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服”面试官系列第十篇之module的语法(建议收藏学习)

目录

1.概述

2. 严格模式

3. export 命令

4. import 命令

5. 模块的整体加载

6. export default 命令

7. export 与 import 的复合写法

8. 模块的继承

9. 跨模块常量

10. import()

10.1简介

11适用场合

11.1按需加载

11.2条件加载

11.3动态的模块路径

11.4注意点

总结

“睡服“面试官系列之各系列目录汇总(建议学习收藏)


1.概述

历史上,JavaScript 一直没有模块(module)体系,无法将一个大程序拆分成互相依赖的小文件,再用简单的方法拼装起来。其他语言都有这项功能,
比如 Ruby 的 require 、Python 的 import ,甚至就连 CSS 都有 @import ,但是 JavaScript 任何这方面的支持都没有,这对开发大型的、复杂的项目
形成了巨大障碍。

在 ES6 之前,社区制定了一些模块加载方案,最主要的有 CommonJS 和 AMD 两种。前者用于服务器,后者用于浏览器。ES6 在语言标准的层面上,
实现了模块功能,而且实现得相当简单,完全可以取代 CommonJS 和 AMD 规范,成为浏览器和服务器通用的模块解决方案。
ES6 模块的设计思想,是尽量的静态化,使得编译时就能确定模块的依赖关系,以及输入和输出的变量。CommonJS 和 AMD 模块,都只能在运行时确
定这些东西。比如,CommonJS 模块就是对象,输入时必须查找对象属性。

// CommonJS模块
let { stat, exists, readFile } = require('fs');
// 等同于
let _fs = require('fs');
let stat = _fs.stat;
let exists = _fs.exists;
let readfile = _fs.readfile;

上面代码的实质是整体加载 fs 模块(即加载 fs 的所有方法),生成一个对象( _fs ),然后再从这个对象上面读取 3 个方法。这种加载称为“运行时加
载”,因为只有运行时才能得到这个对象,导致完全没办法在编译时做“静态优化”。
ES6 模块不是对象,而是通过 export 命令显式指定输出的代码,再通过 import 命令输入。

// ES6模块
import { stat, exists, readFile } from 'fs';

上面代码的实质是从 fs 模块加载 3 个方法,其他方法不加载。这种加载称为“编译时加载”或者静态加载,即 ES6 可以在编译时就完成模块加载,效率要
比 CommonJS 模块的加载方式高。当然,这也导致了没法引用 ES6 模块本身,因为它不是对象。
由于 ES6 模块是编译时加载,使得静态分析成为可能。有了它,就能进一步拓宽 JavaScript 的语法,比如引入宏(macro)和类型检验(type
system)这些只能靠静态分析实现的功能。
除了静态加载带来的各种好处,ES6 模块还有以下好处。
不再需要 UMD 模块格式了,将来服务器和浏览器都会支持 ES6 模块格式。目前,通过各种工具库,其实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将来浏览器的新 API 就能用模块格式提供,不再必须做成全局变量或者 navigator 对象的属性。
不再需要对象作为命名空间(比如 Math 对象),未来这些功能可以通过模块提供

2. 严格模式

ES6 的模块自动采用严格模式,不管你有没有在模块头部加上 "use strict"; 。
严格模式主要有以下限制。
变量必须声明后再使用
函数的参数不能有同名属性,否则报错
不能使用 with 语句
不能对只读属性赋值,否则报错
不能使用前缀 0 表示八进制数,否则报错
不能删除不可删除的属性,否则报错
不能删除变量 delete prop ,会报错,只能删除属性 delete global[prop]
eval 不会在它的外层作用域引入变量
eval 和 arguments 不能被重新赋值
arguments 不会自动反映函数参数的变化
不能使用 arguments.callee
不能使用 arguments.caller
禁止 this 指向全局对象
不能使用 fn.caller 和 fn.arguments 获取函数调用的堆栈
增加了保留字(比如 protected 、 static 和 interface )
上面这些限制,模块都必须遵守。由于严格模式是 ES5 引入的,不属于 ES6,所以请参阅相关 ES5 书籍,本书不再详细介绍了。
其中,尤其需要注意 this 的限制。ES6 模块之中,顶层的 this 指向 undefined ,即不应该在顶层代码使用 this 。

