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为什么?

Andy Pan ,腾讯无线国际业务产品总监, 腾讯国际业务部...

我决定在国外出差的最后一晚晚点休息,在酒店静静的认真的回答这个问题。我尽量客观的负责的回答,不愤青,不炫耀,不攻击,用朴实的语言。只代表我个人的思考,不代表公司。 

腾讯最出名的是PC端的即时通信(IM),有一种普遍的认识是IM(用户关系链)是整个腾讯竞争力的基础,平台和核心。在PC互联网端的后续出现的很多产品,特别是一些细分市场的产品(由其他公司先发),腾讯通常能够后来居上。这一点也最为人诟病。主要批评是两点:1.依赖绑定 2.扼杀新兴公司  

我之前服务的公司是微软,和腾讯非常非常相似,也是构建一个巨大的平台,然后在后续的新兴领域不断超越已领先公司(从Borland,到Wordperfect,到Netscape),被诟病的点也极其类似:1.依赖绑定 2.扼杀新兴公司  

因为这些,我非常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想法,算不上结论,只代表我目前的考虑:有些公司,他们的产品模式决定了商业模式,尤其是平台性产品公司,注定是先期在搭建平台的努力和投入,在后期的应用上才得到回报。在微软做DOS, Windows的时候,为了赢得一个平台的努力和所冒的风险,如果只算当时Windows本身的回报也许会是不值得的。因为平台产品市场基本是一个零和游戏,你赌整个公司在上边,做不赢就消失。如果只算那个平台产品本身的收益,聪明生意人都不会投资的。那么冒了巨大风险而万幸成功的企业,所有的努力将会这个平台后续应用的回报获得,因为这是之前的努力的回报的一部分,属于分期还款加利息。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从艺20年终于成功的名角儿,拍广告30分钟挣100万。如果单从这回报看,是不公平的暴利。但是事实上,商家购买的是角儿的影响力,这影响力是之前20年不停积累的结果。也就是说这100万从他20年前就开始挣了,这30分钟只是最后的兑现。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腾讯的IM。算上当时做IM,无收入,竞争对手多,创始人还在继续坚持做。这所有的投入是为了打造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怎么挣钱当时也不清楚。但是后来在这个平台上各项赢利的产品,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当时做IM的劳动回报,只是延期而已。 

同样的模式也适用于其他平台级厂商,比如Facebook,360等等等等。 

多说几句: 这样的模式就注定了有些平台级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进入到各个细分领域。这个说实话,无可厚非。之所以有细分领域,是因为用户有需求,平台的用户也是用户,作为平台加应用厂商,为平台用户提供自己在该细分领域的服务也是正常。不举IT界的例子,最早的DIET软饮料是1952年的NO-CAL,新兴公司,只在地方销售;然后是DIET RITE,取得较大成功;引起大公司关注这个市场,1960年百事推出DIET PEPSI,DR.PEPPER在1962年推出自己的DIET饮料。1963年终于可口可乐公司进入这个市场,推出TAB,取得巨大成功,后来演变为DIET COKE. 这是细分市场的新兴公司必然会遇到的一个挑战,更大型的公司认为这个需求成为一个大众需求就会进入这个领域,新兴公司可以选择被投资被收购从而延续自己的价值(比如ZAPPOS被AMAZON收购,YOUTUBE被GOOGLE收购),这也是新兴公司的一个成功。当然如果这个新兴公司认为这个细分领域可以成就一家更大规模的公司,即便大型公司进入这个领域也无法与之竞争,这就是公司领导人对产业和对自己的判断了,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这是领导人的GUTS,愿赌服输. DROPBOX的创始人拒绝苹果的收购,他要为他以后的成功失败担负荣耀或责任。大公司进入细分领域也有失败的案例,微软进入消费领域很少有成功案例,腾讯在进入电商,搜索领域后也不是所谓的“大兵所至,片甲不留”。 

回到主题: 所以,对的,我相信IM平台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从IM出发,我觉得衍生出来的竞争力就变成了,信息双向传递而产生的独特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包括:信息实时直接触达最大范围用户的能力,用户反馈回收的能力。有了第一种能力,使得平台上的应用产品对于用户的discoverability直接增强,从而使得用户对新产品有快速的认知;有了第二种能力,使得产品在滚动,迭代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成为一个好的产品。因此,两者配合,使得腾讯公司在用户的新需求出现后,可以迅速的跟上新产品,并且快速的使得新产品达到相当的品质.       

于是,这种公司与海量用户之间信息双向沟通的能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再往后衍生,海量用户服务能力,海量用户架构,运营能力都成为竞争优势。我就不详细说了。 

最后,我想再说一下我看到的另外一个核心竞争力, 就是员工的群体性努力,群体性指的是几乎所有的员工,从CEO,总裁到基层。你可能会说,每个公司的人都会说自己员工努力啦。我要说的是,无论是微软,还是腾讯,员工_真的_很努力,工作的负荷远远超过我工作过的其他公司,也超过我身边认识的其他公司的员工。在微软,我觉得几乎每个人都或主动或被驱动的常年维持大负荷的工作。当时和Nokia合作项目,Nokia总部的人对我们说,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不论什么时候发电邮,我们都会马上回,似乎没有时差一般。一次半夜一点左右,他们的一个邮件需要三个职能的同事回信写工作细节,10分钟之内,我看到我和我们几个同事的邮件全部发出来了。在腾讯,晚上门口长长的的士趴活的队伍早就是一道风景线了,一次我带IT界另外几个著名公司的朋友在很晚的时候到腾讯,他们的反应几乎是惊呼。我几乎经常性的在晚上1点钟左右还不停的收到同事的运营报告,数据分析。我认识的经理也差不多都是这样。这种努力为什么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呢?因为这其实反映的是一家公司管理庞大知识型工作者群体的能力。我记得我在微软时,和一个美国的资深的开发主管聊微软的竞争力,他的回答就是,微软的竞争力在于自己管理这么大规模的一间公司,虽然不能说管理的多好,但是至少还OK,不太会犯致命的错误,持久战中等对手犯错误。那么竞争对手你要小心,新兴公司随着业务进步,公司变大,会面临很多必然的问题,如果人性弱点浮现(因初期成功骄傲自满,组织变大无序的政治斗争),一个错误就会被这种从上到下很努力的公司超越,变成灭顶之灾。他举了NESCAPE的例子,一个灾难性的烂版本出来,终于被IE超过。(说到这里,我想起来乔布斯97年回归苹果,介绍微软投资时,对应台下嘘声说,你们要搞清楚一件事情,苹果没做好,是我们自己搞砸了,不是因为别人。我有时看到业界一些公司的公关稿时,经常会想起这段话。)一家全员都非常努力的公司,犯巨大错误的机会可能会比较少,因为如果价值观走歪,策略愚蠢,员工会考虑一个问题,我这么拼命是值得的吗?我觉得格外努力的员工群体会帮助整个公司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立即察觉,无论是从优秀员工离职率还是别的调查。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不停的脑子里面浮现出来我部门的几个同事深夜工作的样子。 

