂的叙述,世界级数学难题被张益唐教授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娓娓道来。

B站直播回顾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P411F7a5/?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39d48b9b078dcbcde512d24f9e076966

在证实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前,张益唐教授曾因证明孪生素数猜想而引发轰动。当时他认为自己的证实过程如同大海捞针,而在这次报告中,他深入介绍了作为“被闪电击中两次的人”究竟是如何“大海捞针”的。

c7accc3c4f4112ed857b53ffd6928af4.png

虽未实现大海捞针

但摸透了整个海底的情况

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是广义黎曼猜想的一个特殊形式。简单来说:数学家们想要证明,狄利克雷的L函数并不存在一个非常接近1的零点(即朗道-西格尔零点)。在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中,L函数的实零点与1的距离应为:

04a62010033947a6ffff857eeb87b36d.jpeg

面对这个问题,一开始,张益唐教授首先构造一个实数序列 {xn},如果存在朗道-西格尔零点,就推出xn≥0,只要证明有xn<0,朗道-西格尔零点就是不存在的。而根据塞尔伯格筛法,这个问题就变成了,要找到一组实数序列 {ξn},使得:

ddf38a594355d28fa5ff1ddf4e86b215.jpeg

张益唐教授形容:“找ξn就是一个大海捞针的过程。但直到把海底的情况都摸清楚了,也没找出这根针来”。不过他发现,即使没有这根“针”,他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新想法被他归结为一个非常基础的式子:ac-bd=(a+b)c-(c+d)b。展开来说,就是引入了两组序列 {an+bn} 和 {cn+dn}。他证明,xn与 (an+bn)^2的乘积之和非常接近0,第二组序列同理。这时,假定xn≥0,基于 ac-bd=(a+b)c-(c+d)b,就可以推出以下结果:

8c3ff437d6bd6f4e857c3f9d4860f764.png

接着根据柯西不等式,估计左右两边式子的上界,就会发现,这个不等式的左边比右边大,是不成立的。这样,张益唐就得到了3个命题,最后通过证明3个命题,得到实零点与1之间的距离应小于:

d58f3f06f8ad7d8161bacf34d7f395b1.jpeg

以上只是简要介绍,这部分更具体的细节在论文的第二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深入研究。

2c28d7611736b662199eb94e448a6b2c.png

改进沿用70年的数论方法

不断向更精确结果迈进

很多人关心:此次研究成果究竟能用在什么地方?

张益唐教授表示,此次成果比孪生素数猜想的意义更大:“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有点像黎曼猜想那样,它一解决,一百个猜想都变成定理了。”

换句话说,张益唐教授此次得出的结果远超出之前在朗道-西格尔零点问题上的所有结果,如果被数学界确认为是正确的,将在诸多数论问题上有重大应用。

这次的学术报告把话题更深入到对数论的影响,正如引言中提到的,对于很多数论问题而言,黎曼猜想和朗道-西格尔零点是一个瓶颈,而跨越过这个瓶颈,就会有很多应用出来。比如:“素数在等差级数中的分布”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朗道西格尔零点存在,就代表某些等差级数里素数会特多,某些里会很少。

除了研究结论之外,张益唐这次用到的方法同样意义重大。1950年前后,阿特勒·塞尔伯格(Atle Selberg)提出塞尔伯格筛法,成为数论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并沿用至今。

4603f6dd7933893253490126f514dcc9.jpeg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该方法都是“初步估计在一个小区间里素数分布之上界”的唯一方法,曾使哥德巴赫猜想前进一大步,张益唐教授解决孪生素数猜想的思路也受其启发。通过不断地“大海捞针”,虽然张益唐教授没有捞到塞尔伯格筛法中的那根“针”,但终于是设计出了新的方法:不依赖于“求二次型极值”,除了用于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外,还有望用于其他数论问题。

张益唐教授正在思考能不能用新方法改进之前的孪生素数猜想结果。在他的孪生素数猜想论文中证明了“存在无穷多间距小于七千万的相邻素数对”——七千万这个数字,后来在全世界数学家合作的Polymath Project 8项目努力下已经缩小到了246,而使用新方法后,这个间距有望继续朝着最终目标2前进。

