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是java语言的一大特色,解放了开发人员对内存的复杂控制,但如果你想要一个高级java开发人员,还是需要知道其机制,所谓不仅要会用还要知道其原理这样才能用的更好,在你的项目出现瓶颈时你才有优化的思路和方向。
这里再简单说一下回收算法和收集器的关系,好多人搞不明白,可以这样简单理解,算法是理论,收集器是根据各自算法理论的实现。
Serial(串行)收集器,这个是jdk1.3.1以前的版本唯一的垃圾收集器。从名字大概可以看出其是单线程,更让你郁闷的是他还是阻塞的(意味着,它执行时会暂停其它工作的线程),但它的单cpu执行效率是最高的,因为他没有多线程并行或者并发的管理开销。适用场景:小型应用
Parallel(并行)收集器,相比Serial收集器,Parallel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使用多线程去完成垃圾清理工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多核的特性,大幅降低gc时间,这里注意一点,它和Serial收集器一样是执行时,会先暂停业务线程。适合大吞吐量的应用,但对cpu资源比较敏感,需要衡量。适用场景:大型应用,科学计算,大规模数据采集等。
CMS(并发)Concurrent Low Pause Collector收集器,它是一种以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优点:并发收集,低停顿。基于“标记-清除”算法。目前很大一部分Java应用都集中在互联网站或B/S系统的服务端上,这类应用尤其重视服务的响应速度,希望系统停顿时间最短,以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体验,CMS收集器就非常符合这类应用的需求。适应场景:服务器、电信领域等。
G1垃圾收集器在JDK7 update 4之后对大于4G的堆有了更好的支持,G1是一个针对多处理器大容量内存的服务器端的垃圾收集器,其目标是在实现高吞吐量的同时,尽可能的满足垃圾收集暂停时间的要求。G1在执行一些Java堆空间中的全区域操作
JDK11,新增Epsilon垃圾收集器,Epsilon 垃圾收集器被称为“no-op”收集器,将处理内存分配而不实施任何实际的内存回收机制。 Epsilon 的使用案例包括测试性能,内存压力和虚拟机界面。 它也可以用于短期工作。(未确定)
常见的几种垃圾回收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掉所有被标记的对象。它主要由两个缺点:一个是效率问题,标记和清除过程的效率都不高;另一个是空间问题,标记清除之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空间碎片太多可能会导致当程序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分配较大对象时无法找到足够的连续内存而不得不提前触发另一次垃圾收集动作
复制算法(Copying)(针对新生代)
为了解决标记清除算法的效率问题,出现了复制算法,它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优点是每次都是对其中的一块进行内存回收,内存分配时就不用考虑内存碎片等复杂情况,只要移动堆顶指针,按顺序分配内存即可,实现简单,运行高效。缺点是将内存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标记-整理算法(Mark-Compact)(针对老年代)
标记过程仍然与“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是复制算法的升级。
分代收集算法(Generational Collection)
分代收集算法(Generational Collection)
当前商业虚拟机的垃圾收集都采用“分代收集”算法,这种算法并无新的方法,只是根据对象的存活周期的不同将内存划分为几块,一般是把Java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这样就可以根据各个年代的特点采用最适当的收集算法。在新生代中,每次垃圾收集时都发现有大批对象死去,只有少量存活,那就选用复制算法,只需要付出少量存活对象的复制成本就可以完成收集。而老年代中因为对象存活率高、没有额外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担保,就必须使用“标记-清理”或“标记-整理”算法来进行回收。
jdk1.7 默认垃圾收集器Parallel Scavenge(新生代)+Parallel Old(老年代)
jdk1.8 默认垃圾收集器Parallel Scavenge(新生代)+Parallel Old(老年代)
jdk1.9 默认垃圾收集器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