因此,我觉得这种非常努力的员工和工作氛围,而导致的一种竞争力,也应该是核心竞争力吧。 

以上就是我长期思考的一点想法。感谢知乎的周源发了问题邀请,促使我把这些想法整理出来。腾讯当然有缺点有不足,不过我还是觉得看同行的时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是应有的态度吧。

 


124 票,来自banyue、蔡鋆、黄钦浩更多
局外人观点,见笑。

1. 马化腾。

2. QQ 这款史无前例成功的 IM。它不仅连接了数亿中国用户,还成为了中国最主流的生活方式、娱乐手段、虚拟财产、个人成就系统。

3. 长期布局获得的交叉推广能力,说穿了,中国互联网业绝无仅有的流量能力。

4. 自 2003 年起在游戏领域积累的变现能力。中国互联网最赚钱的市场是游戏,最大的游戏公司是腾讯。

5. 2、3、4 三者相加而成的生态系统。百度有流量平台和收入平台,但缺乏用户平台。阿里系有自成一体的卖家网络、交易系统和活跃用户群,但对这体系之外的流量无控制力。

6. 极早布局于无线,且拥有产品和收入两套人马。无线领域的成就让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难以撼动。

7. 全公司长期积累的技术实力、产品能力。腾讯内部很少说某个技术是实现不了的,以至于腾讯的不少产品经理出去创业时发现有这么多以前意识不到的难搞的技术问题。产品能力不说了。

8. 心态上,没有因为公司变大而放不下身段,市值五百亿美元的腾讯较好的保持了其危机感和血性。虽然也让 360、新浪微博、迅雷、淘米、YY 夹缝中成长起来,但从未出现过微软对 Google、Google 对 Facebook 那种严重忽视。

9. 微信。个人认为,微信相当于腾讯到二次创业,至少确保了它的根基基本无人能撼动。

10. 你懂的。
2011-11-1923 条评论
+-

夏勇峰 ,《商业价值》主笔、编委

30 票,来自王小川、何文彬、黄钦浩更多
本来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有时候核心竞争力的反面就是核心问题,不过架不住这么多邀请,简单回答下。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关系链或者生态链,只是表面的核心竞争力,这里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腾讯的生态链能做起来,而别人的做不起来?当年那么多模仿ICQ的工具,为什么只有腾讯成功并走到了今天?

1.企业文化。三点:腾讯是一家深圳公司,有潮汕人的风格,注重实际,“接地气”(也就是深入产品和用户),且危机意识较强(有个例子,汇报时不来虚的,用数据和用户反馈说话);内部包容性强,对事不对人(前MSN团队从熊到殷都融入得很好,前投资人Martin领衔腾讯投资与管理,相信Google团队也融入不错),如此良好的包容性在其他公司是不可想象的;耐心,可怕的耐心。

2.管理体系。有几点:各产品线自由度高,灵活机动,决策权多在炮火前线;虽然由此会导致一些内部竞争,但矛盾层层上报,良好的EVP沟通(高层一致性)使得不会产生根本问题;最重要的资源部门即时通讯部不会在KPI中有营收考核。还有一些,暂时不提。

3.产品能力与运营能力。在解决娱乐需求上,清楚用户的痒点在哪(与之对比,对痛点的缺失已经用“学习”别家产品的学习能力弥补了);能有效调动用户的积极性与粘性;各个产品能将争取来的内部资源发挥到极致;重视用户反馈,尤其是反馈的渠道必然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学习能力。

4.基础建设。遍布全国的IDC与CDN;内容分析与检索(文件传输、视频);底层安全与稳定,等等。

5.勤奋的EVP团队。

6.现金。

差不多就是这些,其实有些竞争力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看从什么角度分析了。

这样的腾讯,核心问题实际上也很清楚,第一点就是目前的体系无法支撑真正的创新(不是谢文老师口中那种虚的创新),从上到下都太接地气,反过来说就缺乏真正静下来思考更深远问题的人(包括马化腾)。

第二点是,整个腾讯体系依赖EVP团队的勤奋来运转,虽然有制度支撑,但最终解决问题的是人而不是制度,这虽然提高了效率,但却面临不确定的风险,这一点在腾讯的下一个10年可能会暴露出来。

第三点,这样的腾讯,自身的生态系统与整个中国互联网的生态系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新蛋糕新空间层出不穷的时代这不是大问题,但一旦整个市场进入稳定期,新蛋糕木有了,摩擦的伤口创面就会变大。

最后一点是所有大公司共同的问题,公司越大、在之前的路上越成功,转身就越难。

大概就这些,如果有写的时候没想到的,以后再补充吧。
2011-11-224 条评论
+-

匿名用户

29 票,来自毛元顺、周源、潘福勇更多
这个问题其实很值得探讨,可惜我稍微觉得大部分的答案都有点隔靴挠痒的感觉,可惜了。为了不引起争议,所以匿名回答一下吧。纯从战略层面分析,都是大实话,供参考。

腾讯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其IM平台这个是不争的事实,限于篇幅,具体的历史背景就不介绍了。不过想特别指出的是,何谓平台? 拿QQ为例,重要的有几点:

第一,从前台测看,QQ作为一个即时通信软件具备了占领用户桌面的巨大战略意义(同类的典范还有360,也是为啥360和QQ天然矛盾深刻的底层原因),这点上是其他纯web类产品望尘莫及的(例如百度)。

为什么一个占领用户桌面的产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请想象一下全国目前有N亿的用户每天选择让QQ伴随windows一起自动启动,然后只要QQ处于启动态,就可以方便的触达用户,相信大家都收到过QQ在屏幕右下角弹出的所谓tips消息,这点导致腾讯后续推出新产品的营销成本基本为0,也是为什么大量的腾讯产品能够先观望市场,而后后来居上的原因,例如腾讯网(每天QQ弹出的腾讯新闻小窗其实带来的流量巨大),例如QQ游戏(初期通过和QQ捆绑站稳脚跟)。。。

腾讯各个部门只要凭借手头分配到的“营销资源”(主要就是QQtips消息的配额)就能轻松获得海量用户,这才是“平台”的威力。也是为什么我之前说过在腾讯做产品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优点在于不论你个人能力如何,只要你在腾讯做个产品,做到百万级用户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但同时缺点在于,大量的产品人员很快养成了过于依赖平台营销资源的恶习,很可能导致离开了腾讯就不会做产品了。

从这点上,假设同样是1亿用户的话,腾讯对于这1亿用户的控制权和影响力要远大于其他纯Web内部产品。

第二,从后台测看,QQ作为一个即时通信工具,天然会在后台不断积累用户的真实社交关系链(真实关系链和实名与否没有必然联系),久而久之,这点为腾讯的IM平台提供了巨大的“粘性”。