当然,这也意味着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结果是可以改进的。

目前,张益唐教授的新论文还未经过同行评议,有待学术界验证其结论。而一旦论文被承认是正确的,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数学界也会在他的工作基础上不断向更精确的方向进发。

b4664293aa0a37016d32418435fbac3f.png

67岁仍在持续探索

数论领域里没有不可能

著名数学家哈代曾提到:“从不知道有哪个数学上的重大突破是由一个超过50岁的人提出来的。”人们一般认为数学天才是青少年时就要出成果,学界最著名的菲尔兹奖是发给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而张益唐教授在做出第一份重大数学贡献论文时已经60岁,打破了这个常规。

c38fe0f10a35de4f75639b88ac517d21.jpeg

长久以来,张益唐教授始终潜心进行着他“谁也看不懂的”数学研究,几乎把自己与世隔绝,他的妹妹甚至需要在网上发寻人启事寻找哥哥。当时在美国当教授的老同学给他妹妹回了邮件,表示他哥哥健康地活着,在钻研数学呢:)。

因为对完整、完美的学术理论的执着,张益唐教授和众多科学家一样可以忍受、甚至享受长久的孤独与坚持,孤身一人在数学海洋里的摸索、触礁、迷茫。

有人询问他如何在大海捞针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他谈到:“我已经完全把它吃透了,就是做到极致吧。” 他认为:

做学问要有一种匠人精神,就像有一个钟表匠,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8年前,因为梅纳德(James Maynard,牛津大学的青年数学家,优化了张益唐的孪生素数成果)把我的成果改进了一大堆以后,我不服气,一定要去做。

那段时间我就是一个钟表匠,一步一步,就是坚定地做。别人可能都已经做过了,但把它做到极致还是个问题。我觉得我把它做到极致了,在这个基础上我才能发现新的东西。

在此次直播问答环节中,张益唐教授提到:“孪生素数猜想出来之后,有人说我是大海捞针。但实际上不太对,孪生素数我没有去捞什么针。但是去突破这个理论,我找了很多很多东西,但都有一个问题,最后一步你就是跨不过去。那最后是怎么去解决的呢?我已经用了这么多年去大海捞针,可以说我没捞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我把海底的地貌给弄清楚了。最后发现,我不需要这根针也可以达到这里。”

和许多创业者一样,在创业初期曾经抱着无限的勇气和赤诚。在张益唐教授从北大毕业,前往普度大学攻读数学博士时,他选择以十分艰难的“雅各比猜想”作为毕业论文主题。他的博导莫宗坚教授回忆说,并没有因为题目难而组织他,因为:“我明白如果他是探险家,他就会去世界的尽头;如果他是登山客,他就要登上珠穆朗玛峰,风雨雷电都无法阻止他。”

当然,创业和钻研数学的过程,也并不总都一帆风顺,失败是比成功更常见的朋友。

在一次回到北大进行演讲的过程中,张益唐教授用平淡的口吻分享到:

我经常觉得自己做的程度很差——这是真的,但我并不失落,只是实实在在地去做。中间经历了很多挫折,每次我都坚持下来。如果别人问我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我只能说句大实话:我就这么实实在在地去做,而且坚持着。我过去是这样,将来也会是这样。

而在无数个需要做出抉择的十字路口,张益唐教授曾谈到:“更重要的是问你自己。你学的知识到底有什么意义,能用在什么地方。多问这个问题,学问才能做得扎实。研究数学要往深了钻,不知道怎么往前走的时候,最好能停一下,回到出发点,问一下自己想做什么。” 

881bd62bac3a5365e60100b268450085.png

在长时间内,独自一人心无旁骛地坚持做一件正确而困难的事,是张益唐教授的日常,也是很多创业者的经历——在时刻与不确定性共存的每一天,在被各种情况挑战的情况下,仍需要整理心情、继续坚持。

