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学PaddlePaddle(2):房价预测

通过这个练习可以了解到:

  1. 机器学习的典型过程:

    • 获取数据

    • 数据预处理

    -训练模型

    -应用模型

  2. fluid训练模型的基本步骤:

    • 配置网络结构:

    • 定义成本函数avg_cost

    • 定义优化器optimizer

    • 获取训练数据

    • 定义运算场所(place)和执行器(exe)

    • 提供数据(feeder)

    • 执行训练(exe.run)

    • 预测infer()并输出拟合图像

目录

1 - 引用库

2 - 数据预处理

3 - 定义reader

4 - 训练过程

5 - 预测


1 - 引用库

首先载入需要用到的库,它们分别是:

  • numpy:NumPy是Python语言的一个扩展程序库。支持高端大量的维度数组与矩阵运算,此外也针对数组运算提供大量的数学函数库。NumPy的核心功能是"ndarray"(即n-dimensional array,多维数组)数据结构。
  • matplotlib.pyplot:用于生成图,在验证模型准确率和展示成本变化趋势时会使用到
  • paddle.fluid:引入PaddlePaddle深度学习框架的fluid版本库;
  • pandas:Pandas是python第三方库,提供高性能易用数据类型和分析工具,Pandas基于Numpy实现,常与Numpy和Matplotlib一同使用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paddle
import paddle.fluid as fluidimport math
import sys#%matplotlib inline

2 - 数据预处理

本次数据集使用的是2016年12月份某市某地区的房价分布。为了简化模型,假设影响房价的因素只有房屋面积,因此数据集只有两列,以txt的形式储存。

当真实数据被收集到后,它们往往不能直接使用。
例如本次数据集使用了某地区的房价分布,为了简化模型数据只有两维,并没有标出来每一列代表什么,其实分别是房屋面积与房屋价格。可以看到房价与房屋面积之间存在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究竟是什么,就是本次预测想要得到的结论。可以首先以表格的形式输出数据的前五行看一下。

colnames = ['房屋面积']+['房价']
print_data = pd.read_csv('./datasets/data.txt',names = colnames)
print_data.head()

一般拿到一组数据后,第一个要处理的是数据类型不同的问题。如果各维属性中有离散值和连续值,就必须对离散值进行处理。

离散值虽然也常使用类似0、1、2这样的数字表示,但是其含义与连续值是不同的,因为这里的差值没有实际意义。例如,用0、1、2来分别表示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话,并不能因此说“蓝色和红色”比“绿色和红色”的距离更远。通常对有d个可能取值的离散属性,会将它们转为d个取值为0或1的二值属性或者将每个可能取值映射为一个多维向量。

不过就这里而言,数据中没有离散值,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

** 归一化 **

观察一下数据的分布特征,一般而言,如果样本有多个属性,那么各维属性的取值范围差异会很大,这就要用到一个常见的操作-归一化(normalization)了。归一化的目标是把各维属性的取值范围放缩到差不多的区间,例如[-0.5, 0.5]。这里使用一种很常见的操作方法:减掉均值,然后除以原取值范围。

# coding = utf-8 #
global x_raw,train_data,test_data
data = np.loadtxt('./datasets/data.txt',delimiter = ',')
x_raw = data.T[0].copy() #axis=0,表示按列计算
#data.shape[0]表示data中一共有多少行
maximums, minimums, avgs = data.max(axis=0), data.min(axis=0), data.sum(axis=0)/data.shape[0]
print(maximums)
print(minimums)
print(avgs)
print("the raw area :",data[:,0].max(axis = 0))#归一化,data[:,i]表示第i列的元素for i in range(data.shape[0]):data[i,0] = (data[i,0] - avgs[0]) / (maximums[0] - minimums[0])#data[i,0] = (data[i,0] - minimums[0]) / (maximums[0] - minimums[0])print('normalization:',data[:,0].max(axis = 0))

基本上所有的数据在拿到后都必须进行归一化,至少有以下3条原因:

1.过大或过小的数值范围会导致计算时的浮点上溢或下溢。

2.不同的数值范围会导致不同属性对模型的重要性不同(至少在训练的初始阶段如此),而这个隐含的假设常常是不合理的。这会对优化的过程造成困难,使训练时间大大加长。

3.很多的机器学习技巧/模型(例如L1,L2正则项,向量空间模型-Vector Space Model)都基于这样的假设:所有的属性取值都差不多是以0为均值且取值范围相近的。

** 数据集分割 **

将原始数据处理为可用数据后,为了评估模型的好坏,我们将数据分成两份:训练集和测试集。

  • 训练集数据用于调整模型的参数,即进行模型的训练,模型在这份数据集上的误差被称为训练误差;
  • 测试集数据被用来测试,模型在这份数据集上的误差被称为测试误差。

训练模型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从训练数据中找到规律来预测未知的新数据,所以测试误差是更能反映模型表现的指标。分割数据的比例要考虑到两个因素:更多的训练数据会降低参数估计的方差,从而得到更可信的模型;而更多的测试数据会降低测试误差的方差,从而得到更可信的测试误差。这个例子中设置的分割比例为8:2。

ratio = 0.8
offset = int(data.shape[0]*ratio)train_data = data[:offset]
test_data = data[offset:]print(len(data))
print(len(train_data))

3 - 定义reader

构造read_data()函数,来读取训练数据集train_set或者测试数据集test_set。它的具体实现是在read_data()函数内部构造一个reader(),使用yield关键字来让reader()成为一个Generator(生成器),注意,yield关键字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类似return关键字,不同之处在于yield关键字可以构造生成器(Generator)。虽然我们可以直接创建一个包含所有数据的列表,但是由于内存限制,我们不可能创建一个无限大的或者巨大的列表,并且很多时候在创建了一个百万数量级别的列表之后,却只需要用到开头的几个或几十个数据,这样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生成器的工作方式是在每次循环时计算下一个值,不断推算出后续的元素,不会创建完整的数据集列表,从而节约了内存使用。

def read_data(data_set):"""一个readerArgs:data_set -- 要获取的数据集Return:reader -- 用于获取训练集及其标签的生成器generator"""def reader():"""一个readerArgs:Return:data[:-1],data[-1:] --使用yield返回生成器data[:-1]表示前n-1个元素,也就是训练数据,data[-1:]表示最后一个元素,也就是对应的标签"""for data in data_set:yield data[:-1],data[-1:]return reader#测试readertest_array = ([10,100],[20,200])
print("test_array for read_data:")
for value in read_data(test_array)():print(value)

接下来我们定义了用于训练的数据提供器。提供器每次读入一个大小为BATCH_SIZE的数据批次。如果用户希望加一些随机性,它可以同时定义一个批次大小和一个缓存大小。这样的话,每次数据提供器会从缓存中随机读取批次大小那么多的数据。我们都可以通过batch_size进行设置,这个大小一般是2的N次方。

关于参数的解释如下:

  • paddle.reader.shuffle(read_data(train_data), buf_size=500)表示从read_data(train_data)中读取了buf_size=500大小的数据并打乱顺序
  • paddle.batch(reader(), batch_size=BATCH_SIZE)表示从打乱的数据中再取出BATCH_SIZE=20大小的数据进行一次迭代训练

如果buf_size设置的数值大于数据集本身,就直接把整个数据集打乱顺序;如果buf_size设置的数值小于数据集本身,就按照buf_size的大小打乱顺序。

BATCH_SIZE = 8# 设置训练reader
train_reader = paddle.batch(paddle.reader.shuffle(read_data(train_data), buf_size=500),batch_size=BATCH_SIZE)#设置测试 reader
test_reader = paddle.batch(paddle.reader.shuffle(read_data(test_data), buf_size=500),batch_size=BATCH_SIZE)