拿同样是从上一点上占有巨大装机优势的360来比,这点上360输给腾讯就不只是一点半点了。举例来说,用户是否会继续安装360主要取决于360的品牌美誉度能否继续维持,一旦360品牌的美誉度出于特定原因而受损就会导致巨大的风险(例如蒙牛和三鹿);而由于QQ不仅仅只是一个客户端,还后台储存有大量的用户真实关系链,因此一定意义上用户已经被绑死到这个通信软件上。换句话所,除非你的所有好友同时一起转换使用其他聊天工具,否则无论如何用户都会继续安装和使用QQ,也是为什么会出现不少用户是一边骂QQ,但一边还得继续使用的状况。

总结,从上述两点看,这是为什么IM平台是腾讯核心竞争力的原因。以IM平台为基础,腾讯后续不断希望从平台层面来“结网”,形成了一条密密麻麻的腾讯平台产品网,例如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社区平台、搜索平台、电商平台等等等等,目的都是能够更好地控制用户群。而一旦控制了这批用户,如何在他们身上实现商业价值就水到渠成了。
2011-11-22添加评论
+-

李丹华 ,腾讯产品经理,从事无线,关注电商,..wepm....

14 票,来自蔡鋆、渔夫、谭正中更多

一直以来知乎里面对行业,公司的看法都比较冷静客观,也尝试从以下几个小关键词来看腾讯的核心竞争力,仅供参考。

1、QQ以及用户体验

      @Andy Pan大致上谈了腾讯业务扩展中QQ的关系,所以我这边的视角从产品层面解开。

创意来自ICQ,体验更符合国人。很多人说QQ山寨ICQ,其实从IM产品的用户视角来看,第一版的QQ确实跟ICQ差异不大。但是假设每个版本都模仿ICQ,那么腾讯也就不复存在了。至少目前在欧美市场,MSN和ICQ的份额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以微博为例,也有人骂新浪,腾讯微博抄袭Twitter的,但抛开产品和业界,回到普通用户的视角,现在新浪微博的体验,功能跟Twitter相比,谁更符合用户体验?很多击中用户痛点,让普通用户们“爽”的产品是新浪做的。

      早期QQ的快速版本迭代,bug修复,关系链的存储,Q群这种泛社群概念产品的推出,到后面的视频,语音,确实集中了用户需求。而同类型的竞争产品,没熬得住0收入的压力,于是就只剩下腾讯了。认识一个当年做IM的哥们,当年就是钱烧光了,也想不出怎么挣钱,于是放弃掉。

      如果把QQ当作是在线生活的入口,可能更符合一个美好产品的理想状态,后续的业务其实也是跟随这这个理念而产生,但也因为这样,衍生的业务会被人骂抄袭骂得更厉害。 
      以邮箱为例,是的,通过IM捆绑能拉动用户。但本质上邮箱是把很多细致的用户场景和需求点覆盖了。完全web化的邮箱体验,一站式的多邮箱内容管理,邮件跟IM同步快速触达等等,这里面有IM的优势,至少我更欣赏内在逻辑和对用户场景的细致把握。然后有了微信,其实跟邮箱的理念确实一致:跨平台信息的管理入口 ,一个是更偏向业务的长信息,一个是基于个人的信息集合。

      你说是不是山寨了ICQ,至少我个人认为是的,但它现在跟ICQ完全不同。那么是不是比ICQ好用,我想大部分普通用户会说是的。

2、加班,内在驱动以及其他

      每次加班超过晚上10点,打车都变得很痛苦:队伍太长,人太多。一方面是加班打车的报销政策,但更大程度上确实业务层面承担并且消化了很多业务压力,需要加班。

      加班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也不会以加班为荣。相信没人喜欢加班,加班会挤压生活时间。不过当整个组织被灌注了高效的节奏,组织内的个人也会被驱动,然后驱动着别人。这跟强制加班没啥关系。当你身边的人高效率地处理事情,而且极致地追求用户体验,自然也会被感染。那么当产品追求更快更敏捷,研发需要陪着加班。当运营想更细致地看效果,市场,营销,产品,甚至开发都要加班。

      好吧,需求是无尽的,为啥不少人不讨厌加班。

      满足感:“我”做的事情,开发的东西,产品反馈了效果,“我”知道做的事情有价值。

      责任感:大家在期待,要把事情做好。

      氛围:大家都很明晰自己的责任,都愿意为结果负责。

      回到问题本身,腾讯有着对产品体验的极致追求,驱动着产品经理做得更好。产品经理有着明确的信息周知传统,这传统正向激励着项目相关人员。至于是否加班,这跟内在驱动没关系,顶多是在某种状态下的表现而已。

2011-11-20添加评论
+-

pansz ,自由软件开发者

9 票,来自Lynn Lee、张志禹、serena更多

腾讯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曾经的运气和机遇。


在腾讯发力 IM 的时候,MSN 还不存在,世界上唯一的流行的 IM 是 ICQ。但是腾讯跟 ICQ 的用户体验相比,强得太多太多了,以至于我这个当时的铁杆 ICQ 用户立即跳槽了。如果当年腾讯的定位不是国内而是全世界,那么恐怕 MSN 就永远没有出现的机会了。 


而大家应当知道,腾讯当年发力 IM 的时候,还根本没有所谓互联网管制这回事。。。所以腾讯最初并不是靠国内的互联网壁垒而发家的。


此后的事情,只要没犯太大的错误,就没什么差错了。

 

当然,我个人现在其实不怎么用 QQ,那纯粹是因为这种形式的通讯对我来说没有必要而已,我自然也属于“不用腾讯”的一族。虽然我觉得腾讯的产品并非不可缺少,但是纯粹从设计的角度来讲,腾讯的产品在国内产品中设计得算是不错的。 

 

--


不过为什么腾讯的抄袭行为依然受到很多诟病呢?这在知识产权不完整的国度可能是必然的,在发达国家,象腾讯这种级别的大公司如果去做别人已经有的事情,可能优先会采取收购而不是抄袭。——如果采用收购的办法,那么腾讯可能获得的骂名会少很多很多很多。

 

但是腾讯偏偏采用了抄袭的办法,其原因我觉得可能是:首先在这个特定的环境,抄袭并不存在太大的法律风险,而且腾讯对自己的用户体验设计能力有足够信心,认为自己可以设计出一款不输于对手的产品。这后面的结果就很多了,我们看到腾讯在某些产品上确实达到了打压甚至超越竞争对手的程度。但是在很多产品上,他仍然只是一个追赶者。——究其原因,也许因为:用户体验并不是产品成败的唯一决定因素。 

2011-11-203 条评论
+-

朱天宇 ,互联网早期投资@蓝驰创投。主导对美丽说的首...