期待张益唐教授此次得出的结果被数学界证实,期待更多数论问题因此而取得重大突破。

张益唐教授坚信,在数论领域,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做正确而艰难的事的完美注脚。与各位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创业者们共勉,期待我们在更多领域,打破更多“不可能”,共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参考链接:
[1]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33512338
[2]https://weibo.com/1277439255/Me402b5zI
[3]https://mp.weixin.qq.com/s/MIztT_oTB8taIHRoobAoDA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大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大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每日推荐范围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学习型文章。目前线上平台已收藏上千篇精华前沿科技文章和报告。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56c001138d946144066ef67fea4d7366.jpeg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481415.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搜索排序】(ReRank)A Deep Look into Neural Ranking Models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文章目录数据集3. 同一框架4. 模型结构-对称与非对称对称结构:s,t可互换siamese networksSymmetric interaction networks,非对称结构query splitdocument splitJoint split,one-way attention mechanism基于表示的模型和基于交互的模型representation-focused arch…

2022全国市域治理与城市大脑峰会开放报名

来源: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大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大脑技术…

新的深度学习方法可能有助于预测大脑认知功能

编辑 | 萝卜皮人类大脑结构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很复杂,而这种关系在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有何不同却知之甚少。一个强有力的假设表明,流体智能(Gf)的认知功能依赖于前额叶皮层和顶叶皮层。在这项工作中,西北大学&#xff08…

哈佛大学教授详解:深度学习和经典统计学差异?

来源:机器学习研究组订阅深度学习和简单的统计学是一回事吗?很多人可能都有这个疑问,毕竟二者连术语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这篇文章中,理论计算机科学家、哈佛大学知名教授 Boaz Barak 详细比较了深度学习与经典统计学的差异&…

【CTR优化】威尔逊区间

实际&#xff1a;正态分布 采样得到的&#xff1a;不一样 p^\hat{p}p^​:wilson p: 区间相等原则:&#xff08;假设&#xff09; P1/P2都是P,是实际值 做CTR优化时 p^\hat{p}p^​为计算所得CTR点击率/曝光率 优化后的为w- 疑问&#xff1a;why取w-?因为默认P<p(P1<p) …

数字科技与数字经济的数字大脑模型

本文2022年10月发表于中国科学报社《科学新闻》杂志作者&#xff1a;刘锋21世纪是数字科技和数字经济爆发的时代。从2000年开始&#xff0c;社交网络、web2.0等数字科技不断涌现&#xff0c;由此诞生的谷歌、亚马逊、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科技企业构成了日益壮大的数字经济&a…

【hadoop3.2.1】windows10 docker学习环境创建,windows和容器bridge模式下联网,测试例子

本地机器&#xff1a;windows10 虚拟机&#xff1a;centOS7.9 docker创建hadoop学习环境 1.创建docker镜像&#xff08;hadoop&#xff09; 下载centos镜像: docker pull centos 启动一个容器&#xff1a;docker run -td --name base -i centos bash 进入容器&#xff0c;安装…

工信部专家:中国传感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最新观点)

来源&#xff1a;中国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大会、河南省智能传感器行业协会、中国电子报、传感器专家网&#xff08;本文仅做综合整理&#xff09;11月11日-13日&#xff0c;首届中国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大会在深圳市光明区隆重举行。会上&#xff0c;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

皮亚杰:数学结构和逻辑结构

来源&#xff1a;人机与认知实验室计算是封闭的事实结构&#xff0c;算计是开放的价值组合&#xff0c;计算计是开放性封闭的事实价值混合体——编者按群的概念如果不从检验数学结构开始&#xff0c;就不可能对结构主义进行批判性的陈述。其所以如此&#xff0c;不仅因为有逻辑…

大模型狂欢背后:AI基础设施的“老化”与改造工程

来源&#xff1a;OneFlow社区作者&#xff1a;River Riddle、Eric Johnson、Abdul Dakak翻译&#xff1a;胡燕君、杨婷机器学习模型逐渐发展成人们口中的“庞然大物”。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纷纷踏上“军备竞赛”之路&#xff0c;立志训练出规模最大的模型&#xff08;MUM、OPT、…

