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MVC?
MVC是一种架构模式 --- 程序分层,分工合作,既相互独立,又协同工作
MVC是一种思考方式 --- 需要将什么信息展示给用户? 如何布局? 调用哪些业务逻辑?
MVC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MVC核心思想:业务数据抽取同业务数据实现相分离
总结:
模型层(M) 业务数据的信息表示,关注支撑业务的信息构成,通常是多个业务实体的组合
视图层(V) 为用户提供UI,重点关注数据的呈现
控制器(C) 接受用户请求,并调用相应的模型处理
(相当于一个总调配中心,有什么需求,就去调用相应模型进行处理,最后通过视图给用户进行展示)
SpringMVC的原理:
1 首先用户发出请求,请求到达SpringMVC的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
2 前端控制器根据用户的url,请求处理器映射器(HandlerMapping)查找匹配该url的handler,并返回一个执行链(HandlerExecutionChain),
3 前端控制器再请求处理器适配器(HandlerAdapter)调用相应的handler进行处理并返回给前端控制器一modelAndView,
4 前端控制器再请求视图解析器(ViewResolver)对返回的逻辑视图进行解析,
5 最后前端控制器将返回的视图进行渲染并把数据装入到request域,返回给用户。
注:DispatcherServlet作为springMVC的前端控制器,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并根据用户的请求返回相应的视图给用户(分发调度)
补充:
为什么叫前端控制器?前端又是什么?
举个例子:假如你去医院看病,通过向分诊台的医院描述自己的病情,就可以得到医生的指导具体去看外科、内科或者神经科等等,这里我们的分诊台就扮演着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的角色,也叫做调度器,而各个科室就扮演着控制器(Controller)的角色,因为分诊台是在具体各个科室之前,所以这个模式就叫做前端控制器。
MVC设计思想
MVC英文即Model-View-Controller,即把一个应用的输入、处理、输出流程按照Model、View、Controller的方式进行分离,这样一个应用被分成三个层——模型层、视图层、控制层。
视图(View)代表用户交互界面,对于Web应用来说,可以概括为HTML界面,但有可能为XHTML、XML和Applet。随着应用的复杂性和规模性,界面的处理也变得具有挑战性。一个应用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视图,MVC设计模式对于视图的处理仅限于视图上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以及用户的请求,而不包括在视图上的业务流程的处理。业务流程的处理交予模型(Model)处理。比如一个订单的视图只接受来自模型的数据并显示给用户,以及将用户界面的输入数据和请求传递给控制和模型。
模型(Model):就是业务流程/状态的处理以及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处理过程对其它层来说是黑箱操作,模型接受视图请求的数据,并返回最终的处理结果。业务模型的设计可以说是MVC最主要的核心。目前流行的EJB模型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例子,它从应用技术实现的角度对模型做了进一步的划分,以便充分利用现有的组件,但它不能作为应用设计模型的框架。它仅仅告诉你按这种模型设计就可以利用某些技术组件,从而减少了技术上的困难。对一个开发者来说,就可以专注于业务模型的设计。MVC设计模式告诉我们,把应用的模型按一定的规则抽取出来,抽取的层次很重要,这也是判断开发人员是否优秀的设计依据。抽象与具体不能隔得太远,也不能太近。MVC并没有提供模型的设计方法,而只告诉你应该组织管理这些模型,以便于模型的重构和提高重用性。我们可以用对象编程来做比喻,MVC定义了一个顶级类,告诉它的子类你只能做这些,但没法限制你能做这些。这点对编程的开发人员非常重要。
业务模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模型那就是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主要指实体对象的数据 保存(持续化)。比如将一张订单保存到数据库,从数据库获取订单。我们可以将这个模型单独列出,所有有关数据库的操作只限制在该模型中。
控制(Controller)可以理解为从用户接收请求, 将模型与视图匹配在一起,共同完成用户的请求。划分控制层的作用也很明显,它清楚地告诉你,它就是一个分发器,选择什么样的模型,选择什么样的视图,可以完成什么样的用户请求。控制层并不做任何的数据处理。例如,用户点击一个连接,控制层接受请求后, 并不处理业务信息,它只把用户的信息传递给模型,告诉模型做什么,选择符合要求的视图返回给用户。因此,一个模型可能对应多个视图,一个视图可能对应多个模型。
MVC的优点
大部分用过程语言比如ASP、PHP开发出来的Web应用,初始的开发模板就是混合层的数据编程。例如,直接向数据库发送请求并用HTML显示,开发速度往往比较快,但由于数据页面的分离不是很直接,因而很难体现出业务模型的样子或者模型的重用性。产品设计弹性力度很小,很难满足用户的变化性需求。MVC要求对应用分层,虽然要花费额外的工作,但产品的结构清晰,产品的应用通过模型可以得到更好地体现。
首先,最重要的是应该有多个视图对应一个模型的能力。在目前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下,可能有多种方式访问应用的要求。例如,订单模型可能有本系统的订单,也有网上订单,或者其他系统的订单,但对于订单的处理都是一样,也就是说订单的处理是一致的。按MVC设计模式,一个订单模型以及多个视图即可解决问题。这样减少了代码的复制,即减少了代码的维护量,一旦模型发生改变,也易于维护。 其次,由于模型返回的数据不带任何显示格式,因而这些模型也可直接应用于接口的使用。
再次,由于一个应用被分离为三层,因此有时改变其中的一层就能满足应用的改变。一个应用的业务流程或者业务规则的改变只需改动MVC的模型层。
控制层的概念也很有效,由于它把不同的模型和不同的视图组合在一起完成不同的请求,因此,控制层可以说是包含了用户请求权限的概念。
最后,它还有利于软件工程化管理。由于不同的层各司其职,每一层不同的应用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有利于通过工程化、工具化产生管理程序代码。
思想:
MVC应用程序总是由三个部分组成.Event(事件)导致Controller改变Model或View,或者同时改变两者.只要Controller改变了Models的数据或者属性,所有依赖的View都会自动更新.类似的,只要Controller改变了View,View会从潜在的Model中获取数据来刷新自己 。
MVC模式是一个复杂的架构模式,其实现也显得非常复杂,但多种设计模式结合在一起,使MVC模式的实现变得相对简单易行.Views可以看作一棵树,显然可以用Composite Pattern来实现.Views和Models之间的关系可以用Observer Pattern体现.Controller控制Views的显示,可以用Strategy Pattern实现.Model通常是一个调停者,可采用Mediator Pattern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