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学》作业
一、填空题:
1.财政的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_职能,职能,___________职能。
2.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定率、、的模式。
4.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5.税收支出的一般形式大致有_________,,,和盈亏相抵等。
6.税收的三性是指税收的,,。
7.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也存在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____,___,,和。
8.区分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标准是。
9.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来说,财政政策的实施一般会存在五种时滞:______、______、执行时滞和_。
10.财政政策的效应偏差大致可归为两类:_和。
11.国际重复征税减除的三种方法是扣除法和低税法,和。
12.我国的税种一般分为__________税,____________税,___________税,_____________税和
税五大类。
1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___________因素、因素和__________因素等方面。
14.从税收支出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___________税收支出和____________税收支出。
15.改革开放后,我国针对原有的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目前形成了以、、__________三大保险为主和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__________为辅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选择题:
1、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
2、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
A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 C政府补助 D政府直接生产
3、税收支出从所发挥的作用看,可分为( )
A照顾性税收支出 B调节性税收支出 C补贴性税收支出 D刺激性税收支出
4、一般说来,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5、下列项目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 )
A财政部对于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
B国防科工委对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项新技术发明的资金拨款
C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联合利华所生产的立顿红茶投放市场后的食品安全检测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D国家发改委为长江三峡工程的某项技术论证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6、税收公平包括( )
A普遍征税 B平等征税 C横向公平 D纵向公平
7、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有( )
A经济发展水平 B生产技术水平 C分配制度 D所有制结构
8、以形式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 )
A增量预算 B复式预算 C单式预算 D零基预算
9、衡量外债负担与限度的具体指标有( )
A负债率 B依存度 C偿债率 D债务率
10、1994的分税制改革中划定的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主要包括( )
A增值税 B营业税 C证券交易税 D资源税
11、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
A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 B收入的合理分配
C经济适度增长 D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12、税收管辖权的交叉主要表现为( )
A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地域税收管辖权的交叉
B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公民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C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公民税收管辖权的交叉
D公民税收管辖权与地域税收管辖权的交叉
13、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标准有( )
A公共性 B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免费性
14、以形式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 )
A增量预算 B复式预算 C单式预算 D零基预算
15、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 D历史性
16、国债的政策功能主要有( )
A弥补财政赤字 B筹集建设资金 C弥补政府日常性支出 D调节经济
17、税收的国际化主要由( )税的跨国课征引起。
A商品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资源税
18、公共定价方法一般包括哪些( )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市场定价法 D负荷定价法
19、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财政政策可分为( )
A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B扩张性财政政策 C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
20、1994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以( )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
A流转税 B财产行为税 C所得税 D资源税
2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22、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哪种税制会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让财政收入的实际增长率大于名义增长率( )
A定额税 B比例税 C累进税 D累退税
23、价格受管制行业普遍的定价方法是( )。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负荷定价法 C边际成本定价法 D二部定价法
24、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最高税率适用( )。
A30% B35% C40% D45%
25、消费税是对某些消费品的流转额课征的商品税,中国的消费税税率设计采用(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相结合 D超额累进税率
26、1994税改对中国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确定为( )。