3. export 命令

模块功能主要由两个命令构成: export 和 import 。 export 命令用于规定模块的对外接口, import 命令用于输入其他模块提供的功能。
一个模块就是一个独立的文件。该文件内部的所有变量,外部无法获取。如果你希望外部能够读取模块内部的某个变量,就必须使用 export 关键字输出该
变量。下面是一个 JS 文件,里面使用 export 命令输出变量。

// profile.js
export var firstName = 'Michael';
export var lastName = 'Jackson';
export var year = 1958;

上面代码是 profile.js 文件,保存了用户信息。ES6 将其视为一个模块,里面用 export 命令对外部输出了三个变量。
export 的写法,除了像上面这样,还有另外一种。

// profile.js
var firstName = 'Michael';
var lastName = 'Jackson';
var year = 1958;
export {firstName, lastName, year};

上面代码在 export 命令后面,使用大括号指定所要输出的一组变量。它与前一种写法(直接放置在 var 语句前)是等价的,但是应该优先考虑使用这种写
法。因为这样就可以在脚本尾部,一眼看清楚输出了哪些变量。
export 命令除了输出变量,还可以输出函数或类(class)。

export function multiply(x, y) {
return x * y;
};

上面代码对外输出一个函数 multiply 。
通常情况下, export 输出的变量就是本来的名字,但是可以使用 as 关键字重命名。

function v1() { ... }
function v2() { ... }
export {
v1 as streamV1,
v2 as streamV2,
v2 as streamLatestVersion
};

上面代码使用 as 关键字,重命名了函数 v1 和 v2 的对外接口。重命名后, v2 可以用不同的名字输出两次。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export 命令规定的是对外的接口,必须与模块内部的变量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 报错
export 1;
// 报错
var m = 1;
export m;

上面两种写法都会报错,因为没有提供对外的接口。第一种写法直接输出 1,第二种写法通过变量 m ,还是直接输出 1。 1 只是一个值,不是接口。正确的
写法是下面这样

// 写法一
export var m = 1;
// 写法二
var m = 1;
export {m};
// 写法三
var n = 1;
export {n as m};

上面三种写法都是正确的,规定了对外的接口 m 。其他脚本可以通过这个接口,取到值 1 。它们的实质是,在接口名与模块内部变量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
的关系。
同样的, function 和 class 的输出,也必须遵守这样的写法

// 报错
function f() {}
export f;
// 正确
export function f() {};
// 正确
function f() {}
export {f};

另外, export 语句输出的接口,与其对应的值是动态绑定关系,即通过该接口,可以取到模块内部实时的值

export var foo = 'bar';
setTimeout(() => foo = 'baz', 500)

上面代码输出变量 foo ,值为 bar ,500 毫秒之后变成 baz 。
这一点与 CommonJS 规范完全不同。CommonJS 模块输出的是值的缓存,不存在动态更新,详见下文《Module 的加载实现》一节。
最后, export 命令可以出现在模块的任何位置,只要处于模块顶层就可以。如果处于块级作用域内,就会报错,下一节的 import 命令也是如此。这是因
为处于条件代码块之中,就没法做静态优化了,违背了 ES6 模块的设计初衷

function foo() {
export default 'bar' // SyntaxError
}
foo()

上面代码中, export 语句放在函数之中,结果报错。

4. import 命令

使用 export 命令定义了模块的对外接口以后,其他 JS 文件就可以通过 import 命令加载这个模块。

// main.js
import {firstName, lastName, year} from './profile';
function setName(element) {
element.textContent = firstName + ' ' + lastName;
}

