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设计基本概念
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换机、传输设备、基站控制器、无线基站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的任务:将上述器材有机结合,让他们形成预期的高效的通信系统,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名称 | 作用 |
---|---|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 |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是通信系统建设的蓝图 |
通信建设工程的概算、预算 | 是建设单位拨款与控制成本的依据 |
通信工程建设施工文件 | 通信工程施工验收的标准 |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文件 | 通信系统维护和扩容的重要资料 |
通信建设工程设计的步骤
序号 | 名称 | 作用 |
---|---|---|
1 | 项目评估 | 项目评估报告 |
2 | 可行性研究 | 可行性研究报告 |
3 | 初步设计 | 建设方案 |
4 | 技术设计 | 设计文件(招标依据) |
5 | 施工图设计 | 设计文件(施工依据) |
6 | 施工安装 | 安装记录 |
7 | 试运转 | 试运转报告 |
8 | 竣工验收 | 竣工验收报告 |
9 | 正式投产 |
通信工程建设专业分工
专业名称 |
---|
交换专业 |
无线专业 |
传输专业 |
卫星通信专业 |
电源以及配套专业 |
施工人员要有专业素质与职业修养 |
可行性研究
包括三个方面: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评价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
包括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专业设计单位的查勘并对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在技术、经济上进行总体研究和计算后、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委托书变成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做出设备选型和投资概算
前期准备:充分理解设计任务和工程勘察
理解设计任务:仔细研究工程委托书
工程勘察:包括地理、人文资源经济调查;对既往情况的勘察;现场勘测
初步设计要注意:
- 根据上级批复,选择先进、适度超前、成熟可靠的技术
- 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几个方案让施工方选择,选择的方案必须结合工程实践
- 注意合理利用资源,挖掘原有设备潜力
- 不能超出预算
交换专业初步设计
方向 | 内容 |
---|---|
通信系统方面 | 组网方式、路由选择、方案比较、设备选型、中继方式、信令方式、网络管理 |
配套 | 机房建设以及平面布局,供电要求,接地要求 |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为了为通信工程建设与组织施工提供依据,一方面建设单位要根据施工图文件控制建设安装工程造价、办理工程款结算;另一方面则是要“按图施工”
施工图设计要遵守的原则
- 施工图建设要体现工程建设的方案
- 新建工程要有余量,方便后来施工
- 画施工图要规范
- 费率要有依据并且遵守标准
技术规范书
询价书的主要内容
- 概述
- 网络现状
- 工程建设方案
- 报价的主要项目
- 报价有关的资料与数据
工程的预算、概算
概算的作用 |
---|
控制固定资产、安排投资计划、控制施工图预算的主要依据 |
承包合同、签订贷款的主要依据 |
考核项目经济合理性的主要依据 |
订货签合同、抽签买设备的主要依据 |
确定标底的依据 |
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
- 批准的可行性依据
- 初步设计图纸以及有关资料
- 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标准与法律
- 有关合同
- 当地政府的规定
固定电话网结构
网络类型 | 特点 |
---|---|
网状网 | 每个电话局都可以与其他电话局直连。优点:调度灵活、可靠性高;缺点:中继线过多,后期维护费用巨大,线路利用率较低 |
星形网 | 中心有一个中心局,各局之间的通信需要中心局转接。优点:话务量集中,电路利用率较高;缺点:中心局出现故障不能转接,使得全局通信中断 |
复合网 | 在话务量较小的地方采用汇接,在话务量较大的地方设置直达电路;优点:高效、电路利用率合理,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
市话网
市话网种类 | 特点 |
---|---|
单局制市话网 | 单局制市话网一般只有四位数,在十分偏远的地方存在 |
分局制电话网 | 全市互联,用户数在七万以下,采用直接中继法,两局之间的中继线路能传输任何一局呼叫;汇接制市话网,市话容量在上百万号时,分局的数量可以达到十多个,如果采用网状网络结构会导致市话网络过于臃肿,我们一般采用:在市话网内分区,再把分好的区组成一个联合区,若干个联合区再组成一个汇接区,每个汇接区内设置汇接局,下属若干电话分区。汇接制市话网时复合网。三种方式:来话汇接,去话汇接和去话来话合并汇接 |
