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www.cnblogs.com/pied/p/5771782.html
就是看到篇报道,有点好奇,就去FQ挖了点东西回来。
我似乎已开始就抓到了重点,没错,就是 LK 。 LK 是 Travis Geiselbrecht 写的一个针对 ARM 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开源的。点击到它的-> Github。从作者的 ->个人主页 看,他是早期 iOS 开发者?而且好像在 google 也待蛮久了。 Magenta (Google 还有一个项目也用这个名字,研究机器学习来制作音乐的)是从 LK 出发,提供多进程、安全空间等支持的,针对大型机(有很多 RAM,接口丰富)的内核。然后, LK for embedded + Magenta 就是报道里提到的 Fuchisa OS 系统了。
不过,粗略看了下,LK 似乎是已经有过应用案例了,代码仓库里还提供了在 qemu 下虚拟运行该系统的解决方案。
但是 Magenta 估计也就处在粗略可用的状态,比如,可能有开发人员写过它的贪吃蛇游戏了。不过,Magenta 的提交貌似挺频繁的,最近的提交都来自 Brian Swetland。Brian Swetland 也是 android 高级开发人员。
下面放些挖来的东西。
1. LK 和 Magenta
LK is a Kernel designed for small systems typically used in embedded applications. It is good alternative to commercial offerings like FreeRTOS orThreadX. Such systems often have a very limited amount of ram, a fixed set of peripherals and a bounded set of tasks.
On the other hand, Magenta targets modern phones and modern personal computers with fast processors, non-trivial amounts of ram with arbitrary peripherals doing open ended computation.
Magenta inner constructs are based on LK but the layers above are new. For example, Magenta has the concept of a process but LK does not. However, a Magenta process is made of by LK-level constructs such as threads and memory.
More specifically, some the visible differences are:
- Magenta has first class user-mode support. LK does not.
- Magenta is an object-handle system. LK does not have either concept.
- Magenta has a capability-based security model. In LK all code is trusted.
Over time, even the low level constructs will change to accomodate the new requirements and to be a better fit with the rest of the system..
magenta 主页:https://fuchsia.googlesource.com/magenta/
有人报道,但是没去证实的:Magenta 的UI层使用的是 Dart 语言开发的 Flutter;渲染器是 Escher;应用程序框架 Mojo。
看这节奏,离应用还有点远。
无论在哪里做什么,只要坚持服务、创新、创造价值,其他的东西自然都会来的。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535135/answer/11807990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Google的这个全新的操作系统Fuchsia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因为它是一个与之前的例如Android、Chrome OS、OSX、Windows 10等不同的一个操作系统。如果与已有操作系统类似的话Google就完全没有必要去重新花大力气从底层开发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了。不同点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Fuchsia使用了一个实时操作系统的内核;第二,Fuchsia内置了一个叫做escher的基于物理的三维渲染器。
要想正确看待Google为什么要开发Fuchsia这个操作系统的话就要从这两个不同点入手。毕竟Google已经有了Android和Chrome OS两个操作系统覆盖移动和桌面两大使用环境,而且这两个操作系统发展的都还不错,Android更是在移动平台占有统治地位。所以Google开发新操作系统的目的就极有可能是为了弥补已有操作系统的不足以覆盖新的使用环境。这个新的使用环境的新特性就是这两个不同点——硬实时、基于物理的三维渲染。
目前来看主流的操作系统使用环境是不需要这两个特性的,需要这两个新特性的使用环境只有一个,那就是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MR需要把虚拟的三维物体叠加到现实世界中,所以就需要一个三维的用户界面,而且为了让虚拟物体和现实世界无缝的融合起来,基于物理的渲染也是必不可少的。MR技术还需要的重要一点就是实时性,因为不管用户在现实世界中怎么运动、怎么晃动头部、操作系统在执行什么应用程序,都要保证放置在现实世界中的虚拟物体和现实世界始终保持一个固定的位置关系。任何延迟都会破坏MR技术的使用体验,所以MR需要一个硬实时低延迟的操作系统。这么说Fuchsia就像是一个为了MR环境贴身打造的一个操作系统。因为即使是VR环境也对实时性没有这么高的要求。
从大环境上来说,Google目前正在发力VR/AR技术领域已是不争的事实。Google已经有了Day Dream这个VR平台,Project Tango这个AR平台,而且Google在2014年就重金投资了Magic Leap这个MR技术的创业公司。所以Google为了未来全新的计算平台打造一款全新的操作系统也是大势所趋。
另外最近的两个事件也可以得出一些启示。第一个就是微软宣布将在明年让所有的Win10电脑都支持holographic shell,也就是微软的Hololens使用的全息用户界面。Windows Holographic experience available for mainstream Windows 10 PCs next year届时微软的全息用户界面将统一桌面和移动使用环境。不管是台式机还是Hololens都将可以运行普通的平面应用程序和全息应用程序。所以Google的Fuchsia声称将支持移动和桌面两大平台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以后不管是什么平台,用户界面都只有一个。
届时微软的全息用户界面将统一桌面和移动使用环境。不管是台式机还是Hololens都将可以运行普通的平面应用程序和全息应用程序。所以Google的Fuchsia声称将支持移动和桌面两大平台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以后不管是什么平台,用户界面都只有一个。
另外一个就是最近Magic Leap发布了大量的职位招聘信息,其中就包括操作系统的开发职位,相关的描述中有这么一段内容In this position, you will be developing the operating system for a mobile platform, specializing in low latency applications and rendering performance. A deep knowledge of OS development principles (hard and soft real-time, threading, resource management, security, etc...)
低延迟、高性能渲染、硬实时,听起来是不是很像?Google重金投资了Magic Leap,Google的CEO就是Magic Leap的董事会成员。目前Magic Leap使用的操作系统就是Android操作系统改造出来的。所以极有可能Fuchsia将来就会使用在Magic Leap的混合现实设备上。
所以可以猜想,Fuchsia不是用来替代Android和Chrome OS的;Fuchsia将会支持全新的计算平台;这个计算平台将会有统一的用户界面和用户与数字世界交互的形式,无论在移动环境还是在桌面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