上面代码的 import 命令,用于加载 profile.js 文件,并从中输入变量。 import 命令接受一对大括号,里面指定要从其他模块导入的变量名。大括号里面
的变量名,必须与被导入模块( profile.js )对外接口的名称相同。
如果想为输入的变量重新取一个名字, import 命令要使用 as 关键字,将输入的变量重命名。

import { lastName as surname } from './profile';

import 后面的 from 指定模块文件的位置,可以是相对路径,也可以是绝对路径, .js 后缀可以省略。如果只是模块名,不带有路径,那么必须有配置文
件,告诉 JavaScript 引擎该模块的位置。

import {myMethod} from 'util'

上面代码中, util 是模块文件名,由于不带有路径,必须通过配置,告诉引擎怎么取到这个模块。
注意, import 命令具有提升效果,会提升到整个模块的头部,首先执行。

foo();
import { foo } from 'my_module';

上面的代码不会报错,因为 import 的执行早于 foo 的调用。这种行为的本质是, import 命令是编译阶段执行的,在代码运行之前。
由于 import 是静态执行,所以不能使用表达式和变量,这些只有在运行时才能得到结果的语法结构。

// 报错
import { 'f' + 'oo' } from 'my_module';
// 报错
let module = 'my_module';
import { foo } from module;
// 报错
if (x === 1) {
import { foo } from 'module1';
} else {
import { foo } from 'module2';
}

上面三种写法都会报错,因为它们用到了表达式、变量和 if 结构。在静态分析阶段,这些语法都是没法得到值的。
最后, import 语句会执行所加载的模块,因此可以有下面的写法。

import 'lodash';

上面代码仅仅执行 lodash 模块,但是不输入任何值。
如果多次重复执行同一句 import 语句,那么只会执行一次,而不会执行多次

import 'lodash';
import 'lodash';

上面代码加载了两次 lodash ,但是只会执行一次。

import { foo } from 'my_module';
import { bar } from 'my_module';
// 等同于
import { foo, bar } from 'my_module';

上面代码中,虽然 foo 和 bar 在两个语句中加载,但是它们对应的是同一个 my_module 实例。也就是说, import 语句是 Singleton 模式。
目前阶段,通过 Babel 转码,CommonJS 模块的 require 命令和 ES6 模块的 import 命令,可以写在同一个模块里面,但是最好不要这样做。因为
import 在静态解析阶段执行,所以它是一个模块之中最早执行的。下面的代码可能不会得到预期结果。

require('core-js/modules/es6.symbol');
require('core-js/modules/es6.promise');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5. 模块的整体加载

除了指定加载某个输出值,还可以使用整体加载,即用星号( * )指定一个对象,所有输出值都加载在这个对象上面。
下面是一个 circle.js 文件,它输出两个方法 area 和 circumference 。

// circle.js
export function area(radius) {
return Math.PI * radius * radius;
}
export function circumference(radius) {
return 2 * Math.PI * radius;
}

现在,加载这个模块

// main.js
import { area, circumference } from './circle';
console.log('圆面积:' + area(4));
console.log('圆周长:' + circumference(14));

上面写法是逐一指定要加载的方法,整体加载的写法如下。

import * as circle from './circle';
console.log('圆面积:' + circle.area(4));
console.log('圆周长:' + circle.circumference(14));

注意,模块整体加载所在的那个对象(上例是 circle ),应该是可以静态分析的,所以不允许运行时改变。下面的写法都是不允许的

import * as circle from './circle';
// 下面两行都是不允许的
circle.foo = 'hello';
circle.area = function () {}

6. export default 命令

从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使用 import 命令的时候,用户需要知道所要加载的变量名或函数名,否则无法加载。但是,用户肯定希望快速上手,未必愿意阅
读文档,去了解模块有哪些属性和方法。
为了给用户提供方便,让他们不用阅读文档就能加载模块,就要用到 export default 命令,为模块指定默认输出

// export-default.js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 {
console.log('foo');
}

