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自https://www.cnblogs.com/round1/p/12906648.html
主要为了避免以下Bug:
内存泄露 :对象无法被释放,最常见的问题。
野指针 : 指针指向未知。
重复释放 : 顾名思义。
(一)内存泄露 :
1. 抛出异常,函数中途退出,释放操作没有执行
C * c = new C; throw; //抛出 delete c; //没有执行
2 . 忘记释放
注意: 指针变量(值语义)一旦被销毁,所指向的对象(对象语义)将无法释放
void f() {C * c = new C();
//delete c; //忽略 }
结果:内存无法释放,直到压榨完程序的所以内存。
(二)野指针 :
1. 未初始化
C * c;//指向哪呢???
2. 指针变量指向的对象被释放后,指针就变成了野指针,注意:即使释放完马上置空,仍然非常容易出错。
C * c = new C();
C * c2 = c;
delete c;
c = nullptr; //释放并置空
//c2 = nullptr
c2非常容易被忽略。你永远不知道有多少个c2, c3,在什么地方存在这些指针。
结果:未定义,不可预测的行为
(三)重复释放 :
c2 = c;
delete c; delete c2;
结果:程序异常结束。
智能指针
上一章提到,值语义对象作为局部变量,存储在栈区,生命周期由程序管理,因此值语义可以作为资源句柄。
这个技术叫做RALL,在资源句柄的构造函数进行资源初始化,在析构函数进行资源释放。
智能指针,就是值语义的资源句柄。将对象语义转为值语义,至少从抽象的角度看起来是这样。
智能指针是解决了以上的问题吗?
1. 因为智能指针是值语义的,所以保证不发生内存泄露和重复释放。
2. 智能指针执行默认初始化和智能指针一定在对象销毁之前销毁,所以不可能出现野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