4 - 训练过程

完成了数据的预处理工作并构造了read_data()来读取数据,接下来将进入模型的训练过程,使用PaddlePaddle来定义构造可训练的线性回归模型,关键步骤如下:

  • 配置网络结构和设置参数

    • 配置网络结构
    • 定义损失函数cost
    • 定义执行器(参数随机初始化)
    • 定义优化器optimizer
  • 模型训练

  • 预测

  • 绘制拟合图像

定义运算场所:

首先进行最基本的运算场所定义,在 fluid 中使用 place = fluid.CUDAPlace(0) if use_cuda else fluid.CPUPlace() 来进行初始化:

  • place 表示fluid program的执行设备,常见的有 fluid.CUDAPlace(0) 和 fluid.CPUPlace()
  • use_cuda = False 表示不使用 GPU 进行加速训练
#使用CPU或者GPU训练
use_cuda = False
place = fluid.CUDAPlace(0) if use_cuda else fluid.CPUPlace() 

配置网络结构和设置参数:

# 输入层,fluid.layers.data表示数据层,name=’x’:名称为x,输出类型为tensor
# shape=[1]:数据为1维向量
# dtype='float32':数据类型为float32x = fluid.layers.data(name='x', shape=[1], dtype='float32')# 标签数据,fluid.layers.data表示数据层,name=’y’:名称为y,输出类型为tensor
# shape=[1]:数据为1维向量
y = fluid.layers.data(name='y', shape=[1], dtype = 'float32')# 输出层,fluid.layers.fc表示全连接层,input=x: 该层输入数据为x
# size=1:神经元个数,act=None:激活函数为线性函数
y_predict = fluid.layers.fc(input=x, size=1, act=None)

定义损失函数:

# 定义损失函数为均方差损失函数,并且求平均损失,返回值名称为avg_loss
avg_loss = fluid.layers.square_error_cost(input = y_predict, label = y)
avg_loss = fluid.layers.mean(avg_loss)

定义执行器(参数随机初始化):

exe = fluid.Executor(place)

配置训练程序:

main_program = fluid.default_main_program() # 获取默认/全局主函数
startup_program = fluid.default_startup_program() # 获取默认/全局启动程序#克隆main_program得到test_program
#有些operator在训练和测试之间的操作是不同的,例如batch_norm,使用参数for_test来区分该程序是用来训练还是用来测试
#该api不会删除任何操作符,请在backward和optimization之前使用
test_program = main_program.clone(for_test=True)

优化方法:

# 创建optimizer,更多优化算子可以参考 fluid.optimizer()
learning_rate = 0.0005
sgd_optimizer = fluid.optimizer.SGD(learning_rate)
sgd_optimizer.minimize(avg_loss)
print("optimizer is ready")

创建训练过程:

训练需要有一个训练程序和一些必要参数,并构建了一个获取训练过程中测试误差的函数。必要参数有executor,program,reader,feeder,fetch_list,executor表示之前创建的执行器,program表示执行器所执行的program,是之前创建的program,如果该项参数没有给定的话则默认使用defalut_main_program,reader表示读取到的数据,feeder表示前向输入的变量,fetch_list表示用户想得到的变量或者命名的结果。

# For training test cost
def train_test(executor, program, reader, feeder, fetch_list):accumulated = 1 * [0]count = 0for data_test in reader():outs = executor.run(program=program, feed=feeder.feed(data_test), fetch_list=fetch_list)accumulated = [x_c[0] + x_c[1][0] for x_c in zip(accumulated, outs)]  # 累加测试过程中的损失值count += 1 # 累加测试集中的样本数量return [x_d / count for x_d in accumulated] # 计算平均损失#定义模型保存路径:
#params_dirname用于定义模型保存路径。
params_dirname = "easy_fit_a_line.inference.model"

训练主循环:

#用于画图展示训练cost
from paddle.utils.plot import Ploter
train_prompt = "Train cost"
test_prompt = "Test cost"
plot_prompt = Ploter(train_prompt, test_prompt)
step = 0# 训练主循环
feeder = fluid.DataFeeder(place=place, feed_list=[x, y])
exe.run(startup_program)exe_test = fluid.Executor(place)#num_epochs=100表示迭代训练100次后停止训练。
num_epochs = 150for pass_id in range(num_epochs):for data_train in train_reader():avg_loss_value, = exe.run(main_program,feed=feeder.feed(data_train),fetch_list=[avg_loss])if step % 10 == 0:  # 每10个批次记录并输出一下训练损失plot_prompt.append(train_prompt, step, avg_loss_value[0])plot_prompt.plot()#print("%s, Step %d, Cost %f" %(train_prompt, step, avg_loss_value[0]))if step % 100 == 0:  # 每100批次记录并输出一下测试损失test_metics = train_test(executor=exe_test,program=test_program,reader=test_reader,fetch_list=[avg_loss.name],feeder=feeder)plot_prompt.append(test_prompt, step, test_metics[0])plot_prompt.plot()#print("%s, Step %d, Cost %f" %(test_prompt, step, test_metics[0]))if test_metics[0] < 10.0: # 如果准确率达到要求,则停止训练breakstep += 1if math.isnan(float(avg_loss_value[0])):sys.exit("got NaN loss, training failed.")#保存训练参数到之前给定的路径中
if params_dirname is not None:fluid.io.save_inference_model(params_dirname, ['x'], [y_predict], exe)


5 - 预测

通过fluid.io.load_inference_model,预测器会从params_dirname中读取已经训练好的模型,来对从未遇见过的数据进行预测。

print(test_metics)
infer_exe = fluid.Executor(place)
inference_scope = fluid.core.Scope()

预测

预测器会从params_dirname中读取已经训练好的模型,来对从未遇见过的数据进行预测。

  • tensor_x:生成batch_size个[0,1]区间的随机数,以 tensor 的格式储存
  • results:预测对应 tensor_x 面积的房价结果
  • raw_x:由于数据处理时我们做了归一化操作,为了更直观的判断预测是否准确,将数据进行反归一化,得到随机数对应的原始数据。
with fluid.scope_guard(inference_scope):[inference_program, feed_target_names, fetch_targets] = fluid.io.load_inference_model(params_dirname, infer_exe) # 载入预训练模型batch_size = 2tensor_x = np.random.uniform(0, 1, [batch_size, 1]).astype("float32")print("tensor_x is :" ,tensor_x )results = infer_exe.run(inference_program,feed={feed_target_names[0]: tensor_x},fetch_list=fetch_targets) # 进行预测#raw_x = tensor_x*(maximums[i]-minimums[i])+avgs[i]raw_x = tensor_x * (maximums[0] - minimums[0]) + avgs[0]#raw_x = tensor_x * (maximums[0] - minimums[0]) + minimums[0]print("the area is:",raw_x)print("infer results: ", results[0])a = (results[0][0][0] - results[0][1][0]) / (raw_x[0][0]-raw_x[1][0])
b = (results[0][0][0] - a * raw_x[0][0])

 

**(5)绘制拟合图像 **

通过训练,本次线性回归模型输出了一条拟合的直线,想要直观的判断模型好坏可将拟合直线与数据的图像绘制出来。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def plot_data(data):x = data[:,0]y = data[:,1]y_predict = x*a + bplt.scatter(x,y,marker='.',c='r',label='True')plt.title('House Price Distributions')plt.xlabel('House Area ')plt.ylabel('House Price ')plt.xlim(0,250)plt.ylim(0,2500)predict = plt.plot(x,y_predict,label='Predict')plt.legend(loc='upper left')plt.savefig('result1.png')plt.show()data = np.loadtxt('./datasets/data.txt',delimiter = ',')
plot_data(data)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439822.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JAVA 堆栈 堆 方法区 解析