上面代码是一个模块文件 export-default.js ,它的默认输出是一个函数。
其他模块加载该模块时, import 命令可以为该匿名函数指定任意名字。

// import-default.js
import customName from './export-default';
customName(); // 'foo'

上面代码的 import 命令,可以用任意名称指向 export-default.js 输出的方法,这时就不需要知道原模块输出的函数名。需要注意的是,这时 import 命
令后面,不使用大括号。
export default 命令用在非匿名函数前,也是可以的

// export-default.js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foo() {
console.log('foo');
}
// 或者写成
function foo() {
console.log('foo');
}
export default foo;

上面代码中, foo 函数的函数名 foo ,在模块外部是无效的。加载的时候,视同匿名函数加载。
下面比较一下默认输出和正常输出

// 第一组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crc32() { // 输出
// ...
}
import crc32 from 'crc32'; // 输入
// 第二组
export function crc32() { // 输出
// ...
};
import {crc32} from 'crc32'; // 输入

上面代码的两组写法,第一组是使用 export default 时,对应的 import 语句不需要使用大括号;第二组是不使用 export default 时,对应的 import 语
句需要使用大括号。
export default 命令用于指定模块的默认输出。显然,一个模块只能有一个默认输出,因此 export default 命令只能使用一次。所以, import 命令后面
才不用加大括号,因为只可能对应一个方法。
本质上, export default 就是输出一个叫做 default 的变量或方法,然后系统允许你为它取任意名字。所以,下面的写法是有效的

// modules.js
function add(x, y) {
return x * y;
}
export {add as default};
// 等同于
// export default add;
// app.js
import { default as foo } from 'modules';
// 等同于
// import foo from 'modules';

正是因为 export default 命令其实只是输出一个叫做 default 的变量,所以它后面不能跟变量声明语句

// 正确
export var a = 1;
// 正确
var a = 1;
export default a;
// 错误
export default var a = 1;

上面代码中, export default a 的含义是将变量 a 的值赋给变量 default 。所以,最后一种写法会报错。
同样地,因为 export default 本质是将该命令后面的值,赋给 default 变量以后再默认,所以直接将一个值写在 export default 之后

// 正确
export default 42;
// 报错
export 42;

上面代码中,后一句报错是因为没有指定对外的接口,而前一句指定外对接口为 default 。
有了 export default 命令,输入模块时就非常直观了,以输入 lodash 模块为例。

import _ from 'lodash'

如果想在一条 import 语句中,同时输入默认方法和其他接口,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import _, { each, each as forEach } from 'lodash'

对应上面代码的 export 语句如下。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obj) {
// ···
}
export function each(obj, iterator, context) {
// ···
}
export { each as forEach };

上面代码的最后一行的意思是,暴露出 forEach 接口,默认指向 each 接口,即 forEach 和 each 指向同一个方法。
export default 也可以用来输出类。

// MyClass.js
export default class { ... }
// main.js
import MyClass from 'MyClass';
let o = new MyClass();

7. export 与 import 的复合写法

如果在一个模块之中,先输入后输出同一个模块, import 语句可以与 export 语句写在一起。

export { foo, bar } from 'my_module';
import { foo, bar } from 'my_module';
export { foo, bar };

上面代码中, export 和 import 语句可以结合在一起,写成一行。
模块的接口改名和整体输出,也可以采用这种写法。

// 接口改名
export { foo as myFoo } from 'my_module';
// 整体输出
export * from 'my_module

默认接口的写法如下。

export { default } from 'foo';

具名接口改为默认接口的写法如下

export { es6 as default } from './someModule';
// 等同于
import { es6 } from './someModule';
export default es6;

同样地,默认接口也可以改名为具名接口

export { default as es6 } from './someModule';

下面三种 import 语句,没有对应的复合写法。

import * as someIdentifier from "someModule";
import someIdentifier from "someModule";
import someIdentifier, { namedIdentifier } from "someModule";

为了做到形式的对称,现在有提案,提出补上这三种复合写法

export * as someIdentifier from "someModule";
export someIdentifier from "someModule";
export someIdentifier, { namedIdentifier } from "someModule";