8 票,来自秦开放、陈笑冲、田明更多

我晕!哪有这么多条“核心”啊。

 

核心竞争力是“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这几点是用来反问自己是否是“核心”的最好检验标准)。我的答案是:关系链。

 

记得当年百度Hi 出师未捷,团队分析下来,腾讯最可怕的就是成熟的关系链,很难迁移,很难!没做过IM的可能没有这么切身感受。这也是微信能如此恐怖速度成长的原因。


核心竞争力,是用来思考公司战略规划的核心概念。企业的战略规划,始于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判断。只有对核心竞争力判断正确,才可能做出正确的目标取舍和资源分配,保持公司的竞争力。我总觉得“核心竞争力”这个概念,是从公司自己角度出发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Michael Porter的《竞争战略》.

2011-11-202 条评论
+-

张慧 ,善用信息

7 票,来自张志禹、方彤、王杰更多

依我长期使用QQ和其它腾讯产品,看到的不是他如何模仿,更多的是他一直保持着尝试的心态、用户体验的关注和细节上的微创新。

微创新或许不是腾讯的核心竞争力,但可能是容易被大家都忽视的一个关键的竞争力。

 

2011-11-22添加评论
+-

徐志斌 ,腾讯微博开放平台成员

5 票,来自Jear chao、陈海明、安安更多

刚细细看完Andy pan的回复,心有感触。个人觉得,深以为然。旁的不说,只员工的敬业与认真就已经是超强竞争力了。

 

有一天晚上加班,和保安小弟聊天时,无意被告知,每天晚上,公司员工自动加班忙到夜里10点11点的人好几百,这些对自己工作热爱的人,自我推动将业务不断做精做细。

 

当别人在嘲笑时,在拼命做。当别人在那叽歪时,在拼命做。这样的团队,是值得尊敬且学习的。

2011-11-197 条评论
+-

万乐 ,PM & Coder @ tencent

5 票,来自何超、刘平平、徐博更多
按照浪潮之巅的思考方式,腾讯通过互联网增值服务站上了第一个潮头,利用游戏站上了第二个潮头,不出意外的话,后面还会站上无线互联网这个潮头,对于站上潮头的企业,即使不用怎么努力也是可以活的很好的,所以腾讯的核心竞争力是“布局”,中国乃至世界上其他的互联网企业都没有腾讯这样的布局能力
2011-11-192 条评论
+-

森缘 ,另眼观腾讯

5 票,来自王剑伟、张志禹、方舟更多

另眼观腾讯

 

腾讯成功的必然性。 《道德经》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腾讯的QQ深得互联网之“道”,QQ于网民可谓“含德深厚”。因此腾讯常常“后其身而身先”,势不可挡。

 

“3Q大战”,也是必然。 《道德经》曰:“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功成而不处)”。腾讯虽说在互联网领域势不可挡,但已有些背离“玄德”,积怨颇多。正所谓“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腾讯当以此为鉴。

 

腾讯走开放之路,势在必然。 《道德经》曰:“熟能有余以奉天下?惟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如今腾讯走“开放、融合、分享”之路,真可谓是“审时度势,尊道贵德”的举措。这样的腾讯,必将迎来业界和用户更多的尊敬;其美誉度也将得以提升。

 

腾讯知名度与美誉度背离的悖论1。从“三大电信巨头2010年营收近9000亿与腾讯2010年营收200亿”数据来看,腾讯为网民节省的通讯费用恐怕不低于300亿(1/30的电信营收),远大于其全年营收。网民何以不领情?一、熟视无睹;二、腾讯营收过于依赖网游和广告业务。

 

腾讯知名度与美誉度背离的悖论2。腾讯营收过于依赖网游和广告业务,令用户觉得自己所享受的线上生活,完全籍由自我主动消费或者被动接受广告骚扰来获得,用户体验满意度不高;同时,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危害过大。以上情形都影响了腾讯品牌美誉度的建立。

 

腾讯知名度与美誉度背离的悖论3。 腾讯目前“过于专注满足用户一站式线上生活,却忽视与用户线下生活的融合及互动”;这种品牌战略是导致其美誉度无法提升的根本原因。正如《X光下看腾讯》中所提到的:在体验经济时代,品牌的提升,在于构建一个联想群,制造情感经济。

 

腾讯知名度与美誉度背离的悖论4。马先生关于QQ论述:“QQ不是‘摇钱树’,而是种植‘摇钱树’的土壤”,道行颇深。但过于专注线上产品开发,犹如在QQ土壤中栽种过多的果苗;忽视线下生活的互动融合,如同忽视对土壤的植被保护。品牌美誉度低恰恰是肥沃土层流失的表现。

 

腾讯基因说1。“山寨”,这是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字眼;这两个字是对“腾讯基因”的最严重误读。腾讯QQ前身OICQ,确实是源于对ICQ的仿照。但是,我们来看看ICQ的命运:ICQ始创于1996年;1998年被AOL以2.87亿美元收购;2010年AOL仅以1.875亿美元将ICQ卖给DST。

 

腾讯基因说2。腾讯在DST收购ICQ 的同期,向DST投资约3亿美元,与其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可算是寻根之旅。“ICQ一再被转买,未得到很好发展”的命运,正是由于其离开了其创始人的怀抱;看如今“苹果的独步天下”,不正是得益于其创始人乔布斯的第二次回归么!

 

腾讯基因说3。腾讯QQ避免了重蹈ICQ的覆辙,因此才有如今的QQ帝国;这正得益于腾讯创始团队的稳定,以及对QQ不离不弃的坚守。 所以,“腾讯基因”岂能以“山寨”来解读?从“腾讯成功的必然性”一节中可以看出:腾讯基因以“尊道贵德”来加以认识,应该更为客观理性。

 

腾讯基因说4。考察腾讯过往取得的成功和遭受的挫折,都能从是否“尊道贵德”中找到答案。如今腾讯走“开放、融合、分享”之路,正是重拾“尊道贵德”的基因。《道德经》曰:“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因此,腾讯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1-11-21添加评论
+-

陈宾文 ,程序员(www.phpben.com)

2 票,来自滚雪球、郑重

竞争力:

  1. 庞大的QQ用户群。最核心的一个。tx致广大用户一封信之后,身边的QQ好友都想删掉QQ,但是因为QQ用户群太大,大到我们的亲朋好友都在上面,没办法还是照常用,tx几天后股价回升就是证明。有了庞大用户群(6亿多),腾讯的即时通讯(QQ,企业QQ,邮箱,浏览器,影音),网络媒体(综合腾讯网),娱乐业务(各种游戏,QQ音乐),增值服务(各种级别的会员,QQ空间),还有电子商务(QQ网购,腾讯拍拍)哪个不是依赖于这个庞大用户群(6亿)搭建起来的,故而腾讯很多细分市场的产品很快的能赶上甚至超越同行公司或小公司(暂且不谈抄袭),这一点可以从QQ弹窗看出(腾讯每发布新产品都会弹窗折磨我们一下)
  2. 财力宏厚,人强马壮。财大好办事(废话),吸引的牛人自然多,加上在现在“没钱没车就没老婆”的现实时代,谁不想到一个平均月薪2.7万(好像又升了)的大公司工作?首先腾讯的管理层,技术层随便一抓就是行业牛,牛人多了,各种人才都会聚集过去。
  3. 用户群有了,财力有了,人才也有了,那就开始谈工作的激情、细节。作为一个程序员,我觉得腾讯用户体验很好,很注重细节。
  4. 国内一些关于版权、创新的一些法律漏洞造就腾讯的抄袭无懈可击。面对腾讯的抄袭行为,尽管很多人大骂腾讯没创新,但它还是合法的,没办法!
2011-11-20添加评论
+-

胡海涛 ,在IBM工作八年。专注于银行、石油石化与航空...

