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蒟蒻chd在NOIp2018成功滚粗,下面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滚粗经验。
(CCF竟然把老爷机给换了)
Day0
没什么好写的,反正就和平时一样。
Day1
早上6:50才起床,赶在7:20之前上了车,长沙理工大真的远,坐了好久才到。到了考场之后想把背面抄了emacs配置文件的考生须知带进去,结果被拦住了(往届不是都让带的吗?),于是在考场上就随便打了一点记得的配置,两格缩进还好,白色背景用着有点不习惯。打开电脑输密码输了几次才对,解压的密码又输了几次才对。打完配置以后就看题,T1一看是道简单题虽然没秒,T2一看仿佛见到了小凯的疑惑,T3一看没什么思路但又不觉得很难,然后就开始写T1。
T1一看数据范围十万,标准的\(nlogn\)(考完之后才发现有\(O(n)\)做法),按深度排个序再随便搞一搞就好了。一开始没想清楚,打完之后发现过不了样例, 一气之下删了重写,秒过了大样例,看大样例没有故意造水的痕迹就没管这道题了。
T2本来以为是道数学题,有点慌,结果仔细一看不就是个完全背包沙比题,写了一个非常不正经的完全背包跑得飞快,复杂度\(O(Tn\)值域\()\)丝毫不虚,于是秒了此题,看T3。
写完T2之后发现还有一个半小时多,看T3又觉得不是很难,决定刚正解,刚出来今天就AK了(我就这样做下了今天考场上最错误的决定)。一看题不就是二分里面套点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想了一个贪心,写的有点上头了,没注意去验证正确性,事实上这个贪心的正确性也没有那么显然(不,事实上这个贪心是错的),然而我在考场上毅然决然的把它写了出来,结果写的时候不知道哪里出了锅,一直到下考也死活没调出来,于是T3成功咕咕。
考完之后有人讲今天三道都是原题,我顿时就懵了,我怎么一道都没见过。强烈谴责CCF出原题的恶劣行径!(有人评价今天提高比普及考得还简单)
下午在家里用洛谷的民间数据测了一下T1、T2还是稳的,T3就凉了,day1有两百分还是可以接受的吧,但是T3有一个半小时,如果果断放弃刚正解,至少有40分的可拿部分分。
Day2
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day2竟然凉的这么惨。
一早过去还是跟昨天差不多,密码又输了几遍才对,emacs配置也没让带进去,打开主文件夹才发现我昨天打的.emacs文件没有了,今天又要重新打,我的括号匹配死活打不对,打个括号光标跳来跳去真的不爽。先看题,我一看今天T1就快赶上昨天T3了,再看T2似乎是个状压DP(我学得稀烂的),T3什么鬼东西,顿时就感觉不妙了。
仔细看看T1还是有60分送的,又想不出正解,就开始打这60分,几分钟就打完了,过了小样例,就是大样例的最后几个地方锅了。我一看这是什么鬼东西,于是陷入了无休止的调试中,还好这个数据不算特别大,只有100,但是不能手玩了,调了两个小时心态快崩了,最后终于调出来了:我dfs的时候存子节点的数组会被覆盖。改了一下,开了个100MB的二维数组就过了。
我只剩一个半小时了,还有T2和T3没动,现在总共还只有60分,有点慌。写T2状压,推了20分钟式子,写了10分钟,发现过不了大样例(3*3的“大”样例),检查推的式子似乎没有问题,写的也没问题,那只能是一开始把原题转化成状压DP模型的时候有问题,现在改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紧接着看T3,一条链的部分分就有48分,但是想不出来,干脆放弃T3回头看T2,T2也想不出来,最终day2六十分收尾。
day2还是非常可惜了,考后才发现T2随便手玩一下就有50,T3的一条链部分分也没写出来。
Day3
滚回去搞学科了。
总结
今年day1和day2的难度差距非常大,题目的难度几乎是123456,导致day1的时间比较宽松而day2的时间比较紧张,学会如何在考场上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管时间多少都尽可能地多拿分是我所需要的。要锻炼自己写部分分的能力,还有在考场上做出写部分分还是刚正解的决策的能力。另外还要多刷题,CCF出原题的趋势已经显现出来了。
刚学OI的这九个月我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今年的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必然的,高中生涯的机会已经减少了一半了,明年在这个时候就得面对生死战,我选择继续停课是因为我真的想把这件事情做好,我已经不是刚学OI的萌新了。我总算知道OI这件事是有多么美丽、而又多么残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