8. 模块的继承

模块之间也可以继承。
假设有一个 circleplus 模块,继承了 circle 模块。

// circleplus.js
export * from 'circle';
export var e = 2.71828182846;
export default function(x) {
return Math.exp(x);
}

上面代码中的 export * ,表示再输出 circle 模块的所有属性和方法。注意, export * 命令会忽略 circle 模块的 default 方法。然后,上面代码又输出
了自定义的 e 变量和默认方法。
这时,也可以将 circle 的属性或方法,改名后再输出。

// circleplus.js
export { area as circleArea } from 'circle';

上面代码表示,只输出 circle 模块的 area 方法,且将其改名为 circleArea 。
加载上面模块的写法如下。

// main.js
import * as math from 'circleplus';
import exp from 'circleplus';
console.log(exp(math.e));

上面代码中的 import exp 表示,将 circleplus 模块的默认方法加载为 exp 方法。

9. 跨模块常量

 const 声明的常量只在当前代码块有效。如果想设置跨模块的常量(即跨多个文件),或者说一个值要被多个模块共
享,可以采用下面的写法

// constants.js 模块
export const A = 1;
export const B = 3;
export const C = 4;
// test1.js 模块
import * as constants from './constants';
console.log(constants.A); // 1
console.log(constants.B); // 3
// test2.js 模块
import {A, B} from './constants';
console.log(A); // 1
console.log(B); // 3

如果要使用的常量非常多,可以建一个专门的 constants 目录,将各种常量写在不同的文件里面,保存在该目录下。

// constants/db.js
export const db = {
url: 'http://my.couchdbserver.local:5984',
admin_username: 'admin',
admin_password: 'admin password'
};
// constants/user.js
export const users = ['root', 'admin', 'staff', 'ceo', 'chief', 'moderator'];

然后,将这些文件输出的常量,合并在 index.js 里面。

// constants/index.js
export {db} from './db';
export {users} from './users';

使用的时候,直接加载 index.js 就可以了

// script.js
import {db, users} from './index'

10. import()

10.1简介

前面介绍过, import 命令会被 JavaScript 引擎静态分析,先于模块内的其他模块执行(叫做”连接“更合适)。所以,下面的代码会报错

// 报错
if (x === 2) {
import MyModual from './myModual';
}

上面代码中,引擎处理 import 语句是在编译时,这时不会去分析或执行 if 语句,所以 import 语句放在 if 代码块之中毫无意义,因此会报句法错误,而
不是执行时错误。也就是说, import 和 export 命令只能在模块的顶层,不能在代码块之中(比如,在 if 代码块之中,或在函数之中)。
这样的设计,固然有利于编译器提高效率,但也导致无法在运行时加载模块。在语法上,条件加载就不可能实现。如果 import 命令要取代 Node 的
require 方法,这就形成了一个障碍。因为 require 是运行时加载模块, import 命令无法取代 require 的动态加载功能。

const path = './' + fileName;
const myModual = require(path);

上面的语句就是动态加载, require 到底加载哪一个模块,只有运行时才知道。 import 语句做不到这一点。
因此,有一个提案,建议引入 import() 函数,完成动态加载。

import(specifier)

上面代码中, import 函数的参数 specifier ,指定所要加载的模块的位置。 import 命令能够接受什么参数, import() 函数就能接受什么参数,两者区别
主要是后者为动态加载。
import() 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下面是一个例子

const main = document.querySelector('main');
import(`./section-modules/${someVariable}.js`)
.then(module => {
module.loadPageInto(main);
})
.catch(err => {
main.textContent = err.message;
});

import() 函数可以用在任何地方,不仅仅是模块,非模块的脚本也可以使用。它是运行时执行,也就是说,什么时候运行到这一句,也会加载指定的模
块。另外, import() 函数与所加载的模块没有静态连接关系,这点也是与 import 语句不相同。
import() 类似于 Node 的 require 方法,区别主要是前者是异步加载,后者是同步加载。

