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完美收官。
我们都知道信息化时代定位导航的重要性,那么中国北斗和美国GPS相对比怎么样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北斗。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是分三步建设的。
第一步在1994年启动的北斗导航一号系统工程的建设,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2003年,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定位精度为10~100 m;授时精度为20~100 ns。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步是在2004年启动了北斗导航二号系统工程的建设,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组网。定位是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服务范围为亚太地区,测速精度约为0.2 m/s;单频定位精度优于10 m;单频差分定位优于2.5 m;授时精度为10~20 ns[5-9]。
第三步是在2009年启动了北斗导航三号系统工程的建设,2018年年底,完成19颗卫星发射组网,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向全球提供服务;2020年6月23日,完成30颗卫星发射组网,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定位是全球性卫星导航系统,服务范围为全球,可提供水平精度10、高程精度10 m的定位服务,20 ns的授时服务,0.2 m/s的测速服务,系统服务可用性优于95 %。亚太地区,水平定位精度为5、高程定位精度为5 m。
美国的GPS分为两个级别,民用级别和军用级别。美国GPS民用级别的精准度是10米,军用精准度是0.3米。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精准度。
仅仅对比卫星导航的精准度,北斗系统民用精准度要比PGS的高,GPS是10米级别,北斗是5米级别。不过,北斗系统军用级别的精准度,据说相比GPS稍有不如,北斗军用级别的精准度是0.5米级别。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仅对比卫星导航的精准度。
北斗作为后研发的导航系统,为什么在卫星导航精准度方面不如美国的GPS呢?其实,这方面主要是美国GPS作为最早的导航系统,早早就组网了,把地球上空最好的轨道全部都占据了,把最好的频道资源占据,留给北斗的轨道和频道没有那么好。这影响到北斗卫星对地球的通讯和定位。国际规则中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的主要分配形式为“先申报就可优先使用”的抢占方式。北斗还是抢先伽利略占用的卫星发射频率。
但是北斗系统作为后发优势,针对GPS的优缺点,进行扬长避短,专门开发了一套强大的地面信号增强系统,大幅度的提高了导航精准度。和地面信号增强系统结合之后,导航的精准度可以达到厘米的级别。相关资料显示,上汽的智能重卡运用北斗精准导航,做到误差仅仅±3厘米。这是一个非常强悍牛逼的数据。现在国内很多城市的公交系统都在运用北斗系统对公交车进行精准的监控,大大降低了公交车的地位误差。这是GPS做不到的。所以对于GPS军用级别0.3米参数,大家根本就没有必要在乎,我们已经通过地面信号增强系统,完美地解决了。这让北斗系统在和GPS的竞争中,完全不落下风。在一些方面上,甚至超越了GPS。
而未来真正需要精准导航定位的,是民用层面。自动驾驶、智能农业、电网巡查、交通测绘等民用领域,需要用到厘米级别的精准导航。反而是军用级别,有米级、甚至10米级的精准度,就已经够用了。因此,未来北斗系统的应用,必将比GPS更加广阔。
所以从卫星导航系统整体来讲,北斗导航系统的能力,在技术和产品服务成熟度上面,现在完全不输GPS,甚至可以说部分领域完全超越了GPS。
那不成熟的地方在哪呢?在于产业链条。包括从芯片到天线、智能终端、应用场景等,因为它的集成需要一定的时间。GPS比我们早发展了二十几年,GPS在二十几年前就已经是全球系统了。我们到现在才升级为一个全球系统,从全球产业链角度来讲,目前还是有差距的。在民用市场上我们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