用户交换机的入网方式
全自动中继方式
- DOD1+DID中继方式
DOD1方式就是用户在呼出时可以直接拨号,但需要加拨一个字冠,无需经过话务员转接,只需听一次拨号音,当交换机的呼入话务量>=40ERL>=40ERL>=40ERL,优先采用DID全自动直拨呼入中继方式,当呼出话务量>=40ERL>=40ERL>=40ERL,宜采用全自动呼入中继方式。
优点 | 缺点 |
---|---|
长途自动化容易实现,可对分机用户直接计费 | 用户交换机的中继线直接接入市话局的数字中继,从而中继线中话务量较大 |
用户交换机和市话局接口局之间采用局间信号,信号种类多 | 分机用户号码与市话网其他用户号码相同,占用号码资源比较多 |
优点:长途自动化容易实现,可对分机用户直接计费
缺点:用户交换机的中继线直接接入市话局的数字中继,从而中继线中话务量较大
- DOD2+DID中继方式
用户呼出话务量小于40ERL时,宜采用DOD2方式
它与前面DOD1+DID最大的区别在于分机用户呼出时接到市话局接口局的用户电路,不是接到数字中继,要听二次拨号音
半自动中继方式
名称 | 含义 |
---|---|
DID | 从市话网呼入时可以直接呼叫到分机用户 |
BID | 出局呼叫时,拨中继线号码到话务台,由话务台话务员拨分机号码叫出分机用户 |
半自动中继的特点:
- 出入中继线上的话务量较小
- 出入中继线的话务量是可以分开的,也可以和用,由话务量决定
- 用户交换机与市话接口局交换机之间采用户线信号,信号种类少,一般不能向公用网发送真正的主叫号码
- 计费不准,对长途不利
人工中继方式
用户只要呼叫公用网的用户,都要人工转接,话务量小于10ERL时可以采用这个方式,有时为了节省开支也可以采用人工转接的方法
混合中继
呼入时BID与DID混合
根据用户与公用电话网的关系来分组,关系多的采用直接接入方式(DOD1+DID),关系少的采用(DOD2+BID)。
好处:既解决了长途直拨的问题,又减少了信号设备、中继线以及号码资源的负担
本地网
本地电话网简称本地网,在同一个长途编号区域内
组成:端局、汇接局、局间中继、长市中继、用户线和话机终端所组成的电话通信网络
一个本地电话网同属于一个长途编号区,拨号的时候不需要再额外的加区号
我国本地电话网有五种类型:
- 京、津、沪、穗、渝特大城市本地电话网
- 大城市本地电话网
- 中等城市本地电话网
- 小城市本地电话网
- 县城本地电话网
汇接局主要有:
市区、市郊、郊区、农话
长途电话网
分两级,省中心局,DC1级
市中心局,DC2级
国际电话网
ITU-T的结构
分一、二、三级分别以CT1、CT2、CT3表示,CT1之间都有直达电路,为网状网结构:CT2到CT3,直达,星形网,CT3称为国际接口局
路由选择
路由种类 | 特点 |
---|---|
基干路由 | C1局之间的电路群和同一交换区相邻两级之间的电路群,均为基干路由 |
高效直达路由 | 使得呼叫连接的电路长度尽量短,保证传输质量,由于其高效,所以该在该电路上的电路群的呼损会超过标准,当话务负荷较大的时候,必然要溢出到其他路由。有高效直达路由就一定会有迂回路由。 |
迂回路由与多级迂回路由 | 第一次选择遇忙的时候进行再选择,更换路由,多次更换,则是多级轮回,一个交换局对某一目标局的选择可以有多个路由;迂回路由与首选路由是对应的,首选遇忙才会迂回到其他路由 |
低呼损直达路由 | A到B不经过其他交换,电路群的呼损不大于规定 |
最终路由 | 一个交换中心呼叫另一个交换中心,再选择无溢出的低呼损电路群建立呼叫连接时,由这些无溢出的低呼损电路群所组成的路由,称为最终路由 |
路由选择的基本原则
- 保证传输质量和信令信号的可靠传输
- 保证路由选择不会出现死循环
- 使得网路设计或对交换设备的要求不过于复杂:
规定顺序:
直达
高效迂回
最终路由
在选择高效迂回路由时,遵循由远及近的原则,先在被叫的一端自下而上,再在主叫端自上向下
特殊情况下一级交换中心可以迂回一次
话务量
在时间T内发生的呼叫次数于平均占用时长的乘积,称为话务量,表达公式如下:
A=CT∗tA=C_T*tA=CT∗t,单位是ERL,一条中继线连续被占用1小时,则该中继线的话务量是1ERL
交换系统处理话务的两种方法
- 呼损工作制,当呼叫服务不能立刻接通时,公用设备不再受理这次请求,发送忙音
- 代接工作制,公用设备忙时,转入等待,待公用设备空闲时,按照某种规定的次序接通
线群的呼损
按时间计算的呼损E
E=全部出线被占用时间统计总时间E=\frac{全部出线被占用时间}{统计总时间}E=统计总时间全部出线被占用时间
按呼叫计算的呼损B
B=呼叫损失总次数总呼叫次数B=\frac{呼叫损失总次数}{总呼叫次数}B=总呼叫次数呼叫损失总次数
按负载计算的呼损H
H=A损A入H=\frac{A_损}{A_入}H=A入A损
P、V、A之间的关系
P是呼损,出线数是V,话务量是A
话务量增加,P保持不变的话,出线数必须得增加
呼损增加,出线数一定的话,话务量增加
出线数一定,话务量增大,呼损增大
电话网编号原则
- 使得号码资源可持续发展
- 方便用户记忆和网络识别
- 提高号码资源的利用率
- 各大运营商平等
- 保持编号在较长时间内的稳定性
等位编号
号码长度相等的方式称为等位编号。我国全国号码采用的是不等位编号,本地电话网采用的是等位编号。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有效号码对任一用户都采用相同位长时,则国内号码为等位编号
国内有效号码
当呼叫本地网或本长途编号区以外的国内其他用户时,长途前缀后面加的称为国内有效号码,由长途区号加用户号码组成
国内长途编号规则
- 适应性强
- 缩短号长
- 长途编号也有规律性
- 符号ITU-T的建议
国内长途编号方案
长途冠号+长途区号+本地号码
国际长途编号方案
国际长途冠号+国家号码+国内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