11适用场合

下面是 import() 的一些适用场合。

11.1按需加载

import() 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再加载某个模块

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event => {
import('./dialogBox.js')
.then(dialogBox => {
dialogBox.open();
})
.catch(error => {
/* Error handling */
})
});

上面代码中, import() 方法放在 click 事件的监听函数之中,只有用户点击了按钮,才会加载这个模块。

11.2条件加载

import() 可以放在 if 代码块,根据不同的情况,加载不同的模块。

if (condition) {
import('moduleA').then(...);
} else {
import('moduleB').then(...);
}

上面代码中,如果满足条件,就加载模块 A,否则加载模块 B。

11.3动态的模块路径

import() 允许模块路径动态生成。

import(f())
.then(...);

上面代码中,根据函数 f 的返回结果,加载不同的模块。

11.4注意点

import() 加载模块成功以后,这个模块会作为一个对象,当作 then 方法的参数。因此,可以使用对象解构赋值的语法,获取输出接口。

import('./myModule.js')
.then(({export1, export2}) => {
// ...·
});

上面代码中, export1 和 export2 都是 myModule.js 的输出接口,可以解构获得。
如果模块有 default 输出接口,可以用参数直接获得。

import('./myModule.js')
.then(myModule => {
console.log(myModule.default);
});

上面的代码也可以使用具名输入的形式。

import('./myModule.js')
.then(({default: theDefault}) => {
console.log(theDefault);
});

如果想同时加载多个模块,可以采用下面的写法。

Promise.all([
import('./module1.js'),
import('./module2.js'),
import('./module3.js'),
])
.then(([module1, module2, module3]) => {
···
});

import() 也可以用在 async 函数之中

async function main() {
const myModule = await import('./myModule.js');
const {export1, export2} = await import('./myModule.js');
const [module1, module2, module3] =
await Promise.all([
import('./module1.js'),
import('./module2.js'),
import('./module3.js'),
]);
}
main()

总结

本博客源于本人阅读相关书籍和视频总结,创作不易,谢谢点赞支持。学到就是赚到。我是歌谣,励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革新人员。

欢迎私信交流,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推荐链接 其他文件目录参照

“睡服“面试官系列之各系列目录汇总(建议学习收藏)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419266.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奇怪的剪贴板

下午碰到一个奇怪事情,同一个局域网内的不同主机的剪贴板内容竟然可以共享。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如下图,在主机A上复制一个字符串。 或者在主机A上复制一张图。(文件也可以) 然后在主机B上分别粘贴 是不是很神奇~~&#x…

“睡服”面试官系列第十一篇之module加载实现(建议收藏学习)

目录 1. 浏览器加载 1.1传统方法 1.2加载规则 2. ES6 模块与 CommonJS 模块的差异 3. Node 加载 3.1概述 3.2内部变量 4ES6 模块加载 CommonJS 模块 5CommonJS 模块加载 ES6 模块 6循环加载 6.1CommonJS 模块的加载原理 6.2CommonJS 模块的循环加载 7ES6 模块的循…

两种IO模式:Proactor与Reactor模式

在高性能的I/O设计中,有两个比较著名的模式Reactor和Proactor模式,其中Reactor模式用于同步I/O,而Proactor运用于异步I/O操作。 在比较这两个模式之前,我们首先的搞明白几个概念,什么是阻塞和非阻塞,什么是…

nGrinder性能测试平台搭建(LVS压力测试)

1、 nGrinder是什么 nGrinder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Web性能测试平台。运行在应用中间件服务器中运行。它由一个控制端和多个代理端组成。通过控制端(浏览器访问)建立测试场景,然后通过分发到代理端进行压力测试,是一个分布式…

“睡服”面试官系列第十三篇之函数的扩展(建议收藏学习)