A15% B20% C25% D33%
27、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并获得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是( )。
A塔洛克 B布坎南 C布莱克 D阿罗
28、19世纪经济学家( )最早提出了财政支出扩张论。
A瓦格纳 B皮科克 C威斯曼 D马斯格雷夫
29、根据税收制度的各种优惠规定,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给予的减免税称作( )。
A税收优惠 B税收减免 C税式支出 D优惠税率
30、一个税种区别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
A税目 B税源 C税基 D课税对象
31、实行累进税率时,边际税率往往( )平均税率。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不确定
32、现实中,发展中国家多采取( )的税制结构。
A所得税为主体 B流转税为主体 C所得税和流转税为主体 D财产税为主体
33、税收资本化实际上是税负( )的一种方式。
A前传 B消转 C后转 D混转
3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就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弹性来说,哪方弹性( ),税负就向哪方转嫁。
A小 B大 C为0 D无穷大
35、下列不需要政府承担的科研经费为( )。
A基础性科研经费 B高科技科研经费 C应用性科研经费 D公益性科研经费
36、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分配制度 B价格水平 C税率 D经济发展水平
37、1994年税改设立的中国增值税基本税率为( )。
A13% B16% C17% D25%
38、政府收费主要是( )。
A罚没收入 B捐赠收入 C使用费 D基金收入
39、公债必然会形成( )的负担。
A政府 B纳税人 C后代人 D债权人
40、减少税收超额负担的方法是( )。
A对所得征税 B对商品征税 C征收从价税 D征收从量税
41、中国1998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属于( )。
A中性财政政策 B紧缩性财政政策 C扩张性财政政策 D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42、节收入分配最有力的工具是( )。
A税收支出 B财产税 C社会保险税 D个人所得税
43、供给学派认为,( )税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A高 B低 C零 D 50%税率
4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
A立法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 E行政手段
45、从各国实践来看,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
A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 C政府补助 D政府直接生产 E私人生产
46、税收支出从所发挥的作用看,可分为( )
A照顾性税收支出 B调节性税收支出 C补贴性税收支出 D刺激性税收支出 E转移性税收支出
47、我国1993年后的预算外资金包括( )
A地方财政管理部门的预算外资金 B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C国企及主管部门集中的各种专项基金 D地方部门管理的各项预算外资金 E中央主管部门管理的各项预算外资金
48、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中,中央、地方的共享收入包括( )。
A消费税 B增值税 C资源税 D营业税 E证券交易税
49、财政的职能是( )。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公共需要 E经济发展
50、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的特征是( )。
A非竞争性 B竞争性 C非排他性 D排他性 E非受益性
51.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52.一般来说,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决定了( )只能由政府提供。
A私人物品 B纯公共物品 C非竞争性公共物品 D非排他性公共物品
53.瓦格纳法则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 )。
A财政支出也随之提高 B财政收入也随之提高
C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提高 D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随之提高
54.下列属于财政购买性支出的是( )。
A补助支出 B债务利息支出 C捐赠支出 D办公经费支出
55.一般把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制定称之为( )。
A政府定价 B公共定价 C市场定价 D模拟定价
56.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成本效益分析法主要适用于( )。
A适用于成本易于计算收益不易计量的项目 B适用于成本和收益均不能用货币计量的项目 C适用于收益易于计算成本不易计量的项目 D适用于成本和收益能用货币计量的项目
57.皮科克和维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将财政支出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归结为( )。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外在因素 D内在因素
58.在财政支出安排上,首先保证( )是财政工作的基本职责。
A社会消费性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补贴性支出
59.世界各国行政管理支出的一般趋势是( )。
A绝对额和相对额都下降 B绝对额和相对额都上升
C绝对额上升,相对额下降 D绝对额下降,相对额上升
60.从经济性质看,义务教育被看做是( )。
A私人物品 B混合物品 C社会物品 D纯公共物品
61.我国的养老保险实行( )的运行方式。
A个人账户 B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C社会统筹 D普遍津贴
62.财政收入的经常性收入主要是( )。
A税收和收费 B税收 C税收、收费和债务收入 D收费
63.反映征税广度的税收术语是( )。
A税源 B税目 C税基 D课税标准
64.我国的车船使用税属于( )。
A累进税 B比例税 C从价税 D从量税
65.一般说“吸烟喝酒的人对国家贡献大”体现了税收理论中的( )。
A税收公平 B税收中性 C税负转嫁 D税收超额负担
66.下列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
A增值税 B个人所得税 C消费税 D关税
67.税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得税的( )。
A边际税率 B平均税率 C比例税率 D实际税率
68.( )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
A哈伯格曲线 B巴罗曲线 C拉弗曲线 D瓦格纳曲线
69.税收制度作为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 )。
A设置多少种税 B税种设计是否满足税收原则 C是否满足财政收入 D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种税的搭配
70.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时我国实行的增值税类型是( )。
A生产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消费型增值税 D支出型增值税