基础数据类型直接在栈空间分配&#xff0c; 方法的形式参数&#xff0c;直接在栈空间分配&#xff0c;当方法调用完成后从栈空间回收。 引用数据类型&#xff0c;需要用new来创建&#xff0c;既在栈空间分配一个地址空间&#xff0c;又在堆空间分配对象的类变量 。 方法的引用…

动手学PaddlePaddle(3):猫脸识别

你将学会&#xff1a; 预处理图片数据 利用PaddlePaddle框架实现Logistic回归模型&#xff1a; 在开始练习之前&#xff0c;简单介绍一下图片处理的相关知识&#xff1a; 图片处理 由于识别猫问题涉及到图片处理知识&#xff0c;这里对计算机如何保存图片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在…

Java对象分配原理

Java对象模型: OOP-Klass模型 在正式探讨JVM对象的创建前&#xff0c;先简单地介绍一下hotspot中实现的Java的对象模型。在JVM中&#xff0c;并没有直接将Java对象映射成C对象&#xff0c;而是采用了oop-klass模型&#xff0c;主要是不希望每个对象中都包含有一份虚函数表&…

动手学PaddlePaddle(4):MNIST(手写数字识别)

本次练习将使用 PaddlePaddle 来实现三种不同的分类器&#xff0c;用于识别手写数字。三种分类器所实现的模型分别为 Softmax 回归、多层感知器、卷积神经网络。 您将学会 实现一个基于Softmax回归的分类器&#xff0c;用于识别手写数字 实现一个基于多层感知器的分类器&#…

动手学PaddlePaddle(5):迁移学习

本次练习&#xff0c;用迁移学习思想&#xff0c;结合paddle框架&#xff0c;来实现图像的分类。 相关理论&#xff1a; 1. 原有模型作为一个特征提取器: 使用一个用ImageNet数据集提前训练&#xff08;pre-trained)好的CNN&#xff0c;再除去最后一层全连接层(fully-connecte…

Apollo进阶课程㉓丨Apollo规划技术详解——Motion Planning with Environment

原文链接&#xff1a;进阶课程㉓丨Apollo规划技术详解——Motion Planning with Environment 当行为层决定要在当前环境中执行的驾驶行为时&#xff0c;其可以是例如巡航-车道&#xff0c;改变车道或右转&#xff0c;所选择的行为必须被转换成路径或轨迹&#xff0c;可由低级反…

Java对象模型-oop和klass

oop-klass模型 Hotspot 虚拟机在内部使用两组类来表示Java的对象和类。 oop(ordinary object pointer)&#xff0c;用来描述对象实例信息。klass&#xff0c;用来描述 Java 类&#xff0c;是虚拟机内部Java类型结构的对等体 。 JVM内部定义了各种oop-klass&#xff0c;在JV…

Apollo进阶课程㉔丨Apollo 规划技术详解——Motion Planning Environment

原文链接&#xff1a;进阶课程㉔丨Apollo 规划技术详解——Motion Planning Environment 自动驾驶汽车核心技术包括环境感知、行为决策、运动规划与控制等方面。其中&#xff0c;行为决策系统、运动规划与控制系统作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xff0c;决定了其在不同交通驾…

一步步编写操作系统 26 打开A20地址线

打开A20地址线 还记得实模式下的wrap-around吗&#xff1f;也就是地址回绕。咱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实模式下内存访问是采取“段基址:段内偏移地址”的形式&#xff0c;段基址要乘以16后再加上段内偏移地址。实模式下寄存器都是16位的&#xff0c;如果段基址和段内偏移地址都为1…

一步步编写操作系统 27 处理器微架构之流水线简介

了解处理器内部硬件架构&#xff0c;有助于理解软件运行原理&#xff0c;因为这两者本身相辅相成&#xff0c;相互依存。就像枪和狙击手&#xff0c;枪的操作和外形设计都是要根据人体工学&#xff0c;让人不仅操作容易&#xff0c;而且携带也要轻便&#xff0c;做到能随时射出…