4 票,来自郭永安、何昕、李申申更多
我在用QQ,但不是很喜欢它。我觉得作为一家市值这么大的IT公司,QQ还可以做的更好,或者说更加能够引领IT,体现'IT改变生活'。很明显,QQ是在维系或是利用他的用户来重复别人做的工作,打败对手。这种战略也是很有效的,而且Q更加懂中国用户。但是,QQ永远无法达到更高的高度,更高的创新与突破的高度。宣扬自己加班努力,这可能是个荣耀。什么时候才能做行业的领军者,好像facebook, 或者像google,做一些amazing的产品。引领需求而不是追随需求。
2011-11-213 条评论
+-

陆树燊 ,爱哲学,爱历史,也爱诗言志;爱读书,爱生...

2 票,来自何超、黄继新
腾讯产品的成功我觉得要保证三点,一个是做得出来,一个是卖得出去,一个是撑得下去。

第1点靠执行力,第2点靠用户体验+市场运作,第3点靠平台。

至于还有人在说抄袭,腾讯个别产品做得有点过份,但总的来说在业内是靠谱的,大家都一样何必一百步笑五十步,专挑大的杮子捏,太没水平了。

到实际运作中,要再加一点,就是在合适的时间,这要靠决策层的战略。

而且腾讯不成功的产品多了去了,比如电商,或是基因问题;比如微博,多少是时间问题;比如很多次要产品,那就是不重视的问题了,连带的所谓优势自然也就没有了,就是抄袭啊平台啊啥的都没用了。
2011-11-20添加评论
+-

胡东海 ,xikang.com 做靠谱的健康网站

1 票,来自黄继新
总结起来这几点吧:
  • IM积累的深厚用户基础 
  • 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观 ,在pony领导下,深入每个员工,在这个价值观认同下,对用户、产品的态度非常一致,员工有自豪感和认同感,工作价值感强,有工作热情 (局外人看,这条不一定对)
  • 高层战略方向把握到位,公司管理不错
2011-11-19添加评论
+-

Shi.k ,爱玩,爱IT,爱各种新奇的东西

1 票,来自匿名用户
腾讯抓住了人们线上社交的需求,并维系了这种社交圈,形成了强大的生态链,这很难破坏,同时也因为这让他推出附加产品时推广起来变得更加便利。
2011-11-19添加评论
+-

翟成蹊 ,应用心理学硕士

1 票,来自钟山
看到大家的回答,先谈点感受:
国人一直梦想拥有一个世界级的高科技公司,就像中国的诺贝尔情节一样
从当前腾讯在中国互联网界的地位看,他有这样的责任引领行业
因此,大众对腾讯实际上寄托了很多的希望(但自己基本不承认),
但现实是残酷的,
在一个缺乏创新环境的土壤上怎能开出一朵独善其身的奇葩
所以作为行业排头兵的腾讯被骂是必然的
换成百度阿里也一样
百度是做虚假广告的
阿里是卖假货的
作为行业排头兵理应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所以,被骂,既是荣幸,更是责任

最后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觉得最大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核心团队和优秀员工
当年创业的几个人现在基本还是没变,这在业界尤为难得
这个团队带给公司了一个比较上进的企业文化和比较健全的管理体系
公司内部的环境比较健康,员工的凝聚力和内部驱动力比较强
这是内部因素
再加上之前十年的积累,用户资源,基础建设等
形成当前的优势

但是危机同样存在
用户口碑,这真是最令人心痛的一点,尽管有对用户体验的精益求精,但是用户并不买账,山寨的名号估计还要背负很久。其实QQ诞生的时候,MSN 还不存在,主流IM 是 ICQ。但是QQ凭借币ICQ更好的用户体验很快占领了市场,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甚至说QQ是抄MSN的
除了口碑
就像夏勇封老师提到的那样
创业团队的勤奋有目共睹,但是长远眼光和深度思考不足,这也是腾讯经常会慢一拍的原因之一
公司大了之后,转身自然也慢,精力也分散了,所以很多产品现在已经不能做到业界最好了
2011-11-22添加评论
+-

苍浪 ,体验为王

1 票,来自杨海坡
人们记住了QQ不管几位的号码。 
1,当交换手机号码的时候说我给你打过来
2,当问银行卡的时候从包里拿出来
3,当问身份证号码的时候说你等一下

另外,不会因为换城市改号码,也不会因为某款手机必须换号码而换,被盗了死要找回来,找不回来也要恢复好友。

最后,还会以QQ号码的位数初步判断一个人互联网的熟悉程度。
11:06添加评论
+-

宫亭 ,想要逃脱教育的牢笼,却舍不得扔掉这块垫脚...

3 票,来自匿名用户、吴铭、刘培培
虽然不怎么喜欢腾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腾讯的产品往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在用户体验和细节上确实考虑很多,处处体现着设计上的大气。不过一个公司得多点责任感,作为长辈,多少还是要提携晚辈,扼杀晚辈也就不那么地道了
2011-11-19添加评论
+-

康国平 ,老康SOS

3 票,来自张志禹、黄继新、方彤
个人觉得腾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1、山寨,im是山寨icq,让别人去试错自己快速跟进,几乎每款产品都是山寨,这对于低水平互联网发展的今天保证强者愈强非常重要。
2、眼光,能看到im建立的用户体系的商业价值,别人都没看到 
3、产品的创新能力:山寨是拷贝能力,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细节上。腾讯从最粗鄙的oicq开始,就有很好的创新(中国化、卡通化),到邮箱、游戏、手机布局,都是细节决定了腾讯比别人更细。这种创新能力,可以体现在从上到下的员工的积极性什么,也体现在腾讯具有吸引一流人才的机制。 
4、最早通过im建立的用户之间的真实关系。中国互联网站,多数不拥有用户关系,只有信息关系。因此,腾讯通过im建立的真实关系,没有任何一个模式可打破。门户和电商甚至sns网站,都无法覆盖这种真实关系。即使手机通讯录都不够。