71.我国的土地增值税实行( )。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4级超额累进税率 D7级超额累进税率
72.资源税的课税对象是( )。
A资源的销售额 B开采或生产资源的收益 C资源的开采产量 D资源的消费额
73.下列项目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是( )
A财政部对于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
B国防科工委对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某项新技术发明的资金拨款
C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联合利华所生产的立顿红茶投放市场后的食品安全检测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D国家发改委为长江三峡工程的某项技术论证所提供的资金支持 E财政对北京大学的办学经费支出
74.税收公平包括( )
A普遍征税 B平等征税 C横向公平 D纵向公平 E公平征税
75.国债的还本资金来源有( )
A借新债换旧债 B通过预算列支 C发行货币 D设立偿债基金 E特别税收
76.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 )
A税收 B公债 C公共支出 D政府投资 E利率
77.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
A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合理安排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 D通过财政杠杆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
E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78.财政支出的内源性效益分为( )。
A财政支出规模效益 B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C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D财政支出投资效益 E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79.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包括( )。
A经济性因素 B国际性因素 C军事性因素 D政治性因素 E社会性因素
80.市场的配置资源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称之为( )
A市场不足 B市场缺陷 C市场失灵 D市场效率
81.公共定价的对象是( )。
A私人物品 B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C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D私人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82.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时对折现率的选择应采用( )。
A社会折现率 B私人投资收益率 C银行利率 D国债利率
8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认为,政府投资的变动趋势是( )。
A逐渐增高的 B先增高后降低 C先降低后增高 D逐渐降低的
84.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国家( )。
A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 B购买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 C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小 D不同支出的比重和本国的历史传统有关
85.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世界各类型国家三级教育经费的人均教育经费之比的共同特征是( )。
A逐级升高,级差与经济发达程度同向变动
B逐级升高,但级差则与经济发达程度反向变动
C逐级降低,级差与经济发达程度同向变动
D逐级降低,但级差则与经济发达程度反向变动
86.197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萨里在《税收改革之途径》一书中正式使用( )一词。
A免征额 B起征点 C税收豁免 D税收支出
87.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的是( )。
A税目 B课税标准 C税率 D税基
88.累进税率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使用( )。
A全额累进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级差累进税率 D比例累进税率
89.一般认为,( )属于间接税。
A所得税 B社保税 C财产税 D商品税
90.我国的增值税,在零售以前各环节采取( ),在零售环节采取( )。
A价外税,价内税 B价外税,价外税 C价内税,价内税 D价内税,价外税
91.征税的效率中征税对经济运转效率的影响是指( )。
A较少的征收费用 B便利的征收方法
C征税要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D征税要公平
92.马歇尔-哈伯格的超额负担理论是以( )衡量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时获得净福利的多少。
A利润 B效用 C消费者剩余 D生产者剩余
93.超额负担的减少要求对需求弹性( )的商品征税。
A为1 B为0 C大于0 D大于1
94.税收归宿是指税负转嫁中( )。
A税负最终落脚点 B税负第一环节落脚点
C税负各环节所有落脚点 D商品的购买者
95.消转的税负人是( )。
A消费者 B生产者 C投资者 D纳税人
96.征收个人所得税对居民的储蓄会产生( )。
A收入效应降低储蓄 B收入效应增加储蓄
C替代效应降低储蓄 D替代效应增加储蓄
97.供给学派主张的供给管理政策主要载体是( )。
A增税政策 B减税政策 C补贴政策 D支出政策
98.1994税改的流转税体系设计是( )。
A以规范化的消费税为核心,相应设置增值税、营业税 B以规范化的营业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增值税 C以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 D以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关税
99.消费税的课税对象是( )。
A消费品的增值额 B消费品的盈利额 C消费品的生产价格 D消费品的销售收入
100.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 )。
A中国公民和在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 B中国公民 C在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 D有工薪收入的中国公民
101.国外称作“死亡税”的税种是( )。
A财产税 B所得税 C遗产税 D 工薪税
102.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标准有( )
A公共性 B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免费性 E外部性
103.政府投资在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影响这一比重的因素主要有( )
A经济体制 B历史传统 C经济发展阶段 D储蓄规模 E产业政策
104.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有( )
A经济发展水平 B生产技术水平 C分配制度 D所有制结构 E价格
105.以形式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 )
