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浏览器加载
1.1传统方法:
在 HTML 网页中,浏览器通过<script>
标签加载 JavaScript 脚本
默认情况下,浏览器是同步加载 JavaScript 脚本,即渲染引擎遇到<script>
标签就会停下来,等到执行完脚本,再继续向下渲染。如果是外部脚本,还必须加入脚本下载的时间
如果脚本体积很大,下载和执行的时间就会很长,因此造成浏览器堵塞,用户会感觉到浏览器“卡死”了,没有任何响应。这显然是很不好的体验,所以浏览器允许脚本异步加载,下面就是两种异步加载的语法
上面代码中,<script>
标签打开defer或async属性,脚本就会异步加载。渲染引擎遇到这一行命令,就会开始下载外部脚本,但不会等它下载和执行,而是直接执行后面的命令
defer与async的区别是:前者要等到整个页面正常渲染结束,才会执行;后者一旦下载完,渲染引擎就会中断渲染,执行这个脚本以后,再继续渲染。一句话,defer是“渲染完再执行”,async是“下载完就执行”。另外,如果有多个defer脚本,会按照它们在页面出现的顺序加载,而多个async脚本是不能保证加载顺序的
1.2加载规则:
浏览器加载 ES6 模块,也使用<script>
标签,但是要加入type=”module”属性
上面代码在网页中插入一个模块foo.js,由于type属性设为module,所以浏览器知道这是一个 ES6 模块
浏览器对于带有type=”module”的<script>
,都是异步加载,不会造成堵塞浏览器,即等到整个页面渲染完,再执行模块脚本,等同于打开了<script>
标签的defer属性
<script>
标签的async属性也可以打开,这时只要加载完成,渲染引擎就会中断渲染立即执行。执行完成后,再恢复渲染
ES6 模块也允许内嵌在网页中,语法行为与加载外部脚本完全一致
对于外部的模块脚本(上例是foo.js),有几点需要注意
- 代码是在模块作用域之中运行,而不是在全局作用域运行。模块内部的顶层变量,外部不可见
- 模块脚本自动采用严格模式,不管有没有声明use strict
- 模块之中,可以使用import命令加载其他模块(.js后缀不可省略,需要提供绝对 URL 或相对 URL),也可以使用export命令输出对外接口
- 模块之中,顶层的this关键字返回undefined,而不是指向window。也就是说,在模块顶层使用this关键字,是无意义的
- 同一个模块如果加载多次,将只执行一次
下面是一个示例模块
利用顶层的this等于undefined这个语法点,可以侦测当前代码是否在 ES6 模块之中
2.ES6 模块与 CommonJS 模块的差异
- CommonJS 模块输出的是一个值的拷贝,ES6 模块输出的是值的引用
- CommonJS 模块是运行时加载,ES6 模块是编译时输出接口
第二个差异是因为 CommonJS 加载的是一个对象(即module.exports属性),该对象只有在脚本运行完才会生成。而 ES6 模块不是对象,它的对外接口export只是一种静态定义,在代码静态解析阶段就会生成
下面重点解释第一个差异
CommonJS 模块输出的是值的拷贝,也就是说,一旦输出一个值,模块内部的变化就影响不到这个值。请看下面这个模块文件lib.js的例子
ES6 模块的运行机制与 CommonJS 不一样。JS 引擎对脚本静态分析的时候,遇到模块加载命令import,就会生成一个对输出模块的只读引用,等到脚本真正要用到模块输出的方法时,再根据这个只读引用,到被加载的那个模块里面去取值。换句话说,ES6 的import有点像 Unix 系统的“符号连接”,原始值变了,import加载的值也会跟着变。因此,ES6 模块是动态引用,并且不会缓存值,模块里面的变量绑定其所在的模块
上面代码说明,ES6 模块输入的变量counter是活的,完全反应其所在模块lib.js内部的变化
上面代码表明,ES6 模块不会缓存运行结果,而是动态地去被加载的模块取值,并且变量总是绑定其所在的模块
由于 ES6 输入的模块变量,只是一个“符号连接”,所以这个变量是只读的,对它进行重新赋值会报错
上面代码中,main.js从lib.js输入变量obj,可以对obj添加属性,但是重新赋值就会报错。因为变量obj指向的地址是只读的,不能重新赋值,这就好比main.js创造了一个名为obj的const变量
最后,export通过接口,输出的是同一个值。不同的脚本加载这个接口,得到的都是同样的实例
这就证明了x.js和y.js加载的都是C的同一个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