最后有一点,谈不上腾讯的核心竞争力,只能说是别人没做好。
5、 其他公司没找到突破性创新:当然,中国也确实没有Facebook发展的土壤,连Twitter的土壤都还不够。这也导致qq一家能通过用户关系的壁垒,保持继续领先的原因。没有颠覆性创新的土壤,导致强者可以愈强。这从竞争角度来说,等于无形加大了腾讯的竞争力。而山寨的copy来用的思路,也进一步扼杀了小型创业企业的创新。之所以发生3Q大战,发生UQ大战,主要原因也在这些方面。如果不是因为copy的基因,在于360和UCweb方面,完全可以采取合作的态度,做大某个领域。用互联网,改变人们的生活,进而改变这个世界。现在的腾讯,开放意识在形成,但总体上,依然处于极低的开放程度。还未到改变这个世界的程度,停留在控制住自己控制了的世界。
2011-11-192 条评论
+-

张翔 ,艾瑞咨询移动互联网分析师

1 票,来自钟山
我觉的腾讯最强的地方是通过QQ累计起来的关系网,QQ本身其实已经不强大了,看看多少人影身不愿意主动说话,腾讯应该也认识到这点了,所以通过QQ将关系导入到其他的产品中,比如微信。从产品上来说微信是QQ在手机端的真正延续,延续的是QQ在桌面的优势,不是手机QQ而是微信延续QQ的产品优势,手机QQ只是QQ的另一个版本。如果腾讯不改变,最后也会因为QQ而衰落。说到微信其实目前也只是IM,米聊想的不仅仅是IM,可以看成手机上的微博,米聊如果证明这点可行,微信很容易快速的复制。
2011-11-193 条评论
+-

胡安进 ,一个技术爱好者,一个互联网发展的追捧者。

1 票,来自森缘
“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
个人觉得“技术实力”是所有高科技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很多人以“扼杀新兴公司”为说辞来掩盖腾讯的所有的光芒,这是不是太有失公平了呢?
竞争是残酷的,任何行业都是如此,要求竞争对手手下留情是毫无道理的,是弱者的表现。当然,我们都希望有更多的“新兴公司”脱颖而出,给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但这不能指望没有大公司的追赶。
这里抛出几个问题:“为什么新兴公司会被‘扼杀’呢?新兴公司发展不起来的原因都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些是可以改变,哪些是新兴公司能把握的?”
粗略列举以下四个原因,请大家补充。
1, 竞争;——不能指望。
2, 资金链断裂;
——融资,变卖股权,国内不行就到国外。
——政策引导,财政倾斜。
3, 高层短视;——急功近利,天生残疾,没救,等着破产,或被收购。
4, 技术实力;——这个就不说了。
个人认为2,3点是主要原因,也都捏在新兴公司自己手里。
2011-11-21添加评论
+-

罗兴富 ,电商从业者

就如中石油 中粮这些在世界500上的企业,因为中国有13亿人这个基数,每人都要买米吃饭,每人买你一斤米多够你上500强了,这没什么好值得说的,问题是如果你只有五亿六亿人的时候是不是还能继续在500强,这才是核心竞争力。腾讯其实也是如此,拿微博来说,TX本身就又这么多的QQ用户基数,而新浪是从0做起的,但新浪微博就比腾讯微博做的好,所以说用户多并不是他的核心竞争力,手上有真本事才行,因为用户是会流失的
2011-11-19添加评论
+-

张吉艳Sophie ,用户至贱则产品无敌

4 票,来自匿名用户、ztbj、滚雪球更多
第一次在知乎行使投反对票的权利,反对的谁呢 Andy pan,其实不是100%反对,至少他知道员工的力量,但是打着说公司核心竞争力来为抄袭做开脱就不地道了。也许微软和腾讯是有那么的一点点相似,但是微软有严格的反垄断压着,所以不会太出格,但是腾讯呢简直就是没有缰绳的野马,Andy pan从微软到腾讯是不是爽多了,因为不用再考虑这法那法,不用束手束脚。你怎么不提Google呢怎么不提Apple呢——抨击到此结束。
要说到腾讯的核心竞争力:
排第一的一定是用户:尽管大家骂着腾讯是抢劫犯,是抄袭鬼,可是又不得不犯贱的去使用,包括那些被腾讯逼到墙角的创业公司,因为时至今日谁也无法规避的问题就是使用qq的IM,某种意义上这个工具已经成为大家不可或缺的生活工作的工具,qq的IM已经不再单纯的属于一个公司的产品,她之于广大的用户有更多的意义,超出一个产品本身的意义。所以尽管不喜欢腾讯,可是用户还是爱它,——可以算用户至贱则产品无敌
排第二的当然是庞大的员工,为什么员工排第二,做产品的都有一个至贱的毛病,可以不为了钱熬夜通宵,可以不为了权力逢迎拍马,但是为了用户死都值得。因为自己做的产品有人用呀,这就是动力。比起其他公司的产品人,腾讯的员工的确幸福的多,因为不管做的是什么首先有了用户,有了用户就有了数据,有了数据就有了优化改进的依据,那么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中国这个特殊的环境,这虽然是外部环境,但是没有一个公司可以利用到像腾讯这么出神入化的,这也算是个境界
第四什么马化腾管理层大家说的够多,我就不提了
不管怎么样,事情总是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腾讯不会消失,那么不管是竞争者还是使用者还是旁观者就勇敢的面对吧,相对论终有一天会起作用的,只要我们肯努力,你们说呢~~~~~~~~
2011-11-20添加评论
+-

姚广 ,产品专员

IM确实是个非常特别的产品,由于有长时间在线的特性,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产品推荐平台,对于企业多元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腾讯的特别在于,推荐的产品也是非常优秀的产品,比如QQ门户,即使不靠QQ推广,相信也可以取得很大的市场,当然有了QQ助力自然能更快更好的实现。再比如游戏,无论是代理还是自主研发,游戏本身的水准都是非常高的。

企业在多元化经营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相应的人才,新产品的水准不高,只是一味的借原有产品的势,而看腾讯的产品,每一款产品单独拎出来都是行应内数一数二的产品,这样在开始的时候借势,发展壮大之后,不仅无需借势,而且还可以给其他产品支持。

做产品有个感觉,腾讯人才何其多,小公司努力了多年,自以为自己做的不错,但一旦被腾讯订上了,立刻便有用户体验更好的产品。

因此腾讯的企业文化、人才陪养、人才管理我觉得是腾讯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做产品不怕大公司也做,怕的是这些大公司的人才的能力就是比你强。
2011-11-20添加评论
+-

曹阳 ,运营。。

核心竞争力就是QQ产品的粘连特性。
2011-11-20添加评论
+-

mysqlops ,数据库领域专心吃草、挤奶和耕地的牛,技术...