目录 1. 函数参数的默认值 1.1基本用法 1.2与解构赋值默认值结合使用 1.3参数默认值的位置 1.4函数的 length 属性 1.5作用域 1.6应用 2. rest 参数 3. 严格模式 4. name 属性 5. 箭头函数 5.1基本用法 5.2使用注意点 5.3嵌套的箭头函数 6. 双冒号运算符 7. 尾…

如何快速的解决Maven依赖冲突

为什么会出现依赖冲突 首先要说明Maven的依赖管理,具体的可以参考这边 Maven学习——依赖管理 这篇文章,maven在依赖冲管理中有一下几个原则。 依赖是使用Maven坐标来定位的,而Maven坐标主要由GAV(groupId, artifactId, version&…

前端学习(1682):前端系列实战课程之让蛇改变方向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title>游戏初始化界面</title><style>body {ma…

第十二周学习总结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十二周学习总结 【学习时间&#xff1a;8 小时】 【学习内容&#xff1a;process文件夹中的代码理解和执行、故障排除】 一、代码理解 1.env文件夹-environ.c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void) { printf("PA…

maven依赖仲裁

转载自&#xff1a;http://blog.csdn.net/wanyanxgf/article/details/6617403

前端学习(1683):前端系列实战课程之让蛇吃食物变长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title>游戏初始化界面</title><style>body {ma…

cdoj 1246 每周一题 拆拆拆~ 分解质因数

拆拆拆~ Time Limit: 20 Sec Memory Limit: 256 MB 题目连接 http://acm.uestc.edu.cn/#/problem/show/1246 Description 给你一个数x&#xff0c;你有两个操作 1.分解质因数&#xff0c;如果x是一个合数&#xff0c;那么就将x分解质因数&#xff0c;然后进入操作2&#xff0c;…

当你在浏览器输入一个网址,如http://www.taobao.com,按回车之后发生了什么?请从技术的角度描述,如浏览器、网络(UDP、TCP、HTTP等),以及服务器等各种参与对象上由此引发的一系

1.DNS域名解析&#xff1a;浏览器缓存、系统缓存、路由器、ISP的DNS服务器、根域名服务器。把域名转化成IP地址。2.与IP地址对应的服务器建立TCP连接&#xff0c;经历三次握手&#xff1a;SYN&#xff0c;ACK、SYN&#xff0c;ACK3.以get&#xff0c;post方式发送HTTP请求&…

前端学习(1684):前端系列实战课程之判断游戏结束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title>游戏初始化界面</title><style>body {ma…

swift 用协议实现代理传值功能

1.功能简介RootViewController中用个lable和一个按钮&#xff0c;点击按钮跳转到模态窗口。在模态窗口中有个TextField和一个按钮&#xff0c;输入文字点击关闭模态按钮后跳转到RootViewController&#xff0c;并改变其label为输入的值。2 .实现思路ModelViewController中定义一…

前端学习(1685):前端系列实战课程之设置难度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title>游戏初始化界面</title><style>body {ma…

git 学习

参考 http://git.oschina.net/oschina/git-osc/wikis/%E5%B8%AE%E5%8A%A9#继续阅读 http://www.liaoxuefeng.com/wiki/0013739516305929606dd18361248578c67b8067c8c017b000 常用git 命令 git initgit add <file>git commit -am "XXXX"git remote add origin g…

Linux如何通过命令查看日志文件的某几行(中间几行或最后几行)

linux 如何显示一个文件的某几行(中间几行) 【一】从第3000行开始&#xff0c;显示1000行。即显示3000~3999行 cat filename | tail -n 3000 | head -n 1000 【二】显示1000行到3000行 cat filename| head -n 3000 | tail -n 1000 *注意两种方法的顺序 分解&#xff1a; tail -…

Linux日志高频使用命令

1、cat&#xff1a; 功能&#xff1a;1&#xff09;显示整个文件 $ cat fileName 2&#xff09;把文件串连接后传到基本输出&#xff0c;如将几个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或输出到屏幕。 $ cat file1 file2 > file 2、more&#xff1a;以百分比的形式查看日志。 3、less&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