A增量预算 B复式预算 C单式预算 D零基预算 E部门预算
106.衡量外债负担与限度的具体指标有( )
A负债率 B依存度 C偿债率 D债务率 E赤字率
107.公共定价的方法一般包括( )。
A边际成本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平均成本定价法 D价格管制法
E负荷定价法
108.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由政府实施社会保障的原因是( )。
A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 B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C公平分配 D私人保险市场的局限性 E保证社会稳定
109.下列商品课税中,税负最易转嫁的是( )。
A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 B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
C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 D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
110.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是由( )的研究提出和开端的。
A柯文 B布坎南 C科斯 D马斯格雷夫
111.财政支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
A合理确定财政支出的规模 B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 C完善财政支出的结构 D完善财政支出制度并加强管理
112.依据( ),可以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
A财政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 B财政支出经济性质 C财政支出用途 D财政功能
113.按照( )的解释,瓦格纳法则是指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
A马斯格雷夫 B罗斯托 C皮科克 D维斯曼
114.高等教育属于( )。
A纯公共物品 B混合物品 C私人物品 D公共需要
115.世界银行提出的政府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的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 )。
A外部效应 B疾病的不确定性 C减少贫困 D保险市场的缺陷
116.下列属于狭义的基础产业的是( )。
A科学 B教育 C文化 D通信
117.BOT投资方式中,运营权归属于( )。
A政府 B国有企业 C项目投资公司 D私人企业
118.下列属于我国政策性银行的是( )。
A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B中国农业银行
C中国农村合作信用社 D中国人民银行
119.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当一个非完全基金式的养老保险的储备基金可以满足( )以上的养老金支出需要时,则属于部分基金式。
A6个月 B1年 C1年6个月 D2年
120.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体系中,三大基本保险项目是( )。
A养老、失业、工伤 B养老、失业、医疗 C养老、医疗、工伤 D养老、失业、生育
121.主要用来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税收支出是( )。
A刺激性税收支出 B激励性税收支出 C照顾性税收支出 D发展性税收支出
122.建立某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是( )。
A税源 B税基 C税目 D课税对象
123.税收的免征额是( )。
A课税对象大于免征额时,对课税对象全部数额征税
B是对低收入者的照顾
C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中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
D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124.始终是各国常用的主要的分类方法,也是最能反映现代税制结构的分类方法是( )。
A以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B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C按课税标准分类 D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类
125.对投资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是( )。
A减少投资 B增加投资 C不确定 D无法分析
126.消费税的纳税环节设定在( )。
A生产环节 B批发环节 C零售环节 D购进环节
127.标准的增值税模式是( )税率。
A单一 B二档 C三档 D四档
128.现代税收理论中的税收管理主要是( )。
A税收立法管理 B税收执法管理 C税收司法管理 D税务管理
129.通过发行国债( ),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当今各国的普遍做法。
A筹集建设资金 B调节经济 C实施货币政策 D弥补财政赤字
130.在政府采购中,透明度高,竞争广泛,为各国政府采购所广泛使用的招标方式是( )。
A公开招标 B邀请招标 C竞争性谈判 D 询价
13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 D收入分配不公 E经济波动
132.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属于财政政策变量范围之内的支出有( )。
A农业支出 B生产性公共资本 C人力资本支出 D教育支出 E研究开发支出
133.所得税的特点是( )。
A税负相对公平 B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D采取累进税率 E课税有弹性
134.国债的发行方式有( )。
A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B公募拍卖方式
C连续经销方式 D直接推销方式
E综合方式
135.转移支付制度的功能体现在( )。
A弥补纵向财政缺口 B弥补横向财政缺口
C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 D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E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136.拉弗曲线表明( )。
A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
B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
C低税率会促进经济增长
D高收入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
E税率和税收收入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137.转移支出主要包括( )。
A补助支出 B捐赠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税收支出 E义务教育支出
三、判断题:
1.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2.财政投融资是政府的财政投资,所以它属于政府的无偿拨款。
3.我国现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完全相同,均为33%。
4.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依据,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5.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均呈扩张趋势。