腾讯最核心的竞争力:

1.培育一个庞大且忠诚的即时通信IM用户群,让我们大家不得不选择使用QQ作为IM的工具;

2.围绕这些用户群,推出相关产品增加用户粘性,使用户活在腾讯产品世界里;

3.过去这么多年的发展,使腾讯对这些用户喜好非常清楚,当然离不开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多年的耕耘;

4.推出的产品都还是非常有品质,且用户体验非常好(注:可能是抄袭为主,但是他们超越了原创者,是他们一大优势之一);

5.腾讯内部的团队执行力非常好,视野非常开阔;


未来的争论:

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方向不会错,谁能坚持到最后盈利模式和付费用户习惯的成熟,就无法定论!但若腾讯的微信产品没做好,可能会成为灭顶之灾,微博不重要!


2011-11-21添加评论
+-

orange wang ,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工业设计公司嘉蓝图,一个...

作为网民来说。不管一家公司的竞争手段是怎么样的。只要能给用户提供更加优秀的产品,就值得尊重,那些被扼杀的公司,不得不称赞前期的眼光非常重要,但是后期如果没有站在一个挑战者的角度去创业的话,被腾讯消灭也是符合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被腾讯模仿并超越,从自身角度去分析:就是没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纵观谷歌的发展,也是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提高自身的实力才是应对腾讯,或者说是应对市场残酷法则的根本。毕竟。你不可能要求社会适应你,而是你要去适应社会。勉励创业者,同时感谢腾讯。可能答非所问,但是针对的是上面的那些前辈回答的,要删就删吧
2011-11-21添加评论
+-

易涛 ,官微观察者+实践者

“生怕错过”。危机感是腾讯的核心竞争力
2011-11-22添加评论
+-

梁军强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2012毕业生

腾讯强大的IM的用户依赖度,可以想象它的影响力之深、之远,为它打下了百年根基。
2011-11-22添加评论
+-

Victor ,爱好摄影,从事IT应用咨询实施工作

坚持!且不断改进!能做到这一点的,基本都有活路。但多数企业做不到!
2011-11-22添加评论
+-

笨笨郎 ,你常说缘不浅 前世回眸才一眼 今生注定再相...

腾讯其实解决了人与人在网络上的通信问题,就和线下的电信服务商一样,他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利用了互联网的便宜的通信技术,如果有哪个公司能做出来免费通信的手机类产品会干掉腾讯(所有东西都免费,包括手机)。也可能不是手机,简单举例,讲的有点俗,懂的人会懂的。
14:10添加评论
+-

欢喜僧 ,MIX创始人

1.执行力

2.开放的思维

2011-11-20添加评论
+-

刘仁松 ,无限次数原地原经验满血满状态立即复活。

IM,一切都通过IM来展开。QQ号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另一个身份证。而且IM的用户依赖度,会随着用户的增多会变得更强。
腾讯虽然一直在抄袭,但是不可否认他的嗅觉敏感,跟得很紧。
2011-11-19添加评论
+-

叶伟毅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无知,但对一切都感兴...

2 票,来自吴用、zhanzhengyun
我觉得还是圈子的影响。虽然腾讯的很多游戏和其他公司的游戏很相像,但是因为如果你在腾讯玩,能够和自己认识的人一起,网络游戏就是玩人际关系为主吧。然后再就是该公司最受国家重视,我就常在cctv看到它。个人意见。
2011-11-19添加评论
+-

佛徒 ,佛不渡我,我自成魔。

垄断级的用户群。
数一的产品团队。
超多的现金。
足够的耐心。

拳头产品:
PC互联网时代,QQ常驻内存。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常驻内存。

当然还有可怕的南山法院。
在Google退出中国,Facebook、Twitter被墙的情况下,腾讯、百度、阿里都是围墙里的菊花,墙里横。
2011-11-19添加评论
+-

匿名用户

1 票,来自钱磊
在我看来,就是努力。不怕人聪明,就怕人家不但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想想国内大多数的LOSER,天天对别人唧唧歪歪,从不拿着放大镜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
2011-11-19添加评论
+-

张勇 ,百度

换一个角度,腾讯的核心竞争力可能是中国的年青一代。使用腾讯的小朋友正在长大,他们日益增强的支付能力,社会影响力。
2011-11-20添加评论
+-

张天壹 ,互联网爱好者

1 票,来自安安
产品和用户体验,腾讯都是走在前面的,随口就能说出许多优秀的产品,比如QQ邮箱,微信,QQ影音等等。
2011-11-19添加评论
+-

匿名用户

5 票,来自周广浩、王杰、郜紫东更多
个人观点,见笑来了。
我们一直会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腾讯的基因到底是什么,因为这基因将决定了腾讯是否能赢得境内互联网的未来,在FaceBook、Google有可能入驻中国时能否胜战。
虽然QQ客户群庞大,但个人觉得在未来腾讯的胜算并不大,原因有如下几点:
1.腾讯一贯利用其积累的庞大用户群这一优势模仿并迅速侵吞境内新生力量,被笑称为山寨之王,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其原始创新动力不足,始创于腾讯的优秀产品鲜见,这基因最少说明它不是一家创新性公司;
2.本人觉得互联网具有开放、自由、分享三大主要特性,腾讯过去对互联网新生力量的打压和现在假开放的做法已经得罪不少第三方应用开发群体P,一旦有一个像FaceBook或者就是FaceBook本身的开放平台F在大陆突现,又加上F的足够开放策略让P能赚取更多的利润,那么被得罪的第三方P将会大规模转投A的怀抱;
3.技术是国内互联网普遍的一块短板,互联网是一个善变的舞台,它的每一次新的浪潮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新技术推动的,假若拥有强劲技术动力的Google回归中国市场,将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等充分契合起来,陷入挣扎在所难免;
4.互联网下一波的浪潮的涌现也将始于新技术的诞生,似乎云计算就是,根据现有的资料观察,腾讯并没有进驻这片领地,即使进驻也不可能真正修成正果,它本身的特点已经限制了它掌握这块至高领地的可能;
5.企业价值观模糊,一个明确的、公司上下人都信守的的企业价值观会指导公司走向何处,一旦这个“观”模糊不清在出现重大危机或企业去向选择时将会拿不定主意,群雄涣散,患下致命错误;
6.企业基因是否优良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其创始人和他所建立的一套企业制度,然而和国外那些优秀的互联网公司比起来,腾讯好像还缺少一些优良基因
.
.
.
,
.
2011-11-197 条评论
+-

高翔 ,实习人-软件与网络

我的观点:

1.日积月累的用户与资金
2.强大的人才
3.努力的人才
4.IM--QQ,无比强大的粘性
5.超无耻的策略。以丰富的资源打败其他资源较少的新兴公司。然后突出。
6.强大的互联网,他们不需要创新,只需观望“互联网池”中哪中新兴产品有发展,DO IT,对,他们的嗅觉也很厉害,
7."饭桌"上的霸主个性!脸皮超厚!如果他原因,他甚至一口汤的不想给你喝~

最后评论下@Andy Pan
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的没错,我们承认。但腾讯公司的产品方向策略一直都这么无耻,这也是没错,你们也得承认。扼杀新兴公司,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妄以一家独大!最后,用上Andy一直强调公司员工是多么的努力,却忘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努力,对,他们的目标就是扼杀新兴公司,文章挺激励,但.呵呵
2011-11-202 条评论
+-

施小K ,@3G门户,关注LBS,关注移动互联网。

腾讯长期形成的大网络布局:IM,网游,强大的用户群和高度的粘性,雄厚的现金流,人才是核心竞争力!
2011-11-19添加评论
+-

华挺 ,南京大学学生

感觉腾讯对中国用户心理研究得比其他公司透彻...
2011-11-20添加评论
+-

默城 ,真理纯属个人领悟,只有自己的光能照亮自己...