DeepMind 最新发文:AlphaZero 的黑箱打开了

来源&#xff1a;AI科技评论作者&#xff1a;李梅编辑&#xff1a;陈彩娴AlphaZero 表明神经网络可以学到人类可理解的表征。国际象棋一直是 AI 的试验场。70 年前&#xff0c;艾伦图灵猜想可以制造一台能够自我学习并不断从自身经验中获得改进的下棋机器。上世纪出现的“深蓝”…

陶哲轩:张益唐新论文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我已请他澄清

来源&#xff1a;梦晨 羿阁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张益唐的零点猜想证明&#xff0c;该由谁来检验&#xff1f;不少人把目光投向陶哲轩。最新消息&#xff0c;陶哲轩已经读过张益唐的论文并做出点评&#xff1a;目前论文的基本正确性尚未得到确认。存在一些印刷错误…

MIT提出封闭式连续时间神经网络,解决大脑动力学问题可产生灵活的机器学习模型...

编辑/绿萝去年&#xff0c;麻省理工学院&#xff08;MIT&#xff09;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液体」神经网络&#xff0c;其灵感来自小型物种的大脑&#xff0c;不仅能在训练阶段学习&#xff0c;而且还能持续不断地适应。可用于自动驾驶和飞行、大脑和心脏监测、天气预报和股票定…

自上而下的因果关系:数学结构与观察者

导语复杂性的基础是模块化的分层结构&#xff0c;导致基于较低级别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涌现级别。通俗而言&#xff0c;当需要执行复杂的任务时&#xff0c;可以将其分解为子任务&#xff0c;每个子任务都比整个项目更简单&#xff0c;需要更少的数据和更少的计算能力&#xff0…

从大脑中汲取灵感,能效提高了1000倍,新芯片拓展AI的可能性

来源&#xff1a;ScienceAI人工智能算法无法以目前的速度保持增长。像深度神经网络这样的算法——它受到大脑的松散启发&#xff0c;多层人工神经元通过称为权重的数值相互连接——每年都在变大。但如今&#xff0c;硬件改进已无法跟上运行这些海量算法所需的大量内存和处理能力…

5G/6G:构建一个更加互联智能的世界

来源&#xff1a;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在过去几年中&#xff0c;随着5G网络技术的兴起&#xff0c;5G基础建设与应用也日渐成熟。2023年&#xff0c;通信行业的发展步伐也并未放缓。在《IEEE全球调研&#xff1a;科技在2023年及未来的影响》中显示&#xff0c;当半数的受访者谈及…

Science 撤稿“天使粒子”论文,原始数据受质疑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分享信息&#xff0c;整合资源交流学术&#xff0c;偶尔风月11月18日&#xff0c; Science 撤下了王康隆、张首晟等科学家完成的著名“天使粒子”论文。2021年3月 Nature 也撤回了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一篇“天使粒子”相关的论文。两篇重量级论文的倒…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态势分析

来源&#xff1a;学术plus 作者&#xff1a;学术plus观察员 曹文&#xff0c;惠文审核&#xff1a;行业研究顾问 辛鑫&#xff0c;行雁国家战略风向1.1 全球主要国家密集发布政策举措&#xff0c;争夺人工智能领域优势2022年全球主要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仍然激烈。据英国牛…

你与植物人有何区别?意识与复杂性的新研究给你答案

来源&#xff1a;Mindverse Research作者&#xff1a;郭瑞东相比无意识的时间&#xff0c;当你有意识时&#xff0c;你会有怎样的直观感受&#xff1f;是觉得更加不可预测&#xff0c;还是能够用相距更长的事件进行描述&#xff1f;如果将有意识时的大脑活动记录下来&#xff0…

NeuroAI作者,冷泉港主任独家专访:忽视神经科学给我们的启示是愚蠢的

来源&#xff1a;智源社区采访&整理&#xff1a;李梦佳校对&#xff1a;熊宇轩神经科学究竟如何启发AI&#xff1f;不同路径如何殊途同归&#xff1f;智源社区采访了NeuroAI白皮书的第一署名作者&#xff0c;来自冷泉港实验室&#xff08;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