6.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包括所有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
7.农业税从性质上说,应隶属于商品课税;从征收方法上,又类似于所得课税。
8.国债发行期越长,越会产生隔代负担。
9.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完善我国分税制的重点。
10.土地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为转让房地产的增值额,所以其属于增值课税。
11.在货币供应适度的条件下,财政向银行借款会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从而必然发生货币供给过量。
12.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都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3.纯公共物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应该由政府提供。( )
14.强制性和非直接偿还性是财政的基本特征。( )
15.公共物品的提供也就是公共生产。( )
16.公共选择理论就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分析方法研究公共决策。( )
17.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应该采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
18.纳税人即税负人。( )
19.最适所得课税理论认为最适所得税率应呈倒U型。( )
20.商品税具有累退性的特点。( )
21.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依据,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
22.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呈扩张趋势,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 )
23.我国1994税改设立的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包括所有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 )
24.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条件下的赤字。( )
25.世界各国课征关税的主要目的一是筹集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民族经济促进对外贸易。( )
26.公共物品的提供就是指公共物品的生产。( )
27.公共选择理论就是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分析方法来研究公共决策。( )
28.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财政支出变化符合瓦格纳法则。( )
29.公共财政是针对我国原有计划体制下的“大一统”财政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模式,就是要强调财政从生产领域的退位。( )
30.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收入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财政支出一样,都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 )
31.农业税从性质上说,应隶属于商品课税;从征收方法上,又类似于所得课税。( )
32.国债发行期越长,越会产生隔代负担。( )
3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完善我国分税制的重点。( )
34.课税对象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一种税区别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
35.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是单一税制。( )
36.记账式国债已成为世界各国发行国债的主要形式。( )
37.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种理论。( )
38.凡是具有“外部效应”的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农业投资,原则上都应由政府承担。( )
39.文科卫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在生产中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还须消耗物质财富,所以这类支出应越少越好。( )
40.税收支出是国家为取得一定的税收而支付的代价,如办税经费等。( )
41.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
42.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凯斯·马斯顿的经验分析证明,较高的宏观税率对提高本国的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43.最适课税理论要求直接税与间接税应当相互补充。( )
44.承认国债的资产效应,也就是肯定李嘉图等价定律。( )
四、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2.财政政策 3.国债 4.市场失灵 5.瓦格纳法则 6.税收制度 7.社会保障制度 8.税收的收入效应 9.预算外资金
10.国有资产 11.预算管理体制 12.财政补贴 13.财政收入 14.税负转嫁15.财政 16.税收支出 17.税费改革 18.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五、简答题:
1.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
2.如何提高文科卫支出的效益?
3.简述拉弗曲线及其经济含义。
4.财政的职能是什么?
5.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6.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简述商品课税的特征和功能。
8.我国当前预算外资金的增长变化有何特点?
9.财政政策为什么要与货币政策配合?
10.国债利率应如何确定?
11.实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什么?
12.简述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原因和措施。
13.我国1994税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4.简要说明财政的三大职能。
15.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16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17.为什么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投资?
18.税负转嫁有哪些条件?
19.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六、论述题:
1.如何评价和认识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2.试述我国的分税制改革。
3.试述我国财政补贴产生的原因及改革的方向与对策。
4.试述公共财政及构建公共财政模式的基本思路。
5.试述最适课税理论的内容及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借鉴意义。