只有三个字:生态链。他做起来了。~
2011-11-22添加评论
+-

韩曙 ,Python,数据及其他

一家没什么格调的公司命中了一个没什么格调的市场。

 

 格调是在正义和功利中做的选择


2011-11-22添加评论
+-

张欣程 ,追随内心 活在当下

核心竞争力?笑话。
若要问他市值最大赚钱最多,为什么?答案如下:
IM用户量大。一旦做到这一步,以后的布局,只要不是SB,都能一点一点做起来。

IM用户量如何这么大的? 
这个要回到七八年前。
具体原因我不得而知。
为何核心竞争力是笑话?
1,没有眼光。没有洞见。2,对人不尊重。(例证今年校园招聘给了offer又收回)3,山寨一旦成为习惯,丧失了创新的可能。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453084.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h.323 服务器 作用,Cisco CallManager服务器冗余的H.323 网关拨号对端配置

语音、视频和集成数据 (AVVID) 设计的体系结构一般建议您具有主 Cisco CallManager 服务器和辅助 Cisco CallManager 服务器以实现冗余。如果主 Cisco CallManager 服务器发生故障,则辅助 Cisco CallManager 服务器将接管,并且 IP 电话将重定向到此服务器…

静态优先权和动态优先权

静态优先级: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且在进程的整个运行期间保持不变动态优先级:在创建进程时所赋予的优先权,是可以随进程的推进或随其等待时间的增加而改变的,以便获得更好的调度性能。确定静态优先权的依据有如下三个方…

xmind可以画流程图吗_新娘妆可以自己画吗?临夏化妆学校告诉你答案!

对于很多女性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候无疑是新婚的那一天,古时候的闺阁女子,凤披霞冠,八台大轿,携手自己的如意郎君相伴一生,现代女子,洁白的婚纱,手握鲜花,一枚戒指&…

2.如何对待加班

感觉深圳尤其是IT行业,加班确实很普遍。我觉得主要看是为什么加班吧,是公司强制要求,还是员工开发效率低,还是加班有额外的收入,还是想在这个期间学习,自我提升。公司为什么会形成这个氛围,是自…

计算机一级发邮件发送多个抄送,计算机一级考试IE题和收发邮件模拟题.docx

文档介绍:某模拟网站的主页地址是:HTTP://LOCALHOST:65531/ExamWeb/INDEX.HTM,打开此主页,浏览"航空知识"页面,查找"运十运输机"的页面内容,并将它以文本文件的格式保存到考生目录下,命名为"y10ysj.txt"。IE题①通过"答题"…

git merge与rebase

参考这篇文章 Git 之 merge 与 rebase 的区别 文章2 另外,使 rebase出现冲突后,先修改冲突,然后git add 某文件(我使用add .经常有问题),然后git rebase --continue,持续到rebase结束&#xf…

wget 地址 连接超时_HttoPool连接池 和Hystrix 服务容错机制

学习主题:httpPool&Hystrix学习目标:对应视频: http://www.itbaizhan.cn/course/id/85.html对应文档:无对应作业1. 编写支持Gzip压缩案例(1) 修改Consumer的全局配置文件,添加Gzip相关配置。spring.application.nameeureka-consumer-http…

JQuery 加载 CSS、JS 文件

JS 方式加载 CSS、JS 文件: //加载 css 文件 function includeCss(filename) {var head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var link document.createElement(link);link.href filename;link.rel stylesheet;link.type text/css;head.appendChild(link) …

关闭网页如何接收服务器消息,WebSocket服务端发消息给客户端,浏览器收到消息就关闭了...

引用 2 楼 fly_dragon_fly 的回复:收到的消息是什么0000 00 0b ab 7a 86 83 18 f4 6a 36 60 a2 08 00 45 00 ...z....j6...E.0010 00 b9 49 d3 40 00 40 06 6b aa c0 a8 01 79 c0 a8 ..I...k....y..0020 01 f8 08 03 71 88 a4 d5 52 dc ce c1 f6 89 50 18 ....q...R..…

街舞中的rolling机器人_REMEMBER街舞培训中心2020年元旦汇演

二零二零 元旦汇演REMEMBER2020年1月1日,Remember街舞培训中心在爱琴海购物公园进行了两个小时的汇报表演,Remember的学员们贡献了非常精彩的表演。在过去的2019年,我们一路探索、一路艰辛、一路欣喜、一路收获,在这里感谢所有老…

shell基础(上)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一 shell介绍 shell 是一个命令解释器。本质上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 用户把指令告诉shell,然后shell再传输给系统内核,接着内核再去支配计算机硬件去执行各种操作。 每个用户都可以有自己特…

webRTC实战总结

前言 前段时间一直在忙一个基于WebRTC的PC和移动端双向视频的项目。第一次接触webRTC,难免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webRTC移动端兼容性检测,如何配置MediaStreamConstraints, 信令(iceCandidate, sessionDescription)传输…

程序员眼中的2007:寻找软件开发利器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交付部署等各个阶段,以及贯穿在整个开发过程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环节,2006年,在每一个阶段都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与应用,同时这些技术还将进一步影响2007年的发展&#xff0…

谷歌虚拟服务器申请,【美国podserver.info】免费300M虚拟主机空间申请使用教程

【美国podserver.info】注册使用教程:1、打开申请地址,点击下图位置中的“Sign Up”开始注册。2、点击“Sign Up”开始注册后,进入到注册检查页面,我们按下图选择“I’m a human.”然后点击“Submit”进入到注册信息填写页面。3、…

物理层协议有哪四大特性

1.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2.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3.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4.过程特性 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phpstudy中的mysql

1.进入mysql命令台,执行 select version()即可 2status;

度量相似性数学建模_一种基于粒子群位置更新思想灰狼优化算法的K-Means文本分类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1.一种基于粒子群位置更新思想灰狼优化算法的k-means文本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文本数据;s2:采用余弦角度为相似性度量,…

Overload重載和Override重写的区别。Overloaded的方法是否可以改变返回值的类型?

Overload是重载的意思,Override是覆盖的意思,也就是重写。 重载Overload表示同一个类中可以有多个名称相同的方法,但这些方法的参数列表各不相同(即参数个数或类型不同)。 重写Override表示子类中的方法可以与父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