Apollo进阶课程㉚丨Apollo ROS背景介绍

原文链接&#xff1a;进阶课程㉚丨Apollo ROS背景介绍 ROS是机器人学习和无人车学习最好Linux平台软件&#xff0c;资源丰厚。无人车的规划、控制算法通常运行在Linux系统上&#xff0c;各个模块通常使用ROS进行连接。 上周阿波君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进阶课程㉙Apollo控制技术详…

一步步编写操作系统 30 cpu的分支预测简介

人在道路的分岔口时要预测哪条路能够到达目的地&#xff0c;面对众多选择时&#xff0c;计算机也一样要抉择&#xff0c;毕竟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是以人的思路来设计的&#xff0c;计算机中的抉择其实就是人在抉择。 cpu中的指令是在流水线上执行。分支预测&#xff0c;是指当处理…

【HDU - 5492】Find a path(dp,tricks)

题干&#xff1a; Frog fell into a maze. This maze is a rectangle containing NN rows and MM columns. Each grid in this maze contains a number, which is called the magic value. Frog now stays at grid (1, 1), and he wants to go to grid (N, M). For each step,…

Apollo进阶课程㉜丨Apollo ROS原理—1

原文链接&#xff1a;进阶课程㉜丨Apollo ROS原理—1 ROS在开发过程中&#xff0c;基于功能把整个自动驾驶系统分成多个模块&#xff0c;每个模块负责自己消息的接收、处理、发布。当模块需要联调时&#xff0c;通过框架可以把各个模块快速的集成到一起。 上周阿波君为大家详细…

Ubuntu下安装Chrome浏览器的两个方法

一、通过直接下载安装Google Chrome浏览器deb包。 打开Ubuntu终端&#xff0c;以下为32位版本&#xff0c;使用下面的命令。 wget https://dl.google.com/linux/direct/google-chrome-stable_current_i386.deb 以下为64位版本&#xff0c;使用下面的命令。 wget https://dl.…

Apollo进阶课程㉝丨Apollo ROS原理—2

原文链接&#xff1a;进阶课程㉝丨Apollo ROS原理—2 在ROS系统中&#xff0c;从数据的发布到订阅节点之间需要进行数据的拷贝。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xff0c;很显然这会影响数据的传输效率。所以Apollo项目对于ROS第一个改造就是通过共享内存来减少数据拷贝&#xff0c;以…

Java 10 常用集合继承关系图

概述 集合类存放的都是对象的引用&#xff0c;而非对象本身&#xff0c;出于表达上的便利&#xff0c;我们称集合中的对象就是指集合中对象的引用。 类图如下&#xff1a; 1、Iterable与Iterator接口之间的区别 我看到好多网上的文章类图里面Collection 是继承Iterator接口&a…

【CodeForces - 673D】Bear and Two Paths(构造,tricks)

题干&#xff1a; Bearland has n cities, numbered 1 through n. Cities are connected via bidirectional roads. Each road connects two distinct cities. No two roads connect the same pair of cities. Bear Limak was once in a city a and he wanted to go to a cit…

Apoll进阶课程㉞丨Apollo ROS原理—3

原文链接&#xff1a;进阶课程㉞丨Apollo ROS原理—3 机器人操作系统(ROS)是一个成熟而灵活的机器人编程框架。ROS提供了所需的工具&#xff0c;可以轻松访问传感器数据&#xff0c;处理数据&#xff0c;并为机器人的电机和其它执行器生成适当的响应。整个ROS系统被设计为在计…

SM3密码杂凑算法原理

目录 1.概述 2、算法描述 2.1 概述 2.2 填充 2.3 迭代压缩 2.3 消息扩展 2.4 压缩函数 2.5 杂凑值 1.概述 SM3是我国采用的一种密码散列函数标准&#xff0c;由国家密码管理局于2010年12月17日发布。相关标准为“GM/T 0004-2012 《SM3密码杂凑算法》”。 在商用密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