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翻译自:http://duartes.org/gustavo/blog/
微信公众号:技术原理君
本文简要的展示了现代Intel处理器的CPU cache是如何组织的。有关cache的讨论往往缺乏具体的实例,使得一些简单的概念变得扑朔迷离。也许是我可爱的小脑瓜有点迟钝吧,但不管怎样,至少下面讲述了故事的前一半,即Core 2的 L1 cache是如何被访问的:
L1 cache – 32KB,8路组相联,64字节缓存线
1. 由索引拣选缓存组(行)
在cache中的数据是以缓存线(line)为单位组织的,一条缓存线对应于内存中一个连续的字节块。这个cache使用了64字节的缓存线。这些线被保存在cache bank中,也叫路(way)。每一路都有一个专门的目录(directory)用来保存一些登记信息。你可以把每一路连同它的目录想象成电子表格中的一列,而表的一行构成了cache的一组(set)。列中的每一个单元(cell)都含有一条缓存线,由与之对应的目录单元跟踪管理。图中的cache有64 组、每组8路,因此有512个含有缓存线的单元,合计32KB的存储空间。
在cache眼中,物理内存被分割成了许多4KB大小的物理内存页(page)。每一页都含有4KB / 64 bytes == 64条缓存线。在一个4KB的页中,第0到63字节是第一条缓存线,第64到127字节是第二条缓存线,以此类推。每一页都重复着这种划分,所以第0页第3条缓存线与第1页第3条缓存线是不同的。
在全相联缓存(fully associative cache)中,内存中的任意一条缓存线都可以被存储到任意的缓存单元中。这种存储方式十分灵活,但也使得要访问它们时,检索缓存单元的工作变得复杂、昂贵。由于L1和L2 cache工作在很强的约束之下,包括功耗,芯片物理空间,存取速度等,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使用全相联缓存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折中。
取而代之的是图中的组相联缓存(set associative cache)。意思是,内存中一条给定的缓存线只能被保存在一个特定的组(或行)中。所以,任意物理内存页的第0条缓存线(页内第0到63字节)必须存储到第0组,第1条缓存线存储到第1组,以此类推。每一组有8个单元可用于存储它所关联的缓存线(译注:就是那些需要存储到这一组的缓存线),从而形成一个8路关联的组(8-way associative set)。当访问一个内存地址时,地址的第6到11位(译注:组索引)指出了在4KB内存页中缓存线的编号,从而决定了即将使用的缓存组。举例来说,物理地址0x800010a0的组索引是000010,所以此地址的内容一定是在第2组中缓存的。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找出一组中哪个单元包含了想要的信息,如果有的话。这就到了缓存目录登场的时刻。每一个缓存线都被其对应的目录单元做了标记(tag);这个标记就是一个简单的内存页编号,指出缓存线来自于哪一页。由于处理器可以寻址64GB的物理RAM,所以总共有64GB / 4KB == 224个内存页,需要24位来保存标记。前例中的物理地址0x800010a0对应的页号为524,289。下面是故事的后一半:
在组中搜索匹配标记
由于我们只需要去查看某一组中的8路,所以查找匹配标记是非常迅速的;事实上,从电学角度讲,所有的标记是同时进行比对的,我用箭头来表示这一点。如果此时正好有一条具有匹配标签的有效缓存线,我们就获得一次缓存命中(cache hit)。否则,这个请求就会被转发的L2 cache,如果还没匹配上就再转发给主系统内存。通过应用各种调节尺寸和容量的技术,Intel给CPU配置了较大的L2 cache,但其基本的设计都是相同的。比如,你可以将原先的缓存增加8路而获得一个64KB的缓存;再将组数增加到4096,每路可以存储256KB。经过这两次修改,就得到了一个4MB的L2 cache。在此情况下,需要18位来保存标记,12位保存组索引;缓存所使用的物理内存页的大小与其一路的大小相等。(译注:有4096组,就需要lg(4096)==12位的组索引,缓存线依然是64字节,所以一路有4096*64B==256KB字节;在L2 cache眼中,内存被分割为许多256KB的块,所以需要lg(64GB/256KB)==18位来保存标记。)
如果有一组已经被放满了,那么在另一条缓存线被存储进来之前,已有的某一条则必须被腾空(evict)。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对运算速度要求较高的程序就要尝试仔细组织它的数据,使得内存访问均匀的分布在已有的缓存线上。举例来说,假设程序中有一个数组,元素的大小是512字节,其中一些对象在内存中相距4KB。这些对象的各个字段都落在同一缓存线上,并竞争同一缓存组。如果程序频繁的访问一个给定的字段(比如,通过虚函数表vtable调用虚函数),那么这个组看起来就好像一直是被填满的,缓存开始变得毫无意义,因为缓存线一直在重复着腾空与重新载入的步骤。在我们的例子中,由于组数的限制,L1 cache仅能保存8个这类对象的虚函数表。这就是组相联策略的折中所付出的代价:即使在整体缓存的使用率并不高的情况下,由于组冲突,我们还是会遇到缓存缺失的情况。然而,鉴于计算机中各个存储层次的相对速度,不管怎么说,大部分的应用程序并不必为此而担心。
一个内存访问经常由一个线性(或虚拟)地址发起,所以L1 cache需要依赖分页单元(paging unit)来求出物理内存页的地址,以便用于缓存标记。与此相反,组索引来自于线性地址的低位,所以不需要转换就可以使用了(在我们的例子中为第6到11位)。因此L1 cache是物理标记但虚拟索引的(physically tagged but virtually indexed),从而帮助CPU进行并行的查找操作。因为L1 cache的一路绝不会比MMU的一页还大,所以可以保证一个给定的物理地址位置总是关联到同一组,即使组索引是虚拟的。在另一方面L2 cache必须是物理标记和物理索引的,因为它的一路比MMU的一页要大。但是,当一个请求到达L2 cache时,物理地址已经被L1 cache准备(resolved)完毕了,所以L2 cache会工作得很好。
最后,目录单元还存储了对应缓存线的状态(state)。在L1代码缓存中的一条缓存线要么是无效的(invalid)要么是共享的(shared,意思是有效的,真的J)。在L1数据缓存和L2缓存中,一条缓存线可以为4个MESI状态之一:被修改的(modified),独占的(exclusive),共享的(shared),无效的(invalid)。Intel缓存是包容式的(inclusive):L1缓存的内容会被复制到L2缓存中。在下一篇讨论线程(threading),锁定(locking)等内容的文章中,这些缓存线状态将发挥作用。下一次,我们将看看前端总线以及内存访问到底是怎么工作的